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仁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后肠道菌群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皓 魏敬 +1 位作者 倪敏 金海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究麻仁丸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确诊的8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一用药,试验组采用麻仁丸联合二甲双... 目的探究麻仁丸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确诊的8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单一用药,试验组采用麻仁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菌种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检出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肠球菌与酵母菌检出值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仁丸和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整体效果优于传统临床二甲双胍单一用药,对有效控制血糖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仁丸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二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群 《药品评价》 CAS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二甲双胍(Metformin)自1957年上市以来,已经在治疗糖尿病的征途上风风雨雨走过了50多年。实际上.早在一个世纪前科学研究者就在对山羊豆素样化合物的合成和药理学研究中发现了二甲双胍.但由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老年 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 禁忌证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青年脑卒中
3
作者 冯艳蓉 吴亚平 郝姜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0期909-911,共3页
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R)与脑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其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能较好地反映胰岛素的敏感... 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R)与脑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其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能较好地反映胰岛素的敏感性。IR可引起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可能是通过多种代谢性危险因素而致病。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由此推断,青年脑卒中也存在IR。但是不同类型的青年脑卒中是否均存在IR?机制如何?IR的程度与青年脑卒中的病情及预后是否相关?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关系的研究对于青年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青年脑卒中 综述
下载PDF
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_1c效果评价
4
作者 童华诚 袁群 +1 位作者 张美 马敏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的效果。方法采集46例糖尿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EDTA抗凝静脉血及指血标本,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并与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法批内、批间变异及... 目的探讨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的效果。方法采集46例糖尿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EDTA抗凝静脉血及指血标本,使用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并与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法批内、批间变异及线性范围、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等,探讨该法测定HbA1c结果的参考区间和诊断效能。结果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批内与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0%和1.8%,HbA1c在4.0%~15.0%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常见干扰物对本法无明显影响;本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呈高度相关(P<0.01)。末稍血与静脉血样本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健康人HbA1c水平的参考区间为4.2%~6.0%;以HbA1c 6.1%为切点,筛查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87.6%。结论硼酸盐亲和色谱法测定HbA1c简便实用,准确性、精密度较高,干扰因素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亲和色谱法 糖化血红蛋白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一例使用双C治疗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邹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14-115,117,共3页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1]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LADA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引起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所致。目前LADA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成年起病 2...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1]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LADA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引起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所致。目前LADA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成年起病 2)胰岛自身抗体阳性 3)诊断后至少有6个月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C治疗 成人隐匿性 自身免疫性 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与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
6
作者 秦靖 尤正仪 +1 位作者 张慧 赵牡丹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与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选择更高效的用药方案。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予以相应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136例作为此次试验对象,... 目的通过比较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与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选择更高效的用药方案。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予以相应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136例作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8例A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与68例B组(利拉鲁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肥胖相关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血脂相关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腰臀比、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均下降,B组体质量和BMI[分别为(80.31±7.62)kg和(24.13±1.82)kg·m^(-2)]低于A组体质量[分别为(83.65±7.93)kg和BMI(25.34±1.84)kg·m^(-2)](体质量:t=2.504,P=0.014;BMI:t=3.855,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均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血糖(2 h F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下降,空腹血糖胰岛素(FINS)、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均上升,A组2 h FBG、FBG[分别为(7.86±1.12)mmol·L^(-1)、(6.18±0.71)mmol·L^(-1)]低于B组[分别为2 h FBG(8.72±1.34)mmol·L^(-1)和FBG(7.02±0.62)mmol·L^(-1)](2 h FBG:t=4.061,P<0.05;FBG:t=7.349,P<0.05),A组HOMA-β[(74.62±3.78)%]高于B组[(62.79±3.56)%](t=18.93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9%vs 25.00%,χ^(2)=0.376,P=0.540)。结论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与利拉鲁肽均能有效减轻体质量、调节血脂、降低血糖水平以及增强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且安全性相似。然而,在降低体质量方面,利拉鲁肽的效果更为显著,而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降低血糖方面则表现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利拉鲁肽 胰岛Β细胞功能 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皓 倪敏 +2 位作者 张慧 原林林 董玉洁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UA)/尿肌酐(UC)比值(UACR)将其分为3组:单纯T2DM组(UACR<30 mg/g)83例,微量蛋白尿组(UACR在30~300 mg/g)70例,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中NLRP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中NLRP3、IL-1β、IL-18诊断DN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T2DM组在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NLRP3蛋白、IL-1β及IL-18等方面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则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水平变化高低顺序为:大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T2DM组。Pearson检验发现,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与UACR、LDL-C、TG、T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HDL-C则呈显著负相关(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FBG、HDL-C、LDL-C、TG、TC、SCr、BUN、ALB、HbA1c、eGFR、NLRP3蛋白、IL-1β及IL-18均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DN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水平的BUN、ALB、HbA1c、eGFR、NLRP3蛋白、IL-1β及IL-18是T2DM患者发生DN的高危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P3、IL-1β、IL-18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N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血糖变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皓 魏敬 +1 位作者 倪敏 金海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糖变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性入住我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进行TOAST分型;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分为血糖变异组(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4mmol/L)和对照组(血... 目的研究血糖变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性入住我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进行TOAST分型;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分为血糖变异组(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4mmol/L)和对照组(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4 mmol/L),血糖变异组83例,对照组92例,其中男性78例(44.6%),平均年龄为(72.2±13.2)岁。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发病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定预后情况。比较血糖变异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血糖变异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83例(47.4%)的患者存在血糖变异。血糖变异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74.7±12.7岁vs 70.0±13.3岁,P=0.019)、糖尿病史(28例vs 14例,P=0.007)、既往卒中史(16例vs 6例,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变异组和对照组的TOAST亚型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血糖变异(OR=3.235,95%CI=1.185-8.130,P=0.022)、高龄(OR=1.114,95%CI=1.061-1.169,P<0.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2.214,95%CI=1.713-2.863,P<0.001)是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变异、高龄和入院高的NIHSS评分与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预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脑血管意外 NIHSS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爆发性1型糖尿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苗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爆发性1型糖尿病为近年发现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临床较少见,其特点为急性起病,病情凶险,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作者就救治1... 爆发性1型糖尿病为近年发现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临床较少见,其特点为急性起病,病情凶险,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作者就救治1例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性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细胞功能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皓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24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联合疗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8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病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A、B、C 3组,各组40例。患者都常规应用磺脲类降糖药,A组加用黄连素,B组加用二甲双... 目的研究磺脲类降糖药与黄连素二甲双胍联合疗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8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病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A、B、C 3组,各组40例。患者都常规应用磺脲类降糖药,A组加用黄连素,B组加用二甲双胍,C组加用黄连素和二甲双胍。综合分析各组用药后FB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C组治疗后的HbA1c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A、B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的CP和INS水平明显优于A、B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黄连素和二甲双胍积极用于糖尿病常规治疗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二甲双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艾塞那肽联合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皓 倪敏 +2 位作者 张慧 原林林 董玉洁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9期3908-3913,3919,共7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10例T2DM合并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110例T2DM合并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艾塞那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和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BG、2 h PBG、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FBG、2 h PBG、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53/55)比83.64%(46/55)](P<0.05)。hs-CRP、TNF-α、IL-6、SAA水平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hs-CRP、TNF-α、IL-6、SA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EDD、EIDD、ET-1、NO水平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EDD、EIDD、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艾塞那肽 前列地尔 微炎症状态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产黑色素拟杆菌菌血症一例
12
作者 苗燕 《现代医学》 2013年第12期931-932,共2页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寒战、高热3 d"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23日午餐时突发寒战、发热,至当地医院测体温为42℃,查颅脑CT及胸片示腔隙性脑梗死、肺炎,给予对症抗炎退热等治疗(具体不详)后体温渐恢复。2012年1...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寒战、高热3 d"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23日午餐时突发寒战、发热,至当地医院测体温为42℃,查颅脑CT及胸片示腔隙性脑梗死、肺炎,给予对症抗炎退热等治疗(具体不详)后体温渐恢复。2012年12月26日以"间质性肺炎"收入我院。患者平素嗜烟,约每天20支。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2型糖尿病史,一直未规律服药,血压及血糖控制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产黑色素拟杆菌 厌氧菌菌血症
原文传递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进展
13
作者 张皓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36期15-15,共1页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这些致病因素不外是遗...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这些致病因素不外是遗传或环境因素分别或相互作用通过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影响而致血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缺陷 胰岛素作用 分型 诊断 致病因素 慢性高血糖 分泌胰岛素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的诊疗策略
14
作者 倪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0期10-10,共1页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既往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减低的妇女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一定程度的糖耐量减低,多见于妊娠中晚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复杂的影响,未经治疗的GDM患者多合并感染、羊水过多、先兆子痫,剖宫产率明显增加;而胎儿合并...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既往无糖尿病亦无糖耐量减低的妇女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一定程度的糖耐量减低,多见于妊娠中晚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复杂的影响,未经治疗的GDM患者多合并感染、羊水过多、先兆子痫,剖宫产率明显增加;而胎儿合并畸形,发生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呼吸窘迫征也增多,使胎儿宫内死亡率、围产期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行GDM的筛查,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均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GDM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诊疗 妊娠中晚期 妊娠期间 合并感染 羊水过多 先兆子痫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肝胆疾病
15
作者 吴亚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4期13-13,共1页
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硬化、肝细胞癌、胆囊炎以及胆石症等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而2型糖尿病和肝胆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近期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肝胆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肝硬化 检出率 发病率 胆石症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并发肾上腺出血一例
16
作者 王全胜 袁群 +2 位作者 倪敏 吴亚平 张浩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5-1055,共1页
患者,女性,28岁。因“上腹部胀痛10d,神志模糊2d”入院。有进食油腻食物史,体温38.5℃。在当地医院ICU住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双肺部感染”,并予以对症治疗,CT示胰周渗出好转,自动出院。患者2d前再次出现神志淡漠,至本院... 患者,女性,28岁。因“上腹部胀痛10d,神志模糊2d”入院。有进食油腻食物史,体温38.5℃。在当地医院ICU住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双肺部感染”,并予以对症治疗,CT示胰周渗出好转,自动出院。患者2d前再次出现神志淡漠,至本院就诊,急诊以“急性重症胰腺炎”收治普外科。既往尤特殊疾病史。查体:T38.7℃,P140次/min,R26次/min,BP95/60,急性病容,烦躁不安,抬入病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肾上腺出血 急性重症胰腺炎 并发 神志模糊 上腹部胀痛 油腻食物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预防糖尿病足,应从0级开始!
17
作者 袁群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第9期21-21,共1页
糖尿病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引起心脏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属于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临床上表现为由缺血导致... 糖尿病是独立于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外,引起心脏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属于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临床上表现为由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冷、静息痛(注:静息痛——这种疼痛一般在安静休息时更加明显,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疼痛比较剧烈、持续,主要是由于肢体缺血严重造成的)等,最终结局是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预防 周围动脉疾病 周围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 肢体缺血 严重并发症 间歇性跛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