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的回顾性研究及并发症处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红炬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自体脂肪隆乳术,对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存在移植脂肪吸收现象,3例患者出现硬结及脂肪液化,余者对术后乳房形...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自体脂肪隆乳术,对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存在移植脂肪吸收现象,3例患者出现硬结及脂肪液化,余者对术后乳房形态均较满意。外院5例并发症经及时对症处理,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无异物排斥反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取材广泛的隆乳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中操作,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自体脂肪移植 并发症
下载PDF
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示指缺损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红炬 刘育凤 +1 位作者 李慧超 张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5668-5671,共4页
目的:观察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对示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2-08/2005-09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外伤性示指末节部分缺损患者13例,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术前均得到患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目的:观察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对示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02-08/2005-09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外伤性示指末节部分缺损患者13例,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术前均得到患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组织缺损大小在1.5cm×1.0cm~2.0cm×1.5cm之间,所有缺损均有指骨和(或)大部分的指腹组织缺损,采用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皮瓣设计:旋转点位于近侧指间关节的近端,皮瓣轴为示指的桡背侧,皮瓣部分设计在第2掌指关节的近侧,蒂宽约0.8mm。术后定期随访,主要观察皮瓣质地和感觉的恢复情况,将感觉恢复的评估标准分为5级:S1:无感觉;S5:在神经单一分布区恢复两点鉴别能力。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术后随访三四个月者10例,随访五六个月者3例。②术后9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表皮爬行创面愈合。③外形基本满意,皮瓣色泽、质地良好。④术后1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两点辨别觉大于6.0mm,感觉恢复S4;术后五六个月随访时,3例患者两点辨别觉4.0~6.0mm,感觉恢复S5。结论: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旋转点位于近侧指间关节的近端,可以简化手术而不影响皮瓣存活,是示指部分缺损修复的可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
下载PDF
相邻接轴型皮瓣间血管交通支于皮肤扩张术后变化的定量研究
3
作者 谢红炬 王琳 +2 位作者 张继 李慧超 刘育凤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以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相邻接轴型皮瓣间血管交通吻合支于皮肤扩张术后变化的定量分析研究,为皮瓣的血供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方法于巴马猪双侧侧腹壁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并分别与双侧的腹壁上动静脉轴型皮瓣相连,... 目的以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相邻接轴型皮瓣间血管交通吻合支于皮肤扩张术后变化的定量分析研究,为皮瓣的血供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方法于巴马猪双侧侧腹壁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并分别与双侧的腹壁上动静脉轴型皮瓣相连,一侧于血管交接部位埋置皮肤扩张器为实验组,另一侧为非扩张对照组。扩张完成后,于颈动脉灌注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获得皮肤血管的x线影像。在该图像上两血管大致的交通部位设计等距的3条平行线垂直于两血管的长轴方向,总的宽度以能覆盖所有的交通支为准,计数平行线与该区域内的血管支的切割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平行线与交接区动脉切割数为81.20±10.33,对照组为22.40±5.4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交通支的计量方法能真实反映血管交通支的改变,并可运用于其他实验和临床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皮肤扩张术 交通支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皮瓣血管交通支的定量研究方法
4
作者 谢红炬 张继 +1 位作者 李慧超 刘育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量化相邻血管交通吻合程度,为皮瓣血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小型猪5头,体长100~115cm,体重25~35kg。一侧腹壁于旋髂深动脉与腹壁上动脉穿支交界区域肉膜下埋植300ml扩张器1枚,每周1次扩张注水,每次30~40ml,扩...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量化相邻血管交通吻合程度,为皮瓣血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小型猪5头,体长100~115cm,体重25~35kg。一侧腹壁于旋髂深动脉与腹壁上动脉穿支交界区域肉膜下埋植300ml扩张器1枚,每周1次扩张注水,每次30~40ml,扩张2个月(扩张组);另一侧腹壁不作任何处理(非扩张组)。于双侧腹壁设计以旋髂深血管为蒂、20cm×20cm轴型皮瓣10个,并分别携带双侧腹直肌及腹壁上动、静脉。将动物颈总动脉放血处死,颈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后,动物尸体冻存24h,断蒂取下皮瓣,摄皮瓣动脉X线影像。在该图像上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大致的交通部位设计等距的3条平行线垂直于2条血管的长轴方向,总宽度以能覆盖所有交通支为佳,计数平行线和这一区域内血管支的切割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扩张组平行线与交界区动脉切割次数为81.20±10.33,非扩张组为22.40±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设计测量血管交通支的方法简便易行,能真实反映血管交通支的改变,并可用于其他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血管交通支 量化方法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