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 被引量:59
1
作者 束羽 丁寅 徐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5-217,223,共4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高校化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探索性科研活动具有高危性和意外事故不可预见性,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了隐患。对化学实验室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布控与管理将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而高校化学实验室所承载的探索性科研活动具有高危性和意外事故不可预见性,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了隐患。对化学实验室实行科学系统的安全布控与管理将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围绕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设安全防范体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安全管理 防范体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丁寅 鞠幌先 朱玉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4-216,220,共4页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是从事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级平台的科研实力,也是衡量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依据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布局,注重仪器的...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是从事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级平台的科研实力,也是衡量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依据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布局,注重仪器的采购、验收、开放、共享,强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利用率,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平台 建设管理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寅 朱玉华 +1 位作者 庞洁 鞠熀先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84,共4页
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优秀实验室文化的营造以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及成果。细述了如何塑造实验室精神、创新实验室文化建设、建立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强化团队协作和引领前沿学术研... 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优秀实验室文化的营造以及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及成果。细述了如何塑造实验室精神、创新实验室文化建设、建立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强化团队协作和引领前沿学术研究等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文化建设 凝聚力 生命分析化学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玉华 庞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8-200,204,共4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针对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多方位地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开放课题设立和管理不够科学,开放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国内外联合...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针对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多方位地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开放课题设立和管理不够科学,开放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国内外联合存在着重形式轻效益现象;国际合作研究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成果少。提出了通过加强开放课题管理以及国内外研究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实验室开放水平和开放效果,从而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 研究水平
下载PDF
中药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Ⅱ):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祁乃喜 刘玉梅 +2 位作者 何翠翠 华嘉 李建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分析经中药千里光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染毒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该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为中药毒性评价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对照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口服给药组的大鼠7d的尿液、结... 目的分析经中药千里光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染毒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该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为中药毒性评价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对照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口服给药组的大鼠7d的尿液、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口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引起大鼠尿中牛磺酸,氧化三甲胺以及二甲基甘氨酸含量的持续增高,说明对肝脏及肾脏造成了损伤,提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存在肝肾毒性。结论从代谢组学的角度可以诠释中药千里光的肝肾毒性,提示代谢组学方法可为传统中药毒性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千里光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毒性
下载PDF
现代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庞洁 朱玉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182,共2页
从当前我国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现状出发,多方位地探讨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管理特色,从管理层次、信息技术支持、安全环保、专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发展的方略。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建设
下载PDF
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 被引量:14
7
作者 柬羽 徐铮 丁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7-200,共4页
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科学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树立高校品牌,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实验室文化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并就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大学的精神内涵... 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科学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树立高校品牌,保持学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实验室文化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并就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的大学的精神内涵和培养目标,以及实验室创新文化、协作文化、激励文化、形象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文化 大学精神 创新 协作 激励
下载PDF
可视化蛋白芯片法同时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含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周敏 李心爱 +3 位作者 姚开安 雷青 许丹科 姜金斗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9-1147,共9页
目的:利用可视化蛋白芯片分析技术实现对牛奶中9个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含量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直接竞争法反应原理,将9个喹诺酮类药物的单克隆抗体以微阵列形式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制备成微孔板生物芯片,并依次与纳米材料标记的喹诺酮... 目的:利用可视化蛋白芯片分析技术实现对牛奶中9个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含量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直接竞争法反应原理,将9个喹诺酮类药物的单克隆抗体以微阵列形式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制备成微孔板生物芯片,并依次与纳米材料标记的喹诺酮类人工抗原、喹诺酮类药物反应,最后用银增强显色产生肉眼可见的阵列点。显色结果用可视化芯片分析仪快速扫描成像,图像采用芯片分析软件处理并提取信号,实现定量检测。结果:本法测定牛奶中9个喹诺酮类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70%~130%之间,且RSD均在15%以内。同时对超市购得的16个品牌牛奶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含量均小于1 ng·mL-1,符合国家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结论:本法能够用于牛奶样本中9个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的同时快速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 蛋白芯片 微孔板芯片 喹诺酮类抗生素 可视化检测 残留
原文传递
浅谈纳米酶的高效设计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武江洁星 魏辉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
作为纳米尺度的新效应,纳米酶因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和酶学特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在分析检测、疾病诊断治疗、环境监测保护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限于纳米材料复杂组分和模糊的催化位点等,如何高效... 作为纳米尺度的新效应,纳米酶因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和酶学特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在分析检测、疾病诊断治疗、环境监测保护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限于纳米材料复杂组分和模糊的催化位点等,如何高效设计纳米酶一直是纳米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纳米酶高效设计的几种策略,如高通量计算筛选、理性设计和仿生设计,并重点阐述了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设计中构效关系的研究。最后,对纳米酶高效设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高通量计算筛选 理性设计 仿生设计 金属有机框架 蛋白调控工程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洪浩 俞寿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2-840,共9页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实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立体选择性地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利用绿色清洁的可见光能源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者自由基离子等高反应活性的反应中间体,被...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实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立体选择性地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利用绿色清洁的可见光能源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者自由基离子等高反应活性的反应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工具.鉴于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性,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逐渐引起化学家的兴趣.该协同催化的策略可以实现单一过渡金属催化难以实现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单一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过渡金属与可见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取代反应 过渡金属催化 光氧化还原催化 协同催化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印迹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疾病标志物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贺晖 周玲俐 刘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7,共13页
异常的蛋白质表达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蛋白质已作为疾病标志物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然而,临床样本中的蛋白质疾病标志物通常含量极低,并存在高丰度的基质干扰,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提出挑战... 异常的蛋白质表达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蛋白质已作为疾病标志物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然而,临床样本中的蛋白质疾病标志物通常含量极低,并存在高丰度的基质干扰,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提出挑战.目前,蛋白质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免疫分析.但是,免疫分析主要依赖抗体进行特异性识别,而抗体具有不易制备、稳定性较差和成本高等缺点.同时,免疫分析常通过荧光和化学发光等技术实现高灵敏检测,但存在操作繁琐、光漂白、光谱宽等不足.分子印迹聚合物已发展成为在特异性和亲和力方面可媲美抗体的仿生识别材料,且具有容易制备、稳定性好和成本低等优势.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具有超高灵敏度、光谱窄、快速、无损检测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分析.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系列先进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综述旨在介绍该联用分析技术的主要进展,在分别介绍分子印迹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单独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基于两种技术的蛋白质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蛋白质 检测 疾病标志物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检测血液中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骏杰 刘飞 +1 位作者 马文俊 上官国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建立了血液样本中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QTRAP HPLC-MS/MS)检测方法。血液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分段多反应监测结合信息依赖性采集与增强离子扫描(sMRM-IDA-EPI)... 建立了血液样本中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QTRAP HPLC-MS/MS)检测方法。血液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分段多反应监测结合信息依赖性采集与增强离子扫描(sMRM-IDA-EPI)模式分析,结合EPI二级谱库检索确证可疑检出物,以sMRM数据采用外标法定量检测。8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在0.5~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检出限为0.01~0.10 ng/mL,定量下限为0.10~0.25 ng/mL;化合物在1.0、5.0、20 ng/m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9.3%~112%,基质效应为79.8%~97.2%,相对标准偏差为4.3%~1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中毒患者病情的快速确诊与评估,可为医疗急救与中毒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 血液 苯二氮卓类药物 中毒检测
下载PDF
蛋白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周敏 李心爱 +1 位作者 康希 许丹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912-2917,共6页
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农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正在向着检测方法与技术的通量化、快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而免疫检测方法由于其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其试剂具有稳定性、操作具有简便性,因此适合推广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农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正在向着检测方法与技术的通量化、快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而免疫检测方法由于其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其试剂具有稳定性、操作具有简便性,因此适合推广应用。其中蛋白芯片法与传统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比较,具有高通量,样品用量少,一份样品可同时进行多指标分析,大大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且检测限与灵敏度等均与ELISA方法相当。动物源性食品种类和成分较为复杂,目标化合物的检测限较低,各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差异大,且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组分。因此,近年来蛋白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就蛋白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芯片 食品安全检测 综述
下载PDF
可视化蛋白芯片法同时检测牛乳中残留的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8
14
作者 钟文英 王兴如 +2 位作者 许丹科 李钟卉 李周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利用可视化蛋白芯片分析技术对牛乳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多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间接竞争法反应原理,将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人工抗原以微阵列形式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制备成微孔板生物芯片阵列,并依次与磺胺类和喹诺... 目的:利用可视化蛋白芯片分析技术对牛乳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多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间接竞争法反应原理,将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人工抗原以微阵列形式固定于微孔板底部,制备成微孔板生物芯片阵列,并依次与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单克隆抗体、纳米银标记羊抗鼠IgG反应,最后用纳米银增强法显色,并采用可视化芯片扫描仪对微孔板显色结果进行快速扫描成像,图像采用芯片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本法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线性范围为分别为0.3~7.2 ng/m L和0.4~18 ng/m L。空白牛乳中加标磺胺嘧啶(0.5、2.0、5.0 ng/m L)和恩诺沙星(0.5、3.0、15.0 ng/m L),结果牛乳中2种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110%,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结论:本法能够用于牛乳样本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的快速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间接竞争法 多残留检测 磺胺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飞 李翔 +1 位作者 庞洁 朱玉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4-266,共3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该系统的架构层次、主要功能、及使用后所取得的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仪器的信息化管理成为了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该系统的架构层次、主要功能、及使用后所取得的成效等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阐述了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成与使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聚多巴胺磁性纳米微球的洛美沙星适配体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晓辉 王则呈 +1 位作者 张晓兵 许丹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71-1979,共9页
基于纳米材料与单链核苷酸可能存在的氢键作用、π-π结合、电荷转移等非共价结合方式,可快速区分对目标靶分子有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核酸适配体候选分子,从而缩短适配体筛选周期、提高筛选的成功率。本研究采用聚多巴胺磁性纳米微球(MNPs@... 基于纳米材料与单链核苷酸可能存在的氢键作用、π-π结合、电荷转移等非共价结合方式,可快速区分对目标靶分子有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核酸适配体候选分子,从而缩短适配体筛选周期、提高筛选的成功率。本研究采用聚多巴胺磁性纳米微球(MNPs@PDAs)为分离载体,以洛美沙星(LMX)为靶标分子,利用磁分离技术建立了一种小分子的适配体筛选新方法。经过7轮筛选,获得了对洛美沙星分子具有高亲和性(K_D=(17.57±0.5)nmol/L)的核酸适配体AF-3,且AF-3对于结构相似分子培氟沙星(PEFX)、氧氟沙星(OFLX)、诺氟沙星(NFLX)不具有亲和性。基于MNPs@PDAs的筛选方法有望于应用于其它重要靶分子的高效适配体探针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适配体筛选 聚多巴胺 洛美沙星
下载PDF
可见光促进的自由基型三重键插入反应在多取代芳(杂)环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晓阳 俞寿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7,共9页
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利用可见光促进的自由基型三重键插入反应合成多取代芳香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使用异腈插入反应构建了邻位取代吡啶、1-位取代异喹啉和6-位取代的菲啶衍生物;使用炔烃插入反应合成了多取代的萘酚和呋喃及异喹啉... 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利用可见光促进的自由基型三重键插入反应合成多取代芳香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使用异腈插入反应构建了邻位取代吡啶、1-位取代异喹啉和6-位取代的菲啶衍生物;使用炔烃插入反应合成了多取代的萘酚和呋喃及异喹啉酮衍生物;还利用异腈/炔烃的多米诺插入反应构建了喹啉衍生物和异腈/氰基的多米诺插入反应构建了喹喔啉衍生物.这些反应都是在可见光促进的光氧化还原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自由基 炔烃 异腈 氰基 芳香化合物
原文传递
单细胞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佳 刘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4-1160,共7页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于单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研究的基础。由于细胞体积极小、细胞微环境复杂并且起到关键作用的组分含量往往较低,因此在很多方面单细胞分析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文对现有的单细胞分析技术进...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于单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研究的基础。由于细胞体积极小、细胞微环境复杂并且起到关键作用的组分含量往往较低,因此在很多方面单细胞分析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文对现有的单细胞分析技术进行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不同单细胞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析 毛细管电泳 微流控芯片 质谱 综述
下载PDF
可见光促进的烯烃异构化反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昊 俞寿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8,共14页
传统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Z-式烯烃的方法往往都需要使用高能量的试剂,通过动力学来进行控制,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操作复杂,原子经济性低下.在分离的过程中,也极易造成Z-式烯烃向热力学更加稳定的E-式烯烃的异构化.随着有机光化学和光催化... 传统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Z-式烯烃的方法往往都需要使用高能量的试剂,通过动力学来进行控制,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操作复杂,原子经济性低下.在分离的过程中,也极易造成Z-式烯烃向热力学更加稳定的E-式烯烃的异构化.随着有机光化学和光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挑战性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通过有机光化学手段来解决.总结了可见光促进的烯烃的异构化反应,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烯烃 异构化 能量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类芬顿反应的Mn_(3)O_(4)/DOX@Lip纳米递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政 张颖雯 +1 位作者 姜立萍 朱俊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1-489,共9页
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普通组织的差异,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类芬顿反应(Fenton-like reaction)的微环境响应的纳米递药体系(Mn_(3)O4/DOX@Lip).首先利用热分解法制备得到锰的氧化物(Mn_(3)O4)纳米粒子,基于化疗药物阿霉素(DOX)与Mn原子的配位... 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普通组织的差异,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类芬顿反应(Fenton-like reaction)的微环境响应的纳米递药体系(Mn_(3)O4/DOX@Lip).首先利用热分解法制备得到锰的氧化物(Mn_(3)O4)纳米粒子,基于化疗药物阿霉素(DOX)与Mn原子的配位作用,该纳米粒子可以负载并递送DOX,其最外层包裹的酸敏脂质体能有效防止药物在递送过程中的泄露.在肿瘤细胞的弱酸性和高浓度谷胱甘肽的微环境中,脂质体膜破裂,其中的Mn_(3)O4纳米粒子被谷胱甘肽还原、分解,并释放出DOX.共聚焦成像结果表明,MCF-7细胞与Mn_(3)O4/DOX@Lip共孵育后,细胞中活性氧探针的荧光显著增加,表明该递药体系可以通过下调细胞中的谷胱甘肽的含量引发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增加.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化疗药物,Mn_(3)O4/DOX@Lip的细胞毒性增强,这可能归因于还原产物Mn2+触发了类芬顿反应从而将细胞中内源性的H2O2转化为毒性更强的•OH.氧化活性物质介导的细胞凋亡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相互促进,增强了对细胞的凋亡能力.本体系利用外源性的物质激发内源性的细胞毒性,增强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的氧化物 纳米递药体系 类芬顿反应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