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841
1
作者 刘文忠 +11 位作者 谢勇 成虹 吕农华 胡伏莲 张万岱 周丽雅 陈烨 曾志荣 王崇文 萧树东 潘国宗 胡品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江西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 井冈山
原文传递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456
2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7 位作者 陆红 成虹 曾志荣 周丽雅 陈烨 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 《胃肠病学》 2017年第6期346-360,共15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消化病学 消化性溃疡 中华医学会
下载PDF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189
3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8 位作者 陆红 成虹 曾志荣 周丽雅 陈烨 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2-545,共14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消化病学 中华医学会 消化性溃疡
原文传递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161
4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10 位作者 成虹 吕农华 胡伏莲 张万岱 周丽雅 陈烨 曾志荣 王崇文 萧树东 潘国宗 胡品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5-661,共7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至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江西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 井冈山
原文传递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130
5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7 位作者 陆红 成虹 曾志荣 周丽雅 陈烨 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24,共16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消化病学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消化病学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识筹备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陈述"。采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及Delphi方法达成相关"陈述"的共识。构建的"陈述"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征询相关专家意见,通过2轮征询后,初步达成共识的"陈述"在会议上逐条经过讨论,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参会人员中21位核心成员参加了"陈述"条款的最终表决。本共识内容分为H.pylori根除指征、诊断、治疗、H.pylori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6部分,共48条"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胃癌 根除治疗
原文传递
国产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对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效果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高文 胡伏莲 +23 位作者 成虹 王化虹 杨云生 梁浩 张澍田 孟凡冬 崔梅花 魏红 盛剑秋 安贺娟 姜泊 陈烨 李延青 左秀丽 龚均 赵萍 董蕾 王邦茂 姜葵 张桂英 李建生 赵晔 郜恒骏 杨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观察以国产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作为一线/初始方案对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在常规四联疗法后延长铋剂使用时间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至8月全国12个中... 目的观察以国产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作为一线/初始方案对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在常规四联疗法后延长铋剂使用时间对Hpylori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至8月全国12个中心接受胃镜检查并诊断伴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共430例,进行Hpylori感染四联10d疗法初次根除治疗(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疗程10d)。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其中31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2组,A1组:四联疗法+铋剂模拟(四联疗法后予铋剂模拟剂21d);A2组:四联疗法+铋剂延长(四联疗法后予枸橼酸铋钾21d);各155例。1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分组,给予四联疗法后,继之雷贝拉唑14d。患者均在停药28d后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最终共人组428例患者,其中404例完成试验。意向性分析(ITT):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总体根除率为85.1%(262/308),其中A1组根除率为81.7%(125/153),A2组根除率88.4%(137/155);十二指肠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85.8%(103/120)。所有入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A1和A2组药物对疼痛、烧灼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程度近似,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10d疗法作为一线/初始方案对初次治疗的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ylori感染均能获得较好的根除效果;胃炎患者延长铋剂使用时间可能提高Hpylori根除成功率。含质子泵抑制剂及铋剂的四联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四联疗法 初始治疗 雷贝拉唑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量表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周丽雅 郝建宇 +9 位作者 李兆申 陈旻湖 姜泊 李瑜元 侯晓华 唐承薇 王邦茂 牛占岳 薛艳 林三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胃镜检查和PPI试验对中国人GERD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12月在全国9所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存在上消化道症状且年龄≥18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指...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胃镜检查和PPI试验对中国人GERD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4月至12月在全国9所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存在上消化道症状且年龄≥18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指导下完整填写GerdQ问卷。选取GerdQ≥8分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和PPI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GerdQ≥8分的患者共5 349例。在1 584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465例(29.4%),消化性溃疡75例(4.7%),上消化道恶性肿瘤9例(0.6%)。在328例接受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的患者中,监测结果阳性130例,其中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48例(36.9%);监测结果阴性198例,其中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35例(17.7%);前者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9,P〈0.01)。未行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组与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阳性组的PPI试验阳性率分别为85.4%(549/643)和89.6%(12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2,P=0.204)。PPI试验阳性患者的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阳性率为61.2%(120/196),高于PPI试验阴性的41.2%(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9,P=0.038)。 结论 GerdQ评分对GERD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我国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治疗前均应行胃镜检查,此后可直接应用PPI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问卷调查 胃镜 质子泵抑制剂
原文传递
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梅娟 徐沛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选择性较大、穿刺点表浅、创伤小、操作安全、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选择性较大、穿刺点表浅、创伤小、操作安全、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很高.在3.1%~24.0%之间,是导致拔管的重要原因。如何防治静脉炎已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现将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预防、处理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护理进展 预防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应用价值 操作安全
下载PDF
不同清洗剂对内镜生物膜清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9
作者 任伟 黄茜 +4 位作者 周立平 盛小燕 金娅芳 何敏静 蔡文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评价含酶及非含酶清洗剂不同作用时间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建立内镜生物膜模型,两种含酶清洗剂及一种非含酶清洗剂分别作用于生物膜3、5、7 min,运用菌落计数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内镜生物膜细菌及生物膜的变化。结果空白对... 目的评价含酶及非含酶清洗剂不同作用时间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建立内镜生物膜模型,两种含酶清洗剂及一种非含酶清洗剂分别作用于生物膜3、5、7 min,运用菌落计数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内镜生物膜细菌及生物膜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及3种清洗剂作用3、5、7 min后,测定的生物膜平均标准菌落计数为(5.44±0.19)lgCFU/cm2,四重酵素清洁剂:(4.59±0.51)(、4.60±0.52)、(4.63±0.57)lg CFU/cm2,Scopezime:(4.70±0.52)(、4.68±0.50)(、4.63±0.49)lg CFU/cm2,Intercept:(1.31±0.14)(、1.28±0.11)、(1.30±0.13)lg CFU/cm2;不同清洗剂分别作用于生物膜3、57、min后,含酶清洗剂处理组所残留的生物膜明显多于非含酶清洗剂处理组,而同种清洗剂不同时间处理后差异不明显。结论两种含酶清洗剂分别减少了<1个对数级的生物膜细菌,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生物膜细菌间胞外基质;而非含酶清洗剂明显地减少了生物膜细菌及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生物膜 清洗剂 活菌计数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3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 郑磊 +4 位作者 段勇 蔡贞 傅新晖 刘子杰 李青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2-380,共9页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的采用适当筛查方法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从而通过适宜临床干预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恶性疾病。肠镜为公认的筛查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出现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的采用适当筛查方法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从而通过适宜临床干预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恶性疾病。肠镜为公认的筛查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无法成为大规模筛查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及近年来新的无创实验诊断技术,介绍了各项技术在结直肠癌早诊和癌前病变筛查方面的优缺点,旨在为个人、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选择检查方法和制定筛查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实验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 癌前病变 筛查
原文传递
含艾普拉唑四联七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高文 成虹 +13 位作者 胡伏莲 吕农华 谢勇 盛剑秋 许建明 张玲霞 张沥 陈烨 张振玉 张国新 崔梅花 杨桂彬 郜恒骏 杨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比较以艾普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7d疗法作为一线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并对根除失败患者进行Hp菌株耐药基因检测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以因上胃肠道症... 目的比较以艾普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7d疗法作为一线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并对根除失败患者进行Hp菌株耐药基因检测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以因上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全国10个中心对440例初治患者进行Hp感染的根除治疗。220例十二指肠溃疡和22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段随机法各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7d疗法(每亚组110例)。慢性胃炎组患者7d后停药,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继续服用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14d后停药,两组患者均在停药28d后进行”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情况,检测结果阳性者再次行胃镜检查,获取其胃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慢性胃炎组患者:艾普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的Hp根除率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析)分别为78.2%(79/101)及82.O%(82/100)(P=0.50),意向性分析(ITT分析)分别为71.8%(79/110)及74.5%(82/110)(P=0.65);十二指肠溃疡组艾普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的Hp根除率PP分析为92.1%(93/101)及91.4%(96/105)(P=0.86),1ITT分析分别为84.5%(93/110)及87.3%(96/110)(P=0.56)。慢性胃炎组患者总体根除率为80.1%(161/201,PP分析)及73.2%(161/220,ITT分析),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总体根除率为91.7%(189/206,PP分析)及85.9%(189/220,ITT分析)。两组药物对疼痛、烧灼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程度近似,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其中53例根除失败患者进行Hp菌株的耐药基因检测,克拉霉素耐药基因点突变发生率为100%(5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奥美拉唑 药物疗法 联合 艾普拉唑
原文传递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深静脉血栓情况调查: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柳婧 高翔 +16 位作者 陈烨 梅俏 朱良如 韩英 田丰 张虎 张晓岚 缪应雷 于晓峰 施华秀 王承党 刘玉兰 王晓艳 李学锋 钱家鸣 胡品津 曹倩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回顾性调查中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血栓筛查及预防性抗血栓现状.方法 回顾性纳入全国16个医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就诊并确诊IBD的患者,收集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血栓筛查... 目的 回顾性调查中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血栓筛查及预防性抗血栓现状.方法 回顾性纳入全国16个医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就诊并确诊IBD的患者,收集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血栓筛查、预防以及血栓事件信息.结果 研究共纳入7 976名IBD患者,15.99%患者接受血栓筛查,主要为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1.98%患者接受预防性抗血栓治疗.在34名患者中共发生48例血栓事件,血栓事件发生率为41.45/10 000人·年,54.17%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2.5%为肺栓塞,有1例患者死于肺栓塞.结论 中国基于医院IBD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与国外基于IBD人群的调查结果相似,但中国血栓筛查及预防性抗血栓治疗普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血栓 预防
原文传递
亲和素桥连构建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及体外荧光鉴定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郑道文 杨莉 +4 位作者 宾建平 陈楚弟 陈少敏 王月刚 吴平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可靠性。方法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加... 目的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可靠性。方法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素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靶向超声微泡 荧光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赖晓嵘 童华生 +2 位作者 林焕建 符永杰 何美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02例AP患者包括急性轻症胰腺炎组(MAP)68例和重症胰腺炎组(SAP)34例,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入院当天血清PCT水平,比较MAP和SAP组间PCT水平差异,分析PCT与相关指...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02例AP患者包括急性轻症胰腺炎组(MAP)68例和重症胰腺炎组(SAP)34例,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入院当天血清PCT水平,比较MAP和SAP组间PCT水平差异,分析PCT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SAP患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差异,探讨PCT与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水平[8.5(0.4,6.7)ng/mL]明显高于MAP组[0.9(0.2,5.0)ng/mL,P<0.05]。SAP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26.7±27.6)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1±10.5)ng/mL],两组的死亡或自动出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AP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升辉 谢艳 +3 位作者 李孝生 黄文英 王亚东 刘址忠 《当代医学》 2011年第4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寻找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方法。方法随机将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经阴道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A、B、C三组,A组为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B组只用米索前列醇,C组用催产素。观察三... 目的观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寻找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方法。方法随机将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经阴道分娩的300例产妇,分为A、B、C三组,A组为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B组只用米索前列醇,C组用催产素。观察三组在对第三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三组间产后2h内出血量比较:A组<B组<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出血率比较:A组<B组<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A组<B组<C组,A组与B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高危产妇
下载PDF
39例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付金金 黄载伟 +1 位作者 林英豪 肖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方...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83.33%、73.33%,3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例中晚期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结直肠癌 发病部位 TNM分期 病理类型 预后
下载PDF
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菁 房静远 +7 位作者 盛剑秋 谢鹏雁 张亚历 季峰 蔡建庭 胡乃中 李岩 袁耀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价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4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三九胃泰组、奥美拉唑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35例,分别给予三九胃泰颗... 目的评价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4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三九胃泰组、奥美拉唑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35例,分别给予三九胃泰颗粒+奥美拉唑模拟剂、奥美拉唑+三九胃泰颗粒模拟剂和三九胃泰颗粒+奥美拉唑。各组均连续服药14d。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计量资料行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三组间的两两比较,其检验水准a’=0.0125。结果治疗14d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三九胃泰组、奥美拉唑组、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90/130)、65.6%(86/131)、83.7%(103/123)。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三九胃泰组和奥美拉唑组(X^2=7.3543和10.9033,P=0.0067和0.0010),三九胃泰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嗜睡、烧心、腹痛、ALT升高等,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胃肠病用药(中药) 奥美拉唑 药物疗法 联合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化系统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云生 +12 位作者 唐承薇 陈旻湖 丁震 王悛平 田德安 吕农华 吕宾 李景南 时永全 张晓梅 陈烨 侯晓华 蓝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12-1212,1213-121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肺炎,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损伤[1]。涉及消化系统的主要临床问题有:是否存在粪口传播途径;COVID-19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疾病的诊治;治疗COVID-19的药物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肺炎,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损伤[1]。涉及消化系统的主要临床问题有:是否存在粪口传播途径;COVID-19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疾病的诊治;治疗COVID-19的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肠道营养在COVID-19治疗中的使用;内镜等消化内科常用检查的适应证及防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消化系统症状 肺炎 传播途径 专家共识 消化内科
原文传递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有连 陈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33-1838,共6页
目的在炎症性肠病治疗过程中,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明显的难治性病例及"降阶梯治疗"方案,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已经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和安全性,为使临床医生更好的处理炎症性肠病患者,国内外相继出台了2010年欧洲E... 目的在炎症性肠病治疗过程中,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明显的难治性病例及"降阶梯治疗"方案,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已经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和安全性,为使临床医生更好的处理炎症性肠病患者,国内外相继出台了2010年欧洲ECCO指南、2011年伦敦共识意见及2012年中国共识意见。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炎症性肠病诊疗共识,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炎症性肠病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内镜诊断标准及图片解读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思德 姜泊 周殿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目前认为GERD包括(1)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有反流症状兼有食管黏膜破损者;(2)非糜...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目前认为GERD包括(1)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有反流症状兼有食管黏膜破损者;(2)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negative endoscopy reflux disease,NERD):有反流症状但内镜下未见食管破损者;(3)Barrett食管(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诊断 ENDOSCOPY BARRETT食管 解读 图片 标准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