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评价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及其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章斌 程佳 +2 位作者 邱玉芳 陈小慧 韩树萍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早产儿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及其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纳入早产儿入院体温分布情况... 目的 系统评价早产儿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及其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文献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纳入早产儿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及入院低体温对早产儿结局影响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STATA 12.0对不同入院体温分布情况及入院低体温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两个率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15项研究,47 113例早产儿。不同入院体温<35℃、<36℃、<36.5℃、36.5-37.4℃、≥37.5℃的发生率及95%CI分别为10.3%(7.6%-13.1%)、45.3%(35.0%-55.5%)、63.5%(51.8%-75.2%)、35.1%(25.6%-44.7%)、4.2%(2.6%-5.7%)。与入院体温36.5-37.4℃相比,入院体温<35℃、35-35.9℃、36-36.4℃增加早产儿病死率,OR(95%CI)分别为6.10(4.88-7.62)、1.96(1.45-2.66)、1.31(1.16-1.48),P均<0.01;入院体温≥37.5℃对早产儿病死率没有影响,OR(95%CI)为0.98(0.73-1.32),P=0.91;入院体温<36℃增加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败血症、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发生率,OR(95%CI)分别为1.70(1.45-2.00)、1.27(1.08-1.49)、1.44(1.28-1.61)、1.26(1.07-1.48),P均<0.01;入院体温<36℃不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OR(95%CI)为1.03(0.76-1.38),P=0.87;入院体温36-36.4℃不增加重度ROP、NEC、BPD、败血症、PVL+IVH发生率,OR(95%CI)分别为1.19(0.92-1.54)、1.01(0.86-1.18)、0.91(0.68-1.22)、1.02(0.91-1.14)、0.98(0.85-1.14),P均>0.05。 结论 入院体温<35℃、35-35.9℃、36-36.4℃与入院体温36.5-37.4℃相比,早产儿病死率增加,体温越低,早产儿死亡风险越高。早产儿入院体温<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体温 病死率 并发症 Meta评价
原文传递
活性脂质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珂 韩树萍 顾筱琪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76-379,共4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肺发育受阻和损伤导致的慢性肺疾病,病死率高且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目前BP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知炎症和氧化应激是病程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活性脂质是参与机体炎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肺发育受阻和损伤导致的慢性肺疾病,病死率高且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目前BP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知炎症和氧化应激是病程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活性脂质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在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报道指出活性脂质参与肺组织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参与肺损伤和修复过程,BPD的发生发展中存在脂质失衡现象。因此,本文就活性脂质的定义、分类及活性脂质在BPD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脂质 肺发育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母乳来源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承耀 严湘芸 +1 位作者 陈文娟 韩树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目的分析早产和足月儿母乳来源外泌体(breast milk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M-EV)的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出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各3例, 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初步鉴定外泌体特征后, 采... 目的分析早产和足月儿母乳来源外泌体(breast milk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M-EV)的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出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各3例, 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初步鉴定外泌体特征后,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定量分析, 筛选出早产儿BM-EV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质(差异倍数≥1.5且P<0.05), 并进行GO和KEGG功能预测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以Pearson相关分析描述样品间蛋白质定量值的相关性。使用t检验比较2组样本间蛋白质丰度的差异, 并对结果进行多重校正。应用超几何分布检验, 筛选出差异蛋白质中显著富集的GO和KEGG通路条目。结果 (1)早产和足月组初产母亲分别为3例和1例。足月儿和早产儿BM-EV存在标记性蛋白分子分化簇9、分化簇81和热休克蛋白70。(2)6个样本组间可比性较好, 组内重复性较高, 样品间蛋白定量值的相关性最高达0.99。早产和足月儿样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21%和19.72%, 且早产样本的变异系数比较集中。(3)鉴定得到945种蛋白质。早产与足月儿BM-EV之间存在156种差异蛋白质, 其中在早产儿BM-EV中有83种上调。早产儿BM-EV中丰度值前3位的蛋白质分别为补体C4a、脂肪酸合成酶和硬化蛋白结构域蛋白-1。(4)GO功能预测中富集度最高的生物过程或细胞成分主要集中在血红蛋白和糖原的合成, 参与免疫突触的构成, Fc γ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吞噬作用等。KEGG信号通路相关性最高的通路为核糖体相关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和Fc γ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等。结论早产儿BM-EV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质可能通过参与调节早产儿的免疫、胃肠道功能和能量代谢过程, 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蛋白质组学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华东地区首家人乳库运行与质量控制10年实践
4
作者 陈文娟 陈小慧 +5 位作者 楚雪 刘蓓蓓 陈艳杰 胡晓山 严湘芸 韩树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543,共8页
目的对华东地区首家人乳库10年运行与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13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人乳库运行情况、捐乳者与受捐者特征、捐乳的临床应用、运行成本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目的对华东地区首家人乳库10年运行与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13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人乳库运行情况、捐乳者与受捐者特征、捐乳的临床应用、运行成本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及描述。2016年开始进行本院人乳库运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并实施质控措施。采用χ^(2)检验比较质控前(2013年至2015年)与质控后(2016年至2023年)人乳库运行、捐乳者和受捐者相关数据。结果人乳库建库10年间共收到1974例捐乳者的捐乳9390.41 L,捐乳者合格率为86.47%(1707/1974),捐乳合格率为98.01%(9203.21/9390.41),总捐乳次数达21757次,个人最高捐乳次数达195次。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捐乳人数、捐乳量和总捐乳次数明显下降,但人均捐乳量和人均捐乳次数10年间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质控后与质控前相比,捐乳者合格率[96.75%(1253/1295)与66.86%(454/679),χ^(2)=340.33,P<0.001]和捐乳合格率均提高[98.19%(8366.76/8521.08)与96.22%(836.45/869.33),χ^(2)=16.33,P<0.001]。共计11197例受捐者接受了6615.38 L捐乳,捐乳利用率达71.88%(6615.38/9203.21)。本院人乳库目前的运行方式为“无偿捐献,免费使用”,运行10年在耗材、检测、人力、能源及固定资产成本上共花费935.59万元,每升捐乳的成本为996.32元(935.59万元/9390.41 L),单位成本为1.00元/ml。结论本院人乳库已稳定运行10年,捐乳来源丰富,惠及大量新生儿。质控措施有效提高了捐乳者合格率和捐乳合格率,为危重患儿救治提供了更优的营养来源。但人乳库运行成本较高,尚需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乳库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库 捐乳 早产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1987~2019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回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管贤伟 梁晓威 +1 位作者 程威 陈玉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7期863-865,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方法选择1987年1月~2019年12月出生的1325810例新生儿,于出生48-72h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先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1987年1月~1993年8...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方法选择1987年1月~2019年12月出生的1325810例新生儿,于出生48-72h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制成干血滤纸片,先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1987年1月~1993年8月)、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ime resolved fluoroisnmunoassay,TRFIA;1993年9月至今)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可疑阳性患儿召回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患儿给予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1325810例新生儿中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TSH血症共664例,统计发病率为1/1997。早产患儿中永久性甲减者较多,体重、分娩方式与患儿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筛查
原文传递
基于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质量改进促进临床质量提升
6
作者 张俊 韩树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823-828,共6页
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救治技术的不断开展,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与欧美国家新生儿救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短。改善NICU新生儿救治质量及远期生存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国家及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 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救治技术的不断开展,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与欧美国家新生儿救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短。改善NICU新生儿救治质量及远期生存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国家及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生儿质量改进体系,本文总结国内外基于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的质量改进进展,分享基于区域性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质量改进的经验,为新生儿围产期临床质量的提升提供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网 质量改进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金改 陈玉林 +1 位作者 韩树萍 余章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2-868,共7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37周)和足月组(≥37周),单因素分析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37周)和足月组(≥37周),单因素分析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所建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双胎妊娠孕产妇1 783例,早产组856例,足月组927例,早产发生率为48%。早产原因中医源性早产占43%,胎膜早破占29%,自发性早产占28%。早产组不规律产检、单绒毛膜性、双胎发育不一致、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绒毛膜羊膜炎比例均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胎发育不一致、不规律产检、单绒毛膜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绒毛膜羊膜炎及瘢痕子宫是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验证该模型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与多种母体和胎儿的危险因素有关,其发生率高,可根据危险因素的数量初步筛选双胎妊娠发生早产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早产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下载PDF
多肽^(301)LARSLKT^(307)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心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胡银 刘恒 +5 位作者 严湘芸 庄斌 陈文娟 王星云 韩树萍 余章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8-684,共7页
目的探究踝蛋白-1(TALIN-1)来源的多肽^(301)LARSLKT^(307)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方法①利用Pubmed、Uniprot和ProtParam tool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对多肽^(301)LARSLKT^(307)的保守性、理化特性和其前体蛋白进行分析;②在斑... 目的探究踝蛋白-1(TALIN-1)来源的多肽^(301)LARSLKT^(307)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方法①利用Pubmed、Uniprot和ProtParam tool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对多肽^(301)LARSLKT^(307)的保守性、理化特性和其前体蛋白进行分析;②在斑马鱼胚胎1细胞期,镜下显微注射多肽^(301)LARSLKT^(307)后,计数36、48及72 h斑马鱼的心率并观察对斑马鱼心包发育的影响;③利用在心脏房室特异表达的基因探针cmlc2、amhc及vmhc原位杂交技术显色后检测心脏的形态;④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amhc、vmhc、mef2c和nkx2.5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多肽^(301)LARSLKT^(307)是位于其前体蛋白TALIN-1的B41结构域的亲脂性肽;②实验多肽注射组的斑马鱼胚胎的心率在36、48及72 h均出现降低(P<0.05),且心包出现明显水肿;③实验多肽注射组斑马鱼胚胎48 h环化未能完成,对照肽注射组及野生型组环化正常;④qPCR检测显示,实验多肽注射组的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amhc、vmhc、mef2c、nkx2.5较野生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多肽^(301)LARSLKT^(307)可影响斑马鱼胚胎期心脏的发育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肽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斑马鱼
下载PDF
2013—2020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罕见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爱玲 余章斌 +2 位作者 陈玉林 朱金改 钱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评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罕见病的发生情况,分析罕见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出生并在NICU治疗的危重新生儿,血、尿串联质谱筛查... 目的:评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罕见病的发生情况,分析罕见病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出生并在NICU治疗的危重新生儿,血、尿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明确为罕见病,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确诊患儿的疾病检出率、临床特征、基因改变及预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新生儿总量183820例,年分娩量从18863例逐年上升至26511例,年NICU住院患儿从2312例上升至2871例。共筛查出罕见病患儿34例,年罕见病检出率从0.43‰上升至4.39‰。筛查出的罕见病包括神经肌肉-骨骼疾病4例,遗传代谢性疾病18例,内分泌疾病2例,染色体缺失、异常6例,免疫系统疾病1例,其他3例。其中遗传代谢性疾病比例最高(占比约53%),其次为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占比约11%)。常规串联质谱筛查诊断的罕见病共15例,其余19例均是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确诊。各种罕见病具有其特异的临床表现。34例罕见病患儿中,死亡8例,18例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7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生长智力发育落后,1例失访。结论:新生儿罕见病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常染色体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主,其病死及后期发育落后比例高。加强对新生儿罕见病临床认知,扩大遗传代谢病筛查范围,加强产前咨询和遗传咨询等是实现优生优育、杜绝罕见病危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病 婴儿 新生 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代谢缺陷 先天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下载PDF
自噬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关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博识 陈文娟 +1 位作者 陈小慧 王星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1-714,共4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B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早产儿肺发育过程停滞有关。自噬是广泛存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可实现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和代谢需求。新近发现,肺发育各阶段均有自噬参与...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B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早产儿肺发育过程停滞有关。自噬是广泛存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可实现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和代谢需求。新近发现,肺发育各阶段均有自噬参与;在BPD的发生过程中,自噬失衡发挥重要作用;合理调控自噬水平可有效改善肺部损伤。现就自噬在BP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自噬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早产
原文传递
外泌体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娟 严湘芸 +2 位作者 王星云 余章斌 韩树萍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一种发生率较高的严重胃肠道急症,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外泌体不仅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还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外泌体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一种发生率较高的严重胃肠道急症,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外泌体不仅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还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外泌体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母乳中新成分环状RNA的分析及展望
12
作者 李慧敏 刘林杰 +2 位作者 李羽白 余章斌 顾筱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86-1589,共4页
母乳含多种活性成分,对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由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的环状RNA(circRNA)因具有保守性和稳定性得到关注。对母乳circRNA的研究可能给母乳功能带来新的启发,值得儿科研究者关注。现从circRNA的特性与功能、母... 母乳含多种活性成分,对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由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的环状RNA(circRNA)因具有保守性和稳定性得到关注。对母乳circRNA的研究可能给母乳功能带来新的启发,值得儿科研究者关注。现从circRNA的特性与功能、母乳中circRNA的研究及展望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活性成分 环状RNA
原文传递
多肽^(301)LARSLKT^(307)抑制心肌分化的细胞实验研究
13
作者 许耿 朱金改 +3 位作者 喻博识 韩树萍 顾海涛 余章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前期发现多肽^(301)LARSLKT^(307)可在动物水平显著抑制胚胎期心脏发育。该研究拟进一步在P19细胞系水平探究^(301)LARSLKT^(307)抑制心肌分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PepDraw Tool、Uniprot和ProtPara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对多... 目的前期发现多肽^(301)LARSLKT^(307)可在动物水平显著抑制胚胎期心脏发育。该研究拟进一步在P19细胞系水平探究^(301)LARSLKT^(307)抑制心肌分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PepDraw Tool、Uniprot和ProtParam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对多肽301LARSLKT307的结构、保守性和理化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ITC标记的多肽^(301)LARSLKT^(307)进入P19细胞的情况。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多肽^(301)LARSLKT^(307)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多肽对心肌分化标志基因肌钙蛋白cTnT和转录因子GATA4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多肽对Notch1信号通路关键分子Notch1和下游Hey1及Hey2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多肽位于其前体蛋白Talin的301~307氨基酸位点,其分子量小、结构稳定、亲脂性高,且前体蛋白保守性高。荧光显微镜下可见FITC标记的多肽301LARSLKT307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P19细胞内。与对照组比较,多肽组细胞部分坏死,生长形态紊乱,细胞厚薄不一。实时定量PCR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多肽组的分化相关基因GATA4及cTnT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多肽组Notch1通路的相关基因Notch1、Hey1及Hey2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多肽^(301)LARSLKT^(307)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1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心肌分化的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心肌分化 内源性多肽 Notch1信号通路 P19细胞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双胎妊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小慧 朱金改 +2 位作者 余章斌 姜承耀 韩树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RT)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SC)双胎妊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7~2019年期间分娩的胎龄≥24周活产双胎儿3?356例,其中ART组双胎儿2?006例(1?003对),SC组双胎儿1?350例(675对),收集...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RT)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SC)双胎妊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7~2019年期间分娩的胎龄≥24周活产双胎儿3?356例,其中ART组双胎儿2?006例(1?003对),SC组双胎儿1?350例(675对),收集母亲一般资料、妊娠期合并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新生儿疾病及结局,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ART组母亲平均年龄大于SC组(P<0.05),初产率、剖宫产率及宫颈环扎手术率高于SC组(P<0.05)。ART组母亲妊娠相关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SC组(P<0.05)。ART组新生儿平均胎龄低于SC组(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比例高于SC组(6.8% vs 5.8%,P<0.05),但ART未增加早产及低Apgar评分的风险。两组新生儿的病死率及新生儿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Ⅱ/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Ⅲ~Ⅳ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双胎妊娠相比,ART双胎妊娠未明显增加新生儿病死率及不良结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1):3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不良结局 双胎 新生儿
下载PDF
入院体温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程佳 余章斌 +2 位作者 邱玉芳 陈小慧 韩树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0-603,622,共5页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入院体温的分布情况及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的VLBWI/ELBWI,生后1 h内测量患儿肛温,采用SP...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入院体温的分布情况及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的VLBWI/ELBWI,生后1 h内测量患儿肛温,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入院体温对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26例VLBWI/ELBWI,死亡67例(10.4%);其中入院体温<35℃17例(2.7%),35.0~<36.0℃138例(22.0%),36.0~<36.5℃241例(38.5%),36.5~<37.5℃225例(35.9%),≥37.5℃5例(0.8%)。与正常体温(36.5~<37.5℃)比较,低体温(<35℃、35.0~<36.0℃、36.0~<36.5℃)增加早产儿病死率,OR及其95%CI分别为:16.99(4.88~59.13)、8.29(3.52~19.52)、3.60(1.53~8.51);根据患儿的出生体重和胎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体温比较,入院低体温(<36.5℃)增加出生体重<1 000 g、胎龄<28周早产儿≥Ⅱ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Ⅲ级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败血症、≥Ⅱ期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结论:VLBWI/ELBWI入院体温<36.5℃会增加其死亡发生风险,体温越低,死亡发生风险越高;早产儿入院体温<36.5℃会增加NEC(≥Ⅱ期)、BPD(中重度)、IVH(≥Ⅲ级)、败血症、ROP(≥Ⅱ期)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入院体温 病死率
下载PDF
母乳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艳杰 陈文娟 +3 位作者 严湘芸 李书书 陈小慧 韩树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2-565,共4页
母乳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理想食物来源。代谢组学融合了整体与动态的技术手段,为分析母乳中小分子代谢物成分、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与母婴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践可行性。本文就母乳代谢组学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母乳代谢组与... 母乳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理想食物来源。代谢组学融合了整体与动态的技术手段,为分析母乳中小分子代谢物成分、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与母婴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践可行性。本文就母乳代谢组学的起源与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母乳代谢组与子代健康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代谢组学 婴儿 新生 儿童健康
原文传递
母乳来源外泌体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林杰(综述) 余章斌(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死率高、存活患儿远期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母乳喂养可降低BPD的发生率,这有赖于母乳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低聚糖...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死率高、存活患儿远期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母乳喂养可降低BPD的发生率,这有赖于母乳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低聚糖、外泌体等。其中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样囊泡小体,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调控,对机体亲和力高,可耐受胃肠道酶及胃酸的消化,并靶向于肺、肝脏等器官,有望成为BPD的防治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外泌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晓山 朱金改 +3 位作者 姜承耀 陈小慧 余章斌 韩树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4-689,共6页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 g)的临床资料,分析败血症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共369例患儿...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 g)的临床资料,分析败血症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共36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败血症138例,包括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84例、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54例。EOS患儿病原菌以粪肠球菌(24%)、链球菌类(21%)为主,LOS患儿病原菌以葡萄球菌类(41%)、肠杆菌类(29%)为主。EOS及LOS的发生率均随着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的升高而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高是EOS的保护因素(OR=0.996,95%CI:0.993~0.998,P<0.05),阴道分娩是EOS的危险因素(OR=2.781,95%CI:1.190~6.500,P<0.05);肠外营养时间长是LOS的危险因素(OR=1.129,95%CI:1.067~1.194,P<0.05)。结论粪肠球菌是极低出生体重儿EOS最常见的病原菌,而LOS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类最为常见。出生体重高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EOS发生的风险,而阴道分娩可能增加EOS的发生风险;肠外营养时间长可能增加LOS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余紫薇(综述) 殷静 +1 位作者 钱云 韩树萍(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B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炎症是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中性粒细胞可利... 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的发展,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B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炎症是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中性粒细胞可利用其产生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来捕捉并杀死病原体和减轻炎症,但过量形成的NETs易诱发炎症失衡,从而损伤正常细胞或组织,参与BPD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综述NETs的结构、形成、功能和在BPD中的调控作用,及NETs在BPD中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炎症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母乳外泌体载药用于新生儿相关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承耀 陈文娟 +3 位作者 陈小慧 王星云 余章斌 韩树萍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9期3769-3773,3779,共6页
外泌体作为粒径纳米级的天然囊泡具有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抗原呈递和免疫应答等功能。此外,外泌体还兼具人工合成囊泡的小粒径、脂溶、稳定、高渗透性和可改造性等特点,通过共孵育等主动载药方式和超声法等被动载药方式可实现外泌体载... 外泌体作为粒径纳米级的天然囊泡具有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抗原呈递和免疫应答等功能。此外,外泌体还兼具人工合成囊泡的小粒径、脂溶、稳定、高渗透性和可改造性等特点,通过共孵育等主动载药方式和超声法等被动载药方式可实现外泌体载药。母乳中富含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减轻炎症,对新生儿相关疾病(肠炎、过敏、感染等)具有保护潜能。通过对母乳外泌体进行表面分子修饰和内容物深度改造后,有望为新生儿疾病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母乳 外泌体 药物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