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掌骨基底关节外骨折预后的预测因素分析
1
作者 赵越 汤泽 +1 位作者 梁博瑞 徐用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掌骨基底关节外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掌骨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骨愈合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愈合良好组(n=55)和愈合不良组(n=47)。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手术固定类型、骨折... 目的探讨掌骨基底关节外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掌骨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骨愈合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愈合良好组(n=55)和愈合不良组(n=47)。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手术固定类型、骨折原因、骨折分型、术后感染、骨折类型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骼生长因子(S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P、SGF和PDGF水平预测掌骨关节外骨折术后骨愈合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掌骨关节外骨折术后骨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愈合不良组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比率高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不良组BMP、SGF和PDGF水平低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MP、SGF和PDG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8、0.644和0.7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BMP<7.415 pg/mL、SGF<85.705 ng/mL和PDGF<5.235 ng/mL是骨关节外骨折术后骨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临床特征和BMP<7.415 pg/mL、SGF<85.705 ng/mL、PDGF<5.235 ng/mL均可能引起骨关节外骨折患者术后骨愈合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关节外骨折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骨骼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2
作者 何吉 尤振兵 +4 位作者 田文泽 汪娟 郑欣 徐达夫 孙永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52-2054,共3页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1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1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生存质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似(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生存质量相似(P>0.05)。手术后研究组总体健康状况、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疼痛、失眠及呼吸困难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医护一体化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王爱凤 王正梅 +4 位作者 金妍 佘菲 王伟杰 丁涟沭 杨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收治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为...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收治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康复指导、心理支持及延伸护理等干预措施,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在干预后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及医生满意度分别为97.87%和95.74%,均高于对照组的84.62%和8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4
作者 尤振兵 徐达夫 +3 位作者 嵇建 郭伟 朱卫国 肖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其中4-6月63例(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其中4-6月63例(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处理:1~3月接受手术5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按常规处理。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5/63)和24.1%(1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爱凤 王正梅 +5 位作者 王芳 金妍 余菲 丁涟沭 孙春霞 吉雅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6期2303-2306,共4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颅脑损伤需要约束的躁动患者84例,入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颅脑损伤需要约束的躁动患者84例,入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保护性约束路径应用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管理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约束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对住院期间患者被实施约束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约束临床路径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32.86±8.32)h,短于对照组的(35.48±8.13)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460,P >0.05);观察组护士约束文件书写质量为(98.12±14.11)分,高于对照组的(90.42±1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65,P <0.05);患者住院期间心电导线、静脉输液管道、胃管的意外拔管例数及末梢循环受阻等约束合并症发生例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患者住院期间被实施约束的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 <0.05)。结论将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约束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躁动 约束 临床路径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与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吉 尤振兵 +4 位作者 田文泽 汪娟 杨彩霞 徐达夫 郑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8期3554-355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当日晨(术前)、术后第5天(术后)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应激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当日晨(术前)、术后第5天(术后)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应激反应指标含量,包括空腹血糖( FB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皮质醇(Cor)。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采用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的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FBG、CRP、IL-6和Cor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对照组患者的FBG、CRP和Cor水平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724,7.203,4.137;P<0.05),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2,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FBG、CRP、IL-6和Cor的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31,5.361,2.864,3.534和6.990,10.755,2.415,8.166;P<0.05)。生存质量评价中,两组患者术前各功能项目和症状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周干预组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症状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7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应激 医护一体化护理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爱凤 葛东明 +5 位作者 张媛媛 王正梅 郭正会 金妍 丁涟沭 孙春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出院1周后予以电话回访,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出院1周后予以电话回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话跟踪回访、QQ群网络交流等方式提供护理干预措施,8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居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居家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居家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6.13&#177;1.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44&#177;1.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4,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消化道出血、便秘、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1,3,1,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5,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1,4.28,9.43,4.28,5.94;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生活部分自理,高于对照组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结论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延续性护理 居家护理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1
8
作者 孙颖 陆艳春 +3 位作者 孙春霞 陶国全 张建淮 周玲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接受肠造口手术的96例患者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接受肠造口手术的96例患者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得分、正确护理造口例数和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粪水性皮炎和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8.4±1.6)分,高于对照组的(91.3±1.7)分,正确护理造口比例观察组为89.6%,对照组为6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21.07,16.34;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中4个维度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2,4.31,5.86,6.05,5.41;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6
9
作者 蔡勇 张建淮 +3 位作者 杨晨晨 陈国锋 周传文 许刚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内皮素及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岱 杨虎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颅内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STBI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颅内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STBI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患者的炎性因子(CRP、TNF-α、IL-6及IL-10)、氧化应激(MDA及SOD-1)、内皮素(ET)及颅内压(IC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RP、TNF-α、IL-6、MDA、ET及IC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MDA、ET及IC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0及SOD-1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两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颅内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 血清生化指标 颅内压
下载PDF
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颖 孙春霞 +3 位作者 陶国全 张建淮 周玲玲 金素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4期3449-3452,共4页
目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实现肠造口患者远程护理和健康指导,提供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接受肠造口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实现肠造口患者远程护理和健康指导,提供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接受肠造口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居家造口护理微信平台提供延续护理。干预1个月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延续护理干预满意度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4±1.6)分,对照组为(91.3±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5,P〈0.05)。观察组正确护理造口患者占92.5%,对造口知识知晓度达标率82.50%,对照组分别为69.4%和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0,5.38;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粪水性皮炎2例,对照组1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P〈0.05)。结论居家护理平台移动护理诊所有利于保证患者术后护理的延续性,可及时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居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互联网平台 延续护理 居家护理 微信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郑欣 尤振兵 +4 位作者 田文泽 汪娟 何吉 孙永建 徐达夫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6期-,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2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组52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手...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2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组52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分值,同时分别检测2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和免疫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及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一体化护理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34.6±6.7)分比(44.8±7.5)分、(33.7±6.9)分比(40.6±7.3)分],t=7.234、4.9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和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医护一体化护理组[(6.98±1.12)mmol/L比(6.09±0.85)mmol/L、(18.11±5.93)mg/L比(9.24±3.22)mg/L、(293.98±69.09) nmol/L比(221.97±67.94)nmol/L ],t=4.532、9.336、5.3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天时,医护一体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IgA、IgM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回升[(2.41±0.46)g/L比(1.89±0.56)g/L、(2.51±0.58)g/L比(1.35±0.67)g/L和(2.36±0.53)g/L比(1.82±0.46)g/L、(2.34±0.62)g/L比(1.37±0.64) g/L ],t=5.174、9.439、5.549、7.8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一体化护理组患者血淋巴细胞总数和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2.87±0.65)×109/L比(1.98±0.58)×109/L、0.62±0.10比0.57±0.07、0.41±0.08比0.35±0.08、0.24±0.04比0.26±0.05、2.06±0.44比1.65±0.46],t=7.286、2.915、3.787、2.225、4.6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医护一体化护理 负面情绪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36
13
作者 汪娟 尤振兵 +3 位作者 杨彩霞 何吉 郑欣 徐达夫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1期3740-374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将4-6月接受手术的6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处理,1—3月接受手术的54例患者设为...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将4-6月接受手术的6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处理,1—3月接受手术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LB、PAB、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时,两组患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PAB、TRF分别为(0.22±0.04),(1.72±0.38)g/L,均高于对照组的(0.18±O.04),(1.53±0.3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234,2.7622;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问、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肄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709,-62.367,-29.403,-15.415,-14.76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7,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医护一体化 护理干预 快速康复
原文传递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玉兄 夏雪兰 +1 位作者 沈红 吕俊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接受早产儿住院常规护理(全部由护士护理,家...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住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接受早产儿住院常规护理(全部由护士护理,家长不参与,出院时护士向家长做出院宣教);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前连续3 d让家长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参与早产儿日常护理实践。比较两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于出生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复诊时测评早产儿身长、体质量情况,出院后2个月内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基本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出院时身长、体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出院后1个月复诊时,观察组身长、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早产儿出院后2个月内,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0%vs 0,χ2=0. 513,P=0. 474)。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照顾早产儿的能力,促进早产儿出院后健康水平及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 早产儿护理 再入院率
原文传递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1
15
作者 朱月梅 王国如 +1 位作者 张沂 陈国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06-1413,共8页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IIa^IIIa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于保乳术前行3周E+T方案新辅助化疗,且患者化疗前均检测空芯针穿刺标...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IIa^IIIa期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于保乳术前行3周E+T方案新辅助化疗,且患者化疗前均检测空芯针穿刺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及Bcl-2表达情况。评价临床及病理疗效并评估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个或6个疗程的术前3周E+T新辅助化疗,5例IIIa期患者化疗后降期为IIb;患者均于化疗后12~16 d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9.72%,病理性完全缓解(p CR)率为17.76%,腋窝淋巴结转阴率为54.76%。不同ER、PR、Ki-67、p53表达状态患者间p CR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不同HER-2、Bcl-2表达状态患者间p CR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出现IV度白细胞减少5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外,其余毒性反应均可耐受。86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复发转移19例,死亡6例,2例出现对侧乳腺癌,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E+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可获得较高的p CR率,毒副反应可耐受。ER、PR、Ki-67、p53可作为E+T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化疗 辅助 表柔比星 紫杉酚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周冬梅 臧丽 +2 位作者 张青 王爱凤 赵松青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83-1786,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上常以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由于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后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上常以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由于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后的保健和延续性护理了解很少,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较差,不按时服药和随意终止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受到该病的折磨[2].为了提高U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首先于2016年1月起对所收治的UC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个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我管理能力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个性化 患者 肠道炎症性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
下载PDF
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高尚明 赵耀 +1 位作者 郭海 赵晓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187-3188,3191,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重度混合痔患者103例,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行PPH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行单... 目的观察和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重度混合痔患者103例,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行PPH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行单纯PPH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试验组的痔核再次脱出、肛门疼痛、便血等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可明显降低术后症状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且不增加新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PPH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延续性护理的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葛东明 葛东方 +2 位作者 高健 王爱凤 丁涟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生存状况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出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0例)和干预组(163例)...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生存状况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出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0例)和干预组(163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周予以电话回访1次,之后嘱患者有情况随时电话咨询或来院复诊,不再主动回访;干预组患者予以电话跟踪回访、建立延续性护理微信群、家庭访视、成立脑友俱乐部等方式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自患者出院1周起回访至患者死亡或2015年12月。采用生存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得出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8.8%和62.3%,干预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1,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延续护理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心理弹性在胶质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5
19
作者 钟梦诗 王爱凤 +5 位作者 佘菲 费楠楠 戴路 陈梅 丁涟沭 张青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胶质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为降低患者的复发恐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胶质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为降低患者的复发恐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对128例胶质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在胶质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胶质瘤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为(29.52±8.30)分,其中47例患者出现复发恐惧心理功能失调(总分≥34分),发生率为36.7%。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三者存在相关性(P<0.01)。心理弹性在胶质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好,模型较为合理。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间起中介作用(P<0.05),中介效应为48.4%。结论有36.7%胶质瘤患者存在复发恐惧心理功能失调。可通过提高胶质瘤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来提升心理弹性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癌症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兵 金珊珊 夏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4-839,共6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ERAS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案(ERAS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ERAS组术后1、3、5d的Qo R-15恢复质量评分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创伤应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