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干预策略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菁 潘婷婷 +2 位作者 丁玲玉 唐俊伟 姚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ALT)的干预策略用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 目的 观察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ALT)的干预策略用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基于ALT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造口自我护理量表(SSCS)、造口自我效能问卷(SSES)、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S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C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造口照护、社会功能、SSE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造口照护、社会功能、SSES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OA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OAI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LT的干预策略能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自我效能及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造口 适应性领导理论 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效能 社会心理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道勤 徐佳 +1 位作者 封益飞 姚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131-135,1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根据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的理论框架设置并实施围术期护理内容。于护理干预前(入院当日)、护理干预后(出院当日)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包括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希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医学应对方式,并于护理干预前(入院当日)、护理干预后(出院随访1个月时)应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功能领域、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领域)。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SAS评分、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HHI评分、ESCA评分、面对评分、功能领域评分、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症状领域评分依次为(53.36±5.22)、(13.51±1.22)、(11.05±1.01)、(490.55±37.3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7.82±3.42)、(18.85±1.65)、(15.74±1.40)、(543.33±3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HHI评分、ESCA评分、面对评分、功能领域评分、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依次为(42.26±2.28)、(123.00±8.10)、(23.22±2.01)、(336.67±41.33)、(92.33±9.5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78±2.74)、(105.00±7.18)、(16.58±1.46)、(300.11±37.66)、(80.33±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升其希望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yder希望理论 护理 直肠癌 肠造口 生存质量 焦虑
下载PDF
终末期直肠癌中医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佳雯 吴婷 +6 位作者 徐文华 刘晋 冷秀梅 杨思雨 徐心然 孙跃明 汪秀琴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60-763,共4页
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死亡率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1]。2020年中国新增结直肠癌病例56万例,占全球的28.8%,死亡29万,占全球的30.6%[1]。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5%~25%的患者在结... 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死亡率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1]。2020年中国新增结直肠癌病例56万例,占全球的28.8%,死亡29万,占全球的30.6%[1]。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就已经出现肝转移[1]。很多晚期肿瘤患者往往会寻求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具有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抗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但是因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而难以获得学界公认[2-3]。本文报道1例晚期直肠癌肝转移伴重度贫血和肠梗阻的患者,单纯接受中药治疗生存了25个月,旨在丰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肝转移 中药治疗 重度贫血 肠梗阻
原文传递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大元 姚翠 赵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分别在术后在1个月和3个月评估患者肛门功能,于干预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自我护理能力者、希望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2.1±2.4)分vs.(13.9±2.2)分,t=-3.987,P<0.001;术后3个月:(5.8±1.4)分vs(7.3±1.7)分,t=-4.912,P<0.001]。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值及希望水平总分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3.5)分vs(12.3±1.6)分,t=26.796,P<0.001],[(7.4±0.3)分vs(2.0±0.4)分,t=77.881,P<0.001]。结论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 盆底肌锻炼 希望理论 护理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研究
5
作者 丁玲玉 胡洁蔓 +1 位作者 孙跃明 姚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7-81,91,共6页
目的观察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多种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25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握力指标及术后不良结局等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握力及... 目的观察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多种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25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握力指标及术后不良结局等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与术后结局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握力值及握力比值单独与联合应用对患者并发症的预测效能。结果握力值、握力比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649(0.587~0.707)、0.627(0.565~0.686)、0.672(0.611~0.729)。握力比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住院时间延长,AUC(95%CI)分别为0.671(0.610~0.728)、0.577(0.514~0.638)。握力值、握力值联合握力比值可有效预测衰弱的发生,AUC(95%CI)分别为0.585(0.522~0.646)、0.586(0.523~0.647)。结论本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多种握力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结局的预测效能,低握力及握力不对称可有效预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握力不对称可有效预测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低握力可有效预测患者衰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握力 握力不对称 并发症 住院时间 衰弱 再入院
下载PDF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孙跃明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目前的治疗模式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近年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不断创新、疗效不断提升,外科治疗的发展功不可没.笔者总结近30年结直肠...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目前的治疗模式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近年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不断创新、疗效不断提升,外科治疗的发展功不可没.笔者总结近30年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要变化,从认识理念到临床技术再到临床研究,从改变到进步再到创新和加强,总结过往发展的经验、继承发展的成果并将其发扬光大,旨在进一步推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外科 治疗 进展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