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495
1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1 位作者 蒋伏心 李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23,共15页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这一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这一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一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以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之间研发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区域创新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空间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被引量:268
2
作者 刘秉镰 李清彬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9-152,共14页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196个主要城市在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该研究发现,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2.8%,主要来源是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变化起着拖累作用;选定期间内的...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196个主要城市在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该研究发现,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2.8%,主要来源是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变化起着拖累作用;选定期间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三个上升高峰和两个波谷特征,第二高峰期间为1996—1999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值最大,两个下降波谷分别出现在1993—1995年与2002—2003年期间,最近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重新走上上升趋势,这可能表明了未来几年的走势;重庆市是直辖市中全要素生产率唯一下降的,上海最高,北京次之,天津改善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了4.6%,中部改善了2.2%,西部改善2.8%,而东北地区改善的最少,只有1.0%。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经济增长还处于投入增长阶段,利用效率整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城市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展望 被引量:178
3
作者 李兰冰 高雪莲 黄玖立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21,共15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本文以城镇化与国家经济发展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国家发展战略导向与中国城镇化发展之间的演进逻辑,准确识别中国城镇化的典型特征与现实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本文以城镇化与国家经济发展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国家发展战略导向与中国城镇化发展之间的演进逻辑,准确识别中国城镇化的典型特征与现实困境,并从要素转换、演化机理和维度解构3个层面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新动能培育、空间格局优化与城镇化分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提质增效、有效政府治理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双循环新格局与城镇化红利释放、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型城镇化等六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 空间格局 要素市场化配置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 被引量:144
4
作者 江曼琦 席强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组合关系由产业特征、产业间联系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投入产出关系是决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空间协同集聚的动因之一,但非重要的动因。信息、商务、科技类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组合关系由产业特征、产业间联系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投入产出关系是决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空间协同集聚的动因之一,但非重要的动因。信息、商务、科技类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了降低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搜寻、协议、订约、监督、违约成本,其空间协同集聚度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一些投入产出强度低附加值产业因产业关联不能产生强的聚集经济利益而呈现空间分散的状况。城市空间布局中应注意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信息、商务、科技类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融合;利用城市道路交通、铁路和水运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制造业的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原文传递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1
5
作者 刘秉镰 赵金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06,共6页
文章首先总结并评述了当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因果关系,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30个省份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Gr... 文章首先总结并评述了当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因果关系,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30个省份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 GRANGER因果检验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06
6
作者 杨树海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正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正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对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统一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的意义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 指标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降低 被引量:108
7
作者 刘秉镰 刘玉海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9,共11页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的这一渠道,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并利用2004—2008年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省域面板数据对这一微观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公路基础设施尤...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的这一渠道,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并利用2004—2008年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省域面板数据对这一微观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公路基础设施尤其是高等级公路设施能够显著地降低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但在考虑遗漏代理控制时其影响程度将有所降低;不同种类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降低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库存成本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此外,企业销售产值等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地区人均GDP等宏观影响因素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库存成本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企业库存成本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与非中心城市制造业成长:市场势力、生产率及其配置效率 被引量:101
8
作者 李兰冰 阎丽 黄玖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2-197,共16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基于企业成长与企业间关系的双重维度,以是否存在生产率溢价为切入点打开市场势力“黑箱”,厘清交通基础设施和企业市场势力、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对非中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基于企业成长与企业间关系的双重维度,以是否存在生产率溢价为切入点打开市场势力“黑箱”,厘清交通基础设施和企业市场势力、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对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溢价效应,能够通过生产率溢价引致的成本路径以及定价能力引致的价格路径共同推动市场势力的提升;伴随着生产率与市场势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率离散度与市场势力离散度趋向降低,高速公路通达性对非中心城市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促进作用显著;高速公路对市场势力、生产率以及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本文研究证实,高速公路对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非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效应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通达性 非中心城市制造业 市场势力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创新要素的流动为何如此重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101
9
作者 王钺 刘秉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101,共11页
本文旨在揭示创新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深入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影响生产率增长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的创新要素流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 本文旨在揭示创新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深入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影响生产率增长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的创新要素流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效应,且受这一效应的作用,研发资本在区际间的流动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不同引力模型下的创新要素流动量以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要素区际流动政策的科学制定,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面板计量
下载PDF
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70
10
作者 江曼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7,共6页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管理城市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 ;城市经营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质量 ,增强城市竞争力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的城市资产应采取不同的城市经...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管理城市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 ;城市经营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质量 ,增强城市竞争力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的城市资产应采取不同的城市经营策略 ;城市经营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整体性、长期性、市场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城市土地 城市基础设施
下载PDF
基于零和DEA模型的欧盟国家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95
11
作者 林坦 宁俊飞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50,共15页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机制,其中总量目标和初始排放权分配是排放权交易的核心。排放权分配效率是评价排放权是否公平的标准,因此,本文使用零和DEA模型对欧盟国家2009年的碳排放权的分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机制,其中总量目标和初始排放权分配是排放权交易的核心。排放权分配效率是评价排放权是否公平的标准,因此,本文使用零和DEA模型对欧盟国家2009年的碳排放权的分配结果进行了评价,发现效率比较低;按照零和DEA模型的迭代结果,计算了公平的碳排放权分配结果以及调整方式矩阵。最后本文根据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经验,总结了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和DEA 碳排放权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分配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 被引量:93
12
作者 李兰冰 刘秉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2,共15页
本文将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指标的相加特性结合,提出劳动、资本和能源要素的动态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以实现要素生产率评价为基础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新方法,对1985—2012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时空规律、要素源泉及... 本文将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指标的相加特性结合,提出劳动、资本和能源要素的动态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以实现要素生产率评价为基础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新方法,对1985—2012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时空规律、要素源泉及动态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依赖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模式,且出现增速下滑的阶段特征和地区差距扩大的空间特征;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累积增长率依次高于资本和能源,劳动成为绩效改善最明显的生产要素;随着区域发展战略导向演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全要素资本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全面放缓,劳动、资本和能源成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的共同要素源泉;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贡献度沿着"劳动—资本—能源"的次序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根植于劳动要素贡献,中西部生产率增长的首要要素源泉则由资本分别向能源和劳动转变;生产率增长的分布形态由单极化向双峰演进,动态演化呈现低流动性和强持久性,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绩效 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全要素资本生产率 全要素能源生产率
原文传递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83
13
作者 张合林 郝寿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0,共13页
本文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能对等和土地市场的本质统一性视角,研究我国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构建理论支持、做出正确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此,首先对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结构... 本文主要从土地使用权能对等和土地市场的本质统一性视角,研究我国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试图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构建理论支持、做出正确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此,首先对我国土地市场制度结构的典型二元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的根源及其矛盾和危害;接着研究了现代市场统一性的本质要求和建立了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现代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上述分析工具,分析论证了我国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与目标选择,构建了我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结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这一理论模型的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土地市场制度 理论模型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被引量:73
14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8,47,共5页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基本特征 发展目标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与解构——基于“管理—环境”双重视角 被引量:84
15
作者 李兰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9,共13页
本文应用DEA四阶段模型,将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解构为全要素能源管理效率(TFEME)和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TFEEE),对2005—200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能源效率现状、成因与提升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上仍处于较... 本文应用DEA四阶段模型,将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解构为全要素能源管理效率(TFEME)和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TFEEE),对2005—200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能源效率现状、成因与提升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能源节约潜力大约为能耗现值的30%至40%;管理无效率和环境无效率是能源低效的共同成因;现阶段能源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外生环境改善,内源性管理效率提升的动力不足;TFEE、TFEME和TFEEE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东部领先、西部落后;产业结构、教育程度、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是区域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北京、天津、上海等应着重改善区域能源管理能力,江西和宁夏应重点优化外部环境,河北、山西、吉林等应从管理和环境两个层面双管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四阶段模型 全要素能源效率 全要素能源管理效率 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80
16
作者 刘秉镰 朱俊丰 周玉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94,共13页
中国区域经济70年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理论支撑。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与借鉴国外区域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呈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 中国区域经济70年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理论支撑。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与借鉴国外区域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呈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特征。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未来将在学科融合、假设前提、研究范畴、研究机制与区域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本文还对"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演进脉络 未来展望
原文传递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7
17
作者 曹允春 谷芸芸 席艳荣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8,共5页
国际上许多大型机场都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的临空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最后分析... 国际上许多大型机场都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的临空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最后分析得出中国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经验借鉴 关键要素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0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71
18
作者 刘秉镰 边杨 +1 位作者 周密 朱俊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41,共18页
对7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不能仅囿于区域现象做“就事论事”的讨论,而应该从更广范围的经济发展、转型背景、时代环境出发,还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只有从中国经济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区域经... 对7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不能仅囿于区域现象做“就事论事”的讨论,而应该从更广范围的经济发展、转型背景、时代环境出发,还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只有从中国经济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客观评价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是非功过,并对未来进行有益的展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内外部环境、国家战略、制度变迁和区域战略四元因素相互联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立国战略、富民战略和强国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和区域特征,形成区域计划调控期、区域增长极点孕育期、区域增长方式构建期、区域经济关系调整期与区域经济结构重整期五大阶段。为解决当前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增强区域战略弹性、推动空间经济增长、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调整区域多元关系、促进区域新经济、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扩大区域开放等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70年回顾 国家战略 区域战略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路永忠 陈波翀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0,514,共6页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化机制。文章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化机制。文章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并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中国的工业产值,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全球化 制度创新 经济转型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自然资源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陈波翀 郝寿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399,共6页
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得出自然资源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硬约束的结论。在自然资源约束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质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经... 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得出自然资源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硬约束的结论。在自然资源约束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质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自然资源的供给,城市化道路的偏好直接影响到城市化水平。针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面临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城市化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城市化 一般均衡 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