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43
篇文章
<
1
2
…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被引量:
735
1
作者
王遵娅
丁一汇
+1 位作者
何金海
虞俊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全国平均气温在 2 ...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全国平均气温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上升更为明显 ;西南低温区在 90年代以后温度也处于上升状态 ;夏季的长江中上游出现明显的降温趋势。 (2 )全国平均年总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 ,但 90年代以后夏季降水增加明显 ,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 ,而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体现了夏季风的减弱。 (3)全国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相似。(4 )中国几乎全部地区的风速都在显著减小 ,冬、春季和西北西部最明显 ,该区 90年代的年平均风速比 5 0年代减少约 2 9%。风速大幅减小主要是由于亚洲冬、夏季风的减弱。 (5 )全国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在增高 ,尤其是北方的冬季 ,这和中国风速的大幅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湿度
风速
气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97
2
作者
陈联寿
罗哲贤
李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1-549,共9页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已经成为热带气旋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探测技术能初步揭示出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发生的多种改变。近年来 ,国内外科学家实施了一系列外场科学试验 (Fieldscientificexperi ments) ,对登陆...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已经成为热带气旋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探测技术能初步揭示出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发生的多种改变。近年来 ,国内外科学家实施了一系列外场科学试验 (Fieldscientificexperi ments) ,对登陆热带气旋进行探测和研究 ,旨在提高预报的准确率。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内容包括 :海岸和内陆山脉地形影响 ,结构和强度变化 ,登陆热带气旋的暴雨强度和分布 ,大风强度和分布 ,风暴潮强度和范围 ,登陆热带气旋在陆上的维持机制 ,陆地涡旋的路径和入海加强 ,边界层结构 ,陆面过程和能量交换 ,变性过程等。研究采用外场科学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或预报模式中使用同化资料尤其是卫星同化资料来构造初值场 ,取得较好结果。登陆热带气旋的研究目前正在展开 ,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研究表明 ,潜热释放和斜压位能释放是近海或登陆热带气旋加强或维持的两种主要能源。这两种能量可分别从水汽输送和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另外 ,陆面饱和湿地或水面的潜热输送、热带气旋与中尺度涡旋或热带云团的合并以及高空流出气流强辐散也对其加强和维持有利。世界气象组织的热带气象研究计划 (TMRP)正在组织对这一领域的总结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登陆台风
大气探测技术
潜热释放
热带气象
中尺度涡旋
水汽输送
科学试验
分布
预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
280
3
作者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
被引量:
265
4
作者
李子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624,共9页
自1958年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人工消雾试验和雾的物理学研究。文中总结了40余年来中国在 人工消雾、雾的物理化学特性、雾生消物理过程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介绍了 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及雾数值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重...
自1958年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人工消雾试验和雾的物理学研究。文中总结了40余年来中国在 人工消雾、雾的物理化学特性、雾生消物理过程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介绍了 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及雾数值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雾是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而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 km以内的天气现象 。它不仅对水陆空交通有不利影响,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危害。 纯净 雾水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云南省南部的雾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及发展橡胶林十分有利。对 一些干旱地区还可“雾中取水”。近些年来发现,雾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研究雾可为保护 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雾模式
宏微观物理
人工消雾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
252
5
作者
宋连春
张存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利用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气候研究中心 (CRU)的Hulme最新的 190 0 - 1998年的全球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处于下降通道中 ,后期略有回升 ;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降水量的年代...
利用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气候研究中心 (CRU)的Hulme最新的 190 0 - 1998年的全球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处于下降通道中 ,后期略有回升 ;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有相反的趋势 ;2 0世纪后期西北地区中西部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多趋势 ,东部降水量持续偏少 ,干旱连年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西北地区
降水量变化
年代际变化
气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被引量:
219
6
作者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 ,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 ,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沙尘暴的起源 ,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 2类 ;外源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 2条 ,其中北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的哈密 ,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 ,西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规律
移动路径
源地
年际变化
河西走廓
地面天气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8
7
作者
邹长新
沈渭寿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广泛调研现有生态安全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生态安全的概念、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方面 。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被引量:
189
8
作者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5-583,共9页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东亚季风
大尺度天气
气候异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登陆热带气旋长久维持与迅速消亡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被引量:
173
9
作者
李英
陈联寿
王继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9,共13页
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 ,对登陆后长久维持热带气旋 (LTC)和迅速消亡热带气旋 (STC)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研究表明 :(1)LTC登陆后 ,在一个长波槽前有向偏北移动靠近中纬度斜压锋区的趋势 ,而STC登陆后 ,无长波槽靠...
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 ,对登陆后长久维持热带气旋 (LTC)和迅速消亡热带气旋 (STC)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研究表明 :(1)LTC登陆后 ,在一个长波槽前有向偏北移动靠近中纬度斜压锋区的趋势 ,而STC登陆后 ,无长波槽靠近 ,并远离中纬度斜压锋区 ;(2 )LTC登陆后 ,仍与一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通道连结 ,而STC登陆后很快与这支水汽通道分离 ;(3)LTC登陆后逐渐变性 ,获取斜压能量 ,其环境风垂直切变增强 ,Δζ2 0 0 -850负值增大 ,而STC登陆后没有这样的特征 ;(4 )LTC登陆后 ,其高层与中纬度急流靠近 ,增强了其向东北方向的高空流出气流 ,而STC不存在这样一支流出气流 ;(5 )LTC登陆后 ,摩擦使其能量耗损 ,但从中高层环境中获得了能量 ,而STC登陆后 ,有同样的能耗却无明显的环境能量补给。因此 ,当一个热带气旋登陆后 ,从其移动趋势、与水汽通道的连结、与斜压锋区的关系和高空流出气流等特征 ,可以初步判断其是长久维持还是迅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大尺度环流
动态合成分析方法
登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
153
10
作者
屠其璞
邓自旺
周晓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用REOF法对中国的年和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进行了分区,并研究了各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可分为8个变化区,春季7区,夏季9区,秋季7区,冬季5区。从年平均气温看,近46a来中国的主要升温区为东北、...
用REOF法对中国的年和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进行了分区,并研究了各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可分为8个变化区,春季7区,夏季9区,秋季7区,冬季5区。从年平均气温看,近46a来中国的主要升温区为东北、华北北部和新疆自治区,升温幅度为1.2℃左右。降温区为四川、贵州,幅度为0.3~0.4℃。东南部、西北东部、西藏和云南地区1970年代初以前降温,以后升温,与北半球气温变化一致。各季节升降温区与年平均有一定的差异。升温区范围和升温幅度最大的为冬季。降温主要集中在春季西部、华南地区和夏季长江流域和新疆南部。降温幅度最大的为夏季。秋冬季全国则无降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温异常
区域特征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42
11
作者
余卫东
闵庆文
李湘阁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60-66,共7页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点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人体舒适度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
143
12
作者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18,共5页
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归纳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重点介绍由美国著名生物气象学家Steadman提出的以人体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体感温度模型以及北京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正在应用...
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归纳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重点介绍由美国著名生物气象学家Steadman提出的以人体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体感温度模型以及北京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正在应用的舒适度模型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体舒适度理论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象服务
人体舒适度
体感温度模型
舒适度模型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近40年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7
13
作者
黄玉霞
李栋梁
+1 位作者
王宝鉴
何金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利用西北五省(区)137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各异常区的周期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区降水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全区...
利用西北五省(区)137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各异常区的周期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区降水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全区一致的多雨或少雨,但也存在东西和南北的差异。(2)西北区年降水空间异常可分为6个气候区(异常型),即高原东北区、北疆区、青海东部区、西北东部区、南疆区、河西走廊区。(3)近40年中除高原东北区及西北东部区降水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各区呈上升趋势。(4)各异常区降水存在10年以上较长周期和3~4年短周期振荡,但其显著周期及其年代变化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年降水
EOF
REOF
小波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5
14
作者
王翠花
李雄
缪启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利用1951~2000年全国241个测站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及年平均的日最低气温资料,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最低气温的...
利用1951~2000年全国241个测站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及年平均的日最低气温资料,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是极为显著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北方地区的增温比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更加明显。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日最低气温发生了近50年来的第一次变暖突变,此次变暖的趋势并不明显,而是以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趋势极为明显的第二次变暖突变。研究不同季节的资料还发现,在南方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日最低气温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变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得失及启示
被引量:
138
15
作者
朱复成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介绍了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编目和信息服务外包的得失 。
关键词
对外承包
美国
图书馆管理
经营管理
图书馆业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被引量:
131
16
作者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北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暖是同步发生的。但是,冬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强度指数
气候变化
东亚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
被引量:
124
17
作者
李子华
黄建平
+1 位作者
周毓荃
朱诗武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讨论了影...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讨论了影响微结构的主要因子及与宏观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微结构
物理过程
浓雾
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109
18
作者
施能
魏风英
+1 位作者
封国林
沈桐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指出了气象要素及气象要素场显著性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解决这种问题的蒙特卡洛模拟试验方法。若干要素及气象场相关场检验的蒙特卡洛试验表明,所得结果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蒙特卡洛检验
气象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
被引量:
107
19
作者
寿绍文
李耀辉
范可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0-568,共9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模式输 出资料,根据湿位涡理论分析了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及地面气旋发生发 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等熵面形态下,具有...
利用中尺度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模式输 出资料,根据湿位涡理论分析了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及地面气旋发生发 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等熵面形态下,具有较高湿位涡值的高层冷空气沿等熵面快 速向南下降的过程中绝对涡度增加,导致了气旋性涡旋的发展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位涡
等熵面
中尺度气旋
暴雨
低空环流
梅雨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被引量:
67
20
作者
赵秀勇
缪旭波
+1 位作者
孙勤芳
钱汪洋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市 199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认为南京市生态足迹需求对本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不构成威胁 ,但对全国或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度
南京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被引量:
735
1
作者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虞俊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
气象
局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基金
"九五"国家攀登B项目 :南海季风试验研究
文摘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全国平均气温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上升更为明显 ;西南低温区在 90年代以后温度也处于上升状态 ;夏季的长江中上游出现明显的降温趋势。 (2 )全国平均年总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 ,但 90年代以后夏季降水增加明显 ,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 ,而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体现了夏季风的减弱。 (3)全国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相似。(4 )中国几乎全部地区的风速都在显著减小 ,冬、春季和西北西部最明显 ,该区 90年代的年平均风速比 5 0年代减少约 2 9%。风速大幅减小主要是由于亚洲冬、夏季风的减弱。 (5 )全国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在增高 ,尤其是北方的冬季 ,这和中国风速的大幅减小有关。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湿度
风速
气压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Relative humidity, Sea level pressure, Wind speed.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97
2
作者
陈联寿
罗哲贤
李英
机构
中国
气象
科
学
研究
院
南京
气象学
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1-5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0 175 0 19
40 3 3 3 0 2 8)
国家科技部公益项目 ( 2 0 0 1DIA2 0 0 2 6)
文摘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已经成为热带气旋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探测技术能初步揭示出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发生的多种改变。近年来 ,国内外科学家实施了一系列外场科学试验 (Fieldscientificexperi ments) ,对登陆热带气旋进行探测和研究 ,旨在提高预报的准确率。登陆热带气旋研究内容包括 :海岸和内陆山脉地形影响 ,结构和强度变化 ,登陆热带气旋的暴雨强度和分布 ,大风强度和分布 ,风暴潮强度和范围 ,登陆热带气旋在陆上的维持机制 ,陆地涡旋的路径和入海加强 ,边界层结构 ,陆面过程和能量交换 ,变性过程等。研究采用外场科学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或预报模式中使用同化资料尤其是卫星同化资料来构造初值场 ,取得较好结果。登陆热带气旋的研究目前正在展开 ,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研究表明 ,潜热释放和斜压位能释放是近海或登陆热带气旋加强或维持的两种主要能源。这两种能量可分别从水汽输送和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另外 ,陆面饱和湿地或水面的潜热输送、热带气旋与中尺度涡旋或热带云团的合并以及高空流出气流强辐散也对其加强和维持有利。世界气象组织的热带气象研究计划 (TMRP)正在组织对这一领域的总结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登陆台风
大气探测技术
潜热释放
热带气象
中尺度涡旋
水汽输送
科学试验
分布
预报
Keywords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Field scientific experiment,Research advances.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7.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
280
3
作者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机构
南京
大
学
城市与资源
学
系
南京
气象学
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中国科
学
院
地理科
学
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6-01)。
文摘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23个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2000年期间,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但蒸发皿蒸发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136mm,下降幅度为7.5%;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区域与整个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呈持平并略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
Key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pan evaporati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tendency
分类号
P332.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467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
被引量:
265
4
作者
李子华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6-62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65012
49675250)。
文摘
自1958年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人工消雾试验和雾的物理学研究。文中总结了40余年来中国在 人工消雾、雾的物理化学特性、雾生消物理过程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介绍了 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及雾数值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雾是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而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 km以内的天气现象 。它不仅对水陆空交通有不利影响,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危害。 纯净 雾水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云南省南部的雾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及发展橡胶林十分有利。对 一些干旱地区还可“雾中取水”。近些年来发现,雾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研究雾可为保护 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
雾模式
宏微观物理
人工消雾
生态环境
Keywords
Fog research in China, 40-year achievement,Fog models, Macro- and micro physics.
分类号
P42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
252
5
作者
宋连春
张存杰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中国
气象
局兰州干旱
气象
研究所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ZCX1 10 0 6)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 (2 0 0 1DEA3 0 0 2 9 0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2 0 5 0 15 )资助
文摘
利用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气候研究中心 (CRU)的Hulme最新的 190 0 - 1998年的全球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2 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处于下降通道中 ,后期略有回升 ;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有相反的趋势 ;2 0世纪后期西北地区中西部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多趋势 ,东部降水量持续偏少 ,干旱连年发生 .
关键词
20世纪
西北地区
降水量变化
年代际变化
气候
Keywords
20th Century
Northwest China
trends of precipi tation
分类号
P426.6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被引量:
219
6
作者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机构
南京
大
学
城市规划与资源
学
系
南京
气象学
院
环境科
学
系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50 5)&&
文摘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 ,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 ,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 ,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沙尘暴的起源 ,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 2类 ;外源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 2条 ,其中北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的哈密 ,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 ,西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规律
移动路径
源地
年际变化
河西走廓
地面天气图
Keywords
Sand dust storm
temporal spatial distribution
tracks
source areas
分类号
P4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8
7
作者
邹长新
沈渭寿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环境科
学
系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南京
环境科
学
研究所
出处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基金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 0 0 1DIB10 0 71)
文摘
在广泛调研现有生态安全研究成果基础上 ,从生态安全的概念、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方面 。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被引量:
189
8
作者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气象
系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5-5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季风
东亚季风
大尺度天气
气候异常
Keywords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index rainbelt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登陆热带气旋长久维持与迅速消亡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被引量:
173
9
作者
李英
陈联寿
王继志
机构
中国
气象
科
学
研究
院
南京
气象学
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175 0 19)
国家科学技术部公益重点项目 ( 2 0 0 1DIA2 0 0 2 6)
文摘
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 ,对登陆后长久维持热带气旋 (LTC)和迅速消亡热带气旋 (STC)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研究表明 :(1)LTC登陆后 ,在一个长波槽前有向偏北移动靠近中纬度斜压锋区的趋势 ,而STC登陆后 ,无长波槽靠近 ,并远离中纬度斜压锋区 ;(2 )LTC登陆后 ,仍与一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通道连结 ,而STC登陆后很快与这支水汽通道分离 ;(3)LTC登陆后逐渐变性 ,获取斜压能量 ,其环境风垂直切变增强 ,Δζ2 0 0 -850负值增大 ,而STC登陆后没有这样的特征 ;(4 )LTC登陆后 ,其高层与中纬度急流靠近 ,增强了其向东北方向的高空流出气流 ,而STC不存在这样一支流出气流 ;(5 )LTC登陆后 ,摩擦使其能量耗损 ,但从中高层环境中获得了能量 ,而STC登陆后 ,有同样的能耗却无明显的环境能量补给。因此 ,当一个热带气旋登陆后 ,从其移动趋势、与水汽通道的连结、与斜压锋区的关系和高空流出气流等特征 ,可以初步判断其是长久维持还是迅速衰减。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大尺度环流
动态合成分析方法
登陆
Keywords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 Dynamic composite, Sustaining, Decaying, Largescale circulation.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8.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
153
10
作者
屠其璞
邓自旺
周晓兰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基金
九五攻关课题!96-908-01-01-1
文摘
用REOF法对中国的年和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进行了分区,并研究了各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可分为8个变化区,春季7区,夏季9区,秋季7区,冬季5区。从年平均气温看,近46a来中国的主要升温区为东北、华北北部和新疆自治区,升温幅度为1.2℃左右。降温区为四川、贵州,幅度为0.3~0.4℃。东南部、西北东部、西藏和云南地区1970年代初以前降温,以后升温,与北半球气温变化一致。各季节升降温区与年平均有一定的差异。升温区范围和升温幅度最大的为冬季。降温主要集中在春季西部、华南地区和夏季长江流域和新疆南部。降温幅度最大的为夏季。秋冬季全国则无降温趋势。
关键词
中国
气温异常
区域特征
变化趋势
Keywords
Temperature abnormal, Sub-region, Season, Trend
分类号
P42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42
11
作者
余卫东
闵庆文
李湘阁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中国科
学
院
地理科
学
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CXIOG -C0 0 -0 1-0 2 )
所长基金项目 (SJIOG -C0 0 -0 1)
文摘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点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发展趋势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perspective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人体舒适度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
143
12
作者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江苏省
气象
局
出处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18,共5页
基金
南京气象学院科研基金资助
文摘
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归纳了当前国内外有关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重点介绍由美国著名生物气象学家Steadman提出的以人体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体感温度模型以及北京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正在应用的舒适度模型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体舒适度理论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城市气象服务
人体舒适度
体感温度模型
舒适度模型
应用前景
分类号
P45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近40年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157
13
作者
黄玉霞
李栋梁
王宝鉴
何金梅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中国科
学
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中心
气象
台
甘肃省专业
气象
台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 10 06)
+1 种基金
甘肃省政府"甘肃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工程项目"科研课题(2001人影 1 1)
甘肃省气象局青年科技基金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西北五省(区)137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各异常区的周期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区降水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全区一致的多雨或少雨,但也存在东西和南北的差异。(2)西北区年降水空间异常可分为6个气候区(异常型),即高原东北区、北疆区、青海东部区、西北东部区、南疆区、河西走廊区。(3)近40年中除高原东北区及西北东部区降水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各区呈上升趋势。(4)各异常区降水存在10年以上较长周期和3~4年短周期振荡,但其显著周期及其年代变化差异较大。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年降水
EOF
REOF
小波分析
Keywords
Northwest China
Annual precipitation
EOF
REOF
Wavelet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35
14
作者
王翠花
李雄
缪启龙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基金
加拿大GPIPP项目资助
文摘
利用1951~2000年全国241个测站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及年平均的日最低气温资料,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是极为显著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北方地区的增温比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更加明显。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日最低气温发生了近50年来的第一次变暖突变,此次变暖的趋势并不明显,而是以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趋势极为明显的第二次变暖突变。研究不同季节的资料还发现,在南方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日最低气温有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中国
日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变暖
Keywords
daily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variety characteristic, global climate warming.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得失及启示
被引量:
138
15
作者
朱复成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图书馆
出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摘
介绍了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编目和信息服务外包的得失 。
关键词
对外承包
美国
图书馆管理
经营管理
图书馆业务
分类号
G259.712.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被引量:
131
16
作者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气象学
系
黄石市
气象
局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75265
文摘
定义了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计算了1873~1989年夏季、冬季及其逐月的东亚季风强度指数,研究了冬、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长期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00多年来,东亚夏季风明显加强,冬季风变化不大,稍有减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918年前后,东亚夏季风突变增强,与北半球夏季地面气温突变增暖是同步发生的。但是,冬季风不太明显的突变发生于1958年。此外,用滑动相关系数分析了东亚冬夏季风与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年代际变化。
关键词
季风
强度指数
气候变化
东亚地区
Keywords
East-Asian winter/summer monsoon
abrupt change
intensity index
interdecadal variation
slid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
被引量:
124
17
作者
李子华
黄建平
周毓荃
朱诗武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江苏省
气象
研究所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65012
文摘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讨论了影响微结构的主要因子及与宏观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辐射雾
微结构
物理过程
浓雾
雾
Keywords
Radiation fog, Microstructure, Phys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P426.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109
18
作者
施能
魏风英
封国林
沈桐立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气象学
系
中国
气象
科
学
研究
院
扬州大
学
基础科
学
部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指出了气象要素及气象要素场显著性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解决这种问题的蒙特卡洛模拟试验方法。若干要素及气象场相关场检验的蒙特卡洛试验表明,所得结果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蒙特卡洛检验
气象场
Keywords
correlation analysis, composite analysis, Monte carlo test
分类号
P45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
被引量:
107
19
作者
寿绍文
李耀辉
范可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兰州干旱
气象
研究所
云南大
学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0-56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775259
40075009。
文摘
利用中尺度模式MM4对1991年7月5~6日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模式输 出资料,根据湿位涡理论分析了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低涡及地面气旋发生发 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等熵面形态下,具有较高湿位涡值的高层冷空气沿等熵面快 速向南下降的过程中绝对涡度增加,导致了气旋性涡旋的发展加强。
关键词
湿位涡
等熵面
中尺度气旋
暴雨
低空环流
梅雨锋
数值模拟
Keywords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Isentropic surface,Mesoscale cyclogenesi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被引量:
67
20
作者
赵秀勇
缪旭波
孙勤芳
钱汪洋
机构
南京
气象学
院
大气科
学
系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南京
环境科
学
研究所
出处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文摘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市 199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认为南京市生态足迹需求对本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不构成威胁 ,但对全国或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度
南京市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carring ratio
Nanjing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虞俊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陈联寿
罗哲贤
李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9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邱新法
刘昌明
曾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8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
李子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6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
张存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邹长新
沈渭寿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8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登陆热带气旋长久维持与迅速消亡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李英
陈联寿
王继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7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屠其璞
邓自旺
周晓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5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余卫东
闵庆文
李湘阁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3
142
原文传递
12
人体舒适度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刘梅
于波
姚克敏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
1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西北地区近40年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黄玉霞
李栋梁
王宝鉴
何金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5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王翠花
李雄
缪启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得失及启示
朱复成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指数及其气候变化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
1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
李子华
黄建平
周毓荃
朱诗武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气象场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中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及应用
施能
魏风英
封国林
沈桐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
10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
寿绍文
李耀辉
范可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0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赵秀勇
缪旭波
孙勤芳
钱汪洋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