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蛙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何志刚 王冬武 +3 位作者 徐永福 刘丽 洪波 陈建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74-77,共4页
本研究采用生化分析方法 ,对黑斑蛙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斑蛙肌肉水分占鲜重的78%,粗蛋白质占20%,脂肪占0.35%,灰分为1.00%,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其他经济蛙类。黑斑蛙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 本研究采用生化分析方法 ,对黑斑蛙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斑蛙肌肉水分占鲜重的78%,粗蛋白质占20%,脂肪占0.35%,灰分为1.00%,蛋白质含量远高于其他经济蛙类。黑斑蛙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70%,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7%,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0%,优于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理想模式(40%和60%),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高于牛蛙;黑斑蛙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外,氨基酸评分值(AAS)均大于0.85,化学评分值(CS)均大于0.6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25%。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黑斑蛙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组成平衡,品质较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铁、锌、硒;铅、砷未检出,铬和镉含量低于GB 2762之规定。因此,黑斑蛙是高蛋白、低脂肪、膳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原料,具有较大的人工养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氨基酸 矿物元素 营养评价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志刚 伍远安 +3 位作者 徐永福 王冬武 陈建国 李金龙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513,共8页
对黑斑蛙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旨在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的营养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黑斑蛙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高于野生黑斑蛙,水分含量则低于野生黑斑蛙,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0... 对黑斑蛙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旨在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的营养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黑斑蛙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高于野生黑斑蛙,水分含量则低于野生黑斑蛙,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除谷氨酸和酪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野生黑斑蛙肌肉的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养殖黑斑蛙。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野生和养殖黑斑蛙肌肉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0.25和72.42。野生黑斑蛙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黑斑蛙( P <0.05),而养殖黑斑蛙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野生黑斑蛙(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14种矿物元素中,锌、铝和硒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05),重金属元素(砷、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由此可知,养殖黑斑蛙营养组成价值接近于野生黑斑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野生 养殖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元素
下载PDF
黑斑蛙养殖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金龙 徐永福 +3 位作者 王冬武 伍远安 何志刚 苏东旭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28-431,436,共5页
对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即黑斑蛙精养和稻蛙共生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稻田土壤肥力、生物酶活性变化特征,并与水稻单作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黑斑蛙精养田相比,进行稻—蛙共生的稻田土壤全磷、全钾、碱... 对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即黑斑蛙精养和稻蛙共生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稻田土壤肥力、生物酶活性变化特征,并与水稻单作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黑斑蛙精养田相比,进行稻—蛙共生的稻田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87.5%、28.4%、10.0%、120.7%,而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却低于精养田(p<0.05),分别减少了41.6%、66.7%、41.3%;但两种模式的C/N无明显差异.在土壤生物酶活方面,精养田土壤中的中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脲酶均明显高于稻蛙田(p<0.05),分别提高43.4%、65.9%、62.6%.水稻单作模式一般利润为1650元/公顷左右,而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利润分别为297750、119250元/公顷,三者的产投比分别为1.99、1.60、1.18.从经济效益看,精养模式明显高于稻蛙共生模式,但从养殖管理和风险管控而言,稻蛙共生模式操作更为稳当,且经济效益较水稻单作仍较为可观,可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保产增收、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稻蛙共生 土壤肥力 土壤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对稻田共生黑斑蛙毒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何志刚 伍远安 +3 位作者 王冬武 徐永福 李金龙 陈建国 《湖南饲料》 2018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章介绍了黑斑蛙生存环境稻田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毒性机理,详细阐述了重金属对黑斑蛙的毒害效应,并逐一介绍不同重金属离子对黑斑蛙毒性影响研究进展。
关键词 黑斑蛙 重金属 稻田 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