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9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86
1
作者 王汉东 段国升 +5 位作者 谭启富 周定标 罗毅 吴波 成惠林 孙康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弥漫性轴突损伤 (DAI)患者伤后早期轴突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索DAI的发生机理。方法 对 12例DAI患者的 14份活体脑组织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DAI患者在伤后早期可发生多方面的轴突改变 ,包括 :(1)轴突的细胞骨架破... 目的 通过观察弥漫性轴突损伤 (DAI)患者伤后早期轴突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索DAI的发生机理。方法 对 12例DAI患者的 14份活体脑组织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DAI患者在伤后早期可发生多方面的轴突改变 ,包括 :(1)轴突的细胞骨架破坏 ;(2 )轴膜改变 ;(3)膜性细胞器的变化 ;(4)髓鞘的改变 ;(5 )轴突出现肿胀和离断 ,轴突近侧断端呈现球状。结论 在DAI的发生中 ,可能有多种机理参与。推测 ,在受到足够强的外力作用时 ,一些管径较细的轴突可能会立即断裂 ;其它受损轴突则会出现进行性的延迟性轴突断裂。在此演化过程中 ,细胞骨架破坏和轴膜受损继而通透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轴突局灶性轴浆转运障碍最终离断的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突损伤 超微结构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压疮愈合计分量表的汉化及其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蒋琪霞 王建东 +5 位作者 彭青 徐元玲 郭艳侠 张玉红 黄秀玲 李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0-754,共5页
目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是用于量化评价压疮护理效果的工具。文中对汉化版压疮愈合计分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价压疮护理效果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汉化,经专家组及预试验调适形成量表最终... 目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是用于量化评价压疮护理效果的工具。文中对汉化版压疮愈合计分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价压疮护理效果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汉化,经专家组及预试验调适形成量表最终版,并选取126例Ⅱ-Ⅳ期压疮患者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反应度、评定者间信度、重测信度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0.616~0.963( P<0.01),上27%高分组(n=35)各条目得分均高于下27%低分组(n=36)(P<0.01)。量表总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965,总分和各条目之间的结构效度系数0.750~0.954(P<0.01)。各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0.666~0.826(P<0.01)。治疗后7 d和21 d总分和各条目计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总Cronbach′s系数为0.823,各条目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770、0.791和0.868。评定者间信度均>0.85,各条目重测信度系数为0.826、0.885和0.958(P<0.01)。结论量表中文版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合用于中国压疮患者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量表 信效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177例慢性伤口应用纳米银敷料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蒋琪霞 刘玉秀 +5 位作者 李晓华 彭青 王建东 黄秀玲 周昕 李洋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2-936,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伤口长期使用纳米银敷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177例慢性伤口患者清洗清创后采用纳米银敷料覆盖,隔日更换1次至愈合或63d后研究结束,随访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14、28和63天取伤口分... 目的观察慢性伤口长期使用纳米银敷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177例慢性伤口患者清洗清创后采用纳米银敷料覆盖,隔日更换1次至愈合或63d后研究结束,随访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14、28和63天取伤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抽血检查肝肾功能。每次更换敷料时观察局部组织和皮肤有无不良反应,测量伤口面积,记录愈合时间。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检出9种细菌,阳性率67.23%(119/177),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干预后第14、28、63天较干预前病原菌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干预28d、63d后伤口面积明显缩小(P<0.05),干预期内伤口愈合率59.89%(106/177),无不良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结论纳米银敷料长期使用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生物膜 伤口感染 纳米银敷料 慢性伤口
原文传递
HE染色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8
4
作者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关键词 染色技术 HE染色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专家共识(2014) 被引量:57
5
作者 刘标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87,共7页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 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 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明确诊断。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 NSCLC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 EGFR、EML4-ALK ),用于满足NSCLC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徐元玲 王建东 蒋琪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慢性伤口(chronic wounds)是指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影响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创面,接受超过1个月的治疗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伤口。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细菌 生物膜 预防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49
7
作者 李南云 周晓军 +4 位作者 孟奎 马恒辉 吴波 郑晓刚 孙桂勤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检查观察了 2 2例CNC的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特点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Leu 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检查观察了 2 2例CNC的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特点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Leu 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等在CNC的表达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年龄 4~ 4 4岁 ,平均 2 7 9岁。肿瘤均发生于脑室。随访 18例 ,14例生存 8个月至 14年 11个月 ;4例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 70 7个月。CNC组织学特点 ,瘤细胞有明显的核周空晕 ,呈蜂窝状结构 ,特征性改变为无核纤维岛。细胞异型、核分裂象及灶性坏死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突触素、NSE、Leu 7阳性表达 ,GFAP及MBP阴性反应 ,PCNA极少数细胞阳性。超微结构特点为圆形瘤细胞可见多量细胞突起 ,突起内含微管、神经分泌颗粒、透明囊泡及溶酶体样结构。结论 常规光镜检查难以鉴别CNC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对确诊CNC很重要。CNC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少突神经胶质瘤 电子显微镜检查 预后 CNC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其组织起源的探讨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建强 周晓军 +3 位作者 孟奎 马捷 孙桂勤 张泰和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的组织起源、病理形态特征 ,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在SH中的表达及其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对 17例SH作回顾性研究 ,其中 12例的SH组织标本进行TTF 1、上皮膜抗原 (EMA)、细胞角蛋白 (CK ,pan)、波形蛋...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 (SH)的组织起源、病理形态特征 ,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在SH中的表达及其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对 17例SH作回顾性研究 ,其中 12例的SH组织标本进行TTF 1、上皮膜抗原 (EMA)、细胞角蛋白 (CK ,pan)、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胎盘碱性磷酸酶 (PLAP)、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34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 ;6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SH组织结构多样 ,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 ,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等四种结构 ,瘤细胞主要由表面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二种细胞类型组成。所有肿瘤的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同时表达TTF 1、EMA ,仅 1例见少数多角形细胞CgA、突触素呈弱阳性反应 ,电镜证实这些多角形细胞和胞质中可见少量电子致密颗粒。结论 SH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 ,它具有向肺泡上皮细胞、Clara细胞分化的能力。T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硬化性血管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
原文传递
正常精子体外与活性氧作用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9
9
作者 商学军 黄宇烽 +2 位作者 熊承良 印洪林 王咏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精子与活性氧 (ROS)作用后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选择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 ,应用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ROS ;在有氧环境下ROS与精子模型孵育后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 目的 :观察精子与活性氧 (ROS)作用后超微结构变化。 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选择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 ,应用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ROS ;在有氧环境下ROS与精子模型孵育后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 结果 :正常精子模型与ROS作用后 ,精子膜及顶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精子线粒体结构出现异常。 结论 :过多的ROS可致精子膜、顶体以及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 ,损害精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活性氧 超微结构 体外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9
10
作者 马捷 周晓军 +2 位作者 张泰和 孙桂勤 孟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病理意义。方法 对 30例人肝细胞肝癌 (HCC)及相应癌旁组织 ,10例肝硬化 ,5例轻度慢性肝炎和 4例正常肝组织 ,进行了CD34、VEGF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 目的 探讨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病理意义。方法 对 30例人肝细胞肝癌 (HCC)及相应癌旁组织 ,10例肝硬化 ,5例轻度慢性肝炎和 4例正常肝组织 ,进行了CD34、VEGF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 ,对VEGF进行半定量计数 ,并结合肝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CD34呈广泛 ,窦隙状阳性表达 ,而在正常及慢性肝炎组织中肝窦呈阴性 ,在纤维间隔附近的肝窦壁可见少量散在的CD34弱阳性表达 ,MVD与HCC的肿瘤大小及是否发生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 ,瘤块直径 <2cm者的MVD显著低于 >2cm者 ,VEGF阳性率为 83.3 % (2 5 /30 ) ,而在 5例慢性肝炎患者中为阴性表达 ,并与肿瘤发生门静脉癌栓关系密切 (P <0 .0 5 )。瘤旁肝组织亦显示较明显的VEGF阳性 (93 .3% ,2 8/30 )。结论 CD34和VEGF的阳性表达为HCC与非癌性肝组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形态学标记。瘤组织可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VEGF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4
原文传递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徐元玲 蒋琪霞 王建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附着于伤口床,与自身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膜状组织,它由细菌及其产物、细胞外基质、坏死组织等共同组成[1]。临床多见于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 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附着于伤口床,与自身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膜状组织,它由细菌及其产物、细胞外基质、坏死组织等共同组成[1]。临床多见于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等慢性伤口。BBF增加了治疗难度,影响愈合效果。现有多种方法去除慢性伤口BBF,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慢性伤口 护理
原文传递
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1
12
作者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8-641,共4页
对于石蜡切片而言,组织的固定是组织随后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包埋操作是否规范对后续组织切片同样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本文就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与技术人员一起... 对于石蜡切片而言,组织的固定是组织随后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包埋操作是否规范对后续组织切片同样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本文就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常见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与技术人员一起学习交流,以提高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的质量,为组织切片和染色以及病理诊断提供有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 组织固定 组织包埋
下载PDF
组织切片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1
13
作者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关键词 组织切片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中2种填充敷料对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蒋琪霞 刘玉秀 +4 位作者 印洪林 李晓华 朱礼霞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将入选伤口随机分为AB组,脱落3例,最终入每组10例,2组基线资料相当,A组采用泡沫敷料、B组采用纱布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智能化吸引装置、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2组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21 d使用相同方法获取伤口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监测,观察血管化形成指标CD34+和组织增生活性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采用SPSS软件按照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负压治疗后1~3周2组CD34+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PCNA+表达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殖活性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填充敷料 血管化 组织增生 伤口护理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顾芸 张新华 +2 位作者 石群立 周航波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urs,E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EST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部分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岁,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urs,E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对EST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部分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子宫占位和阴道出血,35例ESTs中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ESN)4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26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UES)5例。ESN和ESS均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构成,并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UES则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并缺乏螺旋动脉。18例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的病例中17例CD10阳性,7例SMA局灶阳性,4例desmin局灶阳性。结论ESTs是一组诊断可能具有困难的子宫间叶肿瘤,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和一组免疫组化抗体标记,诊断上应与平滑肌肿瘤、PEComa等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国璋 刘晓红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胰腺癌的CT增强和瘤体微血管密度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中秋 黎介寿 +1 位作者 卢光明 张新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82-188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胰实质期CT增强、瘤体实质瘤细胞处的微血管密度和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评价胰腺癌CT强化程度、形式和其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有病理大标本的胰腺患者 34例 ,手术前均行CT增强扫描 ,观察胰腺癌胰实质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胰实质期CT增强、瘤体实质瘤细胞处的微血管密度和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评价胰腺癌CT强化程度、形式和其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有病理大标本的胰腺患者 34例 ,手术前均行CT增强扫描 ,观察胰腺癌胰实质期强化程度和形式 ,并对胰腺癌的手术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 ,检测胰腺癌标本的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病理级别。对胰腺癌的CT强化状况、瘤体实质瘤细胞处微血管密度计数和病理级别作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高分化腺癌 16例 ,中等分化腺癌 7例 ,低分化腺癌 11例。CT呈等密度强化者 13例 ,呈稍低密度强化者 9例 ,呈稍低密度强化伴小囊性变者 9例 ,呈稍低密度伴大片状低密度灶者 3例。瘤体标本免疫组化标记示瘤体实质瘤细胞处微血管密度计数少者 10例 ,微血管密度计数中等者 16例 ,微血管密度计数多者 8例。胰腺癌的病理亚型和瘤体CT胰期增强程度、形式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为r=0 785 7,t=7 185 1,P <0 0 0 1。胰腺癌的病理亚型和瘤体实质瘤细胞处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相关 (r=0 36 13,t=2 1917,P <0 0 5 )。肿瘤的CT胰实质期增强程度、形式和瘤体实质瘤细胞处微血管密度计数非常明显相关 (r=0 6 76 8,t=5 2 0 0 6 ,P <0 0 0 1)。结论 胰腺癌的CT胰实质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增强 瘤体微血管密度 病理分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如何提高冷冻切片的技术水平 被引量:34
18
作者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2,共3页
冷冻切片是一种组织不经过脱水、透明处理,不需石蜡包埋的制片方法。冷冻切片分为直接冷冻切片法和明胶冷冻切片法。前者根据组织的制冷方法不同有半导体制冷切片法、甲醇制冷切片法、二氧化碳制冷切片法和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法。目前,... 冷冻切片是一种组织不经过脱水、透明处理,不需石蜡包埋的制片方法。冷冻切片分为直接冷冻切片法和明胶冷冻切片法。前者根据组织的制冷方法不同有半导体制冷切片法、甲醇制冷切片法、二氧化碳制冷切片法和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切片 冰晶 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
下载PDF
解读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 被引量:35
19
作者 周晓军 刘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1-805,810,共6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出版了1967、1981、1999和2004年肺癌组织学分类。前三次都是纯粹的形态学分类,2004年分类引入一些分子遗传学和临床资料,但对肺腺癌的组织学分型仍未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诊断标准[1]。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多学科 国际分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饶秋 周晓军 +4 位作者 吴波 马恒辉 周航波 刘晓红 陈洁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1例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及随访10~112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肿瘤中女性7例... 目的探讨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1例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及随访10~112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肿瘤中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8~26岁,平均16.3岁。肿块直径2.5~6.0 cm。光镜下癌组织呈两种结构,一种为腺管状、乳头状、巢状分布。细胞界限清楚,有大量透明或嗜酸性胞质。泡状染色质、核仁明显,沙砾体多见。另一种结构更加紧密,多见实性巢状结构,癌细胞缺乏大量的胞质,核仁不明显,沙砾体少见。免疫表型:本组11例均 TFE3、CD10、a-甲酰基-CoA 消旋酶(P504s)弥漫表达,细胞广谱角蛋白(CK-pa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波形蛋白仅部分病例表达,所有病例 CK7、肾脏特异性钙黏蛋白(Ksp-cadherin)、CD117阴性表达。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年龄、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 TFE3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基因融合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