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玲 桂庆军 彭建业(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60-46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用的研究正成为热点,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器官和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用的研究正成为热点,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使缓激肽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CD40-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启林 田国平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39-241,共3页
本文介绍了CD40与CD40L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分布、来源、信号转导机制。综述了CD40-CD40L与慢性炎症、免疫调节、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的相关性,提示抗CD40L治疗是未来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CD40 CD40L 冠脉综合征 急性 抗CD40L抗体
下载PDF
内皮素-1与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平 匡希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318-320,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时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可导致外周阻力增加,并且通过激活ETA和ETB受体可加重高血压病心、肾、动脉系统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ETA/ETB受体阻滞剂或选择性的ETA受体阻滞剂均能使全身血压下降,保护高血压病的靶器官。
关键词 内皮素-1 高血压 靶器官
下载PDF
柚皮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曾梦雅 王燕 +2 位作者 李伍夫 曾高峰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柚皮素属于二氢黄酮类天然化合物,是柚皮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蔷薇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中,具有重要的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癌等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作用。本文旨在对柚皮素... 柚皮素属于二氢黄酮类天然化合物,是柚皮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蔷薇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中,具有重要的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癌等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作用。本文旨在对柚皮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代谢综合征 高脂血症 肥胖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顺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评估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3年内死亡病例,其中死亡82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率...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评估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3年内死亡病例,其中死亡82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率、收缩压、冠脉造影严重程度、TRI,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一般资料、疾病情况、TRI与远期病死率间的相关性,然后运用ROC曲线分析确定各个死亡事件相关因素的最佳截断值。结果经统计,LVEF和TRI指数与3年全因死亡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TRI指数用于3年内全因死亡预测的最佳截断值是>22%,而LVEF的最佳截断值是≤54%;TRI的敏感度更高,LVEF的特异性更高,比较ROC曲线下面积,TRI高于LVEF(P<0.05)。结论TR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死亡风险的评估效能更高,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对TRI高于22%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达到降低远期死亡风险的护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一氧化氮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内皮祖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蒋艳平 王波 +3 位作者 曾高峰 任姿 曾海涛 杨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一氧化氮水平的性别差异,并分析其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招募80例平均年龄为46.4±4.3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绝经前健康女性,20例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19例健康男性和20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一氧化氮水平的性别差异,并分析其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招募80例平均年龄为46.4±4.3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绝经前健康女性,20例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19例健康男性和20例高血压前期男性,测定四组血浆和EPC分泌的一氧化氮、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健康男性组和高血压前期男性组比较,绝经前健康女性组和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组血浆和循环EPC分泌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加(P<0.05);健康男性组血浆和循环EPC分泌的一氧化氮水平比高血压前期男性组高(P<0.05);而绝经前健康女性组和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组血浆和循环EPC分泌的一氧化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或循环EPC分泌的一氧化氮水平与循环EPC数量及功能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四组血浆和EPC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高血压前期男性患者,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人群一氧化氮水平受到保护,且一氧化氮水平与EPC数量和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性别差异 内皮祖细胞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孔 曾高峰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5-96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动脉壁脂质沉积所引发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与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高度相关。As早期,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斑块中修饰脂蛋白、细胞碎片和死亡细胞,限制斑块生长。随着病程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增...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动脉壁脂质沉积所引发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与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高度相关。As早期,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斑块中修饰脂蛋白、细胞碎片和死亡细胞,限制斑块生长。随着病程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增多且清除功能下降,引起继发性细胞坏死和炎性反应,促成不稳定斑块形成。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与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对As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综述,为As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与临床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夏国志 田国平 匡希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冠脉)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方法10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对照组38例为...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冠脉)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方法10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对照组38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造影前采集血标本以检测Lp-PLA2、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Lp-PLA2、CRP和IL-6均高于对照组(P<0.01);(2)AMI组与UAP组血清Lp-PLA2、CRP、IL-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SAP组(P<0.01),在校正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3)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血清Lp-PLA2水平与CRP、IL-6水平呈显著相关(r=0.722、0.665,P<0.01)。结论血清Lp-PLA2水平能反映冠脉炎症活动性状况,对冠心病的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黄素兰 匡泽民 余振球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690,共4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正确的血压测量及评价对诊断高血压至关重要。一直以来诊室血压是临床诊断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但只依靠诊室血压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诊断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正确的血压测量及评价对诊断高血压至关重要。一直以来诊室血压是临床诊断和分级的标准方法和主要依据,但只依靠诊室血压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诊断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应运而生。2011年英国高血压指南建议,所有诊室血压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上怀疑高血压的患者都必须进行ABPM,对诊室筛查发现的高血压予以确诊。因此,在高血压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更加广泛地依靠ABPM。本文主要综述目前ABPM诊断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诊断 ABPM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测量 标准方法
原文传递
倍他乐克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斌 曾高峰 +1 位作者 雷长城 朱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44-3946,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倍他乐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及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倍他乐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倍他乐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及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倍他乐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存在高血清水平sE-selectin[(41.65±5.32)ng/nLvs(30.12±6.81)ng/nL,t=2.25,P<0.05]、VWF[(152.36±18.20)%vs(106.15±12.36)%,t=2.77,P<0.01]和sICAM-1[(225.12±27.12)μg/mLvs(155.73±16.34)μg/mL,t=2.63,P<0.01]。经过4周倍他乐克治疗后,正常高值血压组患者sE-selectin[(41.65±5.32)ng/nLvs(34.15±6.10)ng/nL,t=2.01],VWF[(152.36±18.20)%vs(135.01±12.31)%,t=2.19],sICAM-1[(225.12±27.12)μg/mLvs(186.35±17.96)μg/mL,t=2.32]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激活、受损,倍他乐克可改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倍他乐克 正常高值血压
下载PDF
不同时点血糖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文轶 曾高峰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在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多次抽血而不被患者广泛接受,造成漏诊情况相当普遍。为了减少误诊,探求既简便又实用的血糖筛查方法以及对冠心... 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在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多次抽血而不被患者广泛接受,造成漏诊情况相当普遍。为了减少误诊,探求既简便又实用的血糖筛查方法以及对冠心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方法,本文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冠心病发病和心血管事件预测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不同时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凌成亮 曾高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754-755,共2页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指在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前提下,应用造影剂48~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血清肌酐与造影前相比升高25%以上或血清肌酐上升〉0.5mg/dl。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指在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前提下,应用造影剂48~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血清肌酐与造影前相比升高25%以上或血清肌酐上升〉0.5mg/dl。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及其他造影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药物性肾功能衰竭由造影剂引起者高居第二位,造影剂’肾病在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率为0.21%-0.77%,与之相关住院死亡率27.5%~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防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艳平 曾高峰 +2 位作者 任姿 曾海涛 杨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061-3066,共6页
背景:目前对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年龄(46.4±4.5)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绝经前健康女性志愿者18例、绝经前... 背景:目前对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年龄(46.4±4.5)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绝经前健康女性志愿者18例、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患者21例、健康男性志愿者21例和高血压前期男性患者19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数量,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评估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测定各组血浆雌激素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高血压前期男性患者和健康男性志愿者比较,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患者和绝经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CD34+/KDR+双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ac-LDL及lectin抗体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加(P均<0.05),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血浆雌激素水平增高(P<0.05)。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患者与绝经前健康女性的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高血压前期男性患者的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较健康男性减弱。血浆雌激素水平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证实,高血压前期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存在性别差异,相比高血压前期男性患者,绝经前高血压前期女性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多,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其可能与机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雌激素类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 干细胞 培养 内皮祖细胞 高血压前期 性别差异 雌激素 细胞迁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琥珀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严 危当恒 曾高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3-87,共5页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并且年轻/中年人(18~45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以及治疗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来...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并且年轻/中年人(18~45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预警以及治疗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来的研究表明,三羧酸循环中间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程,并且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以及预警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琥珀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Apelin/APJ系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俊中 田国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可出现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和细胞功能障碍。Apelin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相关蛋白(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表达丰富。研究表明,Apelin可以限制梗死心肌面...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可出现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和细胞功能障碍。Apelin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相关蛋白(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表达丰富。研究表明,Apelin可以限制梗死心肌面积和改善心力衰竭导致的心脏机械功能受损,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挛缩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氯吡格雷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国才 雷长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68-871,共4页
由于置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器械的改进以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发进展,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rtion,PCI)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PCI的开展,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越来... 由于置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器械的改进以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发进展,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rtion,PCI)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PCI的开展,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增多,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增多,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它可以导致20%的患者猝死,60%~70%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以及由血小板诱发的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支架内血栓形成 并发症发生率 药物洗脱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置入技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及其4G/5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高峰 刘格修 +3 位作者 王燕 刘康桐 丁翠芬 匡希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及其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8例...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及其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8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对照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寡核苷酸杂交分析法测定白细胞启动子4G/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18.0±2.9 kAU/L)较稳定型冠心病组(16.8±2.7 kAU/L)和对照组(16.2±2.8 kAU/L)增高(P<0.01和P<0.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4G/4G纯合子个体(49.1%)较稳定型冠心病组(28.6%)和对照组(26.7%)频率高(P<0.05);4G/4G纯合子个体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最高,5G/5G个体最少(P<0.05)。结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启动子4G/5G基因型有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增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荆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寡核苷酸杂交分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SR-B1在抑制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明燕 曾高峰 莫中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1-85,共5页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配体,它不仅介导胆固醇逆转运,而且在炎症反应中起到"多功能参与者"的作用。SR-B1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抑制外周组织脂质异常蓄积,而且可以抑制血管炎症,延缓动脉狭窄,...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配体,它不仅介导胆固醇逆转运,而且在炎症反应中起到"多功能参与者"的作用。SR-B1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抑制外周组织脂质异常蓄积,而且可以抑制血管炎症,延缓动脉狭窄,降低器官血液供应障碍的发生率。近年来,对SR-B1在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它是对心脏血管有益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SR-B1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 炎症 动脉硬化 脂多糖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Ⅳ对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同辉 雷长城 +3 位作者 周发明 叶世武 尹智峰 闫建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诱导SD大鼠心肌损伤细胞模型为基础,用黄芪皂苷Ⅳ预处理进行干预。MTT法检测不同时段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24h时段Cyclin D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诱导SD大鼠心肌损伤细胞模型为基础,用黄芪皂苷Ⅳ预处理进行干预。MTT法检测不同时段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24h时段Cyclin D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H2O2对SD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呈时间依赖性。H2O2可显著诱导S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而这一作用可被黄芪皂苷Ⅳ显著抑制。结论:黄芪皂苷Ⅳ对H2O2诱导的SD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Ⅳ H2O2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燕 罗志刚 曾高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44~61岁,体重54~79公斤。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简称稀释组)2组,每组14例。所有病例都经桡动脉,颈...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44~61岁,体重54~79公斤。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简称稀释组)2组,每组14例。所有病例都经桡动脉,颈内静脉置管,监测心电图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稀释组经桡动脉放血(8~12mL/kg),同时以相同速率经股静脉输入同量贺斯。在血液稀释前,血液稀释即刻,稀释后30min、60min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抽取股静脉血以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则在对应时间点抽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稀释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均无明显变化;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有所下降(P<0.05);血气指标在血液稀释前后无明显变化;术中异体输血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术前进行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后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保障组织供氧和耗氧的平衡;减少异体血的输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