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猛性龋相关牙菌斑生物膜及其代谢特征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钰 魏媛 +1 位作者 杨卫东 朱雅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72-375,共4页
龋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在各类口腔疾病中发病率位居前列。猛性龋,是急性龋一种,病程进展快,龋损涉及范围广,临床治疗难度高。牙菌斑生物膜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进行复杂代谢活动的重要微生态环境,其代谢过程与猛性龋发生发... 龋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在各类口腔疾病中发病率位居前列。猛性龋,是急性龋一种,病程进展快,龋损涉及范围广,临床治疗难度高。牙菌斑生物膜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进行复杂代谢活动的重要微生态环境,其代谢过程与猛性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猛性龋牙菌斑生物膜代谢特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猛性龋的防治及微生物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猛性龋 牙菌斑生物膜 代谢
下载PDF
4种抛光套装对cercon氧化锆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韩雨希 张伟峻 +3 位作者 徐晶 姚梦婷 曲哲 张翔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59-764,共6页
目的评价4种不同抛光套装的抛光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氧化锆试件50个,表面使用蓝色金刚砂车针处理至无瑕疵,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试件。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EVE组,C组为SHOFU组,D组为道邦组,E组为NAIS组,进行逐级抛光。所有试件每级... 目的评价4种不同抛光套装的抛光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氧化锆试件50个,表面使用蓝色金刚砂车针处理至无瑕疵,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试件。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EVE组,C组为SHOFU组,D组为道邦组,E组为NAIS组,进行逐级抛光。所有试件每级进行一次处理后,均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Ra值。每组每一级处理后随机选取一个试件放入真空镀膜仪进行表面喷金,在扫描电镜中抽真空后进行表面形貌观测。结果最终Ra值:阴性对照组((1.677±0.066)μm)>SHOFU组((0.357±0.037)μm)>EVE组((0.248±0.051)μm)>道邦组((0.115±0.039)μm)、NAIS组((0.123±0.029)μm)。扫描电镜观察:使用金刚砂车针在试件表面留下的划痕最深且长,使用抛光套装依次处理试件表面可使试件表面逐渐光滑。经过NAIS组及道邦组抛光后的试件表面在镜下划痕最少且较浅。结论道邦及NAIS氧化锆抛光套装的抛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con氧化锆 抛光 Ra值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贺文倩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7-1041,共5页
新型手术器械、影像学技术以及倒充填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得到很大提升,而牙龈退缩、“黑三角”及术区瘢痕等术后牙龈问题也被广大医师关注。既往学者认为不同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不同,但近年... 新型手术器械、影像学技术以及倒充填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得到很大提升,而牙龈退缩、“黑三角”及术区瘢痕等术后牙龈问题也被广大医师关注。既往学者认为不同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不同,但近年此类文献报道却较少。本文从不同切口设计的特点及适应证入手,就切口类型对根尖手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及相关评价指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切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手术 切口设计 牙龈退缩 牙龈瘢痕
下载PDF
肌位不稳定伴单侧下颌运动受限的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1例
4
作者 张红 李玥 +2 位作者 胡姝颖 杨小静 骆小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肌位不稳定伴或不伴下颌运动失调的牙列缺失患者,咬合往往不稳定。常规治疗方法对这类患者的修复效果不佳。本文报道1例肌位不稳定伴单侧下颌运动受限的牙列缺失病例,运用平板型治疗义齿对患者进行神经肌功能训练,获得稳定的咬合及基本... 肌位不稳定伴或不伴下颌运动失调的牙列缺失患者,咬合往往不稳定。常规治疗方法对这类患者的修复效果不佳。本文报道1例肌位不稳定伴单侧下颌运动受限的牙列缺失病例,运用平板型治疗义齿对患者进行神经肌功能训练,获得稳定的咬合及基本正常的下颌运动,在此基础上制作的最终义齿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肌位 下颌运动 肌功能训练 全口义齿修复 平板型 义齿 咬合
原文传递
脱敏剂对活髓牙全瓷修复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
5
作者 沈旭阳 孙雨婷 +5 位作者 胡启航 汪莹 何莎莎 张玲玲 曹罡 郭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脱敏剂对活髓牙牙本质小管封闭以及全瓷修复黏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上活髓牙全瓷修复选用脱敏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健康完好离体第三磨牙12颗,牙体预备后制备牙本质片,将牙冠分为两半,共分出牙体24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脱敏剂对活髓牙牙本质小管封闭以及全瓷修复黏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上活髓牙全瓷修复选用脱敏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健康完好离体第三磨牙12颗,牙体预备后制备牙本质片,将牙冠分为两半,共分出牙体24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6块:对照组(仅清洁牙本质表面并吹干)、双氟-12组(涂布氟化物脱敏剂:双氟-12脱敏剂)、奥敏清组(涂布生物活性玻璃为主要成分的脱敏剂:奥敏清脱敏剂)、Gluma组(涂布HEMA-戊二醛类脱敏剂:Gluma脱敏剂)。SEM电镜扫描不同实验组表面特征,计算牙本质小管封闭率。在各组实验件表面按规范程序黏接瓷块后,万能力学测试仪检测最大剪切力,分析实验结果。结果电镜扫描结果显示,Gluma组界面光滑平整,沉积物少,视野内仅有少数牙本质小管口可见。奥敏清组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率(33.6%)显著高于对照组(10.7%),显著小于Gluma组(82.1%)和双氟-12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luma组显著增强了最大剪切力(P<0.05),奥敏清组和双氟-12组最大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含有HEMA-戊二醛类脱敏剂是一种合适的全瓷冠修复活髓隐裂牙的脱敏剂,而氟化物和生物活性玻璃类脱敏剂均不建议用于全瓷冠修复活髓隐裂牙的脱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牙本质敏感 全瓷冠修复 黏接
下载PDF
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联合渗透树脂在氟斑牙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彭宇 李梦园 陈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联合渗透树脂在氟斑牙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氟斑牙患者60例(患牙20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BeyondⅡ冷光美白治疗,观察组给予BeyondⅡ冷光美白联合... 目的:探讨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联合渗透树脂在氟斑牙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氟斑牙患者60例(患牙20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BeyondⅡ冷光美白治疗,观察组给予BeyondⅡ冷光美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T_(1))、治疗6个月后(T_(2))、治疗1年后(T_(3))的漂白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T_(0))、T_(1)、T_(2)、T_(3)的色差值ΔE和T_(1)-T_(0)、T_(2)-T_(0)、T_(3)-T_(0)的色差值ΔE',评估两组治疗期间牙齿敏感度并评价两组T_(2)、T_(3)时刻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T_(2)、T_(3)时刻的漂白效果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_(2)、T_(3)时刻脱色显效率为96.26%、94.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1%、79.79%(P<0.05);T_(0)~T_(3)时刻,两组色差值ΔE先减少再提高,两组T_(1)~T_(3)时刻色差值ΔE显著低于T_(0)时刻(P<0.05),观察组T_(2)~T_(3)时刻色差值Δ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0)、T_(2)-T_(0)、T_(3)-T_(0)的色差值Δ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牙齿敏感度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时刻的治疗满意度为96.67%、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73.33%(P<0.05)。结论:BeyondⅡ冷光美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前牙患者能提高美学修复效果,且并未增加牙齿敏感度,有效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yondⅡ冷光美白技术 渗透树脂 前牙 氟斑牙 美学效果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不同冠修复方式在牙隐裂伴牙髓炎患者中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家彬 唐子春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后不同冠修复方式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56例牙隐裂伴牙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根管治疗,根不同冠修复方式分组,将采用全瓷冠修复的30例患者纳入A组,采用金属烤瓷...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后不同冠修复方式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口腔科收治的56例牙隐裂伴牙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根管治疗,根不同冠修复方式分组,将采用全瓷冠修复的30例患者纳入A组,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的26例患者纳入B组。评估修复效果,观察修复前和修复后牙周指标、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变化,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结果。结果:A组与B组修复总有效率(93.33%比73.0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龈沟液量提高,牙龈出血指数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修复后牙周指标明显改善(P<0.05)。两组修复后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升高(P<0.05),A组修复后IL-8、TNF-α和MMP-8与B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A组颈缘黑线、牙折裂发生率与B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牙隐裂伴牙髓炎患者,在根管治疗后采用全瓷冠修复效果满意,对牙周影响小,炎症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牙髓炎 根管治疗 牙周指标
下载PDF
下颌切牙区种植相关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8
作者 翟家彬 吴雯丽 +1 位作者 沈铭 陈盈盈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影像数据研究连续多颗下颌切牙之间的近远中空间,为临床下颌切牙缺失修复及种植手术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对连续多颗下颌切牙间的近远中空间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不同种植方...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影像数据研究连续多颗下颌切牙之间的近远中空间,为临床下颌切牙缺失修复及种植手术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对连续多颗下颌切牙间的近远中空间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不同种植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测量2颗中切牙之间近远中空间为(10.72±1.10)mm,单颗中切牙和同侧侧切牙之间近远中空间在左右侧分别为(11.33±1.00)、(11.45±0.98)mm;连续3颗下切牙近远中空间在左右侧分别为(15.69±1.25)、(15.79±1.26)mm;连续4颗下切牙近远中空间为(20.76±1.48)mm。下颌切牙区各牙位区段的近远中空间有性别差异,男性均略大于女性。结论下颌切牙区近远中空间窄小,连续2颗切牙缺失时仅部分患者可植入2枚窄径种植体,其余只能选择种植悬臂修复,当2颗以上下颌切牙缺失时可植入2枚植体,实现种植固定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近远中空间 种植牙 CBCT
下载PDF
可载药的磁性聚己内酯/明胶微球支架的制备及其体外成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昉 刘俊 +3 位作者 胡姝颖 史凡 严佳 章非敏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制备出可载药的磁性颗粒支架,并研究其体外成骨性能。方法使用复乳法制备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明胶微球(PCL/gel microsphere,PGM)支架,通过相差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目的制备出可载药的磁性颗粒支架,并研究其体外成骨性能。方法使用复乳法制备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明胶微球(PCL/gel microsphere,PGM)支架,通过相差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观测形貌;使用热重分析(thermal gravity analysis,TGA)和体外降解实验检测PGM成分占比与降解质量变化趋势;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筛选合适的油酸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nano oil-acid coated Fe_(3)O_(4)particles,OA@Fe_(3)O_(4))包埋浓度并制备Fe-PGM;在该磁性微球中载入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并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inver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IFM)观察PGM、Fe-PGM、Fe-PGM+BMP-2三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rBMSC)的粘附。成骨诱导第7、14天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PGM、Fe-PGM、Fe-PGM+BMP-2三组微球表面rBMSC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差显微镜及FESEM图片显示PGM由多孔状PCL支架与内部明胶水凝胶构成;热重分析及体外降解提示,明胶与PCL的质量比约为50%,体外降解质量损失曲线平稳;CCK-8结果显示铁含量为0.4%的Fe-PGM在各时间点与PGM相比未表现细胞增殖抑制(P<0.05);IFM观察到PGM、Fe-PGM、Fe-PGM+BMP-2均有良好的细胞粘附,并且BMP-2的加入使得Fe-PGM+BMP-2有更好的细胞铺展;qRT-PCR结果提示,OA@Fe_(3)O_(4)的加入使Fe-PGM及Fe-PGM+BMP-2组rBMSC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较PGM高,BMP-2则进一步增大了Fe-PGM+BMP-2与Fe-PGM之间的差距(P<0.05)。结论磁性PGM颗粒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特性,并且其载药功能可赋予其更好的粘附与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支架 油酸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载药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