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868
1
作者 贺东航 孔繁斌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79,220-221,共19页
国家制订的公共政策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方场域,通过政策细化或再规划的过程,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从而形成中央统一性和地方多样性的执行格局,说明公共政策往往具有层级性;同时,任何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还具有多属性特征,重大领域的改革... 国家制订的公共政策需要落实到一定的地方场域,通过政策细化或再规划的过程,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从而形成中央统一性和地方多样性的执行格局,说明公共政策往往具有层级性;同时,任何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还具有多属性特征,重大领域的改革政策尤为明显,它同时承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项任务,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多部门的合作与配套政策的供给。为防止公共政策在执行中陷入"碎片化",可运用中国特色制度的高位推动,通过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采用协调、信任、合作、整合、资源交换和信息交流等相关手段来解决公共政策在央地之间、部门之间的贯彻与落实的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即构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中国经验 层级性治理 多属性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400
2
作者 贺东航 孔繁斌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204,共23页
"政策势能"是对中国公共政策"高位推动"的学术表达,也是对发端于西方的公共政策理论的一个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理性回应。基于对中国农村近20年林改政策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发文单位的不同位阶即可展示出不同... "政策势能"是对中国公共政策"高位推动"的学术表达,也是对发端于西方的公共政策理论的一个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理性回应。基于对中国农村近20年林改政策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发文单位的不同位阶即可展示出不同强弱的"政治势能",它是中国共产党核心理念的政治表达,国家部委常以此为触媒来推动政策落地。地方政府或执行单位能够识别出这些政策背后所具有的"政治势能",根据政策所蕴含的势能高低作出相应的执行策略调整。良性的公共政策落地应当包括政治势能和激励机制两者间的耦合度以及政治势能主体与机制的制度化。借助"政治势能",我们可以揭示某些公共政策执行力为何突然得以在某个时段集中增强的原因及其机制。政治势能是中国特色制度赋予政策执行的内在特征,可以展现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治逻辑。在新时代,理应重视政治势能的制度化,这包括"党的领导"的制度化、尊重地方的自主性、将高势能公共政策嵌入科层的常规政策体系执行之中,才能确保中国公共政策的良性落地,使之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 农村林改政策 政治势能 政策变现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 被引量:302
3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84,206,共27页
在系统思维的意义上,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着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的内在结构。以2003年"非典"疫情至2013年"芦山地震"十年间的重大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案例研究,讨论中... 在系统思维的意义上,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着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的内在结构。以2003年"非典"疫情至2013年"芦山地震"十年间的重大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案例研究,讨论中国应急管理在这五个尺度上的结构变化。总体来看,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固化与结构演进并存,目前以结构固化为主,但也存在推动结构演进的动力。通过归纳逻辑和类比方式,可以对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固化进行理论概化,提出"彗星"结构与"彗尾"效应,形成关于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的理论命题。中国应急管理脱离结构单独推进是陷入目前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需要回归结构,顺势而为,推动应急管理的结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系统思维 公共治理 救灾机制 政策体系 社会风险
原文传递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被引量:253
4
作者 陶鹏 童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68,共6页
由现代化过程中的邻避设施而引起的冲突正不断出现,邻避情结是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表述。本文聚焦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战略与核心机制,在分析邻避情结的涵义基础上,提出"预期损失-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目前该类群... 由现代化过程中的邻避设施而引起的冲突正不断出现,邻避情结是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表述。本文聚焦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战略与核心机制,在分析邻避情结的涵义基础上,提出"预期损失-不确定性"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目前该类群体性事件现状,得出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四种亚类型。最后,依据从"风险"到"危机"的逻辑顺序,提出具有综合性、主动性、全程性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战略框架,并建构了不同治理阶段的核心配套机制,力求在实践中对处理此类事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情结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 治理战略
下载PDF
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 被引量:189
5
作者 童星 张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46,共15页
在灾害管理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工程—技术"、"组织—制度"、"政治—社会"三种研究传统和与之相应的"灾害"、"危机"、"风险"三大核心概念。随着现实的发展,"灾... 在灾害管理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工程—技术"、"组织—制度"、"政治—社会"三种研究传统和与之相应的"灾害"、"危机"、"风险"三大核心概念。随着现实的发展,"灾害"概念在管理实践中逐渐被"突发事件"概念所取代。在风险、突发事件、危机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是风险与危机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二是突发事件将这种潜在的因果关系显性化。与此相应,应急管理也扩展为包括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在内的动态管理过程。这个分析框架可以对应急管理功能定位、应急预案绩效分析、治理结构优化、突发事件问责和群体性事件治理进行分析,以促进与完善中国的灾害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管理 应急管理 风险管理 危机管理
原文传递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6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1 位作者 陈逸 陈志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79-1996,共18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应加强基础理论、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计量分析、空间分析和动态模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土地集约利用 集约度
原文传递
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 被引量:147
7
作者 高传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9,158-159,共8页
在世界发展日益追求包容性、中国发展正面临持续性挑战的今天,包容性发展理应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主体的人人有责、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是一种更加全面、... 在世界发展日益追求包容性、中国发展正面临持续性挑战的今天,包容性发展理应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主体的人人有责、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是一种更加全面、更趋公平、更具人文关怀,因而也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论。中国推进包容性发展,必须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并从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改革完善和公共管理规范提升三个方面着力。针对当前中国面临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构失衡和自主发展的可行能力不足等核心问题,近期突破的重点应该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业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增长 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应对老龄化 被引量:142
8
作者 童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72,共4页
面对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必须构建包括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在内的老年保障体系。从老人居住方式来划分,养老只有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两种方式;社区作为平台和纽带,可以将家庭和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将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都转变成社会化养老... 面对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必须构建包括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在内的老年保障体系。从老人居住方式来划分,养老只有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两种方式;社区作为平台和纽带,可以将家庭和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将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都转变成社会化养老服务。这种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可称之为"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要超越社区本身的狭小空间,充分利用社区外的资源为社区内的居家老人服务,就必须走"互联网+"的道路。为了助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应当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管齐下"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 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互联网+” 三社联动
原文传递
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一个新议题 被引量:140
9
作者 张海波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如何实现全过程均衡是当前中国应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参照的实践回顾显示: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具体有五大表现:一是忽视风险预防与减缓;二是削弱监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跨... 如何实现全过程均衡是当前中国应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参照的实践回顾显示: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具体有五大表现:一是忽视风险预防与减缓;二是削弱监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跨阶段特征;三是割裂预警与其他响应机制的衔接关系;四是低估社交媒体条件下的舆情回应;五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既有的理论研究虽然厘清了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的构成与运行,但均未特别强调全过程的均衡。面向中国实践,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可同时强调准备、预防、减缓、响应、恢复、学习6项分阶段机制和监测1项跨阶段机制。这一"6+1"理论框架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应急管理"促整合"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基础"提供一种共同的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过程 全过程管理 中国实践
原文传递
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127
10
作者 李里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9,共13页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诉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众动员技术。通过通俗而有力的政治口号,确立了诉苦光荣的舆论空间;通过集体开会和典型示范,削弱了农民诉苦的种种顾虑;通过苦主选择和会场布置,激发了农民的愤怒与仇恨;通过诉苦...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诉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众动员技术。通过通俗而有力的政治口号,确立了诉苦光荣的舆论空间;通过集体开会和典型示范,削弱了农民诉苦的种种顾虑;通过苦主选择和会场布置,激发了农民的愤怒与仇恨;通过诉苦与分配、诉苦与算帐相结合,打破了可能出现的僵局;通过追挖苦根和道德归罪,使农民苦难有了宣泄的对象。借助种种动员技术和策略,共产党得以将乡村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顺利实现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苦 土地改革 民众动员 权力技术
原文传递
“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 被引量:122
11
作者 童星 马西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3,共7页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城乡之间的二元性矛盾引入了城市内部。在以户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正式制度的弹性逐步扩大的背景下,依据社区、市场和市民文化等资源,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正在自下而上悄悄地开始启动。外来新移...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城乡之间的二元性矛盾引入了城市内部。在以户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正式制度的弹性逐步扩大的背景下,依据社区、市场和市民文化等资源,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正在自下而上悄悄地开始启动。外来新移民同城市社会的融合将依次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同质认同"等三个阶段。在目前所处的"敦睦他者"阶段,城市政府应依托社区采取一系列促进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对策,同时自上而下地将各种机会、待遇、保障同城市本地户籍相剥离,以"化整为零"的方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造一个纯粹个人之间公平竞争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新移民 社会融合 户籍改革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120
12
作者 吴少微 杨忠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6,共12页
公共政策的执行梗阻是困扰中国政府的长期难题。对于问题成因,学术界已经有了较充分的讨论,但现有文献很少注意中国情境的影响。通过识别"压力型体制"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两种中国情境,本文分析了中国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梗阻是困扰中国政府的长期难题。对于问题成因,学术界已经有了较充分的讨论,但现有文献很少注意中国情境的影响。通过识别"压力型体制"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两种中国情境,本文分析了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与西方经典理论假说的差异;通过分析Z市共建园政策案例的实践证据,本文对基于西方文化的模糊冲突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识别了3种可以用于解决中国政策执行问题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中国情境 压力型体制 集体主义文化
原文传递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12
13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7,共5页
本文从应急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应急体系的现实特点出发,澄清了应急能力评估在功能设定、层次确定、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等四个层面的理论问题。文章认为,应急能力评估应以风险识别和脆弱性分析为基础,开发分别适用于城镇和社区、城市... 本文从应急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我国应急体系的现实特点出发,澄清了应急能力评估在功能设定、层次确定、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等四个层面的理论问题。文章认为,应急能力评估应以风险识别和脆弱性分析为基础,开发分别适用于城镇和社区、城市、都市区域、国家的多层次模型,注重应急能力的整体性,探索应急准备与应急绩效之间的差异与因果关系,依据评估层次和评估内容选择评估方法,加强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推动应急能力评估的有效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能力评估 理论框架
原文传递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9
14
作者 孙俊华 陈传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6,共9页
本文从企业家关系网络特征和网络资源动员能力两个维度界定企业家社会资本,并将此概念操作化为四个指标。基于33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的纵向关系网络和政治身份对公司短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与部... 本文从企业家关系网络特征和网络资源动员能力两个维度界定企业家社会资本,并将此概念操作化为四个指标。基于33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的纵向关系网络和政治身份对公司短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与部分实证结果一致,主要由于中国市场化取得了巨大进展从而削弱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和社会资本功效的滞后性所致。同时,我们没有发现企业家的横向关系网络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企业家的声誉则表现出对公司绩效的正面提升作用,尤其是在提高企业绩效质量方面。企业家个人特质也表现出对公司绩效的显著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社会资本 公司绩效 社会网络 上市公司
下载PDF
制度化与有效性的平衡--领导小组与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107
15
作者 赖静萍 刘晖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共5页
探寻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对于提高当下中国国家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普遍存在于各级政府机构的领导小组因其独特的组织和权力结构而成为中国政治运行的重要节点,能够高效地集中行政资源,处理跨部门、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随... 探寻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对于提高当下中国国家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普遍存在于各级政府机构的领导小组因其独特的组织和权力结构而成为中国政治运行的重要节点,能够高效地集中行政资源,处理跨部门、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随着现代国家的理性化成长,领导小组也呈现出制度化趋势,为建构适合中国国情、制度化与有效性俱强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小组 部门协调机制 制度化 有效性
原文传递
政策溪流: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 被引量:102
16
作者 曾令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政策议程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看守人”的作用。金登采取“垃圾桶模式”对政策议程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在政策议程设立过程中,当政策之窗开启时,彼此独立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以及政治源流汇合,在政策企业家的努力之下,... 政策议程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看守人”的作用。金登采取“垃圾桶模式”对政策议程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在政策议程设立过程中,当政策之窗开启时,彼此独立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以及政治源流汇合,在政策企业家的努力之下,一些政策问题被排上了政策议程。在此过程中,模糊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政策之窗的开启极具影响;而“软化”过程也是政策建议受到重视以前所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议程 多源流 政策之窗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 被引量:83
17
作者 张海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风险社会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因其对现代性的深刻批判,风险社会正逐渐超越经济语义成为公共话语。但由于风险社会理论本身缺乏实践性,更多的讨论将围绕公共危机展开。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公共危机将会... 风险社会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因其对现代性的深刻批判,风险社会正逐渐超越经济语义成为公共话语。但由于风险社会理论本身缺乏实践性,更多的讨论将围绕公共危机展开。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公共危机将会更加频繁地发生,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同时基于风险社会的全球性,全球治理将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公共危机 治理 全球治理
下载PDF
敦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92
18
作者 马西恒 童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2,共8页
本文是一项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在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调查发现,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本文用中国传... 本文是一项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在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调查发现,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本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称之为"敦睦他者"。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经历三个阶段的构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敦睦他者"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需要政府、社区和新移民共同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移民 社会融合 社区发展 敦睦他者
下载PDF
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 被引量:92
19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从政府与危机的关系上看,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主要有三类:"诱发型"危机、"原发型"危机与"关联型"危机。从公共危机治理的角度来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减少"诱发型"危机,而"原发型"... 从政府与危机的关系上看,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主要有三类:"诱发型"危机、"原发型"危机与"关联型"危机。从公共危机治理的角度来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减少"诱发型"危机,而"原发型"以及"关联型"危机根源在于变革过程中所制造的风险,只有治理变革过程中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两类危机,特别是"原发型"危机的发生。在中国,问责制的出台直接来源于突发事件的推动。随着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问责时段从事后响应问责延伸到事前预防和善后恢复问责,问责对象也从行政官员扩展为党政领导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危机治理,减少"原发型"危机的发生,现有的官员问责也必须向前发展至风险问责,即从问相关个人之责,推进到问政策、制度、结构、价值之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突发事件 问责制
原文传递
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 被引量:77
20
作者 郁晓晖 张海波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6,共11页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境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失地农民特殊的时空记忆和所经历的时空转换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被动城市化 社会认同 社会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