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至2017年全国34家医院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翻修率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慧明 周宗科 +35 位作者 赵建宁 王飞 廖威明 张文明 蒋青 严世贵 曹力 陈廖斌 肖骏 许伟华 何瑞 夏亚一 徐永清 许鹏 左建林 胡懿郃 王万春 黄伟 王金成 陶树清 钱齐荣 王英振 张志强 田晓滨 王文波 金群华 朱庆生 袁宏 尚希福 史占军 郑稼 许建中 刘建国 徐卫东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99-1005,共7页
目的调查全国范围2015至2017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因假体周围感染(PJI)接受翻修的比例及其病例资料。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41家医院;根据骨骼肌肉感染协会的标准诊断... 目的调查全国范围2015至2017年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因假体周围感染(PJI)接受翻修的比例及其病例资料。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41家医院;根据骨骼肌肉感染协会的标准诊断PJI。通过检索各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获得PJI患者的资料。从临床记录中提取问卷条目。收集后计算PJI翻修手术的比例,比较髋/膝PJI翻修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全国36家医院(87.8%)报告了数据,2015至2017年共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99791例次,因PJI翻修946例次(0.96%)。髋PJI总翻修率为0.99%(481/48574),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7%(135/13963)、0.97%(153/15730)和1.07%(193/17881);膝PJI总翻修率为0.91%(465/51271),2015至2017年分别为0.90%(131/14650)、0.88%(155/17693)和0.94%(179/18982);黑龙江(2.2%,40/1805)、福建(2.2%,45/2017)、江苏(2.1%,85/3899)、甘肃(2.1%,29/1377)和重庆(1.8%,64/3523)报告的翻修率较高。结论2015至2017年全国34家医院总体感染翻修率为0.96%;其中髋PJI翻修率略高于膝PJI;不同地区医院翻修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翻修
原文传递
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郭玉祥 赵清华 +7 位作者 林福庆 蔡小林 应晓峰 林禄攀 邹瑞 项春林 温传阳 蒋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1-06—2014-01诊治的下肢长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术(MSCTV)进行下肢DVT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2组年龄、性别、是否... 目的探讨下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1-06—2014-01诊治的下肢长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术(MSCTV)进行下肢DVT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2组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合并伤、是否骨牵引、是否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前是否采取血栓预防措施、血清D-二聚体水平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长骨骨折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5例中4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4.8%。47例DVT中,1例为混合型DVT,3例为中央型DVT,其余均为周围型DVT。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存在合并伤、合并系统性疾病、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是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前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合并伤[OR=3.644,95%CI(1.616,8.216),P=0.002]、合并内科系统疾病[OR=2.819,95%CI(1.062,7.487),P=0.038]、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OR=0.382,95%CI(0.175,0.836),P=0.016]是影响下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存在合并伤、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易发生DVT,创伤患者术前需密切监测血栓形成,同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长骨骨折 术前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成人成骨细胞骨髓培养法与组织块培养法的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朴成吉 蒋青 +1 位作者 陈东阳 徐志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66-4569,共4页
目的:观察成人成骨细胞在两种不同培养方法下的增殖、分化、成骨能力以及细胞形态学方面的差异,探讨成人成骨细胞培养的更为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①实验分组:分为两组。一组取前后... 目的:观察成人成骨细胞在两种不同培养方法下的增殖、分化、成骨能力以及细胞形态学方面的差异,探讨成人成骨细胞培养的更为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①实验分组:分为两组。一组取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关节镜下重建术修整髌韧带时残留的松质骨块;另一组抽取同一患者骨髓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患者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松质骨块及骨髓分别用组织植块培养及骨髓培养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③实验评估: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记录原代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改良钙钴法染色计算两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其百分比;分别在第2,3,4,5,6天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磷酸对硝基苯酯二钠盐法测定碱性磷酸酶含量并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活性;以VonKossa染色比较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结果:①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证实成骨细胞组织块培养法与骨髓培养法培养出的成骨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后阳性细胞的表达:组织块培养法成骨细胞纯度为(90±6)%,高于骨髓培养法(68±10)%。③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活性的测定: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培养第3天后可见细胞增殖趋势发生明显变化,组织块法的增殖优于骨髓培养法;碱性磷酸酶检测表明在细胞分化方面,骨髓培养法优于组织块培养法。④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VonKossa钙结节染色证实骨髓培养法与组织块培养法形成的钙结节数量分别为(8±6)个/视野及(12±3)个/视野,无显著差异。结论:骨髓培养法与组织块培养法各有优点与不足,需根据具体实验要求确定相应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EOS成像系统的介绍及其评估下肢力线临床价值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青 翁文杰 +1 位作者 王渭君 孙明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75-878,共4页
介绍EOS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背景,结合该技术的宣传说明和现有的文献报道,了解到低剂量EOS技术可以将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降低5~10倍,而微剂量EOS甚至可以将辐射剂量降低至45倍;在成像质量方面相较于CR的图像质量只高不低;系统自带有E... 介绍EOS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背景,结合该技术的宣传说明和现有的文献报道,了解到低剂量EOS技术可以将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降低5~10倍,而微剂量EOS甚至可以将辐射剂量降低至45倍;在成像质量方面相较于CR的图像质量只高不低;系统自带有EOS 2D和3D工作站,2D工作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轻松实现对下肢冠状位和矢状位力线的测量和评估,在3D工作站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后可以三维测量肢体的倾斜和扭转,利用这些测量结果,在进行术前评估、完善术前规划以及术后测量评估手术效果等方面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测量的准确性方面,大量的文献报道认为EOS 2D测量和普通放射学测量精确度相当,而EOS 3D重建测量的精确度可媲美CT以及MRI。基于EO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对其在评估下肢力线准确性方面的文献报道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 下肢 力线 放射测量术
下载PDF
公式法与K-均值聚类分析法在判断站立位矢状面骨盆前后倾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明达 翁文杰 +3 位作者 邱勇 王渭君 徐志宏 闵令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通过与标准方法测量对比,比较公式法与K-均值聚类分析法在判断站立位矢状面上骨盆前后倾的准确性。[方法]选取78位健康志愿者(20—65岁)的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含髋关节),测量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投射角,并采... [目的]通过与标准方法测量对比,比较公式法与K-均值聚类分析法在判断站立位矢状面上骨盆前后倾的准确性。[方法]选取78位健康志愿者(20—65岁)的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含髋关节),测量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投射角,并采用标准法判读骨盆的前后倾。采用公式法及均值聚类分析进行分析判定骨盆的前后倾,并将结果与标准判定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分析符合率。[结果]采用公式法判定的结果中1例不一致,符合率为98.70%,Kappa值=0.965〉0.7,一致性高;K-均值聚类分析法中15例不一致,符合率为80.77%,Kappa值=0.523〉0.4,一致性一般;可以得出公式法较K均值聚类法的符合率更高。[结论]公式法可作为一种准确地评判站立位时骨盆前后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倾斜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 K-均值聚类 骨盆倾斜角 骶骨倾斜角
原文传递
高龄高危病人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涛 蒋青 翁文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48例8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手术,ASA评分:Ⅰ级22例、Ⅱ级13例、Ⅲ级11例、Ⅳ级2例。所有病例术前详细检查,针对其基础病积极内科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术中注意手...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48例8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手术,ASA评分:Ⅰ级22例、Ⅱ级13例、Ⅲ级11例、Ⅳ级2例。所有病例术前详细检查,针对其基础病积极内科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术中注意手术体位、加强麻醉监测,术后积极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6个月),Harris评分70~94分,平均88分。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高危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医生要充分重视,及时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的操作,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高危 基础病 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