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搏器囊袋反复感染一例处置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磊 顾翔 +4 位作者 徐伟 张薏 鲍正宇 沈建华 朱业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9期2184-2185,共2页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头昏伴黑矇半年”于1989年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单腔心室按需(VVI)起搏器植入术。既往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史、青霉素过敏史。后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2次,第2次更换发生在2007年,术中测试...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头昏伴黑矇半年”于1989年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单腔心室按需(VVI)起搏器植入术。既往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史、青霉素过敏史。后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2次,第2次更换发生在2007年,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升高,包埋原电极导线,在同侧植入了第2根电极导线。于2010年12月出现左上胸部起搏器囊袋皮肤红肿半个月,无发热,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诊断为起搏器囊袋感染。入院予碘伏局部换药和头孢唑啉抗感染1周后行局部清创,术中见起搏器囊袋外上方有坏死组织即予清除,取出起搏器,予碘伏浸泡后包埋原电极。于1个月后在对侧植入新的VVI起搏器及电极导线。2015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原起搏器囊袋处皮肤红肿,无发热,血白细胞数正常,心脏超声未见赘生物,予头孢唑啉抗感染和碘伏局部换药,1周后症状缓解。向患者与家属建议需拔除原起搏电极导线,但其拒绝。此后因同样病情先后住院并作同样处理3次,最后,患者和家属终于同意拔除旧起搏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术 囊袋反复感染 起搏电极导线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VVI起搏器 起搏器囊袋 慢性支气管炎 青霉素过敏史
原文传递
损伤控制理论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永 张荣林 +3 位作者 刘保华 穆士卿 袁璞 高明明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 control theory,DCT)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指导治疗脑AVM的可行性。方法依据DCT原则,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脑AVM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并分析其治疗结...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 control theory,DCT)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指导治疗脑AVM的可行性。方法依据DCT原则,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脑AVM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并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根据DCT原则制订脑AVM患者的治疗方案,控制脑AVM的危险因素,降低其疾病发展风险,患者治疗结果比较满意。结论应用DCT原则指导脑AVM患者急性期处理及介入等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效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论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