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的分工地位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志彪 姚志勇 吴乐珍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57,共7页
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演化的诸多不确定性和“逆全球化”态势,导致全球产业链重组不可避免。本文基于国外政府和企业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内向化、区域化和多元化的重组趋势,从增强产业链粘性和韧性、配套跨国公司、推... 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演化的诸多不确定性和“逆全球化”态势,导致全球产业链重组不可避免。本文基于国外政府和企业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内向化、区域化和多元化的重组趋势,从增强产业链粘性和韧性、配套跨国公司、推进自贸进程、内外链互动循环、产业链集群升级等基本方向提出了直接对策,并从“竞争中性”政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配套基础性策略,从而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巩固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产业链重组 产业链集群 全球分工体系
原文传递
从分割走向整合: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 被引量:329
2
作者 刘志彪 孔令池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36,共17页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是重塑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当前中国的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转轨时期政府的各种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如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产...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是重塑大国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当前中国的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转轨时期政府的各种干预市场的选择性行为,如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产权交易市场壁垒、商品和要素市场分割等。"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区域倾斜政策和不规范的优惠政策、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互动策略、小国贸易条件下的对外贸易偏好、政府合作机制虚化等因素,是形成"行政区经济"现象的直接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与追赶型战略决定的增长体制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据此提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决定了速度型赶超要让位于效率和质量型赶超,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阶段可先从改造地方政府的目标偏好函数、改革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入手,未来要逐步实现赶超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当前要制定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行为的负面清单;要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按照要素的公共性分类,先易后难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要兼顾中央统一集权与地方发展积极性,实现央地关系的法治化;要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收购,强化市场一体化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市场整合 统一大市场 赶超战略 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89
3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8,M0004,239,共16页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加速结构转换是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已成为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利用全球169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结构转换怎样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加速结构转换是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已成为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利用全球169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结构转换怎样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是:(1)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当结构转换度位于拐点值左侧时,结构转换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软化,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促进效应;当结构转换度位于拐点值右侧时,结构转换则会引发产业空心化,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抑制效应。(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转换已从适应性调整阶段转向战略性调整阶段,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愈加明显,但结构转换度总体上尚处在"倒U"曲线拐点值的左侧,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源泉,因此,中国当前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应适当降低增长速度预期,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速结构转换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转换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49
4
作者 刘志彪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3,共9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新现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强化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链现代化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新现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强化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涉及培育全球价值链上的"隐形冠军"、塑造"链主"地位和要素协同等方面的突破问题,需要在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协调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业布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隐形冠军 全球价值链 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服务业发展与“结构性减速”辨析--兼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被引量:111
5
作者 张月友 董启昌 倪敏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5,共13页
学界流行用"结构性减速"解释经济下行,将我国增速放缓的产业原因归于经济服务化。我们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但导致此轮增长动力衰减的产业成因不在服务业,而在工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服务化... 学界流行用"结构性减速"解释经济下行,将我国增速放缓的产业原因归于经济服务化。我们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但导致此轮增长动力衰减的产业成因不在服务业,而在工业;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还不突出,产业结构服务化非但没有阻碍反而显著促进了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性质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生产率差距将趋于收敛,服务业已成为在经济增长换挡期进行调结构和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因此,应正确认识服务业的行业性质;及时从发展基于全球价值链(GVC)下的制造业全球化转向嵌入全球创新链(GIC)的服务业全球化;以创新促改革,着力解决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减速” 经济服务化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99
6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孙瑞东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6,共8页
在当前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质态的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它要求产业内涵具有知识性,产业发展具有未来性,产业布局要凸显虚拟性,产业组织要偏向扁平性,产业创新要突出基础性,产... 在当前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质态的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它要求产业内涵具有知识性,产业发展具有未来性,产业布局要凸显虚拟性,产业组织要偏向扁平性,产业创新要突出基础性,产业政策要注重平等性等。当前,江苏产业发展正处于结构改革阶段,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加强“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之间的联系,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等。目前,江苏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存在总体布局速度较慢、省内布局不平衡、支撑要素生态不够优化等主要问题。为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效应对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挑战,江苏产业发展宜在战略和政策上采取锻造长板+补足短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虚拟集聚+物理集聚、市场需求+制度供给、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等新办法和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革命 未来产业 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被引量:100
7
作者 刘志彪 孔令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在系统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逻辑主线的基础上,量化测度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发现:地区间差距持续缩小,上海的龙头作用未充分发挥;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滞后于商品市场;地区间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创新合作能... 在系统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逻辑主线的基础上,量化测度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发现:地区间差距持续缩小,上海的龙头作用未充分发挥;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滞后于商品市场;地区间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创新合作能力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潜力较大;铁路交通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和各自为战;社会保障差距明显扩大,文化基础设施差距趋于缩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区域合作不断走向纵深,但依然存在制度掣肘。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着力于: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区域统一市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统一竞争规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创新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协调发展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构筑区域开放市场;健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区域环保合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区域协同决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长三角 发展特征 基本策略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与全球产业链集群重构 被引量:78
8
作者 刘志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3,241,共9页
新冠疫情将会动摇过去几十年中建立起来的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未来各国只有不再继续沿用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一个纯经济概念来支持疫情后的产品内分工,社会成本才可能是产业配置的最终决定标准。过去由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 新冠疫情将会动摇过去几十年中建立起来的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未来各国只有不再继续沿用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一个纯经济概念来支持疫情后的产品内分工,社会成本才可能是产业配置的最终决定标准。过去由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将会在未来发生猛烈的规模缩减、范围缩小、地理变更和形式变化,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中国产业链完全撇开或替代。疫情后中国还要坚决维护以嵌入GVC形式的经济全球化,但是原来的嵌入战略需要调整。中国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可能要由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全球化战略转向利用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基于中国企业对GVC与地方性产业集群双重嵌入的现实,未来中国政府应该主动地推进全球产业链集群的建设步伐,以应对未来全球化方向演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经济全球化 产品内分工 全球产业链集群
下载PDF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67
9
作者 刘志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6,84,共9页
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大大落后于商品市场,阻碍因素主要有纵向政府治理、横向政府治理和企业市场势力等三方面。其中,纵向政府治理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大大落后于商品市场,阻碍因素主要有纵向政府治理、横向政府治理和企业市场势力等三方面。其中,纵向政府治理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以赶超西方国家为目标的现代化进程还在进行中,赶超型体制中的增长追赶战略,需要更多地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而横向地方政府治理阻碍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公司化倾向,地方政府主导性产业政策成为了分割市场的手段和工具。为此,需要从规模建设、结构建设、功能建设、机制建设、组织建设、空间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等七个方面,探索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统一大市场 纵向与横向政府治理 行政区经济 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特征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65
10
作者 凌永辉 刘志彪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4,共9页
中国基于出口导向战略的全球价值链依附性嵌入模式是在国内供给和需求"双弱"背景下的理性选择,但这却造成了内需和出口之间的结构性背离,从而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化解这种结构性背离的关键机制,是以动... 中国基于出口导向战略的全球价值链依附性嵌入模式是在国内供给和需求"双弱"背景下的理性选择,但这却造成了内需和出口之间的结构性背离,从而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化解这种结构性背离的关键机制,是以动态比较优势构建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即依靠强大的国内有效需求建立起"以我为主"的全球化产业分工组织机制。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拥有自生能力、强调动态竞争、重视大国优势和较长的产业链延伸四个方面。中国构建内需主导型全球价值链,需要从微观层面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从中观层面维护产业平等竞争,从宏观层面优化政府的经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主导 全球价值链 大国优势 全球化
原文传递
双循环格局下的链长制: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的新形态和功能探索 被引量:65
11
作者 刘志彪 孔令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链长制”,是中国地方政府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管理需要,对其产业政策形态所做的突破性尝试,其目的是为了对以市场协调的产业链运行机制发挥补充而非替代作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 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链长制”,是中国地方政府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管理需要,对其产业政策形态所做的突破性尝试,其目的是为了对以市场协调的产业链运行机制发挥补充而非替代作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创新和演变的方向,将从直接的挑选产业为主,转向维护产业链运行、协调产业链联系、促进产业链现代化为中心。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在全球产业链重组趋势中建设全球产业链集群,是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实施“链长制”,地方政府可以从做实平台载体、强化要素投入、加强政策配套等方面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向融合;还可以通过创新研发投入方式、实施产业链招商和构建国内统一市场等,吸引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企业进入本地产业链,进而形成相对完整、一体化发展的全球产业链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链长制 链主 产业政策 创新链 产业链集群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59
12
作者 高波 孔令池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6,共13页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城乡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根据对28个省份2003-2015年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城乡融合...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城乡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根据对28个省份2003-2015年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在短期内仅存在城乡融合发展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均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相比于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城乡空间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基础设施融合的促进效力更强;城乡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对经济增长发挥着更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经济增长并不能主动反哺于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采取必要的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制度安排,并注意分类指导,探索符合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经济增长 互动机制 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
原文传递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1 位作者 冯宗宪 李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 动态分析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价值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55
14
作者 刘志彪 陈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71,共7页
更高质量地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上构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这要求发挥政府和市场次序有别的"双强"作用。发挥政府强力推动作用的目的,是营造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要在竞争和协商中处理好... 更高质量地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上构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这要求发挥政府和市场次序有别的"双强"作用。发挥政府强力推动作用的目的,是营造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要在竞争和协商中处理好各自的利益诉求,设计出牵引一体化的动力引擎。当前应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发挥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龙头的辐射作用;在长三角范围内复制推广国家试点政策;打造有形"飞地经济"和无形"互联网平台"整合区域资源;鼓励企业在长三角范围内兼并收购;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区域协调作用;逐步构建长三角区域的竞争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下载PDF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被引量:54
15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亟需从过去那种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客场经济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的主场经济全球化,即在扩大内需条件下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国际...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亟需从过去那种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客场经济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的主场经济全球化,即在扩大内需条件下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以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来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中国进行主场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在于把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增加高级生产要素投入,把全球价值链转化为具有促进产业升级功能的全球创新链。这需要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以国内价值链为依托、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以"互联网+"数字经济为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纽带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其具体政策取向包括坚决激活和维护市场主体活力、搭建扩大内需的经济平台、更加重视和强调对内开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 双循环 主场 客场 经济全球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疫情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重组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50
16
作者 刘志彪 陈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共7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和中国产业链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短期来看,主要表现为发达经济体秩序停滞造成我国进出口产业链断裂、外部需求萎缩等;中长期来看,全球回归内向化倾向和经济全球化倒退则可能动摇现有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中国作为维护全球... 新冠疫情对全球和中国产业链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短期来看,主要表现为发达经济体秩序停滞造成我国进出口产业链断裂、外部需求萎缩等;中长期来看,全球回归内向化倾向和经济全球化倒退则可能动摇现有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中国作为维护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在后疫情时代要从帮扶广大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以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既要努力尽快恢复我国产业链中断的部分,从战略上又要致力于形成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尤其是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一体化协同发展,逐步构建出中国的统一超大规模市场,更好地把出口导向型全球化战略转型为基于庞大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新冠疫情 产业链
原文传递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 被引量:48
17
作者 刘志彪 徐天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共10页
实施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在尽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我国可以依托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建设,培育发展国内价值... 实施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在尽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我国可以依托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建设,培育发展国内价值链的“链主”企业,从而推动产业链上形成各种“隐形冠军”。目前实践中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尚存在不少瓶颈和障碍,需要各级政府转变经济政策的倾向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发挥产业链“链长”和“链主”的双重作用。在“链长”的帮助和协调下,主要由“链主”即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主导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工作,需要重点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区和主干工业互联网,实施政务服务、资金扶持、质量品牌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强链补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隐形冠军 产业链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论新发展格局下重塑新的产业链 被引量:48
18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7,共8页
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转向重塑新的产业链,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在内的产业链现代化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从发展战略性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产业组织机制... 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转向重塑新的产业链,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在内的产业链现代化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从发展战略性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产业组织机制、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安全五个角度进行理解。通过实施内需主导战略、新型国家创新战略、高水平经济开放战略构建新的产业链,支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其内在逻辑是: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在高水平开放中不断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在新发展格局下,重塑新的产业链,要在产业链管理的"链长制"建设、产业链集群建设、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国际公共品属性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发展战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3
19
作者 孙文婷 刘志彪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经济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基于2013-2018年10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农民... 数字经济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基于2013-2018年10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农民增收的基本传导机制和异质性传导机制,并以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农民增收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间接促进农民增收;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存在显著城镇化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应该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镇化 农民增收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基石 被引量:46
20
作者 刘志彪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共8页
在所有可能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中,真正可能长期地、持续地扭曲其进程的主要力量,是制度方面的阻碍因素。因而,消除制度扭曲阻碍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因素,既可以进行行政权力调整,合并行政体或让渡部分行政权力,也可以放开市... 在所有可能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中,真正可能长期地、持续地扭曲其进程的主要力量,是制度方面的阻碍因素。因而,消除制度扭曲阻碍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因素,既可以进行行政权力调整,合并行政体或让渡部分行政权力,也可以放开市场进行充分竞争,从而形成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微观基础,或者在放开市场的同时规范竞争,以建设统一竞争规则来协调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主要以国家的《竞争法》为准绳,逐步修订和废除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冲突的过时的法规和政策,统一协调和规划各地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加速经济政策扩散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一体化发展 制度创新 竞争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