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姚敏红 费静霞 +4 位作者 蒋菊芳 郭琳萍 姚海琴 郁京萍 候明如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1期3770-377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I)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分别同时运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改良ADLPI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 目的探讨改良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I)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分别同时运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改良ADLPI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ADL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ADLPI评分为(82.40±6.040)分,高于对照组的(71.30±13.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4,P〈0.05);两组患者AD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LP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P〈0.05)。结论运用改良ADLPI量表,能客观、真实反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客观、准确、易于掌握,通过临床试用及检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住院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路径标准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敏红 费静霞 +1 位作者 蒋菊芳 姚惠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3期4033-40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按照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将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按照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硒组患者和家属的相关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家属的医学知识掌握情况(87.2%,93.6%)均优于对照组(66.6%,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12,8.241;P〈0.05);实施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93.6%)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5,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标准化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研究 临床路径
原文传递
个体阶段性训练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梅 蒋菊芳 +2 位作者 顾建英 卞美娟 郑家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阶段性精神康复训练应用模式对预防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疗效。方法选择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每周由居家开放医师和护士上门巡访,并在社区工疗站进行个体阶段性康复训练指导20周,并制定每个... 目的探讨个体阶段性精神康复训练应用模式对预防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疗效。方法选择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每周由居家开放医师和护士上门巡访,并在社区工疗站进行个体阶段性康复训练指导20周,并制定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该模式分5个阶段实施。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则制定新的目标,再实施新的康复训练项目。如目标未实现则分析原因,修改目标,再实施,再评价。结果个体阶段性精神康复训练的患者1年后与入组时比较,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明显优于入组前。结论个体阶段性精神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药物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是当前较为有效的精神康复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体阶段性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晓娥 文金宁 代金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心身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调查性研究设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84名精神科护士。结果精神科护士总体幸福感33项总平均...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心身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调查性研究设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84名精神科护士。结果精神科护士总体幸福感33项总平均得分为(116.07±12.635)分。前18项男性得分为(89.334±15.423)分,女性为(80.000±11.021)分,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4名护士总体幸福感在用工类型、是否上夜班、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学历及收入分类中,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工作科室分类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受总体处于中高水平,但临床心理科和精神康复科、老年精神科及主管护师、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护士,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调查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