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易感性与胃癌发病危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爱民 赵金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6-758,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易感性 胃癌发生 发病危险 PUBMED 病因假说 研究文献 恶性肿瘤 高发地区 病例对照 发病风险
下载PDF
基于短期结局预测概率剂量筛选的Ⅱ/Ⅲ期无缝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丽亚 于浩 +2 位作者 柏建岭 刘晋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Ⅱ/Ⅲ期无缝设计期中分析策略,应用短期结局预测概率进行剂量筛选,并对其相应统计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二分类数据为例,通过Monte Carlo模拟方法探讨短期结局有效剂量组同对照组率差变化、长短期结局间不同相关关系...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Ⅱ/Ⅲ期无缝设计期中分析策略,应用短期结局预测概率进行剂量筛选,并对其相应统计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二分类数据为例,通过Monte Carlo模拟方法探讨短期结局有效剂量组同对照组率差变化、长短期结局间不同相关关系及给定不同先验信息对Ⅱ/Ⅲ期无缝设计I类错误、检验效能的影响。结果期中应用短期结局剂量筛选的II/III期无缝设计可以控制总的I类错误在检验水准以内,但是当相关关系很弱时结果偏保守。其检验效能一般低于长期结局剂量筛选结果,即期望检验效能,但是当短期结局有效剂量组同对照组率差增加,两指标相关关系较强或者短期结局有较强的先验信息时,应用短期结局剂量筛选可以大大提高检验效能。结论在Ⅱ/Ⅲ期无缝设计临床试验研究中,长期结局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此时期中分析可以选用临床公认的、有文献支持的短期结局指导期中分析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理论 Ⅱ/Ⅲ期无缝设计 短期结局 预测概率
下载PDF
Ⅱ/ Ⅲ期无缝设计二分类变量效应的估计
3
作者 王冠融 邵方 +3 位作者 刘丽亚 陈峰 柏建岭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79,584,共5页
目的针对二分类结果变量,探索II/III期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期中分析选择疗效最优的一个试验组进入二阶段,考虑早期无效终止,研究试验进入二阶段条件下的疗效无偏估计。本文基于二分类资料推导出疗效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并比... 目的针对二分类结果变量,探索II/III期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期中分析选择疗效最优的一个试验组进入二阶段,考虑早期无效终止,研究试验进入二阶段条件下的疗效无偏估计。本文基于二分类资料推导出疗效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并比较该法与极大似然估计法及二阶段估计法的偏性和均方误差。结果就偏性而言,二阶段估计法最小,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稍高于二阶段估计法;就均方误差而言,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小,二阶段估计法最大,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稍高于极大似然估计法。结论针对二分类资料,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的偏性及均方误差相对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故推荐该法作为二分类资料无缝设计的效应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 Ⅲ期无缝设计 二分类资料 效应估计 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
下载PDF
基于生存资料探讨Ⅱ/Ⅲ期无缝设计靶向人群选择策略研究
4
作者 缪丹丹 陈峰 +3 位作者 赵杨 娄冬华 刘丽亚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尽管对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可以鉴别出有意义的亚组人群,但是,这往往需要额外的验证性试验,导致研发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据此,本文提出在无缝试验的设计阶段既考虑全人群效应也考虑亚组效应,并对该试验设计方案的统计学性质(... 目的尽管对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可以鉴别出有意义的亚组人群,但是,这往往需要额外的验证性试验,导致研发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据此,本文提出在无缝试验的设计阶段既考虑全人群效应也考虑亚组效应,并对该试验设计方案的统计学性质(I类错误,检验效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两阶段无缝设计的思想,在一阶段结束后同时对替代指标无进展生存期及主要研究总生存期指标进行期中分析,判断是只有亚组、只有全人群或两者均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二阶段结束后,采用Fisher法合并两个阶段的信息对主要研究指标OS进行最终的分析。结果观察OS与PFS不同相关程度下对总I类错误的影响,结果显示I类错误均能控制在0.025以内;不同情境下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均较高,试验结果与现实接近。结论在肿瘤临床试验中,若事先已存在某个亚组人群疗效更好的假设,且能通过一定的方法筛选出这些亚组人群,则可采用本文提出的试验设计方案,达到缩短临床试验周期、降低研究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人群 Ⅱ/Ⅲ期无缝设计 Fisher合并 期中分析 时依终点指标
下载PDF
RPSFT法在临床试验转组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丽亚 陈峰 +2 位作者 魏永越 娄冬华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介绍等级结构保留失效时间模型(rank preserving structural failure time models,RPSFT)在临床试验转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一项存在转组情况的阿帕替尼片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为例,应用RFSFT法对转组数据进... 目的介绍等级结构保留失效时间模型(rank preserving structural failure time models,RPSFT)在临床试验转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一项存在转组情况的阿帕替尼片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为例,应用RFSFT法对转组数据进行校正,评估校正前后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组间风险比估计值变化情况。结果经过RPSFT法校正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校正前高于校正后、组间风险比校正前也高于校正后,校正后两种治疗的长期效果差异更接近真实情况。结论 RPSFT法是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评价研究所(NICE)认可的方法,在转组临床试验研究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组 等级结构保留失效模型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COX比例风险模型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洁 李越希 张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12-1014,共3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检测 研究进展 病毒 分离 鉴定 免疫学检测
下载PDF
IL1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莉 刘政 +3 位作者 徐研 董静 沈洪兵 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新发病例538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535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 目的:探讨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新发病例538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535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L12A基因的rs568408(3'UTRG>A)、rs2243115(5'UTRT>G)和IL12B基因的rs3212227(3'UTRA>C)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携带IL12Ars568408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rs568408AG/AA)发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风险较携带野生纯合子(rs568408GG)增加了35%(调整OR=1.35,95%CI=1.03~1.79)。进一步对IL12Ars568408位点的作用按年龄、性别、吸烟情况、饮酒情况、HBsAg和抗HCVAb携带情况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发现rs568408位点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在男性和有饮酒史患者中更为显著(调整OR分别为1.46和1.53,95%CI分别为1.08~1.98和1.07~2.18)。结论:IL12A rs568408可能影响江苏人群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IL-1B-31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婕 沈洪兵 +3 位作者 沈靖 钮菊英 胡志斌 徐耀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基因(IL-1B)启动子区域-3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和...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基因(IL-1B)启动子区域-3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取基因组DNA,IL-1RN基因型采用PCR方法直接确定。IL-1B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型。结果:IL-1RN基因有5种基因型,分别是1/1、1/2、1/3、1/4、2/2型,其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81.9%、14.6%、7.0%、1.8%和1.1%。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1.6%、16.5%、0、0.8%和1.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7.9%、48.8%和23.3%。与C/C型比较,携带T/T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63.3%(OR=1.633,95%.CI=1.014-2.628)。这一危险性在高年龄组、男性、饮酒、HP感染阳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中更为显著。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该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未发现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基因多态性 胃癌
下载PDF
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军 钱年凤 +2 位作者 胡志斌 沈洪兵 韩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6-1152,共7页
目的:探讨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404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4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L-... 目的:探讨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404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4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L-12A基因的rs568408(3’UTRG>A)、rs2243115(5’UTRT>G)和IL12B基因的rs3212227(3’UTRA>C)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城乡等因素后,携带IL-12A rs568408 GA/AA和IL-12B rs3212227 AC/CC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较携带IL-12A rs568408 GG和IL-12B rs3212227 AA野生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增加了43%(调整OR=1.43,95% CI=1.06~1.93)和30%(调整OR=1.30,95%CI=0.97~1.75),并且该两位点之间存在基因-基因相乘交互作用(P=0.048),同时携带两个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增加了82%(调整OR=1.82,95% CI=1.28~2.57)。分层分析表明,两基因位点的联合作用在早期宫颈癌患者和多产的患者中更为显著。同时携带两个突变基因型并且活产数大于2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增加6倍(调整OR=6.00,95% CI=2.86~12.56),并且存在显著的基因环境相乘交互作用(P=0.046)。结论:IL-12A rs568408和IL-12B rs3212227基因多态性位点可能单独或共同影响江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并且与个体的活产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宫颈癌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