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2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肠肌层细胞分离提取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陈凯 胡琼源 +1 位作者 管文贤 刘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尝试一种活性强、比例高的小鼠肠肌层细胞分离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降阶梯"策略构建解离液组合,逐层解离黏液层、黏膜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再使用消化液消化肌层细胞。其中,降阶梯式解离液是指胰蛋白... 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尝试一种活性强、比例高的小鼠肠肌层细胞分离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降阶梯"策略构建解离液组合,逐层解离黏液层、黏膜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再使用消化液消化肌层细胞。其中,降阶梯式解离液是指胰蛋白酶浓度在黏液层、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解离液中阶梯式降低;消化液是由胶原酶Ⅰ/Ⅳ、中性蛋白酶与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组成。实验组1、2、3的胰蛋白酶浓度(wt%)梯度分别为:0.50、0.25、0.10;0.50、0.30、0.20;1.00、0.50、0.25。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分离出肠肌层,并获得了肠肌层细胞,实验组1的肌层暴露比例为(91.00±1.87)%,细胞活性为(79.20±0.49)%。实验组1的肌层暴露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2[(91.00±1.87)%比(80.00±3.16)%,t=2.994,P<0.05]和实验组3[(91.00±1.87)%比(83.00±2.55)%,t=2.530,P<0.05];同时实验组1的细胞活性也显著高于实验组2[(79.20±0.49)%比(70.20±0.37)%,t=14.600,P<0.01]和实验组3[(79.20±0.49)%比(62.40±0.40)%,t=26.560,P<0.01]。结论本方法能够提取获得活性强、比例高的肠肌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肠肌层 细胞解离
原文传递
首次引流失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艾力西尔·艾拜都拉 毛谅 +3 位作者 杨翼飞 王轶 王雷 仇毓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首次引流失败对肝门部胆管癌(P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68例P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63±9)岁,... 目的探讨首次引流失败对肝门部胆管癌(P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68例P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63±9)岁,年龄范围39~80岁。依据首次引流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成功组(n=34)和失败组(n=34)。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首次引流情况、并发症等临床资料。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与成功组相比,失败组PHCC患者的引流时间[41(28,52)d比20(14,28)d]、引流管调整率[32.4%(11/34)比0(0/34)]、引流后并发症发生率[88.2%(30/34)比0(0/34)]均增加,引流部位正确率[82.4%(28/34)比100%(34/3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腹腔感染发生率较高[70.6%(24/34)比44.1%(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失败组和成功组PHCC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4%和44.1%,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首次引流成功的患者相比,PHCC患者首次引流失败后的腹腔感染风险增加,但并未影响术后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门部 术前胆道引流 手术切除 近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艾力西尔·艾拜都拉 毛谅 +2 位作者 程浩 蔡正华 仇毓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94-699,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PA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6月—2023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15例P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15例PACC患者...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PA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6月—2023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15例P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15例PACC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4~78岁,中位年龄56岁。80.0%(12/15)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仅3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血清糖类抗原19-9升高。80.0%(12/15)患者肿瘤位于胰头部,最大径平均为(5.85±3.27) cm。15例患者CT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0例患者肿瘤内可见囊性改变。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合并静脉切除1例、胃部分切除2例;术后分期:ⅠB期3例,ⅡA期3例,Ⅲ期1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yn(+)5例,CgA(+)3例,AFP(+)2例,Trypsin(+)7例,CK7(+)2例,CK19(+)2例,β-catenin(+)7例,CD56(+)2例。7例手术患者均行术后辅助治疗,4例患者行系统治疗,4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11例患者完成随访,4例患者失访。7例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中,3例死亡,生存时间为24~74个月,平均44个月;其余4例患者均存活,随访14~38个月,平均26个月,行系统治疗的4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41个月,平均16个月。结论 PACC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无特异性血清标志物,不均匀强化伴囊性变为其特异性影像表现,Trypsin(+)为其免疫组化标志物。手术切除联合辅助治疗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生存,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王黎娜 卞晓洁 +4 位作者 蒋绍艳 邓少洁 仇毓东 毛谅 葛卫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营养规范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胆胰外科行PD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临床...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营养规范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胆胰外科行PD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临床药师干预组(n=51,临床药师根据营养管理规范流程进行干预)和对照组(n=49,临床药师仅术前进行营养评估,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营养支持),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经济性评价指标、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等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药物费用、营养支持费用、肠外营养费用、白蛋白制剂费用、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PD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营养支持费用,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药师 营养管理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翼飞 伏旭 +4 位作者 汤能 蔡正华 盛坚杰 毛谅 仇毓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发生胰腺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PPA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205例PD病人的临床资料,按PD后是否发生P...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发生胰腺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PPA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与代谢外科收治的205例PD病人的临床资料,按PD后是否发生PPAP分为PPAP组(45例)和非PPAP组(16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术中与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采用逐步向前法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行PD病人术后发生PPAP的影响因素。结果PD后PPAP发生率为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PAP组病人年龄、男性比例、硬胰腺比例、胰管直径、胰腺癌比例低于非PPAP组,PPAP组BMI、手术时长、FRS评分高于非P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0.957,95%CI 0.927~0.987,P=0.006)是PD病人发生PPAP的独立保护因素,胰腺质软(OR=7.725,95%CI 2.104~28.359,P=0.002)、手术时间长(OR=1.006,95%CI 1.002~1.010,P=0.006)是PD病人术后发生PPAP的独立危险因素。PPAP组病人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腹腔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非P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龄、胰腺质软、手术时间长是PD术后病人发生PP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腹腔感染 术后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胆道腺瘤的临床诊治
6
作者 毛谅 仇毓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胆道(biliary tract)是指从分泌胆汁的肝细胞开始,至其流入十二指肠的完整胆汁排泄路径,由肝内和肝外胆管、胆囊以及壶腹组成。腺瘤(adenoma)是一种上皮来源良性肿瘤。胆道来源的各类良性肿瘤见表1,腺瘤可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其临床... 胆道(biliary tract)是指从分泌胆汁的肝细胞开始,至其流入十二指肠的完整胆汁排泄路径,由肝内和肝外胆管、胆囊以及壶腹组成。腺瘤(adenoma)是一种上皮来源良性肿瘤。胆道来源的各类良性肿瘤见表1,腺瘤可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其临床表现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本文就不同部位胆道腺瘤的临床诊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腺瘤 治疗
下载PDF
1例罕见重症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叶宁 凡银银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tumor,VIPoma)属于罕见类型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在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 NENs)中位列第三位,好发于胰尾部[1],主要临床症状为胰性霍乱(Ve... 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tumor,VIPoma)属于罕见类型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在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 NENs)中位列第三位,好发于胰尾部[1],主要临床症状为胰性霍乱(Verner-Morrison)综合征、大量水样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皮肤潮红、胃酸减少和高血糖[2]。2020年4月南京某三甲医院收治了1例重症VIPoma的患者,术前除了做好胰腺手术常规准备外,还要控制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分泌过量引起的症状,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目前有关多学科团队合作(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VIPoma的报道较少。本文详细阐述并总结了该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瘤 多学科 护理
下载PDF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 被引量:152
8
作者 刘臻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50-553,共4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骨科及疼痛科门诊中较常见的疾患,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在美国,腰痛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二。我国由于体力劳动者众多,发病率可能更高.文献报道上海工人中LBP大于1d的比...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骨科及疼痛科门诊中较常见的疾患,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在美国,腰痛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二。我国由于体力劳动者众多,发病率可能更高.文献报道上海工人中LBP大于1d的比例超过了50%。腰痛患者的功能评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腰痛患者对自我功能状态的主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指数 腰痛 国际化 上呼吸道感染 自我功能状态 体力劳动者 劳动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肾绞痛诊断和治疗新概念 被引量:149
9
作者 孙西钊 叶章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21-323,327,共4页
概要阐述了急性肾绞痛诊断和治疗的新概念和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一些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肾绞痛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BPH疗效的初步观察(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16
10
作者 周辉 周志耀 +5 位作者 郑世广 鲁德生 徐宪章 吴幸辰 杨立 王忠棠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250-252,共3页
为寻找更安全而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EVAP)治疗BPH32例。结果患者均在术后24h内恢复正常排尿。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30.8±1.1分下降至... 为寻找更安全而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EVAP)治疗BPH32例。结果患者均在术后24h内恢复正常排尿。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30.8±1.1分下降至术后14.3±1.0分(P<0.01),最大尿流率由术前5.9±1.5ml/s上升至术后14.6±2.1ml/s(P<0.01),膀胱残余尿由术前178.3±53.7ml下降至术后44.7±13.1ml(P<0.05)。认为TUEVAP治疗BPH是采用新近的电外科技术,疗效显著,无需输血,并发症少,恢复快,是目前治疗BPH较为理想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气化电切术 前列腺切除术 TUEVAP
下载PDF
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应用 被引量:82
11
作者 易超然 卫中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70-272,共3页
 咖啡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正性作用,还能促进胃酸分泌及治疗偏头痛等疾病,并在机体的多个系统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因此,作者对有关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 咖啡因 咖啡 环磷腺苷 钙库
下载PDF
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6
12
作者 赵芳芳 陈宏林 +2 位作者 顾艳荭 何炜 汪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家医院4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03±11.07)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5.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家医院4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03±11.07)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4.64±5.3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家人对工作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患者赞扬作用、护士工作态度和工作年限。结论护士幸福感状况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增加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幸福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尿石的成因 被引量:63
13
作者 孙西钊 郭宏骞 叶章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21-326,共6页
关键词 尿石 病因学 病因治疗 结晶抑制因于 晶核形成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和后路脊柱缩短术 被引量:68
14
作者 邱勇 朱锋 +3 位作者 钱邦平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4年7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并发后凸畸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4~52岁,平均34...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4年7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并发后凸畸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4~52岁,平均34岁。患者初期均在伤后3~11d内接受后路手术;就诊时后凸畸形Cobb角32°~72°,平均46°。17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结果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因素为初次后路手术未行植骨融合12例,初次手术没有满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9例,初次手术没有满意重建脊柱正常矢状面形态而残留部分后凸畸形9例,内固定失败和假关节形成7例及固定节段过度撑开3例。本组术前胸腰椎后凸Cobb角46°,术后8°,纠正率为83%(38/46)。随访6个月~4.5年,平均2年4个月,Cobb角11°,纠正丢失率8%(3/38)。无死亡、深部感染患者,其中12例腰痛消失。结论初次后路手术未行植骨融合、没有满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没有满意重建脊柱正常矢状面形态、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可以一次后路手术完成内固定取出和矫形内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脊柱后凸 截骨术
原文传递
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临床实践 被引量:66
15
作者 吴玲 陆巍 +2 位作者 傅巧美 夏冬云 周少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5,32,共5页
目的:介绍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的临床实践并分析其成效。方法: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控制从就诊开始直至出院后,其中包括了急诊科、ICU、手术室、病区及延续护理的每个过程。结果: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有利于在全院范围内对皮肤护理和压... 目的:介绍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的临床实践并分析其成效。方法: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控制从就诊开始直至出院后,其中包括了急诊科、ICU、手术室、病区及延续护理的每个过程。结果: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有利于在全院范围内对皮肤护理和压力性损伤监控进行科学管理。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低于全国及江苏省平均水平。结论:通过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的临床运用,建立了组织管理链和环节管理链,加强了压力性损伤护理的横向管理和控制,形成了无缝隙、连续的链式管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链式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功能性梗阻 被引量:65
16
作者 孙则禹 周志耀 +4 位作者 戴玉田 郑世广 黄志勇 汪虹 罗宁玲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自1985~1991年间共收治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UPJ)功能性梗阻患者37例,病理检查而确诊,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近期7例手术标本作了电镜检查,结果证实本病的病因为UPJ处平滑肌细胞之间有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堆积,平... 自1985~1991年间共收治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UPJ)功能性梗阻患者37例,病理检查而确诊,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近期7例手术标本作了电镜检查,结果证实本病的病因为UPJ处平滑肌细胞之间有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堆积,平滑肌细胞本身发育不良所致传导功能障碍。治疗应尽量切除病变的UPJ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梗阻 细胞学 电子显微镜 检查
原文传递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苏云艳 刘亮 +4 位作者 刘春 班佳佳 蔡美玲 周申杰 熊剑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2324-232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CR)护理干预在重症瓣膜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术前运动介导的心脏康复护理治疗对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需行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CR)护理干预在重症瓣膜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术前运动介导的心脏康复护理治疗对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需行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患者,根据重症瓣膜病(AVHD)诊断标准,选择患者年龄≥18周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40%、需同期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室壁瘤切除、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瓣膜病患者共108例。通过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组(CR组),两组患者瓣膜病变主要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为主,术前疾病治疗原则相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6MWT)评估,根据6MWT距离,对Ⅰ、Ⅱ级实施MOTO Med护理干预。频率1次/d,每次30 min,首次运动阻力为1 kg,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对Ⅲ、Ⅳ级实施运动训练和有氧训练,重点训练下肢肌群、腹肌、胸大肌,1次/d,每次20 min。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未见明显差异。CR组患者术后早期LVEF值高于对照组[(42.5±6.2)vs.(31.0±4.5),P<0.001)],术后6MWT(P=0.009)、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P=0.001)CR组优于对照组。术后30 d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早期的心功能,增加患者术后早期运动耐量,提高患者术后早期自理能力,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心功能 生活质量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4
18
作者 钱邦平 邱勇 +2 位作者 王斌 俞扬 朱泽章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 目的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 e score,LBOS)。结果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结论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影响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45
19
作者 孙西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9期513-516,共4页
10年来,国内外在尿结石的治疗选择上有倒退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治疗方便而创伤较小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应用率在下降,治疗繁琐而创伤较大的体内碎石术的应用率却在上升。对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冲击波碎石疗效的三类常见因素,主要包括设备... 10年来,国内外在尿结石的治疗选择上有倒退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治疗方便而创伤较小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应用率在下降,治疗繁琐而创伤较大的体内碎石术的应用率却在上升。对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冲击波碎石疗效的三类常见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因素、技术因素和结石因素,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结石 碎石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两种截骨矫形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20
作者 邱勇 朱泽章 +3 位作者 吕锦瑜 王斌 俞杨 朱丽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两种截骨矫形术式、截骨范围及内固定范围的选择。方法共54例,男49例,女5例;年龄25~56岁,平均36岁。其中多节段经关节突“V”形截骨23例(A组),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31例(B组)。结果术后无... 目的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两种截骨矫形术式、截骨范围及内固定范围的选择。方法共54例,男49例,女5例;年龄25~56岁,平均36岁。其中多节段经关节突“V”形截骨23例(A组),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31例(B组)。结果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A组和B组各1例),椎弓根骨折1例(A组);术后下肢短暂性麻木2例(B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A组)。术后平均矫正度:行多节段经关节突“V”形截骨者为44°,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者为36°。随访11~45个月,平均20个月,A组矫正度丢失平均为6°,B组为3°,但均达骨性融合。A组有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早期松动。A、B两组患者主观满意率分别为95.7%和93.5%。结论以上两种截骨方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相似,可根据脊柱前柱是否完全骨化来选择术式。偏心椎板钩的使用是解决术中内固定困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 疗效比较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