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酮酮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其与饰面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沈昕 王琛玮 +4 位作者 陈晞 孙方方 景建龙 奚祺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酸蚀与喷砂2种表面处理方式对聚醚酮酮(PEKK)与饰面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6个聚醚酮酮试件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进行喷砂(AS)、浓硫酸酸蚀(BS)、喷砂+浓硫酸酸蚀(CS)和未处理对照(SS)处理(n=10),并以钴铬合金(DS)与纯... 目的:研究酸蚀与喷砂2种表面处理方式对聚醚酮酮(PEKK)与饰面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6个聚醚酮酮试件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进行喷砂(AS)、浓硫酸酸蚀(BS)、喷砂+浓硫酸酸蚀(CS)和未处理对照(SS)处理(n=10),并以钴铬合金(DS)与纯钛作为金属材料对照组(n=10)。6个PEKK试件分别处理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态,所有试件与饰面树脂粘接后在37℃蒸馏水浸泡24 h,测量剪切粘接强度后统计分析,体视显微镜检查样品断裂界面,统计粘接断裂类型。结果:BS组和CS组表面呈均匀海绵状粗糙。BS组和CS组粘接强度大于AS组及各对照组(P<0.05),AS组大于各对照组(P<0.05),其中BS组试件与树脂的粘接强度最高(28.99±3.37)MPa。结论:采用98%浓硫酸酸蚀表面处理使聚醚酮酮与饰面树脂获得较好的粘接性能,聚醚酮酮与饰面树脂间粘接强度优于金属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PEKK) 表面处理 饰面树脂 剪切粘接强度
下载PDF
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1 位作者 黄丽娟 孙方方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支架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共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方法组和CAD/CAM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切削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支架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共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方法组和CAD/CAM组,每组13例。常规制取精细印模,其中CAD/CAM组通过扫描石膏模型获取三维数据,CADRPD支架形态,CAM切削生成支架树脂铸型,常规包埋铸造完成RPD金属支架。传统方法组以常规方法制作支架蜡型,包埋铸造完成RPD支架。临床试戴,比较两种金属支架就位情况,与口内软硬组织的密合度。采用秩和检验的独立样本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统方法组制作的RPD支架9例就位顺利,4例经少量调磨就位,而CAD/CAM组制作的RPD支架10例顺利就位,3例经少量调磨就位。两组RPD支架均无大量调磨仍无法就位的现象发生,就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8.0,P=0.50)。2组患者中均有12例支架密合,1例支架存在≤3处不密合部位的现象,密合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84.5,P=0.76)。结论CAD/CAM切削支架蜡型制作的RPD金属支架修复效果可以达到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 局部 可摘 CAD/CAM切削技术 RPD支架
原文传递
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静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5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给予修复,对比干预前后牙周情况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究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给予修复,对比干预前后牙周情况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牙周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精密附着体固位的活动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可显著改善牙周情况,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精密附着体 活动义齿 游离端 牙列缺损 修复效果
下载PDF
改良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在青少年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小静 卢晓林 +1 位作者 聂蓉蓉 孙方方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总结自行设计改良的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在青少年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义齿引流组和无引流的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制作囊肿阻塞器,无引流设计。义齿引流组根据患者囊肿开... 目的总结自行设计改良的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在青少年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义齿引流组和无引流的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制作囊肿阻塞器,无引流设计。义齿引流组根据患者囊肿开窗的部位、口内余留牙的稳固程度、咬合关系,恒牙的萌出情况设计制作改良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缺失牙部位排列人工牙。两组患者佩戴囊肿阻塞器后,随访12个月,从患者颌骨囊肿的引流效果和患者对囊肿塞固位、咀嚼功能改善、美观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统计相应的例数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义齿引流组的囊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χ~2=9.471,P=0.005),而囊腔感染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7,P=0.311)。两组患者对囊肿塞固位力的满意度未见明显差异(χ~2=0.362,P=0.547),而义齿引流组患者对囊肿塞的咀嚼功能更为满意(χ~2=8.686,P=0.003),认为美观效果亦得到明显改善(χ~2=7.082,P=0.022)。结论本研究所设计改良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是一种有效的配合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治疗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颌囊肿 改良义齿引流型囊肿阻塞器
原文传递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模型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建波 梅子彧 +2 位作者 黄罡 郭亚林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B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C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D组),每组40例。对最终完成的RPD在口内就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指标包括卡环固位力、连接体和基托在口内的密合度、咬合准确度,各项指标评估分值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4组RPD各项指标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完成的铸造钴铬合金和激光打印钛支架式RPD能够满足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肯氏Ⅰ、Ⅱ类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树脂模型
下载PDF
虚拟([牙合])架在CAD/CAM铣削氧化锆粘接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陶进京 黄罡 +1 位作者 衣颖杰 吴国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牙合])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单颗前牙缺失并采用氧化锆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虚拟([牙合])架... 目的:探讨虚拟([牙合])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单颗前牙缺失并采用氧化锆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虚拟([牙合])架辅助设计,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观察修复体边缘、颜色、继发龋、松动及脱落情况。结果:共完成12例患者14件氧化锆粘接桥,其中1件修复体6个月内脱落,余修复体边缘、颜色、继发龋、松动及脱落评价均为A级。结论:虚拟([牙合])架可以为CAD/CAM铣削氧化锆粘接桥修复体咬合调整提供帮助,但长期应用效果仍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牙合])架 氧化锆 CAD/CAM 粘接桥
下载PDF
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周静 黄建波 芮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2-855,共4页
收治牙列缺损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3),对照组予以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予以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结果发现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及修复前后咀嚼功能、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5)。
关键词 固定-活动义齿 活动义齿 牙列缺损 咀嚼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罡 陶进京 +3 位作者 景建龙 高洋 俞青 魏煦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患者的52颗前牙采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美学修复,适应证包括前牙散在间隙、切端缺损、氟斑牙与轻中度四环素牙。所有患者经同一医生牙体预备后,采用3Sh... 目的探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患者的52颗前牙采用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美学修复,适应证包括前牙散在间隙、切端缺损、氟斑牙与轻中度四环素牙。所有患者经同一医生牙体预备后,采用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获取光学印模,3Shape CAD软件设计贴面,日本Roland公司DWX-4W齿科切削系统切削德国VITA公司VITABLOCSRTriLuxe三层色瓷块,椅旁即刻完成数字化瓷贴面的制作。根据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修复体评价标准,分别于修复后完成当日和1、3、6、12个月对CAD/CAM数字化瓷贴面进行随访复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CAD/CAM数字化瓷贴面的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继发龋和邻面接触点在观察期间表现良好。有2例数字化瓷贴面在粘结1个月后出现牙龈炎症,经检查为龈下残留粘结剂所致,去净粘结剂后长期随访无不适,χ^2检验分析修复体牙龈状况的A级成功率在4个时间节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内各项评估A级成功率在90%以上。结论CAD/CAM数字化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快速、微创、美观、适合性好的优点,为前牙美学微创修复提供了一种治疗方式,但其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瓷贴面 微创美容牙科
下载PDF
聚醚酮酮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冀堃 朱顶贵 +4 位作者 陆伟 戴丽 王欣然 景建龙 吴国锋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聚醚酮酮(PEKK)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4—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10岁儿童中选取下颌单侧乳磨牙早失患者共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经数字化口内光学印模制取,间隙保... 目的探讨聚醚酮酮(PEKK)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4—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10岁儿童中选取下颌单侧乳磨牙早失患者共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经数字化口内光学印模制取,间隙保持器数字化设计,PEKK基材间隙保持器的数字化制作,口内试戴调整,粘接。结果5例患儿的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重量只有传统金属带环丝圈保持器的25%,设计和制作时间只需1 h,5例数字化间隙保持器口内观察与基牙吻合度高。结论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采用数字化口内印模法比传统藻酸盐印模法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可当日设计完成并佩戴,并使用PEKK材料,实现了间隙保持器去金属化,无金属过敏等风险,兼顾了美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保持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科印模技术 数字化 聚醚酮酮 乳牙早失
原文传递
超声处理对牙本质玷污层性状及粘接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王如玉 潘雅慧 +1 位作者 聂蓉蓉 孟翔峰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及其对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颗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随机分为320目碳化硅砂纸打磨组以及砂纸打磨加超声处理组,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处... 目的探究超声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及其对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颗人无龋下颌第三磨牙随机分为320目碳化硅砂纸打磨组以及砂纸打磨加超声处理组,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性状;处理后的牙体分别用Rhodamine B染色的2种通用型树脂粘接剂(Clearfil Universal Bond和All-Bond Universal,pH值分别为2.3和3.1)粘接复合树脂,观察粘接界面的渗透情况;最后制作微拉伸试件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超声处理能够使大量牙本质小管暴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超声处理过后2种粘接剂都能沿牙本质小管渗透入牙本质深部;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增强2种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的粘接强度;但在相同的牙本质表面处理条件下,这两种粘接剂间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处理能够部分去除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暴露牙本质小管,增加通用型树脂粘接剂自酸蚀模式下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牙本质 玷污层 通用型树脂粘接剂 微拉伸强度
下载PDF
数字化铣削技术制作聚醚酮酮口腔修复体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方方 景建龙 吴国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8-912,共5页
聚醚酮酮(PEKK)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高性能医用高分子材料,目前国外已有少量临床案例报道使用PEKK制作口腔修复体,国内尚未见有PEKK修复体实际应用于临床的文献报道。该文基于其开展的一项PEKK口腔修复体临床试验研究,系统对PEKK口腔修... 聚醚酮酮(PEKK)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高性能医用高分子材料,目前国外已有少量临床案例报道使用PEKK制作口腔修复体,国内尚未见有PEKK修复体实际应用于临床的文献报道。该文基于其开展的一项PEKK口腔修复体临床试验研究,系统对PEKK口腔修复体的综合性能、加工性能、美学性能、粘接性能和临床适合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分析了影响PEKK材料制作口腔修复体的3个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临床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 口腔修复体 数字化技术 数控铣削
下载PDF
数字化赝复体术中修复Brown Ⅱ类缺损后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磊 王洋 +7 位作者 杨旭东 吴国锋 景建龙 柳慧芬 李威 卢晓林 达明杰 王育新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赝复体术中修复BrownⅡ类缺损后的功能及面容恢复程度。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10例因肿瘤致BrownⅡ类缺损患者;对其行术中赝复体修复。术后1、3、6个月分析语音清晰度、吞咽功能、咀嚼功能、面容对称性。结果赝... 目的探讨数字化赝复体术中修复BrownⅡ类缺损后的功能及面容恢复程度。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10例因肿瘤致BrownⅡ类缺损患者;对其行术中赝复体修复。术后1、3、6个月分析语音清晰度、吞咽功能、咀嚼功能、面容对称性。结果赝复体修复后1、3、6个月语音清晰度显著提高(P=0.004、0.015、0.001,P<0.05);吞咽功能提高1~2级,有效率25%(2/8),显效率75%(6/8);口角偏斜角度、双侧唇部高度差、最大偏差距离、变化区域体积显著减小(P=0.007、0.044、0.039,0.042,P<0.05);患侧牙合力比值(20.45±2.55)%,健侧牙合力比值(79.55±2.55)%,牙合力不对称指数(59.10±5.09)%,患侧牙合力恢复指数范围(25.82±4.04)%。结论数字化赝复体术中修复BrownⅡ类缺损可获得良好的面容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赝复体 术中修复 BrownⅡ类缺损 功能评价
下载PDF
数字化PEKK支架义齿修复老年性下颌游离端缺失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沄 高洋 吴国锋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通过口内扫描双侧游离端缺失的下颌形态,获得数字化印模,运用CAD/CAM制作聚醚酮酮(PEKK)支架可摘活动义齿,使病人在咀嚼功能、美观方面都能得到满意的改善。方法2019年1~4月,我科通过口内数字化扫描,同时为4例下颌游离端缺失的老年... 目的通过口内扫描双侧游离端缺失的下颌形态,获得数字化印模,运用CAD/CAM制作聚醚酮酮(PEKK)支架可摘活动义齿,使病人在咀嚼功能、美观方面都能得到满意的改善。方法2019年1~4月,我科通过口内数字化扫描,同时为4例下颌游离端缺失的老年病人制作PEKK支架和钴铬(Co-Cr)支架,并完成可摘义齿修复。结果数字化PEKK支架义齿游离端压力均匀,质量较Co-Cr支架轻,1年随访显示老年病人佩戴满意度普遍较传统义齿高。结论通过口内扫描及PEKK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具有美观、舒适等优点,佩戴方便,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的义齿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 聚醚酮酮 游离端 可摘局部义齿
下载PDF
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芸 李振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71-71,7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实验组采...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实验组采用lava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修复12个月之后的总体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的匹配、牙龈边缘染色、牙龈健康状况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铂合金烤瓷冠组与实验组都具有较好的边缘密合性。结论 lava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全瓷冠 贵金属烤瓷冠 种植修复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间接法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玥 王鹏 +1 位作者 陶进京 俞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间接法制作的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20例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6颗前牙采用间接法制作丙烯酸树脂诊断饰面,分别在治疗后... 目的:评价间接法制作的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20例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6颗前牙采用间接法制作丙烯酸树脂诊断饰面,分别在治疗后的1周和1个月进行回访,从修复体解剖外形、表面状态、颜色匹配、牙龈状况四方面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诊断饰面完成后1周,所有牙面的树脂均未见着色,46颗前牙中有1颗树脂脱落,1颗牙龈有轻度炎症。1个月后,有9颗牙树脂不完整,3颗牙牙龈有轻度炎症,1颗牙树脂有轻微着色。修复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间接法制作诊断饰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帮助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美学修复 诊断饰面 树脂 贴面 满意度
下载PDF
CAD/CAM铣削氧化锆贴面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晨 衣颖杰 +1 位作者 陆伟 吴国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在前牙区贴面修复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例患者,29颗患牙;对照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铣削氧化锆在前牙区贴面修复中的应用,观察其短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例患者,29颗患牙;对照组8例患者,32颗患牙。观察组采用CAD/CAM铣削氧化锆贴面修复,对照组采用CAD/CAM铣削玻璃陶瓷贴面修复方法。比较两组修复方法对前牙美学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贴面边缘适合性为100.00%,牙周健康率为100.00%,粘接可靠率为93.10%,贴面完整率为100.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粘接可靠率略低、贴面完整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边缘适合性、牙周健康及满意度相当。结论:CAD/CAM铣削氧化锆可满足前牙区贴面的修复要求,在边缘适合性、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粘接可靠性、修复体完整性等方面与玻璃陶瓷无明显差异,可以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CAD/CAM 贴面 粘接
下载PDF
三种扫描流程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17
作者 郭亚林 魏煦 景建龙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模型数据获取方式所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研究它们的特点。方法选取201例患者,282单位。随机分成三种扫描流程制作:①TRIOS口扫仪扫描石膏模型,制作全瓷冠桥149单位(模型扫描组);②分割模型后仓扫,制作全瓷冠...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模型数据获取方式所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研究它们的特点。方法选取201例患者,282单位。随机分成三种扫描流程制作:①TRIOS口扫仪扫描石膏模型,制作全瓷冠桥149单位(模型扫描组);②分割模型后仓扫,制作全瓷冠桥62单位(分割仓扫组);③TRIOS口扫仪直接口内扫描制作全瓷冠桥71单位(直接口扫组)。记录三组流程患者的模型获取时间,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评估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模型扫描、分割仓扫、直接口扫组的模型处理操作时间分别为(71.779±4.536)、(133.500±6.174)和(71.253±3.668)min,三组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9,P=0.000),模型扫描组、直接口扫组操作快于分割仓扫组;三组修复体的颜色、表面质地和外形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口扫、模型扫描组的边缘适合性高于分割仓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19)。结论口扫模型和直接口内扫描方式简化制作流程,缩短模型处理时间,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较传统分割仓扫有更高的取模精度,能获得优良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 氧化锆 边缘适合性 CAD/CA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