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湿热环境疲劳剩余强度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鑫娴 曾建江 陈智 《环境技术》 2012年第6期6-9,共4页
为研究湿热环境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带疲劳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带含中心孔层压板疲劳试验和压缩剩余强度试验。分别在标准环境条件、湿热环境条件下对试件进行拉-压疲劳试验,最后进行压缩剩余强度试验,通过... 为研究湿热环境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带疲劳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带含中心孔层压板疲劳试验和压缩剩余强度试验。分别在标准环境条件、湿热环境条件下对试件进行拉-压疲劳试验,最后进行压缩剩余强度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带在温度70±2℃、相对湿度(85±5)%RH的湿热环境影响下的疲劳性能。试验表明:湿热环境试件与标准环境试件相比,强度下降了2%,为复合材料方向舵的疲劳损伤容限试验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湿热环境 疲劳性能 试验
下载PDF
基于EMD模糊熵和SVM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磊 纪国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3期171-176,共6页
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模糊熵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转子系统故障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阶表征故障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并运用基于能量原理的虚假模态消除方法剔除虚假模态分量;再利用模糊... 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模糊熵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转子系统故障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阶表征故障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并运用基于能量原理的虚假模态消除方法剔除虚假模态分量;再利用模糊熵能够表示信号复杂程度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等特点,选取前4阶固有模态函数的模糊熵值作为各故障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将该特征向量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转子系统的故障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转子系统故障特征和对转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熵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弓形梁增敏结构的FBG振动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叶婷 梁大开 +2 位作者 曾捷 张少华 孙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利用光纤光栅(FBG)随弓形梁弯曲变形的敏感特性,通过设计特制的增敏结构,研制了一种基于弯曲特性的FBG振动传感器。根据ANSYS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度0~5 g、工作频率0~40 Hz范围内,传感器加速度特性曲线呈现良好对应关系,灵... 利用光纤光栅(FBG)随弓形梁弯曲变形的敏感特性,通过设计特制的增敏结构,研制了一种基于弯曲特性的FBG振动传感器。根据ANSYS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度0~5 g、工作频率0~40 Hz范围内,传感器加速度特性曲线呈现良好对应关系,灵敏度可达458.1 pm/g,精度约0.002 g。该传感器系统采用双光栅形式实现了温度补偿,且在所测加速度范围内显示出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频响误差小,能够满足航空结构振动监测与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振动传感器 弓形梁 高灵敏度 温度补偿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用于精密定位平台的直线超声电机的异步并联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金鹏 金家楣 赵淳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93-2702,共10页
提出了直线超声电机异步并联的概念以提高精密定位平台驱动单元的位移分辨率、输出力及速度。基本原理是若干定子(或振子)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交替驱动动子(或转子),使实际的驱动频率成倍提高,可以获得更好的输出性能。分析显示,提高定子... 提出了直线超声电机异步并联的概念以提高精密定位平台驱动单元的位移分辨率、输出力及速度。基本原理是若干定子(或振子)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交替驱动动子(或转子),使实际的驱动频率成倍提高,可以获得更好的输出性能。分析显示,提高定子与动子之间的接触频率可以提高输出力和速度,改善瞬态响应特性,并可避免同步并联方式下定子的相互干扰问题。两种电机异步并联的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定子异步并联时的最大负载力比两个定子同步并联提高了30%以上,比两个定子单独驱动时的推力之和提高25%以上。最小分辨率测试实验表明,异步并联时最小位移分辨率达到32.6nm,是单个电机的62.8%,是同步并联的38.5%。单驱动头电机的实验还表明,异步并联时空载直线速度比单个定子和两个定子同步并联时都提高了10%以上,最大效率比两个定子同步并联驱动时提高约50%,瞬态响应时间比同步并联更短,约为单个定子驱动时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异步并联 定位平台 机械特性 瞬态特性
下载PDF
基于压电作动器的直线电机及其高效驱动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松 黄卫清 +1 位作者 王寅 赵淳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64-2471,共8页
由于传统的压电作动器驱动易造成严重发热、波形欠佳以及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压电作动器的非共振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为满足作动器大容性负载特性及其驱动器对高频率的需求,通过电路匹配分析,提出了... 由于传统的压电作动器驱动易造成严重发热、波形欠佳以及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压电作动器的非共振型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方式。为满足作动器大容性负载特性及其驱动器对高频率的需求,通过电路匹配分析,提出了直流升压变换器和谐振变换的驱动方案,设计了偏压电路使输出驱动波形满足作动器驱动电压的要求。采用傅里叶变换对设计的电路波形及电路功率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显示采用新驱动方式电路消耗的功率仅是线性驱动方式的61.7%。将设计的新驱动电路用于双作动器驱动的新型非共振型直线电机驱动实验表明,电机运转平稳,电路功耗小,实现了变频和变压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电机 谐振电路 偏置电压
下载PDF
应用模型修正方法的印制电路板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常涛 郭勤涛 张保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9-513,532,共5页
基于模态试验数据和模型修正方法,研究了印制电路板物理参数识别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动态特性对电子设备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即使铺层相同的印制电路板因电路分布不同,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差异也较大。因此,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基于模态试验数据和模型修正方法,研究了印制电路板物理参数识别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动态特性对电子设备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即使铺层相同的印制电路板因电路分布不同,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差异也较大。因此,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有限元模型,需识别印制电路板的主要物理参数。以航天使用的某种印制电路板为例,分别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和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模型修正方法对印制电路板的物理参数进行识别。两种方法识别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基本一致,计算和试验的振型相关系数接近1,且修正后有限元模型计算应变值与试验应变值在载荷较小时基本一致,表明识别结果比较准确。结果表明,基于模态试验数据和模型修正相结合的参数识别方法合理有效,可用于工程中印制电路板物理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灵敏度分析 响应面法 模态试验 应力应变试验 印制电路板
下载PDF
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复合材料斜接接头的拉伸强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伟先 周光明 王新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6-671,共6页
本文首先以斜接角度、搭接长度以及搭接厚度为参数分别建立了复合材料单边斜接接头和双边斜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下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软件中UMAT子程序功能编写了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并利用cohesive单元模拟胶接界面损伤。通过渐... 本文首先以斜接角度、搭接长度以及搭接厚度为参数分别建立了复合材料单边斜接接头和双边斜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下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软件中UMAT子程序功能编写了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并利用cohesive单元模拟胶接界面损伤。通过渐进损伤分析,模拟出斜接接头的三种破坏模式,最终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斜接接头拉伸强度的影响,其中母板最终破坏模式对应最大拉伸强度,并对单边斜接接头和双边斜接接头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双边斜接接头强度大于单边斜接接头强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斜接接头 参数化模型 cohesive单元 渐进损伤分析
下载PDF
带旋转修正的弹簧-TFI混合动网格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兵 韩景龙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5-1823,共9页
网格存在大变形时,传统的超限插值(TFI)动网格方法易于引起网格正交性问题。依据几何关系并考虑其插值特点,提出了一种带旋转修正的TFI动网格方法。对结构网格块进行分块,在子块角点间建立弹簧元,并基于弹簧类比法计算角点位移;子网格... 网格存在大变形时,传统的超限插值(TFI)动网格方法易于引起网格正交性问题。依据几何关系并考虑其插值特点,提出了一种带旋转修正的TFI动网格方法。对结构网格块进行分块,在子块角点间建立弹簧元,并基于弹簧类比法计算角点位移;子网格内部结点位移采用修正后的TFI动网格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形成具有弹簧-TFI混合特征的动网格新方法。以典型二维及三维黏性网格为例进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显著大变形情况下,引入旋转修正得到了正交性和光顺性良好的变形网格。另外,该方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TFI动网格方法有所降低,但相比弹簧方法提高1到2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网格 旋转修正 弹簧类比法 超限插值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和拓扑优化的结构多孔洞损伤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小平 郑世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1-204,共4页
鉴于拓扑优化和遗传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各自的优点,本文将遗传算法、有限元和拓扑优化三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二维结构多损伤识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拓扑优化的设计变量和遗传算法的参数统一化,将拓扑优化中的目标函数和约... 鉴于拓扑优化和遗传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各自的优点,本文将遗传算法、有限元和拓扑优化三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二维结构多损伤识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拓扑优化的设计变量和遗传算法的参数统一化,将拓扑优化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与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联系起来,并以拓扑优化的约束方程作为控制条件参与整个遗传运算的控制。采用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代替连续变量拓扑优化的方式对发生孔洞损伤形式的二维结构进行损伤识别,避免了利用连续变量拓扑优化进行损伤识别时参数阈值的确定可能给识别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对两个二维结构模型的多损伤识别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识别二维结构中多个位置的损伤,对于仅用拓扑优化法很难识别的轻微孔洞损伤情况,该方法也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损伤识别 遗传算法 拓扑优化 参数阈值
下载PDF
含时滞的快-慢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远广 王在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10,共11页
现代机械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轻质柔性材料,使得系统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状态变量,如果同时考虑控制环节中不可避免的时滞,则这种系统是带有时滞的快-慢耦合系统.本文首先概述了快-慢耦合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发展概况;然后介绍了含有时滞的... 现代机械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轻质柔性材料,使得系统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状态变量,如果同时考虑控制环节中不可避免的时滞,则这种系统是带有时滞的快-慢耦合系统.本文首先概述了快-慢耦合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发展概况;然后介绍了含有时滞的快-慢耦合系统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及研究进展;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系统 时滞 奇异摄动 慢变流形 分岔
下载PDF
基于Lamb波时间反转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勇明 周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76-2480,共5页
采用Lamb波时间反转法,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在线连续健康监测。利用板中Lamb波时间反转法的原理和自聚焦特点,运用时间反转方法,通过传感器网络的布置,激励并接收Lamb波,从而对复合材料结构实现损伤监测。该方法无需结构无损情况的基准信... 采用Lamb波时间反转法,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在线连续健康监测。利用板中Lamb波时间反转法的原理和自聚焦特点,运用时间反转方法,通过传感器网络的布置,激励并接收Lamb波,从而对复合材料结构实现损伤监测。该方法无需结构无损情况的基准信号,能够对有损结构进行快速的损伤定位及损伤大小判断。采用改进的RAPID算法进行损伤成像,得到的损伤图像可将损伤情况可视化。实验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行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时间反转 损伤成像 复合材料 LAMB波
下载PDF
间隙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辨识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治涛 韩景龙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02-2009,共8页
间隙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有非常丰富的动力学特征。由于工程实际中间隙不易准确测量甚至无法测量,通常需要通过辨识来建立其数学模型,其中间隙开关点位置是辨识问题中的难点。本文利用间隙开关点将间隙非线性系统区分为3个线性子系统,用H... 间隙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有非常丰富的动力学特征。由于工程实际中间隙不易准确测量甚至无法测量,通常需要通过辨识来建立其数学模型,其中间隙开关点位置是辨识问题中的难点。本文利用间隙开关点将间隙非线性系统区分为3个线性子系统,用Hammerstein模型表示其非线性部分,构造了开关点的迭代序列;并采用非迭代和迭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从而成功获得包含间隙开关点在内的该系统所有模型参数;以间隙非线性的二元翼段为例,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间隙非线性 系统辨识 HAMMERSTEIN模型 开关点
原文传递
基于PI湿敏薄膜的分布式光纤Bragg光栅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怡妃 梁大开 +2 位作者 曾捷 刘宏月 孙晓明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7-1601,共5页
研究了基于聚酰亚胺(PI)湿敏薄膜的分布式光纤Bragg光栅(FBG)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利用PI薄膜湿膨胀效应,将湿应变作用于Bragg栅区,从而改变光纤FBG湿度传感器中心波长的原理,实现了对26~98%RH范围内环境相对湿度的监测。通过改进PI湿敏... 研究了基于聚酰亚胺(PI)湿敏薄膜的分布式光纤Bragg光栅(FBG)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利用PI薄膜湿膨胀效应,将湿应变作用于Bragg栅区,从而改变光纤FBG湿度传感器中心波长的原理,实现了对26~98%RH范围内环境相对湿度的监测。通过改进PI湿敏薄膜的制备及涂覆工艺,有效提高了FBG湿度传感器性能,并采取了相应温度补偿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空间多点湿度监测的实际需求,提出并研究了分布式FBG湿度传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FBG湿度传感器灵敏度为15pm/%RH,线性误差在2.75%以内,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FBG) 湿度传感器 灵敏度 聚酰亚胺(PI) 分布式监测
原文传递
光纤SPR湿敏传感器及其共振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少华 曾捷 +2 位作者 孙晓明 穆昊 梁大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2-406,共5页
提出并研制了基于光纤SPR传感探针的新型湿敏传感器。首先研究了光纤SPR传感探针对环境湿度变化的敏感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光纤SPR传感探针表面增覆不同厚度且具有水分子吸附功能的PVA薄膜来实现环境相对湿度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增... 提出并研制了基于光纤SPR传感探针的新型湿敏传感器。首先研究了光纤SPR传感探针对环境湿度变化的敏感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光纤SPR传感探针表面增覆不同厚度且具有水分子吸附功能的PVA薄膜来实现环境相对湿度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增覆双层PVA薄膜的光纤SPR传感探针在高湿区具有较好监测效果,其共振强度对应的相对湿度测量灵敏度达到1.59%/%RH,较光纤SPR探针呈现显著提高。而增覆单层PVA薄膜的光纤SPR传感探针在高湿区共振波长对应的相对湿度监测灵敏度达到2.411nm/%RH。此外所提出的新型光纤SPR湿敏探针在PVA薄膜失效后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仍可重复镀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湿敏特性 PVA薄膜
下载PDF
考虑声振耦合下结构阻尼板降噪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鸿秋 陈国平 张保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590,663-664,共5页
弹性板-声腔系统声振耦合研究不仅要计算结构-声场耦合的频率以及振型,还要计算耦合后系统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本文采用伴随法得到弹性板上节点位移对阻尼层单元的灵敏度,并使用变密度优化方法对阻尼材料敷设位置予以优化。同时,引入S ... 弹性板-声腔系统声振耦合研究不仅要计算结构-声场耦合的频率以及振型,还要计算耦合后系统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本文采用伴随法得到弹性板上节点位移对阻尼层单元的灵敏度,并使用变密度优化方法对阻尼材料敷设位置予以优化。同时,引入S igm und提出的过滤公式,抑制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棋盘格现象。分析表明,敷贴约束阻尼层后控制点位置的声压明显减低。与均匀敷贴阻尼相比,阻尼材料敷设位置优化后的结构能有效地抑制声腔内控制点的声压级和减轻结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 降噪 约束阻尼板 拓扑优化
下载PDF
浅析共沉淀法合成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翔 王春雷 +3 位作者 孔继周 周飞 唐州 李军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91-2999,共9页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热力学过程,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工艺参数,如陈化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对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与统计结果,明确了部分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有效加料速度"的概念,并引出完整描述加料过程所需要的全部变量,指出合成择优取向的一次颗粒、探索利于共沉淀的流体环境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Co-Mn-O 共沉淀 颗粒过程 热力学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并联微操作手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赟 姚志远 耿冉冉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3-58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两指微操作手,它具有纳米级的定位精度,其操作空间在毫米级的范围,提高了微操作手的实用性.该操作手采用并联机构,以直线超声电机作为滑动副驱动微操作手,以柔性铰链作为转动副.利用机构学分析了微操作... 提出一种基于直线超声电机驱动的两指微操作手,它具有纳米级的定位精度,其操作空间在毫米级的范围,提高了微操作手的实用性.该操作手采用并联机构,以直线超声电机作为滑动副驱动微操作手,以柔性铰链作为转动副.利用机构学分析了微操作手的运行机理.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微操作手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微操作手的输出特性,包括探针在时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特性,以及操作空间.直线超声电机的使用简化了微操作手的结构,增加了操作空间.柔性铰链作为转动副能够保证纳米级的定位精度.微操作手原型机的初步试验表明,它能够用于微小颗粒的实时抓取,其探针的位移分辨率达到100 nm,工作位移达到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操作手 直线超声电机 大行程 并联机构
原文传递
新型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守武 赵泽文 +8 位作者 赵晋津 肖淑娟 师岩 高存法 苏晓 胡宇翔 赵智胜 王婕 王连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3-632,共10页
随着光伏智能电子产品日益融入到日常生活,人们不仅对高性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需求增加,同时对智能化、可持续和快速充电/放电能源集成设备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将能量产生部件和能量存储部件结合成独立设备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随着光伏智能电子产品日益融入到日常生活,人们不仅对高性能光伏发电设备的需求增加,同时对智能化、可持续和快速充电/放电能源集成设备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将能量产生部件和能量存储部件结合成独立设备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前沿技术。原位逐层制备光电转换功能薄膜与储电功能薄膜并组装,获得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的技术,既减少了太阳光波动对能量输出的影响,又可以实现光伏自供电、弱光缓冲和可穿戴等功能,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硅基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敏化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钙钛矿光伏储电原位集成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此类新型电池性能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和性能参数,并对此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太阳能电池 敏化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能量储存 光伏储能 原位集成 综述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宏建 温卫东 崔海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63,共6页
从宏观唯象方面和微细观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唯象方面,主要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以及Z-A模型在描述TiAl金属间... 从宏观唯象方面和微细观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唯象方面,主要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以及Z-A模型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在微细观方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基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微细观结构特征和变形机理等,以及运用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分析建立的微细观预测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孪晶合成(PST)晶体合金 本构模型 晶体塑性理论 ARRHENIUS 方程
下载PDF
基于阻抗技术的压电元件自损伤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佳 裘进浩 +1 位作者 费利萍 袁欣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8,534,共5页
为了保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压电传感、驱动元件自损伤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压电元件等效电容值(压电元件导纳虚部数值)的变化,判别压电元件是否破损及其与主体结构之间是否剥离,并在悬臂梁结构... 为了保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原理,提出了一种压电传感、驱动元件自损伤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压电元件等效电容值(压电元件导纳虚部数值)的变化,判别压电元件是否破损及其与主体结构之间是否剥离,并在悬臂梁结构上进行压电元件自损伤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压电元件完好的情况,各频率下压电元件电纳值随脱粘部分面积的增加而上升,随破裂部分面积的增加而下降,并且损伤程度和等效电容变化量成比例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自损伤检测 压电材料 电纳 压电阻抗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