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 |
贺国强
魏中林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2
|
诗学接受·文化心态·地域风神--同光体江西派的三重视阈 |
贺国强
魏中林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5
|
|
3
|
论移民、遗民、逸民精神及其对岭南文化的塑造和影响 |
徐燕琳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6 |
5
|
|
4
|
“同光体”论析三题 |
贺国强
魏中林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从唱和词集为《全清词·顺康卷》补目 |
李桂芹
|
《殷都学刊》
|
2008 |
4
|
|
6
|
潮汕籍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调查报告 |
徐燕琳
林华
陈菁
|
《大舞台》
|
2010 |
4
|
|
7
|
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广州世居满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人口变迁 |
关溪莹
贾海薇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8 |
3
|
|
8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文体建构述论 |
徐燕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广东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传统形态与现代传承 |
关溪莹
李欣曼
|
《艺术与民俗》
|
2019 |
3
|
|
10
|
陈洪绶《水浒叶子》资料补遗 |
王丽娟
贺国强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
2016 |
3
|
|
11
|
试论歌德的艺术理论与中国园林美学中的诗化自然观 |
郑华玲
|
《长沙大学学报》
|
2007 |
2
|
|
12
|
论秀水派 |
贺国强
魏中林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千秋雅调》与清初江南隐逸风气 |
李桂芹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4
|
《拟乐府补题》的词学文献价值 |
李桂芹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1 |
3
|
|
15
|
中文系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探讨 |
李桂芹
|
《文教资料》
|
2008 |
3
|
|
16
|
晚清诗界文学经世的“外援”与“内求”--以陈衍、王闿运的诗学分歧为基点 |
贺国强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7
|
施宿《注东坡诗》题注的诠释方法与历史地位 |
何泽棠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0 |
2
|
|
18
|
在家与国的边缘--《帝女花》的历史空间及岭南叙事 |
徐燕琳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3 |
2
|
|
19
|
《水浒传资料汇编》失误举例——兼论资料汇编的一些理论问题 |
王丽娟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由“学人之诗”到“画人之诗”:论陈师曾诗 |
贺国强
魏中林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