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CC和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慧 王峰 +2 位作者 邹文军 陆水 陈甜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1/2021-10本院收治的NVG患者92例100眼,按病理分期分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患者31... 目的:分析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视野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01/2021-10本院收治的NVG患者92例100眼,按病理分期分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患者31例32眼、开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1例36眼及闭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0例32眼。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0例100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GCC、pRNFL厚度与MD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各指标诊断效能。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和闭角型青光眼期mGCC-平均(a)、mGCC-上方(s)、mGCC-下方(i)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mGCC-a、mGCC-s、mGCC-i均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mGCC-a、mGCC-s、mGCC-i均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和闭角型青光眼期pRNFL-a、pRNFL-颞侧(t)、pRNFL-s、pRNFL-鼻侧(n)、pRNFL-i厚度均高于对照组,MD高于对照组(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开角型青光眼期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均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MD高于闭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前期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均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MD高于开角型青光眼期(均P<0.001)。mGCC-a、mGCC-s、mGCC-i和pRNFL-a、pRNFL-t、pRNFL-s、pRNFL-n、pRNFL-i与MD呈负相关性(均P<0.001)。mGCC、pRNFL厚度及MD联合诊断NVG的效能最高(敏感度为79.00%,特异度为87.00,AUC=0.973,95%CI=0.956~0.990,P<0.05)。结论:NVG患者mGCC、pRNFL厚度与MD呈负相关关系,mGCC、pRNFL厚度及MD对NVG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以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 视野平均缺损(MD)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围术期电针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慧慧 张晓 +4 位作者 浦丹萍 刘迪 徐敏逸 杨建平 朱敏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电针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9例,年龄20~60岁,BMI 18~32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刺激组(EA组,n=25)和假电针刺激组(C组,n=24)。... 目的探讨围术期电针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9例,年龄20~60岁,BMI 18~32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刺激组(EA组,n=25)和假电针刺激组(C组,n=24)。入室后EA组电针针刺中脘穴(CV12)、双侧内关穴(PC6)和合谷穴(LI4);C组电针针刺相应穴位旁2 cm处。电针预刺激2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手术野消毒前撤去两组CV12穴位电针,保留双侧PC6、LI4穴位电针持续电刺激至麻醉苏醒。记录术前1 d、术后1 d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I),记录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高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补救镇痛和止吐治疗例数。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 C组QoR-40量表中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FBG、INS和HOMA2-IRI均明显升高,术后1 d EA组QoR-40量表中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1 d EA组QoR-40量表中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FBG、VAS疼痛评分最高分和严重PONV发生率、术后补救镇痛和止吐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电针刺激CV12、双侧PC6和LI4能够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在预防术后高血糖、减轻术后疼痛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甘霖 姜宇 黄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132-6134,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后是否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8例,其中A组椎弓根钉固定后未行经椎弓根植骨32例,B组行经椎弓根植骨46例,比较术前、术后、取出内...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后是否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8例,其中A组椎弓根钉固定后未行经椎弓根植骨32例,B组行经椎弓根植骨46例,比较术前、术后、取出内固定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均获1~2年的随访,通过复查X线、MRI等检查,发现A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9例(28.15%),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内固定取出后发生椎体高度丢失3例,取出内固定后发生顽固性腰痛9;B组患者均骨性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无椎体高度丢失及顽固性腰痛的发生(P=0.00)。结论椎弓根钉固定后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传统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相比,增加了伤椎的骨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的承重能力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顽固性腰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钉固定 经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羟考酮在输尿管支架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 杨慧慧 +2 位作者 曾金芳 曹君利 朱敏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测定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日间病房拟行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的男性患者22例,年龄35~60岁,ASAⅠ或Ⅱ级,1个月前单侧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 目的测定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日间病房拟行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的男性患者22例,年龄35~60岁,ASAⅠ或Ⅱ级,1个月前单侧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植入双J管。采用序贯给药法测定半数患者术中NRS评分≤3分时的羟考酮静脉注射剂量;同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呛咳、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羟考酮用于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ED50为0.121mg/kg(95%CI 0.112~0.128mg/kg),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引起呛咳,会引起轻至中度的呼吸抑制(12例),轻度头晕较常见(16例),术后恶心呕吐少见(1例)。结论序贯法测定羟考酮用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内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ED50为0.121mg/kg,术中不良反应轻微,羟考酮是输尿管支架取出术镇痛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法 输尿管支架取出术 羟考酮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殷瑛 俞蒙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功能锻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术后康复情况、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在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3 d和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髋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离床站立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值均<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3 d和7 d,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功能锻炼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可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其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路径护理 老年 髋部骨折 肢体功能
下载PDF
JCI思维在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胡敏敏 瞿甦 易利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1,共3页
分析了当前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并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运用"JCI思维"开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例,介绍了医院在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标准流程、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和培育文化氛1围4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JCI 医院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影响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韩曙光 赵弘卿 +2 位作者 吕蕾 冯金萍 王昕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5期951-955,共5页
目的探讨本市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本市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呼吸科门诊219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ACT得分(18.14±4.83)分,完全... 目的探讨本市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本市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呼吸科门诊219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ACT得分(18.14±4.83)分,完全控制和控制良好共87例,控制率39.73%,未控患者132例,占60.2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民族、饮食习惯、饮食摄入、饮酒不是影响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因素(P>0.05),性别、吸烟、家族史、二手烟、预防感冒措施、病程、文化程度、经常食用海鲜、体质量指数、职业、用药管理方式、居住处空气污染、费用承担方式、SDS、哮喘知识掌握、体育锻炼、居住地、每天开窗通风、家庭收入、SAS、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用药依从性、用药技术掌握、定期门诊分查、可辨别何时就医是影响本市支气管哮喘未控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居住处空气污染、SAS≥50分、SDS≥53分是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用药依从性良好是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未控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本市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仍未达理想标准,哮喘控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支气管哮喘的防控工作,以提高本地区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水平,改善本地区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支气管哮喘 制水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独立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用药依从性 哮喘患者
下载PDF
血清HMGB1、IL-27水平及CAT评分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韩曙光 刘玲 +2 位作者 冯金萍 吕蕾 王昕华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17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COPD合...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选取同期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COPD组,体检健康者8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CAT评分、血清HMGB1和IL-27水平。分析CAT评分、血清HMGB1和IL-27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CAT评分高于COPD组(P<0.05);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血清HMGB1、IL-27水平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AT评分、血清HMGB1、IL-27水平均与FEV1%pre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5、-0.526、-0.513,P值均<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1、-0.498、-0.570,P值均<0.05);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死亡者CAT评分、血清HMGB1、IL-27水平均高于存活者(t值分别为4.918、4.175、6.133,P值均<0.05)。结论血清HMGB1、IL-27水平及CAT评分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27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B/S模式的医院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凤娟 冉宝才 刘丽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26-30,共5页
针对传统方式下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流程繁杂、遗忘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自主设计开发基于B/S模式的医院运维管理系统。介绍系统整体架构、关键技术及实现的部分功能。系统上线以来运行平稳,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B/S模式 ASP.NET ADO.NET 运维管理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血管结构异常(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瑜 江卫 周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78-180,i0002,共4页
背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报道称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病的主要形态学基础,但国内极少有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管结构异常的报道。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临... 背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报道称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病的主要形态学基础,但国内极少有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管结构异常的报道。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3-08/2004-05在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及2004-10/2005-05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或呕吐症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7例。方法:对两年来收治的5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血管造影法,以预灌装针筒形式供应的Optiray(安射力)非离子型造影剂行主动脉弓造影。数字减影机从多角度显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范围包括颈总动脉起始至颈内动脉虹吸弯,由2位神经科医生分别进行测量和评价。主要观察指标: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分布及比例。结果:参加实验57例患者,1例患者因左椎动脉不能进入而放弃。1例在行主动脉弓造影时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手术中止。进入结果分析55例。经检查发现共有71%(39/55)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占11%(6/55);后循环病变占60%(33/55),其中合并有前循环异常的复合病变9例(16%),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24例(24/55,4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16例(16/55,29%)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病因,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金标准应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下载PDF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清洗消毒实践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易利华 卫蕾 孙军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5,共2页
在JCI评审标准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涉及的影响因素诸多,且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结果。医院从降低环境清洁工具可能带来的医院感染风险入手,建立独立的拖把抹布集中清洗消毒中心,制订标准化(SOP)操作流程,经过集中清洗消毒、烘干、整理和配... 在JCI评审标准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涉及的影响因素诸多,且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结果。医院从降低环境清洁工具可能带来的医院感染风险入手,建立独立的拖把抹布集中清洗消毒中心,制订标准化(SOP)操作流程,经过集中清洗消毒、烘干、整理和配送,开启了集约化的配供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评审 医院感染 保洁工具 集中 清洗消毒
下载PDF
病房护士参与ICU病人过渡期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俞萍 李琴 程晓红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4期4323-4328,共6页
[目的]对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过渡期护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期为提高过渡期护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16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目的]对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过渡期护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期为提高过渡期护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16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病区护士参与ICU病人过渡期护理体验的5个主题:ICU和病房护士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ICU过渡期病人存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病人及家属渴望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ICU过渡期护理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ICU和病房护理存在明显差距,病房护士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创新理念,多管齐下,持续改进过渡期护理质量。[结论]普通病房护士积极参与过渡期护理,希望通过有效方法持续改进过渡期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过渡期 护理体验 护士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冬菊 吴四海 沈莉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性...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进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不同上颌窦病变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对患者随访6~24个月后,其主要症状是鼻塞和鼻部分泌物,所有病例都能够在鼻内镜直视下充分暴露上颌窦的各壁,完全切除病变,术后无鼻泪管损伤、无鼻甲萎缩等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逐渐好转,上颌窦窦口通畅,窦腔上皮化良好,下鼻甲形态好,未见复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暂时性面颊部或牙齿麻木,发生率为12%。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术式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各壁,能够在直视下最大程度切除病变,操作方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 鼻内镜
下载PDF
JCI视角下的医院安全勤务陪检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杨 卫蕾 +1 位作者 邹筱 易利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3,共2页
以JCI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在"168"勤务中心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有效的陪检体系。从JCI视角下医院勤务陪检工作常见问题和构建安全勤务陪检体系的背景、具体做法和体会等,介绍了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JCI 医院安全 勤务陪检
下载PDF
一个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角蛋白9基因R162W突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明 张国龙 +4 位作者 翟建新 魏聆 朱小红 戴迅毅 杨莉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1个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idermolytic pla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家系中的基冈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个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外周血标本,采取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该家系中4... 目的研究1个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idermolytic pla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家系中的基冈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个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外周血标本,采取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该家系中4例患者及3名表型正常者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KRT9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该家系中患者存在KRT9基因上第484位C突变成T,使得KRT9基因的第1外显子162位密码子由CGG突变成TGG,导致正常精氨酸被色氨酸所取代,而该家系的正常人对照及无关健康个体不存在此突变:结论EPPK家系中患者KRT9基因存在错义突变(484C→T),这可能是导致EPPK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 DNA突变分析 角蛋白9基因
原文传递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小红 李明 +1 位作者 蒋屏东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19-520,共2页
报告1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女,53岁。右下肢外侧约3cm×2.5cm×0.8cm斑块8年,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内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瘤组织团块,肿瘤细胞大小形态均一,瘤组织内见汗管结构,诊断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对该患者的皮损行免疫... 报告1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女,53岁。右下肢外侧约3cm×2.5cm×0.8cm斑块8年,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内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瘤组织团块,肿瘤细胞大小形态均一,瘤组织内见汗管结构,诊断为单纯性汗腺棘皮瘤。对该患者的皮损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CK5、CK8、CK10、CK11、CK18、CK19、CEA、EMA均为阴性,CK14和CK17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棘皮瘤 单纯性
下载PDF
先天性厚甲症Ⅰ型一家系角蛋白6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莉佳 李明 +1 位作者 赖美玲 倪菁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1个先天性厚甲症Ⅰ型(pachyonychia congenital typeⅠ,PC-Ⅰ)家系中的角蛋白6A(keratin 6A,K6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个先天性厚甲症Ⅰ型家系,并提取该家系中2例患者及3名表型正常者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外... 目的研究1个先天性厚甲症Ⅰ型(pachyonychia congenital typeⅠ,PC-Ⅰ)家系中的角蛋白6A(keratin 6A,K6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1个先天性厚甲症Ⅰ型家系,并提取该家系中2例患者及3名表型正常者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外周血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其产物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K6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该家系中患者存在K6A基因上第521位碱基胸腺嘧啶(T)转化成胞嘧啶(C),使得K6A基因的第1外显子174位密码子由TTT突变成TCT,导致所编码的苯丙氨酸被丝氨酸取代,而该家系的正常人及无关健康个体对照不存在此突变。结论该PC—Ⅰ家系中患者的表现型是K6A基因的错义突变(521T→C)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厚甲症 角蛋白6A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明 杨莉佳 +2 位作者 朱小红 张海平 戴迅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6-448,共3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RNA特异性的腺苷脱氨酶(RNA-specific adeno—sine deaminase,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进行ADAR基因... 目的研究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RNA特异性的腺苷脱氨酶(RNA-specific adeno—sine deaminase,ADAR)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一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进行ADAR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同时对5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该位点进行直接测序,并对国内外报道的ADAR基因突变进行总结。结果该家系中所有患者均存在ADAR基因c.2447G〉A突变,导致p.R816K改变,而在家系内非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目前国内外已报道ADAR基因突变为64种。结论ADAR基因突变是中国人群中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的致病原因之一,ADAR基因各功能区域均可发生突变,但ADEAMc可能为其热点突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屈侧网状色素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明 杨莉佳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屈侧网状色素异常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躯体屈侧形态不规则网状色素沉着斑。色素沉着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加重,通常表现为对称性泛发色素沉着,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国内外家系报道的不断增... 屈侧网状色素异常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躯体屈侧形态不规则网状色素沉着斑。色素沉着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加重,通常表现为对称性泛发色素沉着,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国内外家系报道的不断增加,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异常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少见病
下载PDF
结缔组织移植物对上颌骨前牙种植术后周围组织影响及美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锐 马钰涵 孙晓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移植物对上颌骨前牙种植术后周围组织影响及美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3例单颗上前牙缺失行前牙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结缔组织移植分为对照组(二期手术未行结缔组织移植)20...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移植物对上颌骨前牙种植术后周围组织影响及美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3例单颗上前牙缺失行前牙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结缔组织移植分为对照组(二期手术未行结缔组织移植)20例、观察组(二期手术行结缔组织移植)23例。分析观察组植入物存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软组织厚度、角化黏膜高度、临床冠长度、骨组织稳定性、唇侧丰满度、红色美学评分(PES)。结果随访1年,23例二期手术行结缔组织移植患者中22例组织瓣移植存活,存活率95.65%,23例患者取瓣区均未发生感染,黏膜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角化黏膜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软组织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冠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观察组唇侧丰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观察组P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观察组IS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颌骨前牙种植术后采用结缔组织移植可显著改善周围组织稳定性,提高唇侧丰满度,增加骨组织稳定性,获得较好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移植 上颌骨前牙种植 软组织厚度 红色美学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