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 被引量:392
1
作者 刘智勇 李海峥 +1 位作者 胡永远 李陈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63,共14页
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考虑各层次人力资本相对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 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通过推动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考虑各层次人力资本相对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等因素差异对东中西地区差距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等其他因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更好地解释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政府从单纯注重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转向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并通过重点调控小学、初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缩小其地区差异,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又一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数字赋能、数字投入来源与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被引量:186
2
作者 戴翔 杨双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101,共19页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赋能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这一研究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而且上述效应在不同能耗强度的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数字赋能还能够...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赋能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这一研究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而且上述效应在不同能耗强度的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数字赋能还能够通过产业链对上下游企业绿色化转型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从具体作用机制看,数字赋能主要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虽然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依托国外数字来源实现的数字赋能,比依托国内数字来源实现的数字赋能,对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影响更大。上述差别可能源于国内外数字技术发展的差距,这一判断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异质性分析中均得到进一步证实,说明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中国必须警惕国内外数字技术发展差距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不仅有助于拓展和深化认识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而且对于如何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在开放融合创新中构筑先发优势,缩小与国外数字发展水平的差距,夯实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数字赋能基础也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制造业企业 绿色化转型 发展差距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 被引量:157
3
作者 韩峰 李玉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9-164,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多样化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本市和周边城市人口规模,而且能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与产业集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且产业集聚模式越符合当地优势条件,其集聚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发挥得就越充分。其中,专业化集聚主要基于第一自然集聚优势、劳动力蓄水池效应和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空间共享机制而发挥作用,而多样化集聚则主要基于中间服务的空间共享机制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而产生影响。在适宜性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作用下,多数Ⅰ型及以上大城市拥挤效应得到明显缓解,依然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规模特征更为匹配,有助于扭转结构错配、持续推进人口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公共服务供给 城市人口规模 适宜性产业集聚
原文传递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戴枫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服务业正日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点。本文主要利用20年的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基础上,对FDI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FDI是促进中... 服务业正日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点。本文主要利用20年的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基础上,对FDI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FDI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并分析了FDI对具体服务行业的选择变化,探讨其对服务业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服务业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FDI) 外商直接投资 服务业结构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素 促进 基础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136
5
作者 刘瑞翔 安同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41,64,共13页
基于最终需求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包括消费、投... 基于最终需求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包括消费、投资及出口在内的最终需求对于我国经济的拉动效果呈现下降趋势,当前经济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2)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经历了从"内需依存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3)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最终需求的拉动,但动力来源结构在此期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需求 经济增长 投入产出 诱发依存结构
原文传递
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中国益贫式发展? 被引量:128
6
作者 杨飞 范从来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65,共16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引发了机器替代劳动的担忧和争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研究了产业智能化对中国低技能劳动收入的影响,考察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益贫式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内生人工智能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引发了机器替代劳动的担忧和争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研究了产业智能化对中国低技能劳动收入的影响,考察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益贫式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内生人工智能创新模型研究发现,当高-中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高-低技能劳动替代弹性时,产业智能化通过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促进益贫式发展。而且,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产业智能化的技术创新,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益贫式发展。然后,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产业智能化的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扩张型人工智能创新,实施技能培训鼓励技能劳动转岗就业,产业智能化的益贫性能够很好地缓解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智能化 益贫式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原文传递
人才何以成为红利——源于价值链攀升的证据 被引量:125
7
作者 戴翔 刘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16,共19页
要素层次和要素质量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决定分工地位的基本因素,而要素组合对要素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重点从"要素质量匹配"视角,以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为开放发展红利的例子,理论分析要素质量匹配对&... 要素层次和要素质量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决定分工地位的基本因素,而要素组合对要素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以此为逻辑起点,本文重点从"要素质量匹配"视角,以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为开放发展红利的例子,理论分析要素质量匹配对"人才红利"实现的关键作用,并利用中国经验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由于生产要素质量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单一生产要素本身的质量,生产要素间匹配质量状况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即质量匹配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价值链攀升,因此,实现与技术和制度更好的匹配,有助于发挥人才促进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从而实现"人才红利"。就中国制造业而言,计量检验结果发现,单纯人才因素对价值链攀升呈倒"U"型作用趋势,而在充分考虑人才与技术和制度匹配等因素后则转变为显著正向线性作用趋势。这说明人才红利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人才与技术和制度之间的适宜性质量匹配。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检验。据此,在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要素的同时,通过制度改革完善制度质量、加快实现产业技术进步、提升要素质量匹配效果从而为人才"松绑",是实现人才红利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红利 要素质量匹配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0
8
作者 沈坤荣 孙文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8,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能否充分利用开放性的资源迅速提升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竞争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技术创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资本综合分析FDI的市场竞争效...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能否充分利用开放性的资源迅速提升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竞争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技术创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资本综合分析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层面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对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测算。经验研究表明,在控制外资溢出效应的前提下,短期内由于外资企业进入带来的负面竞争效应十分明显;而在长期,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生产率差距的缩小,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会促进内资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提升。按不同市场竞争程度分组的检验表明,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中,内资企业的研发受到的冲击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技术溢出 研发效率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视角 被引量:113
9
作者 戴翔 宋婕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17,共19页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朝着"地位更加平等"方向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特定视角,本文理论分析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基本遵循,从而有助于提升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是重要中介作用机制。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并在有效构建和测算"五通"指数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且主要通过"五通"中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中介机制发挥作用,而民心相通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可能原因在于后者影响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总体看,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研究结论不仅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予以科学评估,对于进一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引领全球价值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也有着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互利共赢 全球价值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被引量:101
10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91,共11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研发 技术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原文传递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6
11
作者 刘瑞翔 安同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47,共14页
本文结合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特点,发展了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1995—2010年间变化趋势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已成为中国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各... 本文结合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特点,发展了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1995—2010年间变化趋势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已成为中国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各区域环境效率由东到西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分析期间各因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顺序依次为产出、污染排放和投入,说明经济高速发展对生产率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动态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下降主要与近年来要素投入和污染排放有关,效率改善趋缓而非技术进步是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对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经济增长绩效 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
原文传递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 被引量:92
12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8,111,共12页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论 拉大论
原文传递
技术赶超是否引发中美贸易摩擦 被引量:83
13
作者 杨飞 孙文远 程瑶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117,共19页
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美国对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特朗普政府对华"301调查"更被认为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为此,本文研究了中美技术差距缩小或中国的技术赶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通过保护待... 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美国对外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特朗普政府对华"301调查"更被认为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为此,本文研究了中美技术差距缩小或中国的技术赶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通过保护待售模型研究表明,中美技术差距缩小会通过影响贸易逆差与政治捐献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利用增长核算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算中美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表明,中美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通过计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WIOD和反倾销数据实证检验了中美技术差距缩小或技术赶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美技术差距缩小、贸易逆差(或进口渗透率)和利益集团政治游说是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影响较小。机制检验表明,存在利益集团政治游说的情况下,中美技术差距缩小和贸易逆差(或进口渗透率)大幅增加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概率,说明政治因素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影响相当大。本文的结论表明美国出于战略考虑遏制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观点是可信的。推进国内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出口多元化程度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差距 技术赶超 政治因素 中美贸易摩擦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 被引量:37
14
作者 吴志华 胡学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本文试图在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有关粮食安全概念、中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WTO环境下的粮食安全创新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抛砖引玉性的粮食安全新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 本文试图在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有关粮食安全概念、中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WTO环境下的粮食安全创新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抛砖引玉性的粮食安全新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 ,而对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在中国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情况下 ,应特别强调粮食安全的经济性、“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思想”的确立 ,以及“大粮食、小口粮”战略的制订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研究文献 成本优化 安全战略
下载PDF
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75
15
作者 樊士德 江克忠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4,共9页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和不同地区、地貌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劳动力流动既改善了农村家庭绝对收入状况,又降低了陷入贫困...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和不同地区、地貌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劳动力流动既改善了农村家庭绝对收入状况,又降低了陷入贫困的相对概率;但从分地区实证结果看,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动对降低家庭贫困发生概率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在提升家庭绝对收入上呈现边际效率递减特征,而欠发达地区的边际贡献更高。从家庭所在地村庄特征来看,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灾害频发区及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贫困发生概率更高,而周围有高污染企业、矿产资源及属于平原区或渔村的农村家庭则相对富裕,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此外,家庭特征、户主特征对贫困的发生概率均有较大影响。家庭所在地、整个家庭及户主特征对贫困的影响在地区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贫困 减贫效应
原文传递
从新城看治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建城热潮及后果 被引量:75
16
作者 彭冲 陆铭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57,M0004,191,共16页
中国的新城建设集中体现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发展模式。本文发现,在人口流出地和中小城市,地方官员变更是引发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因。同时,相对年轻的地方官员在新城建设上动力更足。尤其是在2008年后,为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新城建设... 中国的新城建设集中体现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发展模式。本文发现,在人口流出地和中小城市,地方官员变更是引发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因。同时,相对年轻的地方官员在新城建设上动力更足。尤其是在2008年后,为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新城建设被普遍用作应对经济下行的手段。新城规划面积越大其城投债发行规模越大。虽然新城建设所伴随的投资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但也促使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为长期经济健康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通过新城建设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短期化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建设 经济增长 短期行为 地方政府债务
原文传递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研发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66
17
作者 陈维涛 韩峰 张国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9,共19页
本文采用2015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从企业研发角度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本文采用2015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从企业研发角度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相较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对于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其次,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研发增加,并且相较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对于中国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互联网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研发,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相比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更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从而更能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电子商务 企业研发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是否公平:基于收入流动性的微观计量 被引量:63
18
作者 王洪亮 刘志彪 +1 位作者 孙文华 胡棋智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43,共30页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考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和结构,分析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在下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考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和结构,分析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在下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存在差异:农村收入流动性高于城市,但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流动性较弱,收入分配格局有僵化趋势。收入结构、家庭特征、工作状态、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显著,增加居民商业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其受教育年限,增加其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监管和规范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垄断行业员工的薪酬,是打破收入分配僵化格局,保障机会公平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公平 收入流动性 收入不平等
原文传递
我国外贸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及方略 被引量:63
19
作者 戴翔 宋婕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22-31,共10页
长期以来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一支重要力量的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需要,也是适应乃至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实现横向维度上更加... 长期以来作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一支重要力量的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需要,也是适应乃至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实现横向维度上更加平衡和纵向维度上更加充分的发展。所谓更加平衡,区域上主要是指外部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内部地区发展更加协调;产业上主要是指打造更加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品质链;开放度上主要是指实现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并重,规则上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等。可见,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路径和方略,就是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并重的开放格局、推动外贸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推进外贸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 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3
20
作者 李丹 裴育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23,139,共14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甚至会抵消以往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出台的诸多政策。文章详细剖析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多维度考察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甚至会抵消以往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出台的诸多政策。文章详细剖析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多维度考察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教育差距、医疗卫生差距和社会保障服务差距的扩大将显著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跨时期的研究显示,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基于区域异质性的研究中,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差距和社会保障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西部交通设施建设则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文章认为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偏向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利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同时加大对农村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弥补农村发展短板,鼓励农村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 乡村振兴战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