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标准护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49
1
作者 周元 顾则娟 +1 位作者 蒋秀美 魏兴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相关功能分级下的标准护理方案。方法在文献研究、临床追踪、专家会议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血液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2.90%、94.59%;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08、0.818... 目的构建急性白血病患者相关功能分级下的标准护理方案。方法在文献研究、临床追踪、专家会议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血液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2.90%、94.59%;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08、0.818;急性白血病相关功能分级下的标准护理方案包括20条护理措施与309个条目。结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所形成的条目能更好地满足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国际功能分类 白血病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元 顾则娟 +1 位作者 蒋秀美 魏兴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对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及体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相关功能状态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结果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对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及体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相关功能状态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出血、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能状态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基于AL患者的相关功能状态实施护理方案可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体能状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功能 护理方案 体能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化疗药物相关指甲毒性及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元 蒋秀美 +1 位作者 顾则娟 魏兴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21-1124,共4页
近几十年癌症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化疗药物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从危及生命到影响美观,其严重程度不同。其中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肾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已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并给予了积极地预... 近几十年癌症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化疗药物存在多种不良反应,从危及生命到影响美观,其严重程度不同。其中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肾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已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并给予了积极地预防和处理。皮肤反应、指甲毒性等尽管公认可能会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但在临床实践中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并发症 指甲毒性 护理 综述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70
4
作者 邢双双 顾则娟 +2 位作者 蒋秀美 陈霞 魏兴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旨在为临床评价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层次分...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旨在为临床评价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4%、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48、0.854,肯德尔协调系数W分别为0.273、0.420(P<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标准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4个(结构指标3个、过程指标7个、结果指标14个)。结论急性白血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过程科学,内容设置合理,能够反应急性白血病的护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护理质量审核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50
5
作者 赵晓茜 孙进宁 +1 位作者 范磊 濮益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17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采用中文版创伤...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措施。采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PGT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PTGI量表中与他人的关系、个人力量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1.49±4.43)、(17.78±4.17)、(73.16±8.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4±4.31)、(16.34±2.77)、(66.63±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52、2.138、4.369,P<0.05)。干预前2组患者PFS-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感觉、情绪、认知等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2.43±0.73)、(4.27±0.61)、(2.44±0.45)、(3.89±0.7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0.72)、(4.90±0.75)、(3.45±0.53)、(4.60±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825~14.822,P<0.05)。结论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疲乏程度和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恶性淋巴瘤 疲乏 创伤后成长
原文传递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多种造血细胞因子 被引量:28
6
作者 朱光荣 周小玉 +5 位作者 陆化 周建伟 李爱萍 徐卫 李建勇 汪承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了研究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中的生物作用 ,采用RT 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分析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 MSC)造血因子的表达 ,以及氢化考的松对BM MSC表达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 ,体外传代培养的正常人、白... 为了研究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中的生物作用 ,采用RT 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分析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 MSC)造血因子的表达 ,以及氢化考的松对BM MSC表达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 ,体外传代培养的正常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病人BM MSC均能表达SCF ,Flt3 ligandTPO ,LIF ,IL 6和IL 11等重要的造血细胞因子 ,但不表达G CSF ,GM CSF和IL 3。不同代数的BM MSC细胞 ,造血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同。BM MSC经氢化考的松作用 7- 2 1天后 ,可诱导G CSFmRNA表达 ,但不诱导GM CSF的表达 ,细胞在形态学上也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和本组血液病病人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细胞因子 表达 生物作用 氢化考的松 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功能锻炼开始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吕忠美 朱亚梅 +1 位作者 顾艳红 王煦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3例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术后3d(A组)、术后12 h(B组)及术前2周(C组)开始指导功能锻炼,比较3组术前2周、术前1d、术后2周、4...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3例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术后3d(A组)、术后12 h(B组)及术前2周(C组)开始指导功能锻炼,比较3组术前2周、术前1d、术后2周、4周及8周头静脉内径;比较3组术后2周、4周及8周吻合口血流量;比较3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头静脉内径术后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头静脉内径术后2周、4周及8周增宽速度低于C组(P<0.05);C组术前1d头静脉内径大于术前2周(P<0.05).A、B2组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吻合口血流量得到快速提升(P<0.05);A、B两组术后2周、4周及8周吻合口血流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成熟时间较A、B组短(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早期有针对性地实施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可在保障动静脉内瘘安全的前提下,增大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改善血管条件,缩短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肾透析 围手术期 功能锻炼 护理
原文传递
机制导向治疗——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何广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研究发现地西他滨在去甲基化之外,不同剂量和浓度的地西他滨还能够克服P53依赖性耐药、免疫调节以及促造血和分化。以此为据,临床相应对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案做出了系列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促造血 免疫调节 P53 耐药
原文传递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亚梅 吕小林 +4 位作者 王蓉花 王玲 潘雅娟 马逊 张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护理对策。方法 24例尿毒症患者在内瘘手术后、使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对出现并发症的内瘘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内瘘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和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护理对策。方法 24例尿毒症患者在内瘘手术后、使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对出现并发症的内瘘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内瘘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和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重新评估患者内瘘功能,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1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3例出现短时血栓形成导致暂时血管闭塞,5例出现内瘘狭窄,4例出现动脉瘤。经对症处理,除2例较大动脉瘤患者给予外科结扎,重新在另一肢体进行内瘘成型术外,22例保留内瘘完成透析治疗。结论内瘘成型术后、使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时及时进行内瘘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重新判断内瘘功能,给予相应、及时处理,有利于保护内瘘、保证内瘘的血流量、提高透析效果、减少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 并发症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应用
下载PDF
流式细胞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慧君 吴雨 +4 位作者 翁香琴 徐卫 邱录贵 李建勇 周剑锋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淋巴瘤是临床上诊断难度较大的一类疾病,需要综合血液病理学(包括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特征才能做出精确诊断。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流式细胞学 诊断 专家 应用 临床特征 细胞形态学 血液病理学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锻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邢双双 顾则娟 蒋秀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247,共6页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锻炼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干预时机、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以及运动效果。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锻炼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身心康复有积极作用,有必要基于循证形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最...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运动锻炼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干预时机、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以及运动效果。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锻炼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身心康复有积极作用,有必要基于循证形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最佳运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运动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原位活体部分肝移植五例报告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学浩 张峰 +14 位作者 李相成 钱建民 孔连宝 黄祖瑚 徐鑫荣 傅诚章 刘存明 陈吉庆 何祚光 陆化 胡淑芳 林红军 李军 张浩 孙倍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 5例原位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名供者术后均顺利康复 ;5例患者手术顺利 ,4例原发病为肝豆状核变性者术后健康存活 ,现已分别存活 2 1周、15周、12周及 2周...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 5例原位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名供者术后均顺利康复 ;5例患者手术顺利 ,4例原发病为肝豆状核变性者术后健康存活 ,现已分别存活 2 1周、15周、12周及 2周 ;1例肝癌患者移植术后 12d死于心律紊乱、心跳骤停 ;术后并发症以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细菌及病毒感染和肺部并发症为主。结论 原位活体部分肝移植手术过程复杂 ,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 ;具有其它类型肝移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增艳 张国强 +4 位作者 于文征 王学霞 孙建荣 高娜 陆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并分析疾病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不...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并分析疾病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法检测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不同阶段血浆TM的水平;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采用法国STA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初发组患者血浆T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平台期组显著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及化疗达平台期组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TM水平较初发组显著升高(P<0.05)。骨髓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人升高(P<0.01;P<0.05),复发/难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最高。同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患者,血浆D-二聚体较初发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各凝血指标表达水平与同期骨髓中骨髓瘤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TM、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沙利度胺联合化疗使血浆TM、D-二聚体的表达升高,而它们的升高间接提示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栓调节蛋白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ELISA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逊 朱亚梅 +3 位作者 吕小林 张静 王蓉花 王玲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管路和透析器的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冲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透析器凝血程度...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管路和透析器的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120例患者先进行10次肝素盐水预冲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然后进行10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后透析器的凝血状况(透析器凝血程度、透析器残血量、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同时测定每次透析后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结果 2种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血用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冲方法相比,血液透析时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器,可以减少肝素用量,且不会增加凝血现象发生,可考虑在有出血倾向需慎用抗凝剂的患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 凝血
下载PDF
内瘘使用初期不同拔针时间对血液透析内瘘早期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玮 张静 +3 位作者 朱亚梅 马逊 王蓉花 杨家慧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1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拔针对内瘘初期使用者穿刺点止血时间、渗血率、血肿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内瘘使用初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10次穿刺后下机压迫止血进行干预研究,采用群组自身对...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拔针对内瘘初期使用者穿刺点止血时间、渗血率、血肿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内瘘使用初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10次穿刺后下机压迫止血进行干预研究,采用群组自身对照法将400次压迫止血分别在2个时间点进行:一种是下机后常规立即拔针;另一种是延时拔针法,拔针时间为下机后10min。对2个时间点拔针动静脉内瘘的止血按压时间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延时拔针法在止血按压时间(7.16±2.08)min、穿刺点出血量(0.98±1.03)ml方面优于常规立即拔针法(13.68±3.21)min、(4.15±1.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血按压时间t=-10.765,P<0.001;穿刺点出血量t=-10.83,P<0.001)。2延时拔针法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肿胀的发生率(38.00%,0.00%,6.00%)低于常规拔针法(51.50%,4.0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渗血率χ2=7.371,P=0.009;皮下血肿率χ2=8.163,P=0.007;肢体麻木肿胀率χ2=25.823,P=0.001)。结论透析结束后保留内瘘穿刺针10min再进行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内瘘使用初期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延时拔针
下载PDF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 被引量:14
16
作者 潘湘涛 李建勇 +6 位作者 夏学鸣 耿美菊 王爱青 朱明清 陈黎 过宇 薛永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15,共3页
目的 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t(8;2 1) (q2 2 ;q2 2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R显带核型分析 (MIC)进行分型 ,部分加用RT PCR检测AML1/ETO... 目的 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t(8;2 1) (q2 2 ;q2 2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R显带核型分析 (MIC)进行分型 ,部分加用RT 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结果 ① 2 94例初治AML患者中 ,6 4例t(8;2 1)AML ,占 2 1.8% ,在M2 中高达 5 4.7%。 6 4例t(8;2 1)AML中M2 占 81.3% ;②与对照组比较 ,t(8;2 1)AML高表达CD19和CD3 4,低表达CD3 3 (P <0 .0 0 1) ;③以 2 0 %阳性细胞作为阳性标准 ,CD19阳性率在AML为 13.6 % (2 94例中 40例 ) ,t(8;2 1)AML为 5 0 % (6 4例中 32例 ) ,显著高于无t(8;2 1)AML组的 3 5 % (2 30例中 8例 ) (P <0 .0 0 1) ;④在t(8;2 1)AML患者中 ,CD19+ 和 (或 )CD3 4+ 5 8例 (90 .6 % )、CD19-和 (或 )CD3 4-6例 (9.4% )。结论 t(8;2 1)AML特别是M2 /t(8;2 1)高表达CD19与CD3 4,CD19与t(8;2 1)密切相关 ,CD19是预测t(8;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ZAP-70在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雨洁 李建勇 +2 位作者 朱光荣 宋君红 肖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ZAP-70 CD38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丽霞 陆化 +6 位作者 沈文怡 钱思轩 仇红霞 吴汉新 张建富 吴雨洁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43-945,共3页
本研究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例初治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另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1例同时加用米托蒽醌和沙利度胺治疗。结果显示,根据EM BT标准判定疗效,7例初治患... 本研究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例初治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另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1例同时加用米托蒽醌和沙利度胺治疗。结果显示,根据EM BT标准判定疗效,7例初治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总缓解率(CR+PR)80%。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出现腹泻,1例足部麻木,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初发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治疗相关的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类更新解读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广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3-646,共4页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细胞形态学重现性特征细化,并综合染色体、分子生物学变化及临床预后,对MDS分类进行了修订。取消以血细胞减少系列的名称,代以MDS伴相应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和细胞遗传学异常。骨髓...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细胞形态学重现性特征细化,并综合染色体、分子生物学变化及临床预后,对MDS分类进行了修订。取消以血细胞减少系列的名称,代以MDS伴相应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和细胞遗传学异常。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以全髓有核细胞计,取消既往的"非红系"计算,使得过去符合急性红白细胞白血病再分类为MDS-EB。del(5q)预后良好,除外单体7和del(7q),再伴有1个额外核型异常亦不影响预后。在原始细胞增多和出现MDS典型染色体时,不需要形态学病态造血指标达标即可诊断MDS。SF3B1突变与MDS-环状铁幼粒红细胞(RS)关系紧密,使RS阈值降至5%。TP53突变或缺失则预后不良。NPM1和MLL阳性提示进展为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非红系 del(5q) SF3B1 TP53 NPM1 MLL
原文传递
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临床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金霞 张建富 +3 位作者 李嘉陵 李兰亚 杨莉 费海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对难治性贫血 (R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运用 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 2 3例 RA组和 2 2例 CAA组以及 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常规 (...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对难治性贫血 (R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运用 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 2 3例 RA组和 2 2例 CAA组以及 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常规 (血RT) 18项 ,并对其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两项指标进行均数比较及配对 t检验。结果 :RA组MCV为 (113.80± 7.16 ) f L、RDW为 (2 3.15± 6 .41) %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89.0 9± 2 .13) f L,P<0 .0 0 1、(12 .6 9± 1.34 ) % ,P<0 .0 0 1];而 CAA组的 MCV为 (93.17± 6 .2 3) f L ,RDW(x± s)为 (17.97± 2 .13) % ,虽高于正常人 ,但前者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后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MCV和 RDW的检测简便、快捷、准确 ,可作为 RA和 CAA的早期鉴别诊断的定量指标 ,并为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