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ach-back方法在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61
1
作者 贾若雅 常芸 郑雪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6期430-433,437,共5页
文章归纳了teach-back方法的概念、应用领域、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综述了国外teach-back方法应用于慢性病患者、外科术后及重症患者、社区及门急诊患者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科学使用teach-back方法,满足患者健... 文章归纳了teach-back方法的概念、应用领域、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综述了国外teach-back方法应用于慢性病患者、外科术后及重症患者、社区及门急诊患者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科学使用teach-back方法,满足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开拓健康教育者培训机制,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规范teach-back方法应用流程,延续随访工作,以期为能更好地将teach-back方法应用于健康教育管理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back方法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病人术后心脏康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晓丹 常芸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术后心脏康复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依据延续性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术后心脏康复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依据延续性护理模式制定的心脏康复计划,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遵医情况、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间各评价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病人的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运动耐量得分、遵医行为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干预时间和干预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病人生活质量中躯体受限度、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等得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各维度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焦虑情绪,避免抑郁,培养病人遵医意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脏康复
下载PDF
提高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新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1918-1919,共2页
目的提高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将4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睡眠护理干预。结果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 目的提高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将4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睡眠护理干预。结果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治疗不良反应等,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PSQI评分、动态血压监测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睡眠障碍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郑雪梅 常芸 张倩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呼叫铃发生次数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降低或波动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方法 2013年7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3年6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3年8月份的第二周和9月份的第二周呼叫铃发生的总次数,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因输液问题导致的呼叫铃发生次数由改善前期的平均51.6次/d降至改善期的平均13.4次/d,目标达标率107%,进步率74%;在改善后维持期,降低至平均18.2次/d,目标达标率93.8%,进步率64.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心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输液标准化流程和"输液完成时间推算表",强调计划性工作和主动性服务,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心内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心内科护理人员 输液相关因素 呼叫铃发生次数
下载PDF
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贾若雅 郑雪梅 +4 位作者 常芸 张倩 于万德 吉婷婷 韩荣 《护理学报》 2019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3个月后收集患者肺...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3个月后收集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数据资料,经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呼气量占预计量的百分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6 min步行距离数值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通气状况、增加患者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功能锻炼 肺动脉高压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微循环阻力指数用于早期预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循环损伤 被引量:18
6
作者 尤威 杨志健 叶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4-900,共7页
目的 探讨使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早期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连续入... 目的 探讨使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早期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连续入选的16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SAP组(n=81)和ACS组(n=83).使用压力导丝采用热稀释法检测IM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术中情况、PCI术后IMR和△IMR(△IMR=术后IMR-术前IMR)以及PCI手术前后的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其差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R及△IMR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能力.结果 ACS组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目标血管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结果及PCI术中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S组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室温生理盐水的平均传导时间(Tmn)、PCI术后IMR和△IMR均高于SAP组(P<0.05).ACS组磷酸肌酸激酶-MB差值(△CK-MB)(△CK-MB=术后CK-MB-术前CK-MB)和心脏肌钙蛋白I差值(△cTnI)(△cTnI=术后cTnI-术前cTnI)也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类型(OR=1.301,95%CI 1.083~1.562)、年龄(OR=1.007,95%CI 1.000~1.013)、△IMR (OR=1.009,95%CI1.000~1.017)和PCI术后IMR(OR=1.008,95%CI1.001~1.014)是PM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IMR预测发生P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P<0.05),△IMR预测发生PMI的最佳界定值为5.485,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7.4%.△IMR与△cTnI呈正相关(r=0.592,P<0.05).结论 △IMR可早期预测冠心病患者PMI,且与SAP患者相比,ACS患者更易发生P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微循环阻力指数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对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谢文剑 谢红光 陈绍良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1月发表的有关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1月发表的有关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中国冠心病患者的对照研究。分为替格瑞洛组,90 mg 2/日;氯吡格雷组,75 mg 1/日。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符合入选要求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对照研究,共计2091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之间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OR=1.31,95%CI:0.92~1.87,P=0.13),但替格瑞洛组的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OR=2.62,95%CI:1.54~4.46,P=0.00004)。结论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安全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7
8
作者 史忠良 甘建祥 +1 位作者 郑亚国 陈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培哚普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作后的心功能不全患者90例,1∶1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各45例...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培哚普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作后的心功能不全患者90例,1∶1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培哚普利组予以口服培哚普利8 mg/次qd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予以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次bi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培哚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均能改善急性心梗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P<0.01)。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第7天、3个月、6个月、1年时NT-proBNP水平、LVDD均低于培哚普利组,LVEF水平高于培哚普利组(P<0.01)。结论相比培哚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进一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并明显降低患者的再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培哚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文 蔡金赞 +1 位作者 任晓敏 张瑶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其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作为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技...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其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作为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技术的代表,在此领域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狭窄程度,而且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萍 郑雪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248-1248,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接受履膜支架植入术的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压控制、疼痛护理、心理疏...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接受履膜支架植入术的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压控制、疼痛护理、心理疏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温(T)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 26.67%,χ^2 =4.320, P <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 vs 80.0%,χ^2 = 4.043, P <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护理 护理工作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谭洁 刘彦 +6 位作者 林琳 赵莹莹 徐海梅 阚静 林松 张娟 邹建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江苏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191例PCI术后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20μmol/L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根据MPA>50... 目的:探讨中国江苏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191例PCI术后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20μmol/L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根据MPA>50%时即为CR,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CR组(46例)和非CR组(145例)。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CYP2C19*2及CYP2C19*3的基因多态性。结果:CR组CYP2C19基因型分布分别为野生纯合型9例(19.6%)、突变杂合型25例(54.3%)及突变纯合型12例(26.1%),非CR组分别为73例(50.3%)、59例(40.7%)及13例(9.0%),2组间CYP2C19的3种不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2C19野生纯合型、突变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出现CR的概率分别为11.0%、29.8%和48.0%(P<0.01)。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的发生具有相关性,CYP2C19*2、CYP2C19*3基因突变可能使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细胞色素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内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羽乔 叶飞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3-777,共5页
易损斑块(VP)是导致冠心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是最常见的一种VP,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TCFA的研究,证实了炎性因子参与了TCFA的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hs-C... 易损斑块(VP)是导致冠心病(CA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是最常见的一种VP,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TCFA的研究,证实了炎性因子参与了TCFA的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研究发现hs-CRP水平与TCFA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薄纤维帽粥样斑块 预测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压力对减轻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前臂血肿的效果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积民 佘莉萍 常芸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袖带压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前臂血肿的压迫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介入治疗后发生前臂血肿的94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均采用... 目的比较不同袖带压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前臂血肿的压迫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介入治疗后发生前臂血肿的94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均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法压迫血肿,试验组、对照组血压计袖带充气压力分别为高于患者收缩压30 mmHg(1 mmHg=0.133 kPa)与20 mmHg,压迫5 min后排气减压1 min,重复5个周期,其中试验组排气减压至患者舒张压,对照组排气减压至0 mmHg。观察两组血压计袖带压迫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疼痛情况,在压迫完成即刻与压迫完成30 min后,观察患者臂围、前臂张力及肿胀程度。结果压迫过程中,两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完成即刻,两组前臂肿胀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完成即刻与压迫完成30 min后,试验组患者臂围及前臂张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完成30 min后,试验组前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计袖带充气压力高于患者收缩压30 mmHg,维持压力5 min后排气减压至患者舒张压,维持压力1 min,重复5个周期,有利于减小患者臂围、改善前臂张力和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肿 血压计袖带压迫 护理
原文传递
1例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心室电风暴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乔积民 范羽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143-145,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程快,随时可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死亡[1]。电风暴又称交感电风暴,是指24 h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室速、室颤,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转复治疗,如不及时除颤很快导致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程快,随时可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死亡[1]。电风暴又称交感电风暴,是指24 h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室速、室颤,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立即电转复治疗,如不及时除颤很快导致心脏骤停[2],是AMI患者心脏猝死的重要因素。AMI伴反复心室电风暴发作的病死率极高,护理难度及工作量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 电风暴 IABP 血肿 护理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小平 王萍 +2 位作者 周新燕 袁夏霖 乔积民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正念减压疗法
下载PDF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尤威 戚晨良 +7 位作者 叶飞 黄胜兰 谢渡江 吴志明 黄凯 陈凯伦 黄天熠 陈绍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对比剂肾病(CI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对比剂肾病(CI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06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CIN,将患者分为CIN组(47例)和非CIN组(4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尿NGAL与CIN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IN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尿NGAL诊断CI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介入诊疗相关资料,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收缩压、术前血清肌酐、使用等渗对比剂、对比剂用量、Mehran评分、手术时间、处理冠状动脉支数、水化治疗和用药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CIN组患者术后24和48h尿NGAL水平、术后24h与术前的尿NAGL差值(ANGAL24-0h)、术后48h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非CIN组(P均〈0.01),两组患者的术前尿NGAL水平、术后48h与术后24h的尿NAGL差值(ANGAL448-24h)、术后24h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NGAL24—0h与CIN呈正相关(r=0.478,P〈0.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OR=1.020,95%CI1.005~1.035,P=0.007)和ANGAL24—0h(OR=1.020,95%CI1.014~1.027,P〈0.001)均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5)ANGAL24-0h诊断CIN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9(0.854,0.944),切点值为4.65μ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和80.4%。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24h尿NGAL水平升高可以早期诊断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病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原文传递
Apgar评分在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晓妍 雍景超 林松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Apgar评分是一种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时临床状况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常规应用。研究显示,Apgar评分可能对新生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例如脑瘫、癫痫、智力残疾和感音性神经缺陷等有一定预测意义。本文综述Apgar评分与新生儿死亡率和... Apgar评分是一种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时临床状况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常规应用。研究显示,Apgar评分可能对新生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例如脑瘫、癫痫、智力残疾和感音性神经缺陷等有一定预测意义。本文综述Apgar评分与新生儿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肌少症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中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正光 赵雯娟 +2 位作者 曹晓霞 程新涌 李小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HFpEF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肌少症,选择80例肌少症患者为肌少症组;按...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HFpEF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肌少症,选择80例肌少症患者为肌少症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入院、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匹配的未合并肌少症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随访截止到2019年12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肌少症组和对照组的体质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和B型利钠肽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平均随访(30.6±16.7)个月,失访21例(8.8%)。肌少症组MACE发生率(41.3%比24.4%,P=0.008)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30.0%比18.1%,P=0.0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肌少症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39,95%CI:1.107~1.871,P=0.006)。结果肌少症可显著增加老年HFpEF患者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且为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心力衰竭 老年 不良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管理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代民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083-1084,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患病人群数量大、分布区域广,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认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患病人群数量大、分布区域广,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认知程度等诸多因素差异,导致总体诊疗目标未能完全达标,区域诊疗差异加大。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疾病谱变化,以高血压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慢性病管理 卫生信息平台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曼莉 郑雪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总结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行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Ⅲ~Ⅳ级)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并跟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合并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 目的:总结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行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功能Ⅲ~Ⅳ级)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并跟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合并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起搏器参数良好;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增加,BNP、超声心动图、心电图Q RS波形宽度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心功能分级有所提高。结论埋藏式三腔同步起搏器置入后,正确的指导、科学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Ⅲ~Ⅳ患者生活质量,确保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起搏器 围手术期 心力衰竭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