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94
1
作者 张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4,99,共6页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本土化 中国灵魂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从ChatGPT智能革命谈起 被引量:65
2
作者 蓝江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面对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需要与人工智能研究者一起来面对相关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数据库、算法和算力,但它仍然是面向人的智能应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摆脱... 面对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需要与人工智能研究者一起来面对相关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依赖于数据库、算法和算力,但它仍然是面向人的智能应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摆脱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物化认识论和零和博弈思维,将人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系视为智能关联主义,来理解智能技术带来的科技革命。最后,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带来意识形态上的挑战。我国力图从技术上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新的认识世界的框架,探索出适宜于智能关联主义的人文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文社会科学 ChatGPT
原文传递
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47
3
作者 孙乐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76,205,共29页
农民土地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唯物史观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围绕农民土地问题,推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走出了中国独特的革命、建... 农民土地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唯物史观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围绕农民土地问题,推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走出了中国独特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层透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演变及其独特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初心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土地问题 农民 革命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福柯的异托邦:斜视中的他性空间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一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189,共5页
福柯的思想构境常常会建构一种打破可见生存常识和现成全部人类文化教化构架的异托邦飞地。这种所谓的异托邦,与现实存在中并不存在的美好的理想悬设——乌托邦不同,乌托邦总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光亮彼岸世界的引领,而异托邦不是彼岸世界,... 福柯的思想构境常常会建构一种打破可见生存常识和现成全部人类文化教化构架的异托邦飞地。这种所谓的异托邦,与现实存在中并不存在的美好的理想悬设——乌托邦不同,乌托邦总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光亮彼岸世界的引领,而异托邦不是彼岸世界,它就客观存在于此岸的某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他性空间》 异托邦 乌托邦 异质空间
下载PDF
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构境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一兵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50,207-208,共19页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是海德格尔早期学术思想构境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他在深入思考遭遇性的有意蕴的世界的现象学呈现后,认为应重新解析日常世界的伪像,从而指认出有意蕴的遭遇性世界。意蕴不是认识论的范畴,而是一种遭遇性的存...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是海德格尔早期学术思想构境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他在深入思考遭遇性的有意蕴的世界的现象学呈现后,认为应重新解析日常世界的伪像,从而指认出有意蕴的遭遇性世界。意蕴不是认识论的范畴,而是一种遭遇性的存在。一个东西被我们遭遇为何,我们怎样遭遇它,这两个相遇构境层都不是那种伪谬主—客体二元模式中假想的简单对象性觉识和客观描述。意蕴的展露直接表现为两个存在特征:意蕴的上手—在手状态和意蕴在共同世界中的显现。任何存在者都只能在一定的上手—在手的时间性中展现自己的在此存在,存在就是意蕴建构起来的相遇之发生,但是,在共同此在的相遇中,意蕴世界显现为常人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意蕴 世界 常人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主义为何与如何面对空间化问题?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怀玉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空间化问题既是传统哲学研究所忽略的、因而应当重视的领域,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的独特视角。一方面,当代社会现实新变化要求我们关注空间问题,而传统唯物史观不足以直接回答这个时代问题,空间化研究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 空间化问题既是传统哲学研究所忽略的、因而应当重视的领域,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的独特视角。一方面,当代社会现实新变化要求我们关注空间问题,而传统唯物史观不足以直接回答这个时代问题,空间化研究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根本途径。空间化问题研究不仅不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反而弥补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空间角度的缺失。另一方面,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符合当代现实的空间化理论,才能澄清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中的问题,辨明当代社会空间化发展研究的科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空间化问题 当代意义
原文传递
历史规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文本的呈现方式 被引量:16
7
作者 唐正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8,204,共16页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具体社会形态发展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性的探讨视为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在《资本论》中,这种理论特点通过资本主义批判的科学方法论而清晰地展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具体社会形态发展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性的探讨视为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在《资本论》中,这种理论特点通过资本主义批判的科学方法论而清晰地展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凭借这样的辩证解读视角在历史观解读上超越同时代其他思想家。对这一点的强调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当代国外学界从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二元论框架来解读唯物史观的理论努力进行有效的剥离,从而使我们对唯物史观的深层内涵作出更为清晰的把握,而且还能使我们在历史观和方法论层面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唯物史观 辩证统一
原文传递
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历史自信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乐强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共14页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透过历史现象来把握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和普遍原理蕴含着具体化的内在要求,与其说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在于抽象的普遍性,倒不如说在于其方法论和普遍原理的具体...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透过历史现象来把握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思维和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和普遍原理蕴含着具体化的内在要求,与其说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在于抽象的普遍性,倒不如说在于其方法论和普遍原理的具体化运用。而大历史观恰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具体形态。大历史观主张从长时间周期、大空间视野、整体性思维、深层逻辑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是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看问题的理论思维和方法。只有以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为指导,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内涵,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把握它们的根本特质及其世界历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从理论思维向战略谋划再向实践方略的正确转化,增强未来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坚定历史自信,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顺势而为,走好当下和未来的路,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大历史观 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思维
原文传递
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思主义--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战后形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创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创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继续致力于英国本土问题的研究,逐步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1956年以后,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新左派思想家陆续出版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著作,最终将文化马克思主义呈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马克思主义斯大林主义 英国新左派 “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面向南京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的哲学素养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哲学都持有一种非功利的态度,重视自身哲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但是,以中学阶段哲学教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课程形态上,都不再能... 面向南京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的哲学素养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哲学都持有一种非功利的态度,重视自身哲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但是,以中学阶段哲学教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课程形态上,都不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基于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教改实践,笔者从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和价值导向等方面就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养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素养 大学生 问卷调查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观的方法论缺陷谈起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正东 王新生(评点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4,共7页
鲍德里亚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在建构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时,只把消费社会当作一个客观的事实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拘泥于非历史性的社会学方法,无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准确地把握批判... 鲍德里亚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在建构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时,只把消费社会当作一个客观的事实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拘泥于非历史性的社会学方法,无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准确地把握批判和超越消费社会的路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时期由于撇开了对生产过程的正面分析而直接进入到对财富分配领域的批判性研究,因而还不具备历史地分析消费过程的思想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界定了生产过程对消费过程的决定性,但对消费过程本身有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19世纪50年代初期的思想过渡,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不仅从资本统治模式的复杂性的角度,深刻地指出了消费过程对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性,而且最终还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发展性的角度,阐释了由消费过程所滋生的观念拜物教的消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生产过程
原文传递
身份的迷思——当代西方身份政治学的兴衰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薇 张亮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5,85,142,共10页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资本主义新变化时期,兴盛于世纪交替之际,并形成多元文化主义式身份政治和正义式身份政治两大典型理论形态,有效地批判了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加深的不平等社会关系。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身份政治学的弊端显露无疑,无力回应批判资本主义的激进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只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议题之中,才可能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西方左派 身份认同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亮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2,共11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历史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是铸...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历史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共同体身份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重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秘诀,以人民为中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主线。这一论断的提出、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人民为中心 民族理论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乐强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8,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深刻把握中国的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特色及发展规律,而“两个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深刻把握中国的整体性特质和当代中国实践的本质特色及发展规律,而“两个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解决当代中国问题;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只有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形式,才能造就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就此而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是建构当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创新道路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5,共10页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形成过程中的"精神领袖"。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所开辟的理论创新道路,并组织、领导学派成员沿着"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这一创新道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成果丰硕的创造性探索。作为&...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形成过程中的"精神领袖"。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所开辟的理论创新道路,并组织、领导学派成员沿着"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这一创新道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成果丰硕的创造性探索。作为"精神领袖",他的思想领导作用体现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破旧"是指他发挥自己的哲学史专长,对实证主义进行了系统批判;"立新"则既指他确立了"批判理论"新观念,也指他为了落实"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而实施的"独裁"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海默 法兰克福学派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如何研究城市问题:一种三元空间辩证法视角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怀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对城市问题的迟钝与失语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缘于城市问题意识不自觉,另一方面则衍生于研究方法论的短板。马克思主义要介入城市问题的讨论,其主要任务首先并不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是对目前主流的城市问题研究的实...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对城市问题的迟钝与失语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缘于城市问题意识不自觉,另一方面则衍生于研究方法论的短板。马克思主义要介入城市问题的讨论,其主要任务首先并不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是对目前主流的城市问题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之批判反思,以彰显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生命力。在这方面,西方都市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列斐伏尔与哈维分别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中发现了各自的三元空间辩证法,二者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市社会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问题 空间辩证法 列斐伏尔 哈维
下载PDF
《穆勒评注》中“交往异化”的准确内容及其思想史地位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正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4,共8页
虽然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思想是以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为前提的,但实质上它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劳动异化观之基础上的。就像《44年手稿》的第一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从表面上看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但实质上... 虽然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思想是以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为前提的,但实质上它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劳动异化观之基础上的。就像《44年手稿》的第一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从表面上看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但实质上却是以由自由自觉的劳动所串起来的此个体与彼个体共享人的本质的关系为方法论前提的。由此,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方法论基础不仅不是建立在单个人的基础之上,而且也不是建立在基始性的主体际性关系的基础上的,而是以动态性的劳动活动为核心内容的。正是这种"劳动",而不是"关系",才使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具备了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人 交往异化 劳动
下载PDF
当怀旧成为商品——逆托邦及其批判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玮杰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以怀旧作为终极指向的逆托邦是当代社会的症候。本意为“乡愁”的怀旧在当代并非一般文化或集体意识现象,它作为一种欲望—幻象构建,浓缩了“无乡可愁”的过度现代性状况下社会主体虚假的故乡认同困境。在资本再生产逻辑所推动的“万物... 以怀旧作为终极指向的逆托邦是当代社会的症候。本意为“乡愁”的怀旧在当代并非一般文化或集体意识现象,它作为一种欲望—幻象构建,浓缩了“无乡可愁”的过度现代性状况下社会主体虚假的故乡认同困境。在资本再生产逻辑所推动的“万物商品化”过程中,怀旧以扭曲的历史主义叙事结构掩盖了历史性之真实张力。作为承载当下特定社会形式规定性的商品,怀旧欲望—幻象在其建构过程中以不同于法兰西理论语境下“力比多部署”的方式驱使欲望生产机制下的“经济人”延伸为“心理人”,从而呈现了当代社会欲望生产的内在力比多经济学结构及其创伤性内核。以怀旧为主旨的逆托邦作为时间维度的误认,正如拜物教误认一样,终将在生产这种幻想(象)结构的社会形态瓦解后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现代性 欲望生产 力比多经济学 资本
原文传递
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教科书体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7,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于2009年公开面世。这部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思想性、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必将对中国高校的原理教学产生重大影响。但如何客观评价这部教...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于2009年公开面世。这部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思想性、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必将对中国高校的原理教学产生重大影响。但如何客观评价这部教材在教科书体系改革方面的历史地位呢?我们以为,必须要以史为鉴,只有把它还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流变史中,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它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基于此,本刊集中编辑了这组文章,详细分析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传播及其中国化历程,科学总结了我国近30年来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历史经验,客观评价了这部教材在教科书体系改革方面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引起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代表编辑部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应当 历史意义 科学总结 历史价值
下载PDF
论红色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静 张亮 《理论视野》 CSSCI 2019年第7期34-39,共6页
进入新世纪,学界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兴起阶段;研究逐步规范化阶段;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阶段;在新时代继续前行阶段。通过长时期、宽领域、多视角的研讨,学者们在分析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主要... 进入新世纪,学界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兴起阶段;研究逐步规范化阶段;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阶段;在新时代继续前行阶段。通过长时期、宽领域、多视角的研讨,学者们在分析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主要从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及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视角对红色文化展开研究。新时期,学界应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研究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对于红色文化的新认知、新境界,提升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红色文化 发展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