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小型的手机平面倒F天线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宽 吴迪 于映 《电子科技》 2010年第8期85-86,89,共3页
设计了一个可工作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小型加载寄生单元平面倒F天线。天线在820~903 MHz,1.69~2.12 GHz频率范围内的回波损耗可达到-5 dB以下,在850 MHz,1800 MHz,1 900 MHz频率处天线最大增益的测量值分别为3.08 dB,4.... 设计了一个可工作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小型加载寄生单元平面倒F天线。天线在820~903 MHz,1.69~2.12 GHz频率范围内的回波损耗可达到-5 dB以下,在850 MHz,1800 MHz,1 900 MHz频率处天线最大增益的测量值分别为3.08 dB,4.41 dB,3.40 dB,满足移动终端在GSM850/DCS1800/PCS1900这3个频段的使用要求。该天线尺寸小、重量轻,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平面倒F天线 三频天线 寄生单元
下载PDF
LTE上行多用户SC-FDMA系统中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丽花 杨龙祥 朱洪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98,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换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所定义的变换域... 针对高速移动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换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所定义的变换域中,基于两块导频符号的信道参数估计,提出利用基于判决导向的非线性内插方法来估计数据符号的信道参数。为了便于SC-FDMA系统均衡,推导给出了变换域信道与频域信道的转换表达式,利用该式可以直接将变换域信道参数估计转化为频域信道响应。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性能,且具有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D-LTE SC-FDMA 时变信道估计 变换域 非线性内插 判决导向
下载PDF
基于Contiki的6LoWPAN适配层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晓荣 李凤国 《信息通信技术》 2013年第3期66-7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Contiki操作系统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方案,利用Cooja软件仿真环境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整体网络模拟。在保证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Pv6网络连通性正常的情况下,实现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UDP数据传输... 提出一种基于Contiki操作系统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方案,利用Cooja软件仿真环境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整体网络模拟。在保证基于6LoWPA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Pv6网络连通性正常的情况下,实现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UDP数据传输、传感数据采集、网络拓扑监视等功能。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LoWPAN Contiki操作系统 IPV6网络
下载PDF
混合式频谱共享系统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 朱洪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76-2780,共5页
该文结合机会式频谱共享(Overlay)与共存式频谱共享(Underlay)提出一种混合式频谱共享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考虑次用户理想感知和非理想感知两种情况,采用离散状态马尔科夫过程对信道活动进行建模,进而在平均容量最大化准则下分析了混... 该文结合机会式频谱共享(Overlay)与共存式频谱共享(Underlay)提出一种混合式频谱共享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考虑次用户理想感知和非理想感知两种情况,采用离散状态马尔科夫过程对信道活动进行建模,进而在平均容量最大化准则下分析了混合式频谱共享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导出了次用户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及系统可获得的最大容量。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策略的混合式频谱共享系统可以获得比Overlay或Underlay系统更高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频谱共享 系统模型 信道活动模型 平均容量 功率分配
下载PDF
三维动态无人机网络覆盖性能与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艺轩 贾向东 +2 位作者 曹胜男 郝振超 殷家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2-668,共7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在空间内不规则分布和移动给系统设计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对UAV服务下的热点场景进行更加真实可靠地分析,基于随机几何和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理论,构建了一种三维移动UAV网...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在空间内不规则分布和移动给系统设计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对UAV服务下的热点场景进行更加真实可靠地分析,基于随机几何和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理论,构建了一种三维移动UAV网络模型。UAV群被建模为三维泊松点过程(three-dimensional Poisson point process,3-D PPP),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系统的网络性能,考虑了2种服务模型:基站切换模型(base station handover model,BHM)和基站恒定模型(base station constant model,BCM)。通过推导服务距离分布以及其余基站干扰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出该系统的覆盖概率和信道容量。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指标对覆盖概率以及信道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二维UAV网络模型相比,该三维动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基于最近邻策略的基站切换能够显著提升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UAV) 三维泊松点过程(3-D PPP) 随机几何 关联策略 覆盖概率 信道容量
下载PDF
基于节点多属性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鑫 王珺 王晓璇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8年第12期53-58,共6页
基于现有的两阶段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分析节点综合资源计算标准,改进选取节点映射的评估方法。该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基于虚拟网络中节点的多种属性,即节点CPU计算资源、链路带宽资源、节点相邻节点的数目及拓扑属性。节点映射阶段采用改进... 基于现有的两阶段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分析节点综合资源计算标准,改进选取节点映射的评估方法。该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基于虚拟网络中节点的多种属性,即节点CPU计算资源、链路带宽资源、节点相邻节点的数目及拓扑属性。节点映射阶段采用改进之后的资源评估方式进行节点映射,同时采用可重用技术,实现物理网络节点可重复映射,即物理网络中的同一个节点可以被虚拟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多次映射。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映射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瓶颈问题,而且降低了链路映射的成本,节约了部分映射带宽资源,从而使得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可以接受到更多的虚拟网络服务,提高网络运营的网络收益。仿真实验数据表明,该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在虚拟网络请求接受率和网络开销比等参数指标上具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映射 物理网络 虚拟网络请求接受率 网络开销比
下载PDF
基于3维泊松点过程理论的无人机协助的异构网络模型及其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艺轩 贾向东 曹胜男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5,共8页
针对紧急热点场景中的基站缺乏灵活性问题,提出基于泊松点过程的无人机协助的异构网络模型.为了准确反映真实场景,假设宏基站在地面2维分布,无人机作为小基站在空间3维分布,地面用户通过最大接收功率级联准则选择通信基站.仿真分析性能... 针对紧急热点场景中的基站缺乏灵活性问题,提出基于泊松点过程的无人机协助的异构网络模型.为了准确反映真实场景,假设宏基站在地面2维分布,无人机作为小基站在空间3维分布,地面用户通过最大接收功率级联准则选择通信基站.仿真分析性能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2D,3D模型,该文模型能更精准地描述覆盖概率;使用多个低功率的无人机小基站协助地面基站通信,能改善整个网络的覆盖性能;部署网络时需对路径损耗做适当选择.因此,该文模型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3维泊松点过程 异构网络 覆盖概率 频谱效率
下载PDF
共位多天线系统的多维极化分集性能分析
8
作者 卞苓洁 薄亚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该文研究了六维正交极化天线模型的空域相关矩阵。六维正交极化天线是由三维正交极化的半波偶极子天线及与其构成对偶关系的三维正交缝隙天线组成,该文分析了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引入平均入射角,反映周围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对三发三收的实... 该文研究了六维正交极化天线模型的空域相关矩阵。六维正交极化天线是由三维正交极化的半波偶极子天线及与其构成对偶关系的三维正交缝隙天线组成,该文分析了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引入平均入射角,反映周围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对三发三收的实际情况,使用该模型的降维形式,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将仿真得到的平均信道容量与已有测试结果作比较,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 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正交极化 信道容量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双次协同频谱感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翠梅 汪一鸣 朱洪波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2-729,共8页
频谱感知的性能不仅依赖于物理层的感知方法,也取决于媒体接入层的协作调度.针对无线电磁环境非常恶劣的多用户认知网络,提出双次协同频谱感知模型和适应此新模型动态变化特性的动态可变时分多址调度机制以进行跨层协作,推导出了平均感... 频谱感知的性能不仅依赖于物理层的感知方法,也取决于媒体接入层的协作调度.针对无线电磁环境非常恶劣的多用户认知网络,提出双次协同频谱感知模型和适应此新模型动态变化特性的动态可变时分多址调度机制以进行跨层协作,推导出了平均感知时间的闭式表达式,给出了实现吞吐量最大化的优化方法,分析了该协作可实现的条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各层特性参数的联合优化设置,相比于单次协同感知,所提协同感知方法及其优化算法可有效提高感知的准确性、时效性及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双次协同 跨层设计 感知调度
下载PDF
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乃宣 孙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6-743,共8页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下,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和网络拥塞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模型.该模型根据QoS要求和地理位置把机器类通信设备(MTCD)分成独立的集群,在每个集群中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感知可能...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下,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和网络拥塞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模型.该模型根据QoS要求和地理位置把机器类通信设备(MTCD)分成独立的集群,在每个集群中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感知可能提供空闲频谱资源的LTE用户,定义为虚拟网关,再根据满意度最大规则选出最佳虚拟网关,将最佳虚拟网关提供的频谱资源分为多个子载波组,并设计MTCD与子载波组的最优匹配算法,MTCD以SCMA(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方式接入网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机器类通信 虚拟网关 认知无线电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子载波组匹配
下载PDF
工业物联网中基于SMDP的协同卸载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尚维康 孙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2年第9期76-81,共6页
为解决工业物联网(IIoT)场景中计算资源紧缺的问题,在IIoT中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充分利用并合理分配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有限的计算能力解决IIoT中部分计算任务。首先通过分析IIoT中工业设备进行服务请求和小区范围内的MEC服务器接... 为解决工业物联网(IIoT)场景中计算资源紧缺的问题,在IIoT中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充分利用并合理分配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有限的计算能力解决IIoT中部分计算任务。首先通过分析IIoT中工业设备进行服务请求和小区范围内的MEC服务器接受服务请求这一过程,构建了多MEC协同计算卸载模型;其次,基于模型中需要分析复杂的系统环境信息并进行序列决策的特点,将系统时延和能耗总收益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构建为半马尔可夫决策过程(SMDP);然后依据边缘网络中的通信传输时延和MEC计算资源构建折扣奖励函数,利用贝尔曼方程分析系统状态并得到状态值函数;最后根据状态值函数和折扣奖励,通过SMDP的状态值迭代获得最佳卸载和资源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优化了系统拒绝服务率以及系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边缘计算 MDP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下载PDF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61
12
作者 朱洪波 杨龙祥 于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共8页
在综合分析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多域融合共享和泛在综合服务"的物联网核心技术思想;研究了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实现未来物联... 在综合分析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多域融合共享和泛在综合服务"的物联网核心技术思想;研究了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实现未来物联网市场应用、融合共享、泛在服务、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商务应用模型,提出了"智慧服务商店"的概念,并研发了实用的"智慧校园"综合服务示范实验系统和实验性"物联网科技园智慧服务商店";研究了以物联网应用为标志、以产业应用和智慧服务为特征的后互联网时代新兴智慧服务产业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后互联网 多域融合共享 泛在综合服务 智慧服务商店 产业应用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271
13
作者 朱洪波 杨龙祥 朱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详细讨论了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异构融合网络层、物联网的感知节点与终端、泛在传感网、物联网的业务支撑与... 对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详细讨论了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异构融合网络层、物联网的感知节点与终端、泛在传感网、物联网的业务支撑与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的业务平台技术、物联网安全和物联网标准等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物联网研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网 泛在网 RFID
下载PDF
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61
14
作者 宗平 朱洪波 +1 位作者 黄刚 许建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5-19,51,共6页
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与设计方法。在论述物联网技术与支撑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策略和体系架构,并对相关的实现技术做出了分析与说明,阐述了保障智慧校园有效实施的运维体系及具体措施。随着智慧校园的研发与部署,对... 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与设计方法。在论述物联网技术与支撑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策略和体系架构,并对相关的实现技术做出了分析与说明,阐述了保障智慧校园有效实施的运维体系及具体措施。随着智慧校园的研发与部署,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物联网 信息融合 信息服务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SINR和层次分析法的SAW垂直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刘胜美 孟庆民 +1 位作者 潘甦 糜正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5-239,共5页
B3G或者4G无线网络体系致力于集成各种异构无线接入网络,其中一个主要的设计课题是支持垂直切换的研究。该文将多属性QoS考虑在内,针对各业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INR(信干噪比)和层次分析法(AHP)的SAW(简单加权法)垂直切换算法(SASAW)。... B3G或者4G无线网络体系致力于集成各种异构无线接入网络,其中一个主要的设计课题是支持垂直切换的研究。该文将多属性QoS考虑在内,针对各业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INR(信干噪比)和层次分析法(AHP)的SAW(简单加权法)垂直切换算法(SASAW)。它综合考虑SINR的影响以及要获得同等数据速率情况下,目标网络需要的等效SINR数值、用户通信代价、网络可用带宽等来构造属性矩阵做切换判决。为了评估性能,考虑3GPP定义的4类业务,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特征向量法来决定各个QoS属性之间的权重关系,构造比较判决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根据判决矩阵,利用特征根法获得权重向量;最后根据属性矩阵和权重向量,利用SAW垂直切换算法进行判决。通过对算法的通过率、丢话率、垂直切换次数、平均用户代价等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根据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各属性间关系,获得优良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络 垂直切换 简单加权法 层次分析法 信干噪比
下载PDF
MIMO系统和无线信道容量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傅海阳 陈技江 +1 位作者 曹士坷 贾向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1-2229,共9页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理论试图在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基础上导出正比于收发信天线数的MIMO无线信道容量(WCC)公式.由于MIMO系统同时使用多根天线发送同频信号,在MIMO的物理信道中会包含多个虚拟独立瑞利衰落信道.因此M...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理论试图在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基础上导出正比于收发信天线数的MIMO无线信道容量(WCC)公式.由于MIMO系统同时使用多根天线发送同频信号,在MIMO的物理信道中会包含多个虚拟独立瑞利衰落信道.因此MIMO理论关于独立瑞利衰落信道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成立,会导致所依据的空分复用(SDM)无法实现,使MIMO理论在数学层面导出的WCC公式在物理实现上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该系统使用不控制相位的多天线同频发射,多波干涉作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定会产生方向不确定的定向发送波束,将形成多个电波覆盖盲区和一个不合理的无线通信系统.本文将利用数学分析和多天线发送波束模拟的方法证明上述结论.还将提出在Shannon公式应用原理和相控天线阵理论基础上构建的SHPCA系统,将利用相控天线阵给出的定向窄波束形成功率利用率极高的SDM功能,并给出对应的WCC公式,其容量正比与收发天线数和SDM次数,比Shan-non公式具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Shannon公式 通信容量 相控天线阵 天线物理特性
下载PDF
CHAN算法在LOS和NLOS环境下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陆音 王宝全 丘觐玮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5年第9期61-65,共5页
在基于时间到达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定位估计算法中,CHAN算法计算量小,能够在视距(Line Of Sight,LOS)传播环境下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非视距传播环境(Non-Line Of Sight,NLOS)下,该算法的定位... 在基于时间到达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的定位估计算法中,CHAN算法计算量小,能够在视距(Line Of Sight,LOS)传播环境下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非视距传播环境(Non-Line Of Sight,NLOS)下,该算法的定位性能会明显下降。因为在非视距情况,尤其是密集城区,由于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存在使得无线电信号无法直线传播,这就引入了NLOS误差;而CHAN算法中的加权矩阵只考虑了系统误差,无法消除NLOS误差。文中在基于视距环境下CHAN算法的研究基础上,对非视距引入的NLOS误差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一种在NLOS情况下,通过优化非视距TDOA测量值误差的方法来改善非视距下的CHAN算法性能,并通过仿真分析了CHAN算法在不同环境模型下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善的CHAN算法在NLOS环境下能取得较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到达差 CHAN算法 视距 非视距传播
下载PDF
基于摄像头的MIMO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俊英 王德昌 姚建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9,共9页
给出了一种涉及多光源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见光无线通信(VLC)系统。通过编程模拟出n个发射光源,分别发射n路不同的码流。无线信号接收端用摄像头来采集无线信号,对采集到的信号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各个传输通道的信息,并进一步恢... 给出了一种涉及多光源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见光无线通信(VLC)系统。通过编程模拟出n个发射光源,分别发射n路不同的码流。无线信号接收端用摄像头来采集无线信号,对采集到的信号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各个传输通道的信息,并进一步恢复出n路码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出现的少量误码均可被正确纠正,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码流在接收端均可被正确地恢复出来。提出的系统通过更改信号接收机制,规避了基于光电二极管接收信号的现有系统中所存在的光源布局与同步难题及多径干扰问题。提出的多通道信号传输与接收方式,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因其可操作性而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摄像头 图像处理 多输入多输出
原文传递
基于DQN的车载边缘网络任务分发卸载算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海涛 张唐伟 +2 位作者 陈跃 赵厚麟 朱洪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178,共7页
为实现车辆终端用户任务执行时延与处理速率、能耗的最佳均衡关系,针对车联网的边缘接入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计算任务分发卸载算法。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车辆终端的计算任务进行优先级划分,从而为计算任务处理速... 为实现车辆终端用户任务执行时延与处理速率、能耗的最佳均衡关系,针对车联网的边缘接入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计算任务分发卸载算法。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车辆终端的计算任务进行优先级划分,从而为计算任务处理速率赋予不同的权重建立关系模型;然后引入基于深度Q网络的边缘计算方法,以计算任务处理速率加权和为优化目标建立任务卸载模型;最后建立基于DQN的车辆终端自主最优任务卸载策略,最大化卸载决策制定模型的长期效用。仿真结果表明,相比Q学习算法,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任务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深度Q网络 计算速率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分布式压缩感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海峰 杨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16,22,共6页
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分布式压缩感知模型和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感知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联合稀疏模型,结合分布式压缩感知编解码算法,以能量有效的方式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数据进行压缩... 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分布式压缩感知模型和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感知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联合稀疏模型,结合分布式压缩感知编解码算法,以能量有效的方式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数据进行压缩、重构。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分布式压缩感知重构误差和压缩比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布式压缩感知在能量有效性方面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压缩感知以能量有效的方式满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事件估计的精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压缩感知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