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疾病中视幻觉临床特点的比较及管理
1
作者 仲敏 朱骏 张丽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2期187-192,共6页
视幻觉是缺乏视觉刺激而自发出现的虚幻视觉,常见于眼部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视幻觉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并会影响疾病进程。目前认为在不同疾病中的视幻觉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其机制可能相同。本综述对视幻觉在4种主要疾病中的患病... 视幻觉是缺乏视觉刺激而自发出现的虚幻视觉,常见于眼部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视幻觉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并会影响疾病进程。目前认为在不同疾病中的视幻觉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其机制可能相同。本综述对视幻觉在4种主要疾病中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和机制进行比较,并对视幻觉的管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幻觉 Charles Bonnet综合征 帕金森病 路易体痴呆 精神分裂症
原文传递
听觉统合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洋 陈一心 +4 位作者 高润 王建军 陈图农 骆松 黄懿铴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究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功能障碍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的疗效。方法5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 目的探究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存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功能障碍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的疗效。方法5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异常的ASD患儿(年龄2~6岁)接受AIT,每疗程结束后复查BAEP,直至检测结果恢复正常或不再有明显变化。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结果56例患儿平均接受AIT(1.95±0.92)个疗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56例患儿的CARS评分下降[(36.32±3.54)分,(34.11±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的感觉因子分[(5.65±4.61)分,(4.28±4.11)分]及躯体运动因子分[(8.38±6.12)分,(5.43±5.40)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56例患儿BAEP复查正常29例(51.7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AEP左侧Ⅰ波潜伏期[(1.81±0.17)ms,(1.71±0.12)ms]、Ⅲ波潜伏期[(4.14±0.18)ms,(4.07±0.17)ms]、Ⅴ波潜伏期[(6.09±0.23)ms,(5.97±0.22)ms]及右侧Ⅰ波潜伏期[(1.79±0.17)ms,(1.74±0.13)ms]、Ⅲ波潜伏期[(4.15±0.16)ms,(4.07±0.16)ms]、Ⅴ波潜伏期[(6.06±0.23)ms,(5.99±0.26)m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可以改善ASD患儿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功能障碍,同时能改善AS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统合训练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核心症状 疗效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对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婷婷 陈建国 +2 位作者 俞佳雯 高润 徐凯 《体育科技》 2017年第6期38-39,共2页
对高三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的两种方法的应用,旨在找出适合高三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手段。在限制运动负荷的有氧锻炼条件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结果发现高三学生运动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干预前无差异(... 对高三学生进行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的两种方法的应用,旨在找出适合高三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手段。在限制运动负荷的有氧锻炼条件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结果发现高三学生运动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干预前无差异(p>0.05),经1个月干预后,运动干预组运动量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正常对照组1个月后与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运动干预结合心理干预前,SCL-90评分,高三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2项因子分均值低于常模(p<0.05),而抑郁、强迫、偏执等3项因子分均值与常模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经1个月运动和心理干预后,运动干预组30位学生5项因子分值均与常模接近,并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三学生 心理压力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Ninjurin及其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欣 张颖冬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6期449-451,共3页
关键词 Ninjurin 神经系统疾病 机制
下载PDF
利培酮与氟西汀合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石宁 姚辉 +7 位作者 李继民 林红 陆水平 尚晓芳 王筱兰 孙静 谭俊华 韩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和焦虑症)合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合并应用氟西汀指征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9例;单用利培酮,逐渐调整剂量到每天2~6 mg,稳定1周后加用氟西汀每天20...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和焦虑症)合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合并应用氟西汀指征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9例;单用利培酮,逐渐调整剂量到每天2~6 mg,稳定1周后加用氟西汀每天20 mg,测定血浆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浓度及胰岛素、瘦素、泌乳素水平。结果在合并用药后1、2、3、4周,血浆利培酮浓度分别比合并用药前升高(4.22±3.72)、(5.00±4.28)、(4.80±3.87)、(4.83±3.30)ng·mL-1(P<0.01);血浆9-羟利培酮浓度比合并用药前降低(-0.78±3.52)、(-1.80±3.86)、(-0.86±3.88)、(-1.20±4.40)ng·mL-1(P>0.05);在合并用药4周内,胰岛素、瘦素、泌乳素水平与合并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决定合并用氟西汀前,应将利培酮用量适当减少;合并用药对胰岛素、瘦素、泌乳素水平较单用利培酮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氟西汀 精神分裂症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奎的平治疗成人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向明 张石宁 +3 位作者 姚辉 柯小燕 林红 刘阳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儿童精神分裂症 疗效比较 奎的平 成人 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2甲-氧基雌二醇-RGD肽缀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英文)
7
作者 辛敏行 向华 +3 位作者 司文博 赵维 肖红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5,共8页
以2-甲氧基雌二醇为先导物,将其3位和17位通过连接基团与RGD肽偶联,合成了一系列2甲-氧基雌二醇-RGD肽缀合物,其中1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IR,MS及1H NMR确证,并采用细胞迁移划痕试验初步测定了6个目标缀合物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以2-甲氧基雌二醇为先导物,将其3位和17位通过连接基团与RGD肽偶联,合成了一系列2甲-氧基雌二醇-RGD肽缀合物,其中1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IR,MS及1H NMR确证,并采用细胞迁移划痕试验初步测定了6个目标缀合物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6c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强于先导物2甲-氧基雌二醇,从而证明了其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基雌二醇 RGD肽缀合物 抗血管生成作用 细胞迁移划痕试验
下载PDF
5-HTT基因多态性与SSRIs,SNRIs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红 姚辉 +1 位作者 李箕君 郭苏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5-HT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SSRIs和SNRIs类药物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态性分析(PCR)技术对148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健康者进行基因型分析;用HAMD量表评定抗抑郁药的疗效。结果抑郁症5-HTT基...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5-HT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SSRIs和SNRIs类药物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态性分析(PCR)技术对148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健康者进行基因型分析;用HAMD量表评定抗抑郁药的疗效。结果抑郁症5-HTT基因型频率(LL 24.3%,LS 44.6%,SS 31.1%)、等位基因频率(L 46.6%,S 53.4%)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LL29.0%,LS 47.0%,SS 24.0%)、等位基因频率(L 52.5%,S 47.5%)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有显著差异(P<0.01);经4周SSRIs和SNRIs类抗抑郁药治疗后,HAMD总分均显著下降,减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国人群中5-HT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但与抑郁症疾病严重程度和抗抑郁药治疗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区域的基因型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T基因多态性 SSRIS SNRIs 抗抑郁药 治疗 抑郁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踝背屈功能障碍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濮芷怡 艾炳蔚 高润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踝背屈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采用巨刺法健患侧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单纯患侧针刺治疗),各35例,两组均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踝背屈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采用巨刺法健患侧针刺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单纯患侧针刺治疗),各35例,两组均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周,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运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并测量腓肠肌内、外侧头的最大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比较iEMG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20.886±4.807)分,高于对照组[(17.686±4.588)分](t=2.849,P<0.01),两组健侧腓肠肌内侧头iEMG[(28.437±14.365)vs(31.200±13.587)μ·Vs]、外侧头iEMG[(37.100±17.254)vs(46.265±37.845)μ·V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腓肠肌内侧头i EMG[(18.725±6.453)vs(22.357±7.352)μ·Vs]、外侧头iEMG[(23.036±9.993)vs(30.738±14.375)μ·Vs]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2、-2.603,均P<0.05)。结论巨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改善卒中后踝背屈功能、缓解拮抗肌(腓肠肌)痉挛方面均有明显临床疗效,巨刺法相较常规针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背屈功能障碍 巨刺 FUGL-MEYER 下肢运动量表评分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红 赵新梅 +2 位作者 郭沈昌 张石宁 翟书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年第2期86-87,共2页
为了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47例患者及20例阑尾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中14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甘氨酸、... 为了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47例患者及20例阑尾手术患者的脑脊液中14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2~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变化数据,可能作为该病临床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氨基酸 脑脊液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儿行为改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顾问 徐凯 +2 位作者 高润 瞿涛 叶强 《体育科研》 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
检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有关文献,通过分析自闭症运动干预已有研究,探讨运动干预促进自闭症行为改善的方法和原则。研究表明,除了对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善,运动干预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改善也具有积极正向效果,主要集... 检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有关文献,通过分析自闭症运动干预已有研究,探讨运动干预促进自闭症行为改善的方法和原则。研究表明,除了对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善,运动干预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改善也具有积极正向效果,主要集中在重复性行为、社交行为和问题行为等方面。研究认为运动干预可有效辅助传统成熟的行为干预方法,如果实施得当、合理地增加体育活动对自闭症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许多困难,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运动干预 运动处方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运动干预研究
12
作者 张顾问 徐凯 +2 位作者 高润 瞿涛 叶强 《福建体育科技》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8周的低强度的走跑运动对6名14~20岁的自闭症患者的AETC(孤独障碍疗效评定量表)、BMI、肌肉含量、体质率的影响。探讨低强度走跑的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者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6名14~20岁的确诊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测... 目的:通过8周的低强度的走跑运动对6名14~20岁的自闭症患者的AETC(孤独障碍疗效评定量表)、BMI、肌肉含量、体质率的影响。探讨低强度走跑的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者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6名14~20岁的确诊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测试前后的身体成分和AETC量表测评。结果:AETC量表评分下降,体重整体增加、体脂率整体上升。结论: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者有积极的影响,且运动干预时机越早越好;与自闭症患者相处需要在鼓励、表扬和奖励的氛围中进行的,对于他们的运动干预需要增加力量训练;自闭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是需要长期进行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上,家庭教育中运动干预也是急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自闭症 AETC 体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