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围生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娟 谢妍 +3 位作者 廉伟 张伟敏 姜善雨 唐一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围生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将2016—2019年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68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并随机选取NICU收治的168例无败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新生儿母亲一... 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围生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将2016—2019年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68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并随机选取NICU收治的168例无败血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新生儿母亲一般情况、围生期感染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侵入性操作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主要以极早产儿为主(65例,38.69%),对照组新生儿主要以足月产儿为主(75例,44.65%)。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组以极低体重儿(67例,39.88%)和低体重儿(54例,32.14%)为主,而对照组以正常体重为主(98例,58.33%)。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的妊娠年龄、人工流产次数、胎盘异常、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产前发热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湿肺是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妊娠年龄>35岁、人工流产、胎膜早破、产前发热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湿肺是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根据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应进行早期干预,并针对主要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早发型 新生儿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多部门联合督导在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敏雅 张岩 +6 位作者 过伟华 赵紫榆 彭伊婧 孙琰 刘敏 唐一鸣 姚荧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医疗质量监管方法,强化PDCA管理环节,规范医疗行为,规避医疗风险,不断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采取医护药及临床专家多部门联合质量督导方式,定期对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督查和指导。结果: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 目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医疗质量监管方法,强化PDCA管理环节,规范医疗行为,规避医疗风险,不断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采取医护药及临床专家多部门联合质量督导方式,定期对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督查和指导。结果: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有效提升,无痛分娩率上升,危重症人数比例提高,微创手术占比上升,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部门多科协作管理模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改变过去检查只发现问题,不注重整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督导 多部门协作 持续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