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应激诱导的产后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宝妹 陈畅 +4 位作者 张海楼 周欣 陶伟伟 吴顥昕 陈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以孕前应激诱导方式建立产后抑郁症(PPD)小鼠模型,评估母鼠产后的异常行为,检测母鼠海马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及血清雌二醇、皮质酮的变化,揭示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母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 目的以孕前应激诱导方式建立产后抑郁症(PPD)小鼠模型,评估母鼠产后的异常行为,检测母鼠海马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及血清雌二醇、皮质酮的变化,揭示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母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对照组小鼠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组小鼠给予慢性束缚刺激。3周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予雌雄合笼交配怀孕,分娩后即为对照组和孕前应激诱导PPD模型组。于分娩后3周对母鼠进行旷场测试、悬尾测试及糖水偏爱测试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取海马检测DISC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眼眶取血检测血清雌二醇及皮质酮水平。结果产后3周,与对照组相比,PPD模型组在旷场测试中自发活动无改变(P>0.05),在悬尾测试中的绝望不动时间显著增加(t=-4.950,P<0.001),糖水偏爱显著降低(t=2.475,P<0.05)。与对照组相比,PPD模型组海马DISC1基因(t=-8.915,P<0.001)及蛋白(t=-5.004,P<0.01)表达均显著上调,而血清皮质酮及雌二醇均无变化(P均>0.05)。结论慢性孕前应激可诱导Balb/c母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DISC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孕前应激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雌二醇 皮质酮
下载PDF
围产期抑郁引发代际性抑郁障碍及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如燕 夏宝妹 +2 位作者 王薇 徐桂华 陈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82-2088,共7页
围产期抑郁(peripartum depression,PPD)可对母亲及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显著增加其子女罹患情感障碍的风险,并且这种影响可代际(transgenerational)持续。PPD引发代际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经典抗抑郁药物难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围产期抑郁(peripartum depression,PPD)可对母亲及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显著增加其子女罹患情感障碍的风险,并且这种影响可代际(transgenerational)持续。PPD引发代际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经典抗抑郁药物难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深入研究PPD引发情感障碍及代际性影响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催产素(oxytocin,OT)及其信号、突触可塑性以及表观遗传学机制在PPD引发代际性抑郁情感障碍的作用进行讨论,以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抑郁 代际遗传 影响机制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协同增强心肌血管生成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碧蕾 夏宝妹 +1 位作者 金虹 王锦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有氧运动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生成、改善心功能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建立12 dyn/cm2的层流剪切力(laminar shear stress,...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有氧运动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生成、改善心功能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建立12 dyn/cm2的层流剪切力(laminar shear stress,LSS)以模拟运动对血管壁的生理效应。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非循环流体、循环流体、循环流体加人重组BDNF蛋白(50 ng/mL)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BDNF高亲和力受体TrkB及其下游Akt通路磷酸化水平,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动物实验中,60只12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梗死组(MIC)、心肌梗死+BDNF组(MICB)、心肌梗死+运动组(MIE)、心肌梗死+运动+BDNF组(MIEB);造模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进行心彩超检查,随后开始为期4周的有氧运动训练,MIEB组大鼠在运动前10 min尾静脉注射人重组BDNF蛋白(0.4μg/kg),MICB组仅注射等量BDNF;训练结束行心彩超检查后腹腔麻醉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心肌梗死周围区血管密度。结果:循环流体产生的LSS可诱发HUVEC中BDNF蛋白表达增加,TrkB及其下游Akt通路磷酸化程度持续增强,循环流体中BDNF水平随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非循环流体产生的LSS可诱发HUVEC上BDNF蛋白表达增加,但TrkB及其下游Akt通路均处于未激活状态。增加循环流体中BDNF浓度可提高TrkB及其下游Akt通路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HUVEC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心肌梗死大鼠有氧运动结合尾静脉注射BDNF较单纯注射BDNF和单纯运动组大鼠心肌血管密度显著增高、心功能改善。结论:运动通过LSS以BDNF浓度依赖性模式诱发HUVEC上TrkB持续磷酸化并激活其下游Akt信号通路,提高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能力;外源性补充BDNF可协同有氧训练强化运动的促心肌血管生成效应,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激酶受体B 层流剪切力 血管生成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NO/PKG/Sestrin2通路提高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
4
作者 王碧蕾 王锦玉 +1 位作者 金虹 夏宝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57-863,共7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内皮细胞Sestrin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其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用100μg/L的BDNF分别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 h、2 h、4 h、6 h、8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strin2 mRNA水平,免疫荧光和...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内皮细胞Sestrin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其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用100μg/L的BDNF分别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 h、2 h、4 h、6 h、8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strin2 mRNA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Sestrin2蛋白表达。将HUVEC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组)、BDNF组(加BDNF 100μg/L)、BDNF+TrkB-Fc(1 mg/L)组、BDNF+KT-5823(500 nmol/L)组、BDNF+LNAME(10-4 mol/L)组、BDNF+DMSO组,共干预4 h,Western blot检测Sestrin2蛋白表达。将HUVEC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BDNF组(加BDNF 100μg/L)、BDNF+Sestrin2 siRNA组和BDNF+Control siRNA组,共干预6 h,细胞迁移实验和小管成形实验分别检测HUVEC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0 h和1 h组比较,100μg/L BDNF分别干预HUVEC 2、4及6 h时段,Sestrin2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01),在2、4及8 h时段Sestrin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阻断NO/PKG通路可抑制BDNF诱导的Sestrin2表达上调(P<0.001);抑制Sestrin2表达后,HUVEC迁移及小管形成能力较BDNF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BDNF通过NO/PKG通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Sestrin2,从而提高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Sestrin2 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