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瘢痕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蒋屏东 孙慧 +3 位作者 郑渊 胡佳 赖美玲 张瑞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3期6502-6505,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部瘢痕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面部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面部瘢痕修复治... 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面部瘢痕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面部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面部瘢痕修复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rh EGF敷于皮肤表面,对照组则采用等渗盐水敷于皮肤表面,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时疼痛情况,测定创面愈合后患者瘢痕面积,并评定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患者肉芽组织成熟情况、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术后14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其轻度疼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14 d肉芽组织成熟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炎症全身不良反应。结论:re EGF可促进面部瘢痕患者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小瘢痕面积,减轻患者换药疼痛程度,促进肉芽组织成熟,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瘢痕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修复 创面
原文传递
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89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倪菁菁 张瑞丽 +1 位作者 杨莉佳 朱小红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947-949,共3页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额面部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伐昔洛韦分散片0.3g/次,2次/d,连用10d。治疗组同时给氦氖激光照射,30min/次,1次/d,直至皮损消退。结...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额面部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伐昔洛韦分散片0.3g/次,2次/d,连用10d。治疗组同时给氦氖激光照射,30min/次,1次/d,直至皮损消退。结果共入组89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8.6%)(P<0.05);治疗组VAS评分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面瘫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氦氖激光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甲真菌病患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燕 杨莉佳 +5 位作者 魏聆 戴迅毅 华海康 戚稼 孙慧 郑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8-991,共4页
目的 了解甲真菌病患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率、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服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对33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靶甲进行SCIO评分,按SCIO积分范围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A组)... 目的 了解甲真菌病患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率、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服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对33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靶甲进行SCIO评分,按SCIO积分范围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A组)、特比萘芬连续治疗(B组)和特比萘芬隔日间歇治疗(C组)。采用自编问卷对每例患者进行凋查。结果 平均服药依从率为55.15%。依从者治愈率达89.01%,不依从者仅为30.41%。服药不依从率为44.85%,其中29.73%的患者不依从是因为担心副作用,22.30%是认为已治愈而自行停止服药,15.54%是经济原因,12.16%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依从率和年龄、靶甲部位、SCIO积分及治疗方案显著性相关(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无显著性关系(P>0.1)。A、B、C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2.73%、21.43%、2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不良事件大多发生于治疗的第一个月且多为轻度和可逆的。结论 甲真菌病患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性较低且其对疗效影响显著。年龄、靶甲部位、SCIO积分和治疗方案对依从性有影响。口服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口服抗真菌药 依从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无锡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燕 杨莉佳 +7 位作者 戴迅毅 张海平 魏聆 华海康 戚稼 孙慧 郑渊 蒋屏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2-664,共3页
关键词 真菌病 临床分析 病原菌 无锡市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海平 穆会君 +1 位作者 谢平 张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2256-2258,共3页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效能。方法应用多重实时荧光PCR试剂检测20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高危型HPV,以凯普13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为对照试剂,对两者检测结果不一致和试验试剂...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效能。方法应用多重实时荧光PCR试剂检测20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高危型HPV,以凯普13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为对照试剂,对两者检测结果不一致和试验试剂VIC荧光通道检测显示为HPV16或HPV18阳性的样本进行DNA测序分析,评价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的效能。结果 200例妇女样本中,试验试剂和对照试剂HPV高危亚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0%和33%,两种试剂对HPV高危亚型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3,P<0.01)。试验试剂与对照试剂检测结果一致者165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2.50%,一致性指数Kappa值为0.651 2。对照试剂检测为阴性,而试验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的35例标本,测序结果显示均为HPV66型。在剔除HPV66型样本后,试验试剂与对照试剂结果完全一致,总符合率为100.00%。对照试剂检测为阳性,且试验试剂VIC荧光通道阳性的标本,测序结果显示32例为HPV16型,4例为HPV18型。结论多重实时荧光PCR试剂检测高危型HPV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的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科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诊断学
下载PDF
高能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胡佳 杨莉佳 曹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紫外线光疗以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已在临床上用于白癜风的治疗.Lotti等提出紫外线聚焦于白癜风皮损局部的"靶向治疗"概念.从此陆续出现了一些紫外线发生设备,能发射一定面积的高密度紫外光束直接到达皮损处,统称为高能紫外线.... 紫外线光疗以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已在临床上用于白癜风的治疗.Lotti等提出紫外线聚焦于白癜风皮损局部的"靶向治疗"概念.从此陆续出现了一些紫外线发生设备,能发射一定面积的高密度紫外光束直接到达皮损处,统称为高能紫外线.我们使用DuaLight UV120-2所发射的高能中波紫外线治疗102例寻常型白癜风,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治疗 寻常型白癜风 疗效观察 高能 临床 紫外线光疗 白癜风皮损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肛管内尖锐湿疣的治疗及HPV基因分型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倪菁菁 张瑞丽 +3 位作者 曹蕾 俞梦洁 胡锡池 杨莉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4期6703-6705,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肛管内尖锐湿疣复发率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108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初次治疗为CO_2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后,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每周1次,共3次。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降低肛管内尖锐湿疣复发率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108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初次治疗为CO_2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后,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每周1次,共3次。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患者再次CO_2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后,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10次,结束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每周3次,共12周,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108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阳性者81例,阴性者27例,HPV感染率75.0%。一重HPV感染51例,占47.2%,一重感染中HPV 6型为30例,阳性检出率为27.8%,是主要的感染型别,HPV 11型21例,阳性检出率为19.4%。多重HPV感染30例,阳性检出率27.8%。所有患者经初次治疗后痊愈率为79.6%,有效率为100.0%,复发率为22.1%;对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治疗后,痊愈率为52.7%,有效率为100.0%,复发率为20.0%,两次治疗之后总的复发率为2.6%(2/77)。结论:肛管内尖锐湿疣组织感染的HPV基因型别主要为HPV6、HPV11及HPV6+HPV11。CO_2激光联合ALA-PPT及外用咪喹莫特软膏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可显著降低肛管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两种光疗法治疗难治性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陶诗沁 夏汝山 +2 位作者 范华 范莹 杨莉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光动力疗法组20例,予ALA-PDT治疗,10 d治疗1次,共3次。红蓝光组20例,1周照光2次,1次红光1次蓝光,共8次。...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光动力疗法组20例,予ALA-PDT治疗,10 d治疗1次,共3次。红蓝光组20例,1周照光2次,1次红光1次蓝光,共8次。在开始治疗前、治疗后10、20、30、90 d详细记录皮损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ALA-PDT组在治疗后90 d有效率85%,红蓝光治疗组为30%,ALA-PDT组疗效明显优于红蓝光治疗组。ALA-PDT病情控制时间更长,且对囊肿有效。ALA-PD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红蓝光组为35%,因症状轻微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处理。结论:两种光疗法均为痤疮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ALA-PDT疗效明显优于红蓝光治疗,治疗重度痤疮比红蓝光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氨基酮戊二酸 光动力疗法 红蓝光
下载PDF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指导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燕 杨莉佳 +7 位作者 戴迅毅 张海平 魏聆 华海康 戚稼 孙慧 郑渊 蒋屏东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0-473,共4页
目的评价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指导伊曲康唑冲击和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疗效比。方法制定SCIO评分体系,对2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靶甲进行SCIO评分,根据SCIO积分范围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冲击... 目的评价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指导伊曲康唑冲击和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疗效比。方法制定SCIO评分体系,对2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靶甲进行SCIO评分,根据SCIO积分范围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冲击治疗和特比萘芬连续治疗。结果2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伊曲康唑组和特比萘芬组近、中、远期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组远期复发率4.26%,特比萘芬组尚未观察到复发病例。伊曲康唑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特比萘芬组为21%(P>0.05)。Ⅱ度患者伊曲康唑组费用疗效比低于特比萘芬组,Ⅲ度和Ⅳ度患者特比萘芬组费用疗效比低于伊曲康唑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O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导伊曲康唑冲击和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显示同样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癣 伊曲康唑 特比荼芬 临床评分指数 疗效对比研究 特比萘芬 甲真菌病 连续治疗 评分指数 临床
原文传递
慢性光化性皮炎17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凌佳 刘彤云 +1 位作者 何黎 顾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慢性光化皮炎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73例CAD患者中男15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 26±12. 86)岁,其中60~79岁患者114例; 59例CAD患者行光敏试验检查,UVB... 目的探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慢性光化皮炎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73例CAD患者中男15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 26±12. 86)岁,其中60~79岁患者114例; 59例CAD患者行光敏试验检查,UVB敏感46例,对UVA、UVB均敏感11例,对UVA无反应42例。其中126例CAD患者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45例,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73例,有渗出、结痂12例,棘层水肿77例,基底层完整50例,基底层液化变性21例,真皮胶原嗜碱变性33例,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6例,炎细胞外渗23例,合并蕈样肉芽肿3例,典型Pautrier微脓肿2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对Ki-67、CK、CRO-45均阳性。结论该病皮损主要位于曝光部位;组织病理似慢性湿疹、皮炎样改变,特征性表现为真皮胶原嗜碱变,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见有光敏性皮炎(PD相)向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AR相)转化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临床特点 光敏试验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服特比萘芬引起不良反应3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燕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7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不良反应 2003年7月 红色毛癣菌 特比萘芬片 临床资料 角化物质 培养鉴定 甲真菌病 口服治疗 舌尖发麻 电话随诊 出现 症状 服药后 患者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琦 夏汝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来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通常首先表现为皮肤受累,随后可同时扩散到淋巴结、外周血、软组织、骨髓和中枢神经。本病的诊断...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来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通常首先表现为皮肤受累,随后可同时扩散到淋巴结、外周血、软组织、骨髓和中枢神经。本病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影像学等,目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现报道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毛囊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印尼 夏汝山 杨莉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8-582,共5页
毛囊自主更新能力的失调和周期性生长的异常有可能导致脱发、多毛甚至肿瘤的发生,而Wnt信号通路是调节毛囊生长发育的中枢信号通路,其本质是细胞内β-连环蛋白含量、分布以及功能的变化,继而引起了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对胚胎期毛... 毛囊自主更新能力的失调和周期性生长的异常有可能导致脱发、多毛甚至肿瘤的发生,而Wnt信号通路是调节毛囊生长发育的中枢信号通路,其本质是细胞内β-连环蛋白含量、分布以及功能的变化,继而引起了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对胚胎期毛囊的形态发育和成体毛囊的周期性循环发生作用。有研究表明Wnt 1a、Wnt 3a、Wnt 7a和Wnt 10b均可以促进毛发的生长并维持体外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诱导与增殖能力。通过对Wnt信号通路的研究,将对毛囊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WNT信号通路 形态发生 周期循环
下载PDF
光动力结合果酸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华 陶诗沁 张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3323-3325,共3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结合果酸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结合果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后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粉刺效果优于单纯的光动力治疗且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p17调节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瑞丽 王千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6-510,共5页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17(rTpp17)对血管内皮屏障的调节作用,探讨膜蛋白Tppl7在梅毒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体外细胞单层模型,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合成的rTppl7刺激HUVEC...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17(rTpp17)对血管内皮屏障的调节作用,探讨膜蛋白Tppl7在梅毒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体外细胞单层模型,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合成的rTppl7刺激HUVEC单层模型,ELISA检测Transwell小室的下室培养基中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流量;Cell-ELISA检测细胞表面VE.钙黏蛋白(VE-cadhefin)表达水平;rTppl7预处理HUVEC单层模型,加入Calcein—AM标记的THP-1细胞共培养,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计数THP-1细胞穿过HUVEC单层的迁移率;将HUVEC接种激光共聚焦专用培养皿,rTpp17处理后,加入荧光染料罗丹明-鬼笔环肽工作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蛋白F-actin排列变化。结果rTpp17可提高HUVEC单层模型通透性及下调细胞膜VE-cadhefin的表达水平;促进THP-1细胞穿越HUVEC单层的迁移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pl7可促进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重排。结论梅毒螺旋体膜蛋白Tpp17可提高血管内皮屏障通透性,下调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fin的膜表达水平,促进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重排及单核-巨噬细胞穿过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可能在梅毒的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膜重组蛋白Tpp1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屏障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兴平 张海平 +1 位作者 曹蕾 金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7期1260-1261,共2页
生殖器疱疹(GH)是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引起的、以生殖器部位水疱、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需与其他表现为生殖器溃疡的疾病如龟头炎、宫颈炎和梅毒等鉴别。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经验为主,因此对一些不... 生殖器疱疹(GH)是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引起的、以生殖器部位水疱、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需与其他表现为生殖器溃疡的疾病如龟头炎、宫颈炎和梅毒等鉴别。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经验为主,因此对一些不典型病例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荧光定量PCR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性传播性疾病 生殖器溃疡 检测 HSV-Ⅱ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皮损病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世旺 闫越颖 +4 位作者 冯广东 布文博 赵亮 翟建新 方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14-616,共3页
目的调查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皮损特点及其合并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88例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有破溃的皮损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结... 目的调查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皮损特点及其合并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88例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有破溃的皮损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阳性结果为31例,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3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72.2%。革兰阴性菌对多西环素耐药率达到了100%,对头孢类抗生素也高度耐药。此外共发现了4例多重耐药菌株。结论皮肤恶性肿瘤有破溃的皮损合并细菌感染很普遍,应根据菌种鉴定及药敏结果给予相应的术前术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病原菌 药敏 多重耐药
下载PDF
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在毛囊形成和毛发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梦洁 夏汝山 杨莉佳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99-402,共4页
毛囊形态的发生过程十分复杂,许多信号通路与信号分子参与了毛囊的周期性生长,其中对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其对毛囊发育、形成、周期及再生调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概述Wnt/β联蛋白通路,通过比较不同信号分子... 毛囊形态的发生过程十分复杂,许多信号通路与信号分子参与了毛囊的周期性生长,其中对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其对毛囊发育、形成、周期及再生调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概述Wnt/β联蛋白通路,通过比较不同信号分子和调节因子对毛囊生长的及对毛囊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揭示其对胚胎期毛囊的形成、发育,成熟毛囊的生长周期及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毛发再生实验,并对毛囊相关疾病的治疗产生潜在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发 信号传导 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β联蛋白
原文传递
眼梅毒3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慧 尹兴平 +1 位作者 张洁 张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670-672,696,共4页
目的总结眼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例眼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急性视力下降,1例有泛发性皮疹。患者或其配偶有非婚性生活史,无男男同性恋史。眼科诊断为脉络膜炎,经常规抗炎治疗后视... 目的总结眼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例眼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急性视力下降,1例有泛发性皮疹。患者或其配偶有非婚性生活史,无男男同性恋史。眼科诊断为脉络膜炎,经常规抗炎治疗后视力无好转,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性葡萄膜炎。给静脉用水剂青霉素G 800万U,3次/d连续14d。3个月后复诊,患者视力明显改善,血清RPR滴度明显下降。因患者拒绝行腰椎穿刺术取脑脊液进行梅毒学检查,无法排除神经梅毒。结论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增加,对于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的患者除了仔细体检外,应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此外,眼梅毒除按照神经梅毒治疗外,还需要密切随访以及时发现是否合并有神经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脑脊液 TPPA
下载PDF
凝集生长毛乳头细胞分泌性蛋白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汝山 顾静 +1 位作者 陶诗沁 杨莉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99-702,共4页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在凝集生长状态下分泌性蛋白组的表达.方法 以凝集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分泌性蛋白质,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PDQuest软件分析二者之间的蛋白图谱的差异,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在凝集生长状态下分泌性蛋白组的表达.方法 以凝集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分泌性蛋白质,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PDQuest软件分析二者之间的蛋白图谱的差异,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LDI-TOF-MS)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质,通过蛋白质数据库NCBInr检索分析.结果 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在凝集生长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分泌性蛋白质中分别检测到(1 134±52)个和(1 078±36)个蛋白点,大多匹配.按照差异量在5倍以上的标准,二者存在差异蛋白质28个,经过MLDI-TOF-MS质谱鉴定出10种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8种蛋白质表达上调,分别为RhoGDP分离抑制剂1、细丝蛋白A、胱抑素C、纤维连接蛋白、亲环素A、前胶原C端蛋白酶增强子、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组织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2种蛋白质表达下调,为神经肽h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复合物复合物.结论 凝集生长和非凝集生长毛乳头细胞差异蛋白主要涉及信号通路、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分泌蛋白质类 电泳 凝胶 双向 MALDI-TOF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