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 |
王立非
张大凤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88
|
|
2
|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 |
葛校琴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33
|
|
3
|
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 |
李战子
陆丹云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30
|
|
4
|
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 |
李战子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1
|
|
5
|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
张辉
江龙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4
|
|
6
|
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现状与取向 |
王立非
孙晓坤
|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5
|
|
7
|
谈谈外刊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
端木义万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80
|
|
8
|
汉译英能力解析 |
杨晓荣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8
|
|
9
|
第二语言习得的构式语法视角:构式理论与启示 |
李小华
王立非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6
|
|
10
|
国内外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发展:现状与方法 |
王立非
孙晓坤
|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
2005 |
60
|
|
11
|
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 |
葛校琴
季正明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32
|
|
12
|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究的新进展——兼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设》 |
王立非
李瑛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2
|
|
13
|
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
李战子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5 |
55
|
|
14
|
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
王立非
孙晓坤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5
|
|
15
|
国际传播与翻译策略——以中医翻译为例 |
葛校琴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9 |
38
|
|
16
|
文化符号学评介——文化符号学的符号学分析 |
郭鸿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6 |
38
|
|
17
|
对冲“一带一路”:美国海外基建“蓝点网络”计划 |
毛维准
戴菁菁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4
|
|
18
|
地名英译何去何从? |
葛校琴
季正明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19
|
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 |
张永喜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20
|
评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 |
张光明
杨淑华
|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