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被引量:761
1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5-710,共6页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具身认知最初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但是现在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开始走向实证领域,实验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形成了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但是具身认知研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认知 具身化 具身认知 认知主义
下载PDF
谈“核心素养” 被引量:601
2
作者 李艺 钟柏昌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3,63,共8页
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 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思维 世界观 方法论
原文传递
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312
3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10,54,共9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理解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 被引量:314
4
作者 苗元江 余嘉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7,共7页
现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 ,即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在过去几十年里 ,消极心理学占居主导地位 ,忽视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造成心理学知识中的巨大空场和心理科学贫困。积极心理学力主心理学应该而且必须转换... 现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 ,即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在过去几十年里 ,消极心理学占居主导地位 ,忽视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造成心理学知识中的巨大空场和心理科学贫困。积极心理学力主心理学应该而且必须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行动 ,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积极品质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幸福感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 被引量:204
5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共7页
任何道德教育必以某种人学观为其依据。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这种关系性存在曾经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现实的形态 ,相应地也有过不同的人学理念。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而发生嬗变。在人类发展的早期 ... 任何道德教育必以某种人学观为其依据。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这种关系性存在曾经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现实的形态 ,相应地也有过不同的人学理念。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而发生嬗变。在人类发展的早期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存在 ,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肯定与认同是当时人学观的核心 ,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所要维护的是没有个人独立性的整体性。当今的中国道德教育尚未完全走出整体主义的范式。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开始确定 ,单子式个体是与之相对应的人学观。在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内的相对主义和私人化是其表现特征。进入当代以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越益密切 ,共生性存在开始突显于人学理念之中。当代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都从不同方面对共生性存在作出了阐发与证明。面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理念的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学观 关系性存在 人学理念 整体性存在 单子式存在 共生性存在 教育范式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被引量:240
6
作者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1,共6页
21世纪人类的交往实践格局 ,呼唤类主体的出现。类主体是 2 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类主体不同于个人主体 ,个人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单子式主体性 ,类主体表现为以存在为目的的主体间性。前者的产生诉诸于主—客二... 21世纪人类的交往实践格局 ,呼唤类主体的出现。类主体是 2 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类主体不同于个人主体 ,个人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单子式主体性 ,类主体表现为以存在为目的的主体间性。前者的产生诉诸于主—客二分模式 ,后者的产生诉诸于主—主交往模式。当今研究主体教育 ,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教育交往 主体教育 教育关系 占有式教育 交往式教育
原文传递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一个框架 被引量:300
7
作者 喻平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3,59,共6页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源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表现为3种形态: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生成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评价应当基于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据此对数学核心素...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源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表现为3种形态: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生成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评价应当基于知识学习的3种形态.据此对数学核心素养分为3种不同水平,这种水平划分吸取了布卢姆模型、PISA模型的长处,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特征,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水平 知识理解 知识迁移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被引量:223
8
作者 班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3-80,共8页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 ,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 ,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 ,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 ,...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 ,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 ,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 ,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 ,由灌输走向对话 ,由限制走向解放 ;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理念 德育人性化 德育改革
下载PDF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255
9
作者 罗清旭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1-85,共5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结构 ,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训练方法 训练迁移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 被引量:240
10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42,共5页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的价值就是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大机器上,道德教育就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道德教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
原文传递
教育的原点:育人 被引量:261
11
作者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2,共8页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义就在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义就在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原点 育人为本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生活哲学的教育观 人的立场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228
12
作者 郭晓薇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 ,个人评价问卷 (PEI) ,自编社交技能和他信问卷对 19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用SPSS7.0作回归、相关等统计分析。结果 :以自我评价、他信、社交技...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 ,个人评价问卷 (PEI) ,自编社交技能和他信问卷对 19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用SPSS7.0作回归、相关等统计分析。结果 :以自我评价、他信、社交技能为自变量 ,社交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进入方程的变量为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贡献量分别为 0 .32 7和 0 .0 4 0。以自我评价的 5个子维度 (学业、外貌、爱情、社会交往、与人们谈话 )、社交技能为自变量 ,社交焦虑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与人们交谈”因子、“社会交往”因子和社交技能 ,贡献量分别为 0 .2 96 ,0 .0 71和 0 .0 30。结论 :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是造成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 ,自我评价中的“与人们交谈”和“社会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自我评价 他信 社交技能
下载PDF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被引量:238
13
作者 冯建军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11期25-29,共5页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 本文以西方和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为背景,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不同取向,提出我们当前开展生命教育的应然取向;分析了生命教育内容的结构框架,并就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渗透式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取向 生命教育内容的组织 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下载PDF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216
14
作者 冯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教育理论
下载PDF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被引量:176
15
作者 陈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5-103,109,共10页
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诸如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系... 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诸如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进一步探究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尝试从更多方面寻找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等特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推动,首先,它与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分不开。其次,它与儿童发展观念及理论的进展所产生的影响分不开。再次,它与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研究手段的综合化、数学化所带来的影响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化 亲子互动 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生活·道德·道德教育 被引量:207
16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7,共5页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整体性 实践性 生成性 道德学习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TFIDF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18
17
作者 施聪莺 徐朝军 杨晓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67-170,180,共5页
文本分类中特征项权重的赋予对于分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TFIDF算法是权重计算的重要算法之一。在回顾TFIDF算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考察了其固有缺陷,总结诸多学者对其的改进方法,并对TFIDF算法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概括,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 文本分类中特征项权重的赋予对于分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TFIDF算法是权重计算的重要算法之一。在回顾TFIDF算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考察了其固有缺陷,总结诸多学者对其的改进方法,并对TFIDF算法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概括,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改进算法,为读者更好地应用TFIDF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IDF 文本分类 VSM
下载PDF
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 被引量:208
18
作者 任俊 叶浩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积极心理学是 2 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其主要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 ,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 ,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 ,它在一定意义上体... 积极心理学是 2 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其主要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 ,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 ,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 ,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 ;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 ;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 ,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积极 消极心理学
下载PDF
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 被引量:226
19
作者 吴永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8,36,共9页
近几年来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以及实践成果有一种"单向度取向",过于关注学生大脑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忽视了社会文化、情感、精神以及价值过程。超越认知心理学的局限,建构一种全视角深度学习观,应在对... 近几年来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以及实践成果有一种"单向度取向",过于关注学生大脑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忽视了社会文化、情感、精神以及价值过程。超越认知心理学的局限,建构一种全视角深度学习观,应在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深度学习的方法论等方面建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再认识 全视角
下载PDF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被引量:216
20
作者 喻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3,68,共7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层面。要突破囿于"知识理解"层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发...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层面。要突破囿于"知识理解"层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应当做到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教学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