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495
1
作者 黄震方 陆林 +4 位作者 苏勤 章锦河 孙九霞 万绪才 靳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9-1421,共13页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理论反思 困境突破
原文传递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167
2
作者 黄震方 黄睿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9,共17页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q...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保护利用 恢复重构
原文传递
紫苏属药用植物的rDNA ITS区SNP分子标记与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被引量:28
3
作者 罗玉明 张卫明 +4 位作者 丁小余 沈洁 保曙琳 褚必海 毛善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0-845,共6页
目的 分析单种属——紫苏属各变种间rDNA ITS区的序列以及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现象,设计出位点特异性PCR引物,用于紫苏属各变种间的分子标记鉴别。方法 对紫苏属各变种多个体的rDNA ITS区全序列进行了准确测定,运用Clustral... 目的 分析单种属——紫苏属各变种间rDNA ITS区的序列以及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现象,设计出位点特异性PCR引物,用于紫苏属各变种间的分子标记鉴别。方法 对紫苏属各变种多个体的rDNA ITS区全序列进行了准确测定,运用Clustral X1.8,MEGA3.0进行排序并进行SNP分析,从而设计出鉴别各变种的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引物。结果 紫苏属各变种(紫苏、白苏、鸡冠苏和耳齿紫苏等)的rDNA ITS区全序列共有615~618bp的长度,ITS1为233~235bp,5.8S为179bp,ITS2为203~204bp,GC含量为61.5%~61.9%。从rDNA ITS区碱基变异的整体情况来看,紫苏属各变种间不仅在非编码的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内存在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ncSNP),而且在保守的5.8S编码区内也存在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即编码区SNP(cSNP),所有的SNP均只具2等位多态性。5.8S区cSNP的出现与产生该变异的变种出现的显著形态差异关联。本文还利用这些SNP位点设计出了鉴别紫苏属各变种的位点特异性PCR引物,无需测序即可对紫苏属的原植物及“苏子”、“苏叶”等药材进行有效准确的分子鉴别。结论 紫苏属药用植物rDNA ITS区存在的SNP可用作紫苏属各变种鉴别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属 rDNA ITS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位点特异性PCR 分子鉴别
下载PDF
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分析与鉴别 被引量:26
4
作者 沈洁 丁小余 +3 位作者 张卫明 保曙琳 常俊 唐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 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 7个花椒居群及 3个混淆种的rDNAITS区(包括ITS1, 5 8S,IT... 目的 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 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 7个花椒居群及 3个混淆种的rDNAITS区(包括ITS1, 5 8S,ITS2)碱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首次报道花椒ITS区的碱基序列,序列总长度为 619-620bp,长度变异较少,与混淆种长度仅相差 4bp。花椒各居群中,rDNAITS区碱基序列有 15个变异位点、12个信息位点、3个特异性识别位点。与混淆品间的碱基差异则较为显著,多达 71个变异位点,有 4个花椒特异性识别位点。结论 依据花椒ITS区的序列特征可准确鉴别各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亲缘关系密切的花椒居群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靠近;rDNAITS序列特征可作为花椒种内和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居群 混淆品 RDNA ITS区 DNA分子鉴别
下载PDF
互花米草扩张对江苏海滨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仇乐 刘金娥 +2 位作者 陈建琴 王国祥 常青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5,共6页
2008年6月在苏北海滨湿地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8个样点,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其中软体动物12种,占物种总数的57.1%;甲壳动... 2008年6月在苏北海滨湿地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8个样点,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其中软体动物12种,占物种总数的57.1%;甲壳动物6种,占物种总数28.6%;环节动物2种,占物种总数9.5%;鱼类1种,占物种总数4.8%。结果显示:在光滩生境中,软体动物多以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泥螺(Bullacta exarata)及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为优势种,豆形拳蟹(Philyra pisum)亦有一定的数量。随着米草群落的侵入,软体动物中的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ti)与环节动物中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则逐渐变成优势种。新生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提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米草的生长,米草群落中的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及多样性都会下降。可见,研究米草入侵对海滨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除了调查方法及时空因素外,还应考虑到研究样地互花米草入侵时间的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苹(Spartina alterniflora)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分县城乡人口老龄化时空差异与机理 被引量:30
6
作者 许昕 赵媛 +2 位作者 夏四友 武荣伟 张新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刻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时序演变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县域城乡老年人口空间差异与关联性,并结合空间回归模型对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论为:①城乡老年人口绝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不考虑...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刻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时序演变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县域城乡老年人口空间差异与关联性,并结合空间回归模型对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论为:①城乡老年人口绝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不考虑政策因素带来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乡村老年人口始终高于城市,但增速较缓。②然而,乡村较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速度快于城市,老龄化"城乡倒置"呈现"缩小-再扩大"的阶段性特征。③城市老龄化以东北三省、苏北及川渝为甚,乡村老龄化呈"三足鼎立"之势,以乡城人口流迁主导的城乡差异格局开始凸显,具体围绕长江三角洲、川渝、呼包鄂榆城市群郊县分布。城乡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乡村集聚性大于城市,区域不均衡较城市更明显。④新时期,人口迁移构成城乡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各异,经济因素影响不显著。文章旨在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人口统筹发展指明方向,为城乡后社会主义老龄化理论探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人口老龄化 时空特征 机理 分县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生空间”功能评价的中原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韦晨 侯国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6,共9页
“三生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序优化的“三生空间”能够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有力落实。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指数、比较优势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 “三生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序优化的“三生空间”能够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有力落实。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指数、比较优势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内30个城市的“三生空间”功能进行评价,并得到其国土空间特征及相应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的“三生空间”功能差异明显,基本呈现“强少弱多”的格局。生产空间功能方面,多数城市的生产空间功能得分差异不显著。生态空间功能方面,中原城市群内河南中部大片区域生态空间功能相对滞后。生活空间功能方面,大部分城市的功能评价等级为较低和低。(2)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三生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类型以轻度协调和轻度失调为主。从分布格局上看,耦合协调度呈现“边缘高内部低”的空间分布形态。(3)通过计算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三生空间”功能的比较优势指数,将中原城市群国土空间划分为6种优势功能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 功能评价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西瓜连作病害机理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黄春艳 卜元卿 +1 位作者 单正军 戴传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70-1676,共7页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栽培中常见的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侵染所致,会导致西瓜品质和产量降低,造成西瓜连作障碍,已成为西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关于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已有较多报道。然...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栽培中常见的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侵染所致,会导致西瓜品质和产量降低,造成西瓜连作障碍,已成为西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关于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已有较多报道。然而,对于西瓜枯萎的致病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的总结。本文从尖孢镰刀菌在西瓜体内的侵染和定殖,尖孢镰刀菌分泌毒素对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及西瓜连作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尖孢镰刀菌导致西瓜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枯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为深入了解西瓜枯萎病及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病害机理 防治
原文传递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9
作者 许昕 赵媛 +1 位作者 张新林 张秀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59-1866,共8页
基于街镇尺度,运用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老龄化整体上呈现"E"字型分布格局;区域老龄化类型差异变化显著;"乡镇-街道逆二元结构"凸... 基于街镇尺度,运用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老龄化整体上呈现"E"字型分布格局;区域老龄化类型差异变化显著;"乡镇-街道逆二元结构"凸显。(2)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空间总体变异程度增强,结构性因素是引起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随机性因素影响程度在增强。(3)成长型、老年型初期与老年型中期、老年型后期、超老年型表现出相反的重心偏移轨迹,成长型、老年型中期、老年型后期在空间上出现扩散效应,老年型初期出现极化效应。形成机制主要缘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街镇尺度 空间演变 江苏省
下载PDF
菹草对水体悬浮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的净化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郭长城 喻国华 王国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1,117,共5页
利用冬春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的阶梯式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体悬浮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由菹草构成的生态物理模型系统对挟沙水体氮、磷负荷以及泥沙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菹草系统前后总氮负荷分别为0.746 m... 利用冬春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的阶梯式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其对水体悬浮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由菹草构成的生态物理模型系统对挟沙水体氮、磷负荷以及泥沙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菹草系统前后总氮负荷分别为0.746 mg/L和0.622 mg/L,去除率为16.57%,其中菹草净化率占6.67%;停留时间分别为24 h和48 h时,菹草系统对总磷的净化百分率分别为18.52%和22.22%,其中菹草对总磷的净化作用分别占10.83%和6.84%,因此,菹草系统对挟沙水体中氮、磷的净化,包括自身营养需求对氮、磷的吸收利用和菹草促使泥沙沉积和吸附过程中泥沙对氮、磷的携带作用两个方面。菹草系统对经过它的挟沙水体的泥沙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并对平均粒径及10~25μm范围泥沙颗粒改善效果较明显。出水口挟沙水体总磷变化与悬浮泥沙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一致性(R=0.96),说明在挟沙水体的总磷净化过程中,泥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挟沙水体 泥沙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萌 尉婷婷 +3 位作者 史博洋 郝希阳 徐海根 孙红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0-490,共11页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 环境DNA(eDNA)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环境中(例如土壤、沉积物或水体)遗留下的DNA片段。eDNA技术是指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进行测序以及数据分析来反映环境中的物种或群落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省时省力、无损伤等优点。目前, eDNA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水生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濒危和稀有动物的物种状态及外来入侵动物扩散动态的监测等。本文从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应用领域的发展历程、eDNA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其在监测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eDNA技术在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条形码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生态系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原文传递
低对比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聂守平 王鸣 刘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在分析图像分割算法的基础上 ,针对灰度随机分布的低对比度图像 ,提出采用空间区域方差和灰度区域方差进行图像增强和灰度分区。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方差 图像增强 低对比度图像
原文传递
少棘蜈蚣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任文华 张双全 +1 位作者 宋大祥 周开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含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D31/poly IC和昆虫生理盐水注射液诱导3~4d的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水提取物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经测定发现在设定的不同温度、pH值及离子强度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 用含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D31/poly IC和昆虫生理盐水注射液诱导3~4d的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水提取物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经测定发现在设定的不同温度、pH值及离子强度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不同的蛋白酶表现出不同的敏感程度;除了对Proteus mirobilis未表现出抑菌外,对其它9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真菌都有抗菌作用,表明有广谱抗菌活性;在600μg/ml以下,没有表现出溶血和凝集活性;电镜观察表明可损伤大肠杆菌的外壁,内容物外泄,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棘蜈蚣 抗菌活性 抑菌谱 溶血 凝集
下载PDF
高空气球搭载实验对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翁德宝 汪海峰 翁佳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58-1164,共7页
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2个品种鸡冠花 ( Celosia cristata L.)的种子 ,进行空间诱变处理。飞行高度为 40 .1 1 2 km,飞行时间近 4h,回收后播种栽培 ,采收子一代 ( SP1 )花序。将各组样品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与 Mg+ HCl,Zn+ HCl,1 % Fe Cl3-... 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2个品种鸡冠花 ( Celosia cristata L.)的种子 ,进行空间诱变处理。飞行高度为 40 .1 1 2 km,飞行时间近 4h,回收后播种栽培 ,采收子一代 ( SP1 )花序。将各组样品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与 Mg+ HCl,Zn+ HCl,1 % Fe Cl3-乙醇液 ,2 % Al Cl3-乙醇液 ,1 %Na OH进行显色反应 ,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又以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 ,采用 HPLC法测定分析了各搭载组花序中黄酮醇的含量 ,并与地面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 ,2个品种鸡冠花搭载组花序黄酮醇总量分别为 0 .85 9%、0 .864%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0 .0 4 %、1 42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气球搭载实验 鸡冠花 花序 黄酮类化合物 诱变效应 空间诱变育种 中草药
下载PDF
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锁忠 黄家柱 张金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针对自然界中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实现的技术路线,提出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不规则六面体元的三维空间离散方法。该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规则六面体... 针对自然界中孔隙水文地质层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与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实现的技术路线,提出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不规则六面体元的三维空间离散方法。该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不规则六面体元中水文地质层类型的一元性,而且可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数据的自动提取功能,快速提取各个计算结点上空间位置坐标与各类计算参数,大大缩短水文地质模型空间离散与相关数据文件组织所需的时间,提高地下水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时效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离散 孔隙水文地质层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长三角农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6
作者 崔云霞 曹炜琦 +3 位作者 李伟迪 马涛 徐璐 夏梦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41-1450,共10页
为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典型农业活动区——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状况,采集115个农田表层土壤样点,测定Cd、Cu、Zn、Ni、Pb、Cr、Hg和As的含量,并综合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 为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典型农业活动区——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状况,采集115个农田表层土壤样点,测定Cd、Cu、Zn、Ni、Pb、Cr、Hg和As的含量,并综合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满足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Cd、Cu、Zn、Ni和Pb的含量均值超过了江苏省土壤背景值;农田土壤受到Cd和Pb的轻微污染,整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THI)均值分别为1.37和0.26,致癌风险(TCR)均值分别为1.42E-05和1.65E-05,整体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但儿童面临着明显的非致癌风险;Cr和As是农田土壤中最主要的健康风险因子。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成人和儿童的THI和TCR热点主要分布在太滆运河中游南部地区和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外来入侵种克氏原螯虾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8
17
作者 肖麒 章梦婷 +5 位作者 吴翼 丁晖 雷军成 朱善良 张振华 陈炼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9-318,共10页
克氏原螯虾在20世纪初作为重要的水产品引入中国,但因其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掘洞穴,对农作物、池埂及农田水利有一定破坏作用,降低入侵地区当地物种多样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克氏原... 克氏原螯虾在20世纪初作为重要的水产品引入中国,但因其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掘洞穴,对农作物、池埂及农田水利有一定破坏作用,降低入侵地区当地物种多样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克氏原螯虾适生区的变化,可为其监控和管理措施提供关键信息,有效预防和控制其蔓延。本研究基于克氏原螯虾的分布点,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模型模拟了当前气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并预测了2041-2060年和2061-2080年克氏原螯虾在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RCP 2.6、RCP 4.5、RCP 6.0、RCP 8.5)的分布,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集中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沿岸地区;最冷季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度对克氏原螯虾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最暖月最高温度和最干月降水量。在未来气候情景下,2061-2080年克氏原螯虾的适生区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RCP 2.6和RCP 4.5情景下总适生面积增加,但在RCP 8.5情景下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在RCP 6.0情景下无明显变化;克氏原螯虾适生区在空间分布上不仅有纬度方向上的扩散,也有向海拔较高地区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克氏原螯虾 生态位模型 适生区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利用约束D-TIN进行建筑物多边形凹部结构识别与渐进式化简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文瀚 龙毅 +1 位作者 沈婕 李雯静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4-587,592,共5页
分析了位于建筑物多边形外侧的凹部结构特征及其类型,探讨了一种基于凹部层次结构的建筑物多边形渐进式化简方法,即以三角形为形状基元,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方法对建筑物多边形进行空间剖分,从凹部三角形树中提取三角形序列,通过匹配... 分析了位于建筑物多边形外侧的凹部结构特征及其类型,探讨了一种基于凹部层次结构的建筑物多边形渐进式化简方法,即以三角形为形状基元,用约束Delaunay三角化方法对建筑物多边形进行空间剖分,从凹部三角形树中提取三角形序列,通过匹配特征序列识别凹部的基本模式,以确定和实施相应的凹部化简方法,在此基础上迭代执行识别-化简过程,以实现对建筑物复杂凹部的渐进式化简。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结构化和渐进综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建筑物多边形 结构识别 渐进式化简
原文传递
精子获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金春 张福泉 +1 位作者 黄宇烽 张锡然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精卵融合之前精子必须获能。获能曾被定义为精子活动亢进 ,但目前认为精子活动亢进可能为精子获能的一个方面或精子获能的结果 ,两者并不完全一致。目前 ,研究精子获能的方法主要有 :体外授精 ,顶体反应的诱导 ,金霉素荧光分析法和麦胚... 精卵融合之前精子必须获能。获能曾被定义为精子活动亢进 ,但目前认为精子活动亢进可能为精子获能的一个方面或精子获能的结果 ,两者并不完全一致。目前 ,研究精子获能的方法主要有 :体外授精 ,顶体反应的诱导 ,金霉素荧光分析法和麦胚凝集素、植物血凝素荧光分析法。精子获能的体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诱导精子获能的物质和诱导后结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获能 分子机制 活动亢进
下载PDF
维稳与改革的博弈与平衡——我国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定性之困惑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昌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由于社会转型期民主法治尚未定型与成熟,基于公权力的公信力危机,我国群体性事件面临着定性困惑,由此也注定了其处置的困境所在。国家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压力维稳型向改革维稳型解决模式转变,维稳成本向改革成本转移,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 由于社会转型期民主法治尚未定型与成熟,基于公权力的公信力危机,我国群体性事件面临着定性困惑,由此也注定了其处置的困境所在。国家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压力维稳型向改革维稳型解决模式转变,维稳成本向改革成本转移,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实现相应保障条件成就基础上的宪政体制改革乃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出路。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应本着"慎法"精神,在宽容与法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做到谨慎立法、谨慎执法与谨慎司法,避免留下历史后遗症。如果从此种意义上理解"大调解"及"大调解"基础上的司法能动主义,则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群体性事件 维稳 改革 “慎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