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8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被引量:697
1
作者 朱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88,共7页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适应对我国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有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当前 ,农民工的适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 ,政策性与制度性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适应的深入 。
关键词 农民工阶层 城市适应 中国 城市化 障碍因素
下载PDF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被引量:499
2
作者 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7,共10页
Face ( mianzi ) and favor (renqing ) used to be researched in a descriptive level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y actually work in their own ways with their hypoth... Face ( mianzi ) and favor (renqing ) used to be researched in a descriptive level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sociological theor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y actually work in their own ways with their hypothesis, meaning and functions in Chinese society. Chinese people assume that society should construct in reasonableness ( qingli) , in which favor is a kind of long reciprocity without counting or estimating while face refers to on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other’s mind in his or her community. The people know that social resources and authority would transmit from the magnates to them if face and favor could be connected with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社会 人情 中国 社会生活 社会伦理
原文传递
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 被引量:348
3
作者 胡鹏辉 高继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9,共10页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新乡贤"一词被提出并引发了众多讨论。文章在考察新乡贤的历史渊源之后,提出应着重强调其"在乡性"、资财、知识与道德。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新乡贤"一词被提出并引发了众多讨论。文章在考察新乡贤的历史渊源之后,提出应着重强调其"在乡性"、资财、知识与道德。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在目前乡村价值规范体系坍塌的情况下,新乡贤的核心作用在于凝聚乡邻,以道义整合利益,发展出在新时代下适应乡村发展的共享价值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乡民提供一套行动准则,实现乡村治理由"主体到规则"的转变,进而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与此同时,需要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认知偏误:首先,新乡贤不应是"现代化治理"的主体,而是起到助力作用,乡村治理的主体应是乡民;其次,"新乡贤"是可以促进和催化的,但绝不能"培育";最后,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约束制度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并发挥"同乡会""团拜会"与各种仪式性活动的优势来培育新乡贤的作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在乡性” 价值规范 村民自治
下载PDF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被引量:247
4
作者 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共11页
M.S. Granovetter’s hypothesis of “strong tie” and “weak tie” has been used in researching on the rural migrants in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atter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re unavail... M.S. Granovetter’s hypothesis of “strong tie” and “weak tie” has been used in researching on the rural migrants in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atter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re unavailable to be analyzed with the concepts in pairs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 materials, most of the rural migrants having jobs are favored with their ingroup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se phenomena, the concepts of “strong trust” and “weak trust” are constructed. Compared with th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pairs, “weak tie” is suitable for explaining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bility, and the “strong trust” can explain why so many peasant workers from one village or one place are working in the same cities, communities or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关系信任 关系强度 农民工 求职策略 社会学研究
原文传递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被引量:326
5
作者 郑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7-191,共25页
本文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试图分析和勾勒出空间概念在西方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境遇变迁,并深入探讨当代西方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思想来源、基本特征和理论意义。这一空间转向将空间概念社会本体论化,它具有借鉴并超越传统的客观环境论... 本文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试图分析和勾勒出空间概念在西方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境遇变迁,并深入探讨当代西方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思想来源、基本特征和理论意义。这一空间转向将空间概念社会本体论化,它具有借鉴并超越传统的客观环境论和主观空间论,以及反客观主义、反普遍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主导特征。但是其空间视角依然不同程度地为笛卡尔的主客体二元论所困扰,并受制于时间与空间二元化的传统思路,针对于此,本文将展望一种对空间概念的理论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社会空间 空间转向 空间本体论 西方社会学
原文传递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被引量:289
6
作者 周晓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3,共8页
认同,涉及到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中形成了多种有关认同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导源于符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和由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反叛"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两种认同... 认同,涉及到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中形成了多种有关认同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导源于符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和由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反叛"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两种认同理论在理论维度上涉及到相同的研究主题,在经验维度上同样面临诸多需要科际合作的领域。通过对两种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来源和相关经验研究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存在着整合的基础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比较与整合
下载PDF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 被引量:189
7
作者 童星 林闽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6-98,共13页
本文对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问题作了新的研究。文章提出,使用特困线(活命线)、温饱线(贫穷线)、发展线(脱贫线)代替现行单一的贫困线(脱贫线),既可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生活的层次和差距,又能将扩大再生产、转入商品经济发展轨道作为脱... 本文对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问题作了新的研究。文章提出,使用特困线(活命线)、温饱线(贫穷线)、发展线(脱贫线)代替现行单一的贫困线(脱贫线),既可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生活的层次和差距,又能将扩大再生产、转入商品经济发展轨道作为脱贫标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作者还具体列出了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及对不同家庭、地区、年份贫困标准进行微调的测定方法和测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标准线 人均纯收入 我国农村 恩格尔系数 相对贫困 发展线 温饱线 贫困线 生活消费品 绝对贫困
原文传递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被引量:193
8
作者 王毅杰 童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8,共7页
Through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383 migrants in Nanjing conducted in 2002, the thesis deals with some feature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of the migrants.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size of the migra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383 migrants in Nanjing conducted in 2002, the thesis deals with some feature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of the migrants.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size of the migrant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is smaller, the density of it is higher,the homophily of it is stronger,the heterogeneity of it is weaker, and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of it is more prominent,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 citizens’ and the villg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农民 社会网络 社会资源 网络规模 网络密度
原文传递
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 被引量:239
9
作者 闵学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0,共6页
正在兴起的"特色小镇运动"恰逢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周期,产业经济导向为先的创建初衷很可能潜藏有规划无文创、有产业无消费和有特色无灵魂等问题。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直接考量基层政府和民众的精准治理能力。可尝试从小镇治理... 正在兴起的"特色小镇运动"恰逢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周期,产业经济导向为先的创建初衷很可能潜藏有规划无文创、有产业无消费和有特色无灵魂等问题。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直接考量基层政府和民众的精准治理能力。可尝试从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智库化、小镇运行机制平台化和网络化、小镇创新体系常态化和本土化以及小镇绩效评估精细化和全球化等方面入手,将特色小镇创建带入精准治理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精准治理 创建路径
下载PDF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 被引量:159
10
作者 朱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3,共6页
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居民的融合 ,是城市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在与农民工的互动交往中 ,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磨擦性互动 ,制度性歧视是主要的原因 ,但也有因农民工的活动条件与自身素质的限制而引起... 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居民的融合 ,是城市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在与农民工的互动交往中 ,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磨擦性互动 ,制度性歧视是主要的原因 ,但也有因农民工的活动条件与自身素质的限制而引起的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逐步地削弱制度性歧视的政策 ,使农民工成为一个既有保护又有约束的社会群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农民工 城市市民 群体性偏见 制度性歧视 社会互动 政策 磨擦性互动 社会结构
下载PDF
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8
11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106,共21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规模日渐庞大。他们进入城市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获得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的过程。本文以自我认同为切入点,通过对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调查,发现他们的自我认同失调,即大部分失地农民尚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规模日渐庞大。他们进入城市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获得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的过程。本文以自我认同为切入点,通过对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调查,发现他们的自我认同失调,即大部分失地农民尚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的转换。主要原因在于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时间性”效应导致自我认同的转换滞后于物质的搬迁,“空间性”效应带来的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也阻碍了自我认同系统的转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尚待进一步检验的一个命题,即“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自我认同,其社会参照系具有特定的“实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城市化 失地农民 自我认同
原文传递
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 被引量:135
12
作者 朱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关键词 社会支持 人道主义 支持活动 社会风险 慈善事业 资本主义 社会保障制度 私营企业主 性行为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189
13
作者 陈友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7,共7页
本文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概念、由来与数量界定进行了必要的理论阐述,构建了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判别标准,对法国、日本与中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演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相关问题进行... 本文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概念、由来与数量界定进行了必要的理论阐述,构建了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判别标准,对法国、日本与中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演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前景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口红利 人口负债 人口老龄化 人口转变
原文传递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被引量:173
14
作者 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4-83,共10页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寻求本土的概念来建构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是:人缘、人情和人伦。人缘是指命中注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人情是指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寻求本土的概念来建构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概念是:人缘、人情和人伦。人缘是指命中注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人情是指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秩序。三者构成的三位一体成为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它们彼此的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命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这三者便构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模式。其中,人情是它的基本样式,决定中国人际关系是什么,人伦是其制度化,决定怎么样,人缘是模式的总体原本,从根本上解释人际关系的为什么。如果以西方的人际关系特质作参照,便能发现它们在前提公设、方法、特征和表现方式上均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思想 社会文化背景 基本模式 天命观 为人处世 表现方式 血缘关系 特质 交换行为 中国传统
原文传递
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02
15
作者 陈友华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9,共9页
文章就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以将养老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的类型;... 文章就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以将养老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的类型;政府在保障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不存在孰轻孰重问题,无需每个社区单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 服务 责任
下载PDF
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 被引量:198
16
作者 吴愈晓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9-202,245-246,共24页
已有关于中国教育分层的文献大多关注总体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而忽略了因重点学校制度和学轨制(tracking)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通过分析CGSS2008数据,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教育层次的升学路径... 已有关于中国教育分层的文献大多关注总体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而忽略了因重点学校制度和学轨制(tracking)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通过分析CGSS2008数据,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教育层次的升学路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变量(户籍、父亲的职业地位和父母亲教育程度)影响子女的升学路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越有可能进入重点学校,或更可能选择学术教育轨道而非职业教育轨道。另外,前一阶段在重点学校就读对获得下一阶段重点学校教育机会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持"有效维持不平等"(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理论。作者认为,重点学校制度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不平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校制度 学轨制 有效维持不平等 教育获得
原文传递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 被引量:186
17
作者 风笑天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针对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并将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重大事件”来探讨其对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农村... 针对大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现实,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了婚姻家庭问题对于青年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并将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重大事件”来探讨其对农村青年的婚姻家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农村外出打工青年婚姻家庭现象的若干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 婚姻 家庭
原文传递
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 被引量:168
18
作者 风笑天 张青松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5期21-31,共11页
以二十年来的实证调查结果为依据,从理想子女数和性别偏好两个方面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变迁状况作了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城市居民 农民 中国 实证调整
下载PDF
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 被引量:167
19
作者 风笑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7,共5页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已失去了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保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 全社会在提倡尊老、爱...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已失去了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保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 全社会在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同时,还要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从观念上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养老 独立养老 独生子女父母 养老观念
下载PDF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 被引量:169
20
作者 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7,共9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btained in 1997, 1999 and 2000 about rural migrants of the Three Gorge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 of the migrants in the place of resettlement, it shows 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btained in 1997, 1999 and 2000 about rural migrants of the Three Gorge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 of the migrants in the place of resettlement, it shows that the adaptation in everyday life is better than the aspect of labor, and the latter is better than the mentality.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 of the Three Gorges, the paper point out that the types of resettlement and the care of local government are more important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 migrants in the early time of resettlement. The manner of labor, the difference of custom and public security will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 as the time goes on. The changes on type of resettlement since 1999 will bring some other problems on the adaptation of the rural migr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移民工作 中国 管理体制 社会适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