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艳艳 沈琳 朱爱琴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86-888,共3页
目的分析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为临床处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该院门诊就诊的宫颈HR-HPV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阴性患者(132例)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为临床处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该院门诊就诊的宫颈HR-HPV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阴性患者(13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就诊的健康妇女(136例)为对照组,分别取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菌群失衡情况,分析HR-HPV与各类阴道微生态异常的关系,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两组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中,乳酸杆菌减少、pH>4.5,细菌性阴道炎(BV)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氧菌性阴道炎(AV)、滴虫性阴道炎(T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白细胞增多的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V阳性组与BV阴性组HR-HPV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中单一型别HR-HPV感染86例,2种及以上HR-HPV感染46例,其中BV的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乳酸杆菌减少、BV阳性与HR-HPV感染明显相关,临床处理HR-HPV持续感染时,要充分考虑并评估患者阴道微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失衡 宫颈癌
下载PDF
育龄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艳艳 李莉 朱爱琴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评估育龄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该院放置吉尼致美节育器术后1、3、6个月来院复诊的妇女11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120例为对照组,利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分析其阴道分泌物,并通过询问病史... 目的评估育龄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该院放置吉尼致美节育器术后1、3、6个月来院复诊的妇女118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120例为对照组,利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分析其阴道分泌物,并通过询问病史从生殖角度分析影响阴道微生态失衡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阴道微生态失衡分别为32例(28.57%)、26例(22.03%)、21例(17.80%),各阶段微生态失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21例(17.50%),观察组各阶段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微生态失衡不同分类,组内各阶段比较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周性生活次数及人工流产次数,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均P<0.05)。不同首次性生活年龄及避孕措施对阴道微生态失衡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每周性生活次数及人工流产次数是阴道微生态失衡的高危因素,OR(95%CI)分别是:2.654(1.578~4.466)、2.298(1.311~4.027)。结论性生活及人工流产次数是育龄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影响生殖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人工流产 性生活 宫内节育器 避孕措施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储丹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95-97,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一系列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视为早期动脉病变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一系列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视为早期动脉病变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损伤、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的平衡、以及改变脂质代谢过程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血管类疾病中可干预的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早期控制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水平有助于减少各种严重血管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防治等方面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CysC和PA的联合检测对烧伤后多脏器损伤的意义
4
作者 储丹 魏殿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胱抑素(CysC)和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烧伤患者早期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既往无肝、肾病史烧伤患者158例,根据烧伤面积及休克复苏情况分为中重度烧伤组、特重烧伤及时复苏组(<6 h)、特重烧伤延迟复苏组(≥6 h... 目的观察胱抑素(CysC)和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烧伤患者早期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既往无肝、肾病史烧伤患者158例,根据烧伤面积及休克复苏情况分为中重度烧伤组、特重烧伤及时复苏组(<6 h)、特重烧伤延迟复苏组(≥6 h)和65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中ALT、AST、PA、Cys C、BUN、Cr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烧伤组检测的ALT、AST、BUN和Cr的浓度都随烧伤严重程度而增加,但只在延迟复苏组中才与其他3组呈显著性改变;而血清Cys C和PA浓度,随着烧伤程度的加重从及时复苏组就有明显变化,并且随复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清Cys C和PA的浓度与烧伤程度、烧伤休克复苏时间呈相关性;二者在早期肝、肾损伤的检测指标中也最为敏感;对于重度烧伤引起的多脏器损害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胱抑素C 前白蛋白 多器官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