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进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敏 王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8期931-933,共3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进食对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单双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6h开始进食流质、半流质,肛门排气后进食普食;观察组术后2h开始进食,餐间间隔2h,由少到多、由...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进食对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单双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6h开始进食流质、半流质,肛门排气后进食普食;观察组术后2h开始进食,餐间间隔2h,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正常饮食。比较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乳汁分泌、满意度、舒适度、体力恢复等方面的情况。结果(1)干预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组肠呜音恢复时间为(12.56±2.26)h,对照组为(22.66±3.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8,P〈0.01)。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4.65±2.16)h,对照组为(25.33±1.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83,P〈0.01);(2)满意度:干预组评分为(90.00±3.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2.58±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1);(3)乳汁分泌:干预组泌乳量较对照组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值分别为5.297,5.131,P〈0.05);(4)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干预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36,P〈0.05);(5)并发症:两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7,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加快产妇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进食 满意度 肠鸣音出现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泌乳量
原文传递
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综合征6例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2期7981-7982,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治疗 栓塞 治疗性/副作用 人类 女(雌)性
原文传递
音乐护理疗法联合自控镇痛对缓解二次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晶 黄敏 杨帆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使用音乐护理疗法联合经静脉自控镇痛后疼痛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音乐护理疗法组,每组30例。所有产妇术后均接...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使用音乐护理疗法联合经静脉自控镇痛后疼痛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音乐护理疗法组,每组30例。所有产妇术后均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且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方法镇痛,音乐护理疗法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护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各时间段数字分级疼痛评分和术后24h追加点击镇痛泵的次数。结果:音乐护理疗法组患者在术后2h的数字分级疼痛评分与常规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24h的数字分级疼痛评分分别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追加点击镇痛泵的次数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护理疗法联合经静脉自控镇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护理疗法 经静脉自控镇痛 二次剖宫产 术后疼痛
下载PDF
柳胺苄心定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4
作者 王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药物疗法 柳胺苄心定 护理
下载PDF
1例高血压合并子痫剖宫产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护理
5
作者 王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2期3501-350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高血压 抢救护理 呼吸骤停 子痫前期 心跳 剖宫产后 基础生命支持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梅 汪剑 +1 位作者 孟荔 史爱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8期82-84,88,共4页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认识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MICU收治的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5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出血量多少(<...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认识和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MICU收治的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5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出血量多少(<30%,30%~50%,51%~70%,>70%)分成四组,比较各组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差异;同时选择同期产后出血没有伴发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59例作为对照组,对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四组凝血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中,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瘢痕子宫、胎盘植入与产后出血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明显相关(OR=4.249,95%CI=1.506~11.984,P=0.006;OR=5.880,95%CI=1.551~22.296,P=0.009)。结论瘢痕子宫、胎盘植入与产后出血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明显相关,是产后出血早期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瘢痕子宫 胎盘植入
下载PDF
人纤维蛋白原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孟荔 黄敏 +1 位作者 史爱武 龙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评价人纤维蛋白原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伴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输注人纤维蛋白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评价人纤维蛋白原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伴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输注人纤维蛋白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实测值,与基线水平比较的变化值,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以及产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动脉栓塞术率和子宫切除术率,评价有效性;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肺水肿、过敏反应等发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平均输注纤维蛋白原(2.20±0.86)g,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实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动脉栓塞术率和子宫切除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栓栓塞性疾病和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注人纤维蛋白原可有效提高伴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的产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液体过负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维蛋白原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凝血功能异常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孟荔 史爱武 +1 位作者 黄敏 龙伟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 探讨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46例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根据凝血功能障碍原因不同,将患者分为稀释性凝血障碍组(19例)和... 目的 探讨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46例产科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根据凝血功能障碍原因不同,将患者分为稀释性凝血障碍组(19例)和消耗性凝血障碍组(27例)。结果 宫缩乏力是稀释性凝血障碍的首位病因,胎盘早剥是消耗性凝血障碍的首位病因。消耗性凝血障碍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较稀释性凝血障碍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输血量、子宫动脉栓塞术率和子宫全切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根据稀释性凝血障碍与消耗性凝血障碍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特征制订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稀释性凝血障碍 消耗性凝血障碍 产科
下载PDF
产科DIC6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莉 朱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199-7200,共2页
目的:总结产科DIC急救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护理经过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6例DIC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5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争取抢救时间,配合有效的治疗及抢救护理措施,是挽救... 目的:总结产科DIC急救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护理经过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6例DIC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5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争取抢救时间,配合有效的治疗及抢救护理措施,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 急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