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CT对肺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宏 丁必彪 +2 位作者 魏恒乐 沈婷雯 王亚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纯磨玻璃结节(pGGO)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pGGO患者资料。统计分析pGGN侵袭性的最佳预测指标及其阈值。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后,44个pGGO纳入本研究,分为浸润组[包括微浸...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纯磨玻璃结节(pGGO)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pGGO患者资料。统计分析pGGN侵袭性的最佳预测指标及其阈值。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后,44个pGGO纳入本研究,分为浸润组[包括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肺腺癌(IAC),n=19]和未浸润组[包括炎症、不典型腺瘤增生(AAH)及原位腺癌(AIS),n=25]。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GGO平均CT值、最大CT值、结节与肺组织的CT差值及结节的平均直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者间测量重复性高,所有指标组内相关系数(ICC)>0.9。二元Logistics回归示CT差值、平均直径对预测pGGO的浸润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B=0.025,OR=1.026,P=0.038;B=0.558,OR=1.748,P=0.027)。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差值及结节平均直径的阈值取>233.67 HU和>9.0 mm,预测pGGO浸润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62.2%和60.1%、84.9%,联合这两个指标的预测效能大于单独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P=0.000]。结论 HRCT可以较好地预测pGGO的侵袭性,结节与肺组织的CT差值及结节平均直径可作为pGGO侵袭性的预测指标,联合这两个指标的预测效能大于单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浸润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成人肋骨骨折CT自动检测和分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清清 王佳硕 +1 位作者 唐雯 张荣国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胸部CT平扫自动检测和分类肋骨骨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A医院2011年1月~2019年1月974例成人肋骨骨折患者,另外收集2019年1月B医院25例,C医院25例成人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多中心测试集进行鲁棒... 目的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胸部CT平扫自动检测和分类肋骨骨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A医院2011年1月~2019年1月974例成人肋骨骨折患者,另外收集2019年1月B医院25例,C医院25例成人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多中心测试集进行鲁棒性验证。三种骨折类型(新鲜骨折、愈合期骨折和陈旧性骨折)的相应CT图像被自动检测并输出为结构化报告。采用精准度、召回率和F1值作为衡量CNN模型诊断效能的指标。检测/诊断时间、精准度、灵敏度、fROC曲线用来比较CNN模型的结构化报告和放射科主治医生的诊断效能。结果CNN模型在所有测试集上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平均精准度、平均召回率、平均F1值均≥0.8)。新鲜骨折和愈合期骨折的检测效率略高于陈旧性骨折(平均精准度:0.829,0.867>0.814;平均召回率:0.875,0.870>0.827;平均F1值:0.851,0.868>0.821)。CNN模型输出的结构化报告达到放射科主治医师诊断水平,并且CNN模型的检测时间平均缩短132.07 s。结论利用CNN模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检测并分类肋骨骨折,达到放射科主治医师的诊断水平,且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卷积神经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构化报告
下载PDF
基于常规DWI和ZOOMit DWI技术对甲状腺图像质量的对比评估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珍珍 周清清 +3 位作者 余玉盛 东强 段绍峰 张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对比常规和ZOOMit DWI技术对甲状腺图像质量的定量评估及主观评价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名研究对象甲状腺的常规DWI和ZOOMit DWI图像。定量分析两者在形变(def)、信噪比(SNR)的差异及主观评分。结果:甲状腺ZOOMit DWI图像较常规... 目的:对比常规和ZOOMit DWI技术对甲状腺图像质量的定量评估及主观评价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名研究对象甲状腺的常规DWI和ZOOMit DWI图像。定量分析两者在形变(def)、信噪比(SNR)的差异及主观评分。结果:甲状腺ZOOMit DWI图像较常规DWI图像更清晰。ZOOMit DWI图像的信噪比SNR显著高于常规DWI图像(9.05w.4.81,P<0.001),def值显著低于常规DWI(2.53mm vs.3.14mm,P=0.037)。两名医师间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702,0.613)。ZOOMitDWI图像的总评分(平均231)高于DWI图像(平均127)且每名研究对象的ZOOMitDWI图像评分(平均3.79分)均高于DWI图像(平均2.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与常规DWI相比,ZOOMit DWI技术的甲状腺图像SNR更高,def更小,图像与解剖一致,且医师主观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常规DWI ZOOMit DWI 甲状腺成像
下载PDF
MRI感兴趣体积法三维重组测量三角肌体积可行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献峰 周清清 +4 位作者 张卫军 陈艳玲 朱斌 张冰 蒋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MRI感兴趣体积(VOI)法三维重建测量三角肌体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因肩痛或肩关节不稳定到我院行肩关节MR检查的78例患者的图像资料,其中肩关节正常者33名,肩袖撕裂22例(男7例、女15... 目的探讨MRI感兴趣体积(VOI)法三维重建测量三角肌体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因肩痛或肩关节不稳定到我院行肩关节MR检查的78例患者的图像资料,其中肩关节正常者33名,肩袖撕裂22例(男7例、女15例),盂唇及盂唇韧带复合体损伤12例(男11例、女1例),冻结肩9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2例。均为2D成像序列,纳入标准为图像矩阵不低于275×336,横轴面扫描范围包括三角肌上、下附着点。病例按年龄分为A组(〈40岁,23例);B组(40~59岁,40例);C组(≥ 60岁,15例)。由2名操作者分别采用VOI法测量软件勾画三角肌轮廓,并重建三角肌的三维形态,由软件自动计算三角肌体积。其中1名操作者于1周后重复操作一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比较2名操作者间及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的可靠性。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和LSD组间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年龄段受检者三角肌体积的差异。采用分层抽样法以病例组性别比例为基础从正常组中分两次抽取出正常1组和2组。正常1组男9名、女15名,正常2组男13名、女1名,采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肩袖撕裂组与肩袖正常1组间及盂唇损伤组与肩袖正常2组间三角肌体积的差异。分析增龄及肩袖损伤、盂唇损伤对三角肌体积的影响。结果MRI VOI法三维重建测量三角肌三维形态显示良好,与解剖所见相符。同一名医师在不同时间点及2名医师间测量结果均显示了很高的一致性(ICC值分别为0.995、0.983)。A、B、C组三角肌体积分别为(382.39±38.87)、(358.49±44.50)、(279.15±63.65)cm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45,P=0.000);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肩袖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感兴趣体积
原文传递
ASL联合SWI在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爱娟 魏恒乐 +3 位作者 张宏 徐晨辉 洪汛宁 鲁珊珊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2-858,共7页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以及对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95例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单抗或双抗)治疗,于症状发作后3~...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以及对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95例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单抗或双抗)治疗,于症状发作后3~7天内行多序列MRI检查(T_(1)WI、T_(2)WI、DWI、MRA、ASL、SWI)。收集和评估临床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卒中特征等。根据ASL梗死区灌注情况分为高灌注和非高灌注,高灌注定义为梗死区脑血流量增加≥对侧的130%。根据SWI序列评估梗死区有无HT,并进一步将HT分为出血性梗死(HI)及脑实质出血(PH)。预后良好定义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HT组和无HT组各临床因素及影像特征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HT的独立因素,进一步探讨梗死区高灌注与HT及90天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HT组40例,无HT组55例,HT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梗死区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62,P=0.001),但80%的HT表现为HI。90天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38例,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更低、梗死体积更小、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而H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患者90天良好预后相关,但同时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大部分表现为HI,临床仍需严格管理血压,以减少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高灌注 磁敏感加权成像 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下载PDF
薄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纹理技术联合微RNA-25对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魏子洋 周清清 +1 位作者 邢滔 杨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薄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纹理技术联合微RNA-25(miR-25)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浸润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pGGN病人115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浸润前组、浸润性组,比较两组薄... 目的探讨薄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纹理技术联合微RNA-25(miR-25)对纯磨玻璃结节(pGGN)浸润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pGGN病人115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浸润前组、浸润性组,比较两组薄层CT征象与参数、纹理特征参数、miR-2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浸润性组圆度[(62.51±8.29)%]低于浸润前组[(78.64±10.03)%],平均CT值(-462.33±41.80)高于浸润前组(-462.33±41.80)(P<0.05);浸润性组表面积、最大有效长径、质量、体积、逆差距分别为(91.56±25.37)mm^(2)、(10.37±2.40)mm、(246.15±72.35)mg、(620.49±155.84)mm^(2)、(0.09±0.03),浸润前组表面积、最大有效长径、质量、体积、逆差距分别为(62.42±18.49)mm^(2)、(8.43±1.25)mm、(130.58±41.86)mg、(338.52±102.39)mm^(2)、(0.15±0.05),两组以上参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组miR-25(1.69±0.34)高于浸润前组(1.18±0.27)(P<0.05);圆度、平均CT值、表面积、最大有效长径、质量、体积、逆差距均与pGGN浸润性独立相关(P<0.05);评估pGGN浸润性的AUC:圆度为0.81,平均CT值为0.80,表面积为0.71,最大有效长径为0.75,质量为0.81,体积为0.80,逆差距为0.72,各参数联合为0.89。结论薄层CT+纹理技术联合miR-25均与pGGN浸润性相关,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pGGN浸润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或可成为评估pGGN浸润性的一种无创、可靠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磨玻璃影 薄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纹理技术 纯磨玻璃结节 浸润性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不同疗效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态振荡振幅百分比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恒乐 陈季南 +2 位作者 周刚平 余玉盛 张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不同疗效的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自发活动的差异及其与偏头痛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不同疗效的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自发活动的差异及其与偏头痛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集NSAIDs有效偏头痛患者30例、NSAIDs无效偏头痛患者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所有被试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振荡振幅百分比(percent amplitude of fluctuation,perAF)对3组受试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进行比较(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使用SPSS 24.0软件和RESTplu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perAF值,所得差异脑区perAF值与两组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被试左侧前扣带回(x,y,z=-6,9,-3)、左侧额中回(x,y,z=-39,48,9)和左侧颞中回(x,y,z=-57,-30,-15)的perA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onferroni校正)。与无效组MwoA患者相比,有效组MwoA患者左侧前扣带回皮层、左侧额中回和左侧颞中回perAF值减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效组MwoA患者左侧额中回perAF值升高。有效组MwoA患者左侧前扣带回皮层的perA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506,P=0.007);无效组MwoA患者左侧前扣带回皮层的perAF值与头痛频率呈负相关(r=-0.414,P=0.032)。结论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回皮层的神经活动可能是MwoA患者对NSAIDs应答的潜在神经病理基础,其中前扣带回皮层功能活动与偏头痛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NSAIDs疗效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振荡振幅百分比 非甾体抗炎药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视觉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恒乐 余玉盛 +1 位作者 陈季南 张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视觉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变化。方法:收集33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神经内科就诊的MwoA患者(MwoA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体检的22名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视觉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变化。方法:收集33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神经内科就诊的MwoA患者(MwoA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体检的2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RESTplus软件包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以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视觉网络,并分析得到视觉网络内有功能差异的脑区,随后比较这些功能差异脑区与全脑其他脑区的FC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woA组视觉网络内部左侧梭状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枕上回的功能活性明显增强。左侧梭状回与左侧枕下回的FC明显减低;但与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的FC增强。右侧舌回与左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上回的FC增强;右侧枕上回与右侧额上回的FC亦增强。另外,左侧梭状回到左侧前扣带回的FC强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365,P=0.047)、左侧梭状回到右侧额上回的FC强度与头痛程度呈负相关(r=-0.424,P=0.020)。结论:MwoA患者存在视觉网络内部以及与其他脑网络相关脑区FC失调,部分脑区神经环路功能损伤,并且MwoA患者随病情持续进展部分代偿脑区呈失代偿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视觉网络
原文传递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评估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后高灌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爱娟 魏恒乐 +2 位作者 张宏 鲁珊珊 洪汛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9-1833,共5页
目的 探讨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后出现高灌注征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3例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均未行溶栓或取栓治疗,于症状发作后7天内行多序列MRI检查(T_(1)WI、T_(2)WI、FLAIR、DWI、MRA)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 目的 探讨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后出现高灌注征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3例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均未行溶栓或取栓治疗,于症状发作后7天内行多序列MRI检查(T_(1)WI、T_(2)WI、FLAIR、DWI、MRA)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搜集和评估临床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卒中特征等。根据DWI显示高信号的梗死灶在ASL的灌注表现,将患者分为两组:高灌注组与非高灌注组;ASL的高灌注被定义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CBF)增加≥其镜像区域的13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各临床因素的差异性。结果 83例患者中,高灌注组22例,非高灌注组61例。两组间高血压(P=0.019)、梗死类型(P<0.001)、出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0.023)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减去出院NIHSS评分(△NIHSS)(P=0.00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灌注组的出院NIHSS评分比非高灌注组低、△NIHSS的下降度更大。三种脑梗死类型(脑叶梗死、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中,腔隙性梗死出现高灌注比例最高,约占59.1%。结论 亚急性期缺血性梗死后ASL高灌注提示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高灌注 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雪松 张宏 +3 位作者 王秀彬 周清清 余玉盛 吴献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侧指间关节(PIJ)表现早期RA并确诊的24例(24个PIJ)RA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例(6个PIJ)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MRI显微线圈和头颅线圈对受试者PIJ部位进行... 目的探讨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侧指间关节(PIJ)表现早期RA并确诊的24例(24个PIJ)RA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例(6个PIJ)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MRI显微线圈和头颅线圈对受试者PIJ部位进行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统计学分析各序列、方向间的差异及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志愿者6个PIJ共24个关节结构中,采用自制显微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3~4分,头颅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529,P<0.001)。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显示24例RA患者的PIJ病变存在显著差异(χ^(2)=106.819,P<0.01)。结论自制MRI显微线圈能清晰显示PIJ主要结构,可用于早期RA诊断。T 2WI矢状位成像可作为早期RA的PIJ常规MR检查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近侧指间关节 自制显微线圈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梅 刘发奇 东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病理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分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病理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T分期(36.67%、46.67%、16.67%)与病理检查结果(40.00%、41.67%、18.83%)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048、0.304、0.058,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胃癌大体分型(43.33%、41.67%、15.003%)与病理检查结果(46.67%、40.00%、13.33%)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037、0.036、0.069,P>0.05)。经病理检查证实,60例进行性胃癌中未穿透浆膜27例,穿透浆膜33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局部浆膜面征象准确度(83.33%)、灵敏度(93.94%)均高于脂肪间隙征象(65.00%)及癌组织局部突出征象(55.00%),癌组织局部突出征象灵敏度(84.38%)高于脂肪间隙征象(62.86%),准确度(55.00%)则低于脂肪间隙征象(65.00%)(χ^(2)=0.072、0.062、0.093、0.087,P<0.05);癌组织局部突出征象特异度(100.00%)明显高于浆膜面征象(80.00%)及脂肪间隙征象(61.90%),浆膜面征象特异度(80.00%)高于脂肪间隙征象(61.90%)(χ^(2)=0.071、0.038、0.07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评估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从而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 评价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运用HR-MRI研究具有正性重构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婷雯 何柳 +5 位作者 周清清 张健 张爱娟 周刚平 陈季南 余玉盛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4-1459,共6页
目的运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研究具有正性重构(PR)特点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行HR-MRI血管壁成像,具有基底动脉斑块的43例患者资料。采用Siemens Syngo.vi... 目的运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研究具有正性重构(PR)特点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行HR-MRI血管壁成像,具有基底动脉斑块的43例患者资料。采用Siemens 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基底动脉PR组与非正性重构(non-PR)组的斑块特征。结果共计43例患者图像纳入分析,其中PR组13例,non-PR组30例。PR组斑块长度大于non-PR组斑块长度[(12.98±5.74)mm>(8.79±5.08)mm,P=0.022],另PR组最狭窄处血管面积(VAMLN)[(0.24±0.07)cm^(2)>(0.18±0.05)cm^(2),P=0.004]、最狭窄处管壁面积(WAMLN)[(16.69±5.53)mm^(2)>(11.66±3.84)mm^(2),P=0.001]、最大管壁厚度(WTMAX)[(0.23±0.05)cm>(0.19±0.06)cm,P=0.034]、斑块大小(PS)[(6.75±3.87)mm^(2)>(2.65±2.18)mm^(2),P=0.003]、重构指数(RI)(1.16±0.12>0.92±0.09,P=0.000)及斑块负荷(26.95%±10.45%>14.79%±11.15%,P=0.002)均大于non-PR组。另外,43例患者中伴有急性桥脑梗死者共25例,其中PR组8例,non-PR组17例,non-PR组梗死灶分布于桥脑旁正中区比例明显高于PR组(15/2>3/5,P=0.031)。结论HR-MRI血管壁成像可以用于评估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PR特点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大,且其引起的急性桥脑梗死病灶多分布于旁侧或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正性重构
原文传递
导管接触溶栓与手动经导管抽吸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肢体缺血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剑 顾建平 +6 位作者 高立兵 公茂峰 钱成 刘亮 汪涛 倪国庆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手动经导管抽吸血栓清除术(mPAT)治疗急性肢体缺血(ALI)技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两中心接受CDT或mPAT作为首选方法治疗的73例AL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1例(41条患肢)...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手动经导管抽吸血栓清除术(mPAT)治疗急性肢体缺血(ALI)技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两中心接受CDT或mPAT作为首选方法治疗的73例AL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1例(41条患肢),mPAT组32例(33条患肢)。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30 d内临床疗效、术后及随访期患肢踝-肱指数(ABI)值、术后1年保肢率和无截肢生存率。结果 CDT组、mPAT组初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51.2%(21/41)、27.3%(9/33)(P=0.037),分别有11条、17条患肢辅助其他血管内技术,技术成功率分别提高至78.0%(32/41)和78.8%(26/33)(P=0.939);术中发生动脉夹层并发症分别为0例和4例(13.8%)(P=0.036);术后患肢平均ABI值分别为0.72±0.08、0.72±0.10,较术前0.31±0.11、0.32±0.08均有显著改善(P<0.05),随访12个月内均保持稳定(P>0.0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4%(35/41)、81.8%(27/33)(P=0.681),其中亚组RutherfordⅡb级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5%(6/11)、70.6%(12/17)(P=0.64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2个月保肢率分别为92.7%、90.9%(P=0.767)。结论 CDT和mPAT作为首选方法治疗ALI的临床疗效相似。CDT初始技术成功率高于mPAT,初次mPAT后多数患者需要辅助其他血管内技术。mPAT术中可能发生动脉夹层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缺血 动脉栓塞 动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经导管抽吸血栓清除术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周清清 郭景星 +2 位作者 许晴 朱礼君 卢光明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570,共5页
脑胶质瘤手术难以彻底清除肿瘤,术后易复发,术中准确识别肿瘤类型并示踪肿瘤边界是临床重点问题。拉曼光谱技术因无损、无标记、可组织学成像、特异性高等优点在脑胶质瘤术中诊断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就拉曼光谱在脑胶质瘤离体... 脑胶质瘤手术难以彻底清除肿瘤,术后易复发,术中准确识别肿瘤类型并示踪肿瘤边界是临床重点问题。拉曼光谱技术因无损、无标记、可组织学成像、特异性高等优点在脑胶质瘤术中诊断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就拉曼光谱在脑胶质瘤离体诊断与术中导航相关诊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光谱分析 拉曼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MRI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15
作者 何柳 张爱娟 张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
评价宫颈癌放疗后MRI在诊断放射性直肠损伤中存在的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纳入2019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研究对象纳入我院宫颈癌86例放疗患者。于放疗前后实施MRI、DWI等检查,经放疗治疗,统计MRI在直肠损伤方面的检出率、总结直肠损... 评价宫颈癌放疗后MRI在诊断放射性直肠损伤中存在的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纳入2019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研究对象纳入我院宫颈癌86例放疗患者。于放疗前后实施MRI、DWI等检查,经放疗治疗,统计MRI在直肠损伤方面的检出率、总结直肠损伤患者所具备的MRI特点以及评估在直肠损伤诊断方面MRI具备的效能。结果 (1)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中,存在直肠损伤的患者共21例,约占总患者数的24.42%。(2)MRI检查结果显示,T2WI、DWI损伤肠壁均出现分层状高信号即“同心圆”,增强后出现环形分层状增强即显著“同心圆”,17例(80.95%)肠壁出现病变的患者呈均匀变厚、内壁光滑、环形肿胀等特征,并不存在软组织肿块、壁结节等。此外,2例(9.52%)肠壁出现病变的患者呈不均匀变厚、内壁局部隆起(不规则)、环形肿胀等特征,其中,1例(4.76%)隆起突破了肌层并发生溃疡,病变累及到肛提肌、上缘肛管。1例(4.76%)肠壁呈变厚、环形肿胀等特征,并且直肠前壁相通阴道后壁。(3)参照病理、肠镜有关诊断结果,宫颈癌放疗后采用MRI诊断直肠损伤时,特异度98.33%、灵敏度76.92%、准确度91.86%。结论 MRI在宫颈癌放疗后诊断直肠损伤方面存在典型影像学特征,并在诊断直肠损伤方面存在较高效能,利于指导医师诊治直肠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损伤 宫颈癌 放疗后 MRI
下载PDF
论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观察
16
作者 何柳 余玉盛 +2 位作者 李慧 杨培培 张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20-23,共4页
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肾上腺肿瘤5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 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肾上腺肿瘤5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金标准证实,5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23例为皮脂腺瘤,单侧发病率100%;9例为嗜铬细胞瘤,单侧发病率为77.78%;9例为节细胞神经瘤,单侧发病率为33.4%;另外有8例皮脂腺癌及3例髓样脂肪瘤,单侧发病率均为100%。通过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皮脂腺瘤患者平扫CT值相对较低,平均为-13~28HU,在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廓清较迅速,此为特征性表现,可作为与嗜铬细胞瘤鉴别要点;髓样脂肪瘤平扫CT值为-80~28HU,其内含有成熟脂肪组织,此项在与肾上腺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主要以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55.56%),另外8例皮脂腺癌患者在CT上多呈混杂密度,内可伴有出血、钙化等,增强后以不均匀明显强化为主。结论 CT技术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诊断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CT平扫及增强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可进一步辨别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对该领域临床诊断工作提供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CT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半自动模式联合高级模型迭代重建在低剂量胸部CT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川 王兴顺 +2 位作者 梅嘉 魏恒乐 东强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半自动模式联合高级模型迭代重建(ADMIRE)在低剂量胸部CT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行胸部CT的5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100例。F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使用滤波反投影法(FBP)进行重建;A1、A2... 目的探讨双源CT半自动模式联合高级模型迭代重建(ADMIRE)在低剂量胸部CT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行胸部CT的5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各100例。F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使用滤波反投影法(FBP)进行重建;A1、A2、B1、B2组为低剂量组(A1、A2组管电压80 kV,B1、B2组管电压70 kV),A1、B1组开启半自动模式(semi),使用ADMIRE 3级进行重建;A2、B2组关闭半自动模式,其余条件同A1、B1组。用主观和客观指标评价常规组与各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结果A1、B1与F组的信噪比(SNR)优于A2、B2组(P<0.05)。F组与低剂量组在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价F、A1、A2、B1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最差(P<0.05)。B1、B2组线束硬化伪影较F、A1、A2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中,半自动模式联合ADMIRE算法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且相同条件下,80 kV图像较70 kV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胸部CT 迭代重建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光谱CT虚拟单能级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高川 王兴顺 +3 位作者 梅嘉 许定虎 东强 魏恒乐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图像(VMI)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光谱CT甲状腺平扫及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0例。对图像进行回顾性重建,分别得到40、50、60、70、80、9...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图像(VMI)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光谱CT甲状腺平扫及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0例。对图像进行回顾性重建,分别得到40、50、60、70、80、90 keV虚拟单能级平扫图像以及常规平扫和动脉期图像,测量各组图像的噪声值(SD)、病灶CT值、正常甲状腺组织CT值,计算对比度噪声比,作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双盲法独立阅片,诊断并记录各组病灶检出数目,对各组图像进行评分,作为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指标。在40、50 keV和常规动脉期图像测量病灶大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结果共76个病灶,40、50 keV以及动脉期图像均检出76个病灶。VMI图像SD在40 keV时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70 keV后保持基本不变,其中50 keV图像SD与常规平扫图像和动脉期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50 keV图像CNR高于常规平扫图像(P<0.05)。50、60 keV主观评分高于常规图像(P<0.05),40、50 keV图像测得病灶大小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谱CT VMI图像在低能级下可以明显提高PTC平扫的图像质量和检出率,推荐使用50 keV图像诊断P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碘值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图像质量 虚拟单能级 甲状腺肿瘤
原文传递
DKI技术评估轻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向进 王东 +7 位作者 张党林 张亮 周涛 李帅 蔡文炬 曲丽洁 余玉盛 张宏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374-376,39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mTBI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mTBI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6例)和认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评估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mTBI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mTBI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56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28例)。运用DKI技术对三组进行扫描,测量三组额叶、颞叶、顶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和背侧丘脑的平均峰度(MK)值。结果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抽象和延迟记忆等方面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颞叶的MK值下降,丘脑的MK值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颞叶和丘脑的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I技术能观察脑组织微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客观评估mTBI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扩散峰度成像
原文传递
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异常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恒乐 周刚平 +5 位作者 郭溪 何珍珍 王锦锦 余玉盛 陈季南 张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功能连接变化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偏头... 目的探讨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功能连接变化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偏头痛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采用基于AC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对NSAIDs有效(n=35)、NSAIDs无效(n=35)的MwoA患者和健康对照(n=33)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异常功能连接改变与偏头痛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C异常功能连接对MwoA患者NSAIDs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1)与NSAIDs无效组相比,NSAIDs有效组患者左侧ACC与左侧中央后回(posterior central gyrus,PoCG)(MNI坐标:x,y,z=-21,-45,69,团簇=12,t=3.016)、右侧ACC与左侧中扣带回(middle cingulate cortex,MCC)(MNI坐标:x,y,z=0,-24,48,团簇=14,t=3.380)功能连接均显著增强(均P<0.005,Bonferroni矫正)。与健康组相比,NSAIDs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左侧ACC与同侧顶下小叶、额中回、角回功能连接增强;右侧ACC与右侧楔前叶、两侧额中回、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增强(均P<0.005,Bonferroni矫正)。(2)NSAIDs有效组右侧ACC与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强度和MIDAS评分呈正相关(r=0.375,P=0.035);NSAIDs无效组左侧ACC与同侧角回和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分别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r=0.357,P=0.045)和偏头痛病程(r=-0.367,P=0.039)呈显著相关性。(3)ROC曲线分析得出右侧ACC与左侧MCC、左侧ACC与左侧PoCG功能连接预测NSAIDs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28和0.736。结论静息态ACC功能连接参与NSAIDs镇痛作用,并对药物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为进一步解释偏头痛神经生理机制和辅助临床个体化精确治疗提供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扣带回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