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市民的社会心理 |
张连红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2
|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 |
张连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3
|
中日两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张连红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4
|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
张连红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5
|
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综述 |
张连红
许书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6
|
战时国民政府对日军罪行的调查——以“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为中心 |
张连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7
|
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 |
张连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8
|
日伪时期南京新闻传媒述评 |
经盛鸿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9
|
“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 |
臧运祜
宋志勇
胡澎
唐利国
崔金柱
马晓娟
张生
张连红
王卫星
张慧卿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18 |
1
|
|
10
|
战时江南水泥厂的命运与汪政权的角色——以日方强拆机器为中心的考察 |
张连红
张朔人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南京大屠杀遇难人口的构成——以南京市常住人口为中心 |
张连红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如何记忆南京大屠杀——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的学术对话 |
张连红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
张连红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饶家驹与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
张连红
|
《军事历史研究》
|
2015 |
2
|
|
15
|
南京安全区中方工作人员的构成、角色及作用 |
张连红
刘燕军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22 |
1
|
|
16
|
海外藏档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发掘、新视角、新路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汇编》评析 |
张连红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23 |
0 |
|
17
|
华东地区日伪关系的实像——张生等著《日伪关系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读后 |
张连红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综述 |
钱春霞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对南京原日军慰安所的最新调查报告 |
经盛鸿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纪念魏特琳逝世60周年暨南京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许书宏
张连红
|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