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优化的大豆育种产量估算 被引量:50
1
作者 赵晓庆 杨贵军 +5 位作者 刘建刚 张小燕 徐波 王艳杰 赵春江 盖钧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探讨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对大豆产量预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山东嘉祥圣丰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Cubert UHD185成像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遥感农情监测系统,获取了大豆多个生育期的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首先,该... 为探讨无人机载高光谱空间尺度对大豆产量预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山东嘉祥圣丰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Cubert UHD185成像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遥感农情监测系统,获取了大豆多个生育期的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首先,该研究利用盛荚期-始粒期(R4-R5期)的高光谱影像,由21个不同光谱空间尺度提取的高光谱数据构建植被指数,通过植被指数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所选冠层植被指数与不同品种大豆植株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但是不同空间尺度下的F值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产量与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方程估算精度的曲线变化趋势进一步将最优空间尺度面积确认至9.03~10.13 m2,即当采样空间尺度区域长、宽与小区总长、宽比例介于4.25:5和4.5:5时,所得到的冠层光谱能够尽可能准确地估测大豆产量,此时估算产量和实测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11 7,参与建模的样本个数270)。该研究可为使用高、低空高光谱影像进行作物表型信息解析和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传感器 无人机成像光谱仪 采样范围 大豆育种
下载PDF
大豆“南农94-16”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锁义 杨玛丽 +4 位作者 陈远东 于静静 赵团结 盖钧镒 喻德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本研究对"南农94-16"大豆种子用NaN3-60Coγ射线复合诱变以及EMS诱变来构建大豆突变体库。两种方式诱变大豆分别获得54份和66份叶、茎、花、种子、子叶等性状变异的突变体。用644对SSR标记分别对其中的14株耐涝突变体和1株叶... 本研究对"南农94-16"大豆种子用NaN3-60Coγ射线复合诱变以及EMS诱变来构建大豆突变体库。两种方式诱变大豆分别获得54份和66份叶、茎、花、种子、子叶等性状变异的突变体。用644对SSR标记分别对其中的14株耐涝突变体和1株叶色浅绿突变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4株耐涝突变体,有2株与对照有超过100个标记的差异,其余植株分别有1到7个标记的差异;叶色浅绿突变体与对照有39个标记的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由细胞核单基因隐性遗传控制。这些突变体可以作为新的种质资源,构建的突变体库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NaN3-^60Co γ射线复合诱变 EMS诱变 突变体
下载PDF
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4和SC8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大刚 马莹 +4 位作者 刘宁 郑桂杰 杨中路 杨永庆 智海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选用我国黄淮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发生频繁的SMV株系SC4和SC8,利用大豆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配制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抗病材料对SC4和SC8株系的遗传方式以及不同大豆材料对SMV抗性基因位点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接种SC4株系后,由冀... 选用我国黄淮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发生频繁的SMV株系SC4和SC8,利用大豆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配制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抗病材料对SC4和SC8株系的遗传方式以及不同大豆材料对SMV抗性基因位点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接种SC4株系后,由冀LD42、徐豆1号、跃进4号、科丰1号、PI96983、晋大74、汾豆56、大白麻和齐黄22为抗源配制的9个抗感组合的F1均表现抗病,经卡方测验,F2抗感分离比例3:1,F2:3家系分离比例为1(抗):2(分离):1(感),表明这些抗源均有1对基因控制对SC4株系的抗性,且抗病表现为显性;5个抗抗组合的F1均表现抗病,F2群体分离比例15(抗):1(感),表明大白麻与汾豆56、科丰1号和齐黄1号携带抗SC4的基因是不等位的,冀LD42与汾豆56,晋大74与中作229是不等位的。接种SC8株系后,用齐黄1号、中作229、NY58、科丰1号、PI96983、晋大74、汾豆56、大白麻和齐黄22为抗源配制的抗感组合杂交后代分离符合1对基因的分离比例且F1均表现抗病,说明这些品种对SC8株系的抗性也均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抗组合晋大74×汾豆56接种SC8株系后的F2群体全部表现抗病,F2:3家系没有抗感分离,表明抗病品种晋大74与汾豆56携带的抗病基因是等位的;齐黄1号×科丰1号、大白麻×汾豆56的F2群体分离比例15(抗):1(感),表明抗病亲本齐黄1号与科丰1号、大白麻与汾豆56携带抗SC8的基因是不等位的,而且独立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遗传 等位性
下载PDF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Cl^-通道基因表达及其与耐氯性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伍应保 於丙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根据EST数据库拼接了1条大豆Cl-通道基因的EST序列,并通过RT-PCR技术从大豆cDNA中获得该EST。Southern blot、半定量Northern blot、RT-PCR和分光光度法等检测结果表明:该EST所在Cl-通道基因在供试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 根据EST数据库拼接了1条大豆Cl-通道基因的EST序列,并通过RT-PCR技术从大豆cDNA中获得该EST。Southern blot、半定量Northern blot、RT-PCR和分光光度法等检测结果表明:该EST所在Cl-通道基因在供试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BB52)亲本及其耐盐杂交后代JB185(F5)株系等材料中的拷贝数无差异,但在盐胁迫下,栽培大豆Jackson幼苗根和叶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表现减弱趋势,而野生大豆BB52和杂交后代JB185(F5)表现增强趋势或相对较高水平,在JB185(F5)中更为明显。盐胁迫下Jackson幼苗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多,且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大,而BB52和JB185(F5)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少,且主要积累在根部,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杂交后代 EST Cl-通道基因
下载PDF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大豆花叶病毒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雯娜 李晋玉 +3 位作者 田金艳 卫其巍 智海剑 陶小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分布并极具破坏性的植物病毒,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每年都会给很多国家带来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为此,建立了一种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Reverse-transcr...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分布并极具破坏性的植物病毒,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和种质衰退,每年都会给很多国家带来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为此,建立了一种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Reverse-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全新的SMV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与有效地检测大豆植株和种子中携带的SMV。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大豆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到了SMV RT—LAMP特异性引物组,应用该引物组优化了RT—LAMP反应参数,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RT-LAMP检测SMV比普通RT—PCR灵敏度高10~100倍。结合RNA粗提法,建立了一步法RT—LAMP快速、灵敏地检测到植物叶片中的SMV。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则可在反应管中直接观察检测结果,实现了检测的可视化。该RT-LAMP技术还可灵敏地检测到大豆种子中携带的SMV。RT-LAMP检测方法第一次应用于SMV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可应用于实验室和田间大豆样品SM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快速检测 RT—LAMP 大豆 种子带毒检测
下载PDF
大豆花叶病毒密码子使用及其进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袁瑗 黄赛花 +1 位作者 王成坤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1-807,共7页
对57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偏性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MV基因组GC含量较低;GC3〈50%,说明SMV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SMV基因组密码子3个位置的GC含量均相互呈极显著相关(P〈0.01)... 对57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偏性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MV基因组GC含量较低;GC3〈50%,说明SMV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SMV基因组密码子3个位置的GC含量均相互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密码子3个位置的碱基组成相关;ENC值为49.42-51.78,密码子偏性存在但并不显著;对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第1轴显示67.84%的差异,ENC、GC3、GC12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密码子的偏性与碱基突变相关;中性绘图及ENC绘图分析均表明密码子使用模式主要受碱基突变影响;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结果显示SMV存在19个最优密码子;RSCU的聚类分析证明SMV密码子偏性与病毒地理来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密码子偏性 多元分析 进化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138
7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2 位作者 李海旺 邢邯 邱家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7,共9页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育种策略 综述
下载PDF
中国栽培和野生大豆农艺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群体结构及关联标记 被引量:100
8
作者 文自翔 赵团结 +4 位作者 郑永战 刘顺湖 王春娥 王芳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9-1178,共10页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 关联作图是一种利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检测自然群体中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方法。利用60个SSR标记,对全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393份代表性材料)和野生大豆群体(196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两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位点、群体结构,并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16个农艺、品质性状观测值进行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公共图谱上不论共线性的或是非共线性的SSR位点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重组;栽培群体的连锁不平衡成对位点数较野生群体多,但野生群体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随距离的衰减慢。(2)群体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发现,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分别由9和4个亚群体组成,亚群的划分与群体地理生态类型相关联,证实地理生态类型划分有其遗传基础。(3)栽培群体中累计有27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野生大豆种质中累计有34个位点与性状相关。部分标记在两类群体中都表现与同一性状关联,检出的位点有一致性,也有互补性;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乃至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有24位点(次)与遗传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 SSR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下载PDF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9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54-962,共9页
从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和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评述了栽培大豆中国东北起源、黄河中下游起源、长江流域及南方起源、日本南部起源等多种假设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样性中心与起源中心的关系、栽培物种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方... 从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和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评述了栽培大豆中国东北起源、黄河中下游起源、长江流域及南方起源、日本南部起源等多种假设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样性中心与起源中心的关系、栽培物种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方法,以及运用比较实验生物学研究作物进化时的技术性问题。作者倾向于支持栽培大豆南方起源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起源 演化 分类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植物种质群体遗传结构改变的测度 被引量:49
10
作者 盖钧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14,共9页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缘故导致遗传结构改变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介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测度种质库(收集品)遗传潜势的6种遗传多样性统计指标,包括同一变异层次的类型数、...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缘故导致遗传结构改变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在介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测度种质库(收集品)遗传潜势的6种遗传多样性统计指标,包括同一变异层次的类型数、类型分布均衡度、遗传相似性与遗传距离、遗传方差与遗传变异系数、多元变异指数以及亲本系数。指出若无遗传丰富度相伴,单有遗传离散度并未提供遗传多样性的完整测度。探讨了人为条件导致植物种质资源遗传结构改变的遗传流失、环境胁迫所致植物种质资源遗传结构改变的遗传脆弱性和种子扩繁所引发的植物种质资源遗传结构改变的遗传漂变和遗传漂移等的统计指标。文末给出了自花授粉植物和异花授粉植物群体适宜样本容量研究的个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变 测度 群体遗传 植物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保存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系数 适宜样本容量 统计指标 遗传相似性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遗传潜势 类型分布 遗传距离 遗传方差 遗传漂移 遗传漂变 环境胁迫 植物群体 异花授粉
下载PDF
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丁艳来 赵团结 盖钧镒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祖先,为东亚特有种,大部分分布在中国。我们采用52对SSR引物和10个植物学性状,以遗传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来自中国3个地理生态区域涉及24个省区的196份野生大豆所构成的代表性样本的...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祖先,为东亚特有种,大部分分布在中国。我们采用52对SSR引物和10个植物学性状,以遗传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来自中国3个地理生态区域涉及24个省区的196份野生大豆所构成的代表性样本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以期从分子水平和表型水平两个层面上揭示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和地理生态特异性。结果表明:中国野生大豆群体SSR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丰富度(NA)和平均Simpson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6.1和0.852,高于栽培大豆(NA=11.4,H=0.773),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群体。3个地理生态群体中南方群体多样性最高(NA=12.9,H=0.842),黄淮海群体最低(NA=11.4,H=0.805),东北群体居中(NA=12.5,H=0.834)。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异等位基因,位点AW132402(A2连锁群)、Satt522(F)、satt150(M)、Sat_332(D1a)、Satt046(K)、sct_190(K)等的一些等位基因只在特定群体出现,表现出群体分化后的生态特异性。中国野生大豆植物学性状的群体变异丰富,平均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710。地理群体间存在分化,最明显的是生育期性状的分化,反映了地理、光照和温度等生态因子的选择作用,其中南方地理群体多样性最高(H=0.671)。SSR分子标记和植物学性状所获结果相对一致,表明中国野生大豆地理群体间性状分化有其遗传分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INE SOJA SSR标记 植物学性状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杜维广 盖钧镒 《土壤与作物》 2014年第3期81-92,共12页
以提高C3作物大豆光能利用率实现培育超高产大豆新品种的目标为主线,以能量论观点推算大豆产量界限,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生物量、表观收获指数、生育期、花荚脱落性状、超高产理想株型育种及高光效育种等方面叙述了与... 以提高C3作物大豆光能利用率实现培育超高产大豆新品种的目标为主线,以能量论观点推算大豆产量界限,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生物量、表观收获指数、生育期、花荚脱落性状、超高产理想株型育种及高光效育种等方面叙述了与超高产大豆育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豆是继有性杂交育种之后,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产量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超高产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是大豆超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同时对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育种策略 综述
下载PDF
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QTL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张军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59-2069,共11页
利用85个SSR标记,对大豆育成品种群体(190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进行扫描,在检测群体结构基础上搜索连锁不平衡位点,并采用TASSEL软件的GLM方法对11个大豆农艺性状QTL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公共图谱上共线性或非共线性的SSR位点... 利用85个SSR标记,对大豆育成品种群体(190份代表性材料)的基因组进行扫描,在检测群体结构基础上搜索连锁不平衡位点,并采用TASSEL软件的GLM方法对11个大豆农艺性状QTL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公共图谱上共线性或非共线性的SSR位点组合均广泛存在连锁不平衡(LD),但不平衡程度D′>0.5的组合数只占总位点组合的1.71%,共线位点D′值随遗传距离衰减较快;(2)SSR数据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育成品种群体由7个亚群体组成,矫正后全群体共有45个位点累计136个位点(次)与11个大豆农艺性状QTL关联,其中22个位点(次)与家系连锁定位的QTL区间相重,有43个位点(次)2年重复出现;(3)一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或一因多效的遗传基础;(4)育成品种群体关联位点与地方品种群体和野生群体只有少数相同,群体间育种性状的遗传结构有相当大差异;(5)发掘出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品种,包括增效最大的产量等位变异Satt347-300(+932kghm-2,中豆26),生物量等位变异Satt365-294(+3123kghm-2,黄毛豆),蛋白质含量等位变异Be475343-198(+0.41%,淮豆4号),脂肪含量等位变异Satt150-273(+2.32%,科丰15)等。在此基础上作了设计育种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成品种 农艺性状 SSR标记 关联分析 优良等位变异 设计育种
下载PDF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熊冬金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89-2598,共10页
【目的】研究中国1923~2005年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的来源和类型,归纳出近20年来最重要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为今后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23~2005年全国6个生态区育成的1300个大豆育成品... 【目的】研究中国1923~2005年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的来源和类型,归纳出近20年来最重要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为今后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23~2005年全国6个生态区育成的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计算其核遗传贡献值。【结果】1923~2005年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终端祖先亲本,其中51.64%为地方品种、38.36%育种品系、7.01%改良品种、2.54%野生豆和0.45%类型不详,相应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6.29%、14.93%、7.79%、0.54%和0.45%。1391个直接亲本由育成品种、外国品种、地方品种和育种品系4类型组成,分别占27.76%、6.10%、11.62%和54.52%。在全国1019个杂交育成品种中,以育成品种和育种品系作为直接亲本的组配方式比例最高,达71.78%。归纳出了1986~2005年间中国941个大豆育成品种最重要的54个祖先亲本和37个直接亲本。【结论】与1923~1995的相比,近十年来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群体扩大了近一倍,地理来源更广泛。但遗传贡献有向少数祖先亲本集中的趋势,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仍少。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有待进一步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育成品种 直接亲本 祖先亲本 遗传基础
下载PDF
大豆“南农86-4”突变体筛选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37
15
作者 韩锁义 张恒友 +3 位作者 杨玛丽 赵团结 盖钧镒 喻德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59-2062,共4页
应用60Coγ射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分别对"南农86-4"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并构建大豆突变体库。结果在M3代分别获得40份和145份叶、茎、花、种子、子叶等性状变异的材料。在两种方式诱变的M3代都获得蛋白质和油含量变化的材料,... 应用60Coγ射线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分别对"南农86-4"大豆种子进行诱变,并构建大豆突变体库。结果在M3代分别获得40份和145份叶、茎、花、种子、子叶等性状变异的材料。在两种方式诱变的M3代都获得蛋白质和油含量变化的材料,尤其在EMS诱变的M3代中获得47份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5个百分点以上的材料,5份蛋白质和油总含量比对照高5个百分点以上的材料。这些突变体可以作为新的种质资源,构建的突变体库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60Goy射线 EMS 突变体
下载PDF
中国作物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评述 被引量:42
16
作者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03-3315,共13页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q...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个育种理论和技术问题,继而回顾了作物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提出要围绕种业发展的需求,建成相对完整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体系;要顶层设计,建设成企业种业科技和公益性种业科技两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种业科学技术研发力量;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种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包括规模化育种技术,资源富集、遗传解析与创新,常规育种的分子辅助技术,转基因育种与安全技术,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制度与品种审定制度的完善,配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并确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作物杂优化研发使杂种化成为中国未来种业的特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种业 育繁推一体化 规模化商业育种 种子生产标准化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
下载PDF
大豆豆腐和豆乳得率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被引量:41
17
作者 王春娥 盖钧镒 +2 位作者 傅三雄 喻德跃 陈受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74-1282,共9页
【目的】优质高产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欲通过对大豆同一重组自交系群体2004和2005两年的豆腐与豆乳得率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为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以干... 【目的】优质高产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欲通过对大豆同一重组自交系群体2004和2005两年的豆腐与豆乳得率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为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以干豆腐与干豆乳得率均差异极显著的大豆品种科丰1号与南农1138-2及其构建的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以该群体所构建,由488个分子标记组成,覆盖4226.40cM,平均图距8.66cM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应用软件CartographerV2.5的复合区间作图(CIM)程序检测QTL。【结果】两个年份两个性状均存在双向超亲变异,年份间、群体各家系间、以及年份与家系互作间的差异均极显著;干豆腐得率的遗传,两个年份及两年平均值均属两对具有累加作用的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重组率均为0.00,主基因遗传率为13.23%~26.84%,多基因遗传率为73.15%~86.77%;各年份及两年平均干豆乳得率的遗传均为两对连锁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重组率均为0.00,主基因遗传率为17.27%~22.29%,多基因遗传率为77.71%~82.73%。CIM检测的QTL结果显示,在C2连锁群STAS815T~A676I标记区间检测到与干豆腐得率相关的2个紧密连锁的QTL,能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累计为16.23%~23.18%;在M连锁群satt728~K24I标记区间定位到1个控制干豆乳得率的QTL,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距离其左侧标记0.01cM,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73%~7.14%。【结论】豆腐与豆乳得率均属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贡献不大,多基因占主要部分(≥73.15%),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的结果可以相互验证,遗传改良需要更多地依靠多基因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豆乳 得率 重组自交系 分离分析 QTL定位
下载PDF
大豆作图群体检验与调整后构建的遗传图谱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永军 吴晓雷 +3 位作者 贺超英 张劲松 陈受宜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54-1260,共7页
应用RFLP、SSR、AFLP对大豆重组近交系群体NJRIKY的 2 0 1个家系进行分析。根据RFLP标记的分析结果 ,通过模拟群体抽样标准法 (SPSC)对试验群体进行了检验与调整。结果表明 ,试验群体偏分离的家系较多 ,且整体偏向于亲本科丰 1号。汰除... 应用RFLP、SSR、AFLP对大豆重组近交系群体NJRIKY的 2 0 1个家系进行分析。根据RFLP标记的分析结果 ,通过模拟群体抽样标准法 (SPSC)对试验群体进行了检验与调整。结果表明 ,试验群体偏分离的家系较多 ,且整体偏向于亲本科丰 1号。汰除偏分离家系后 ,群体减少为 184个家系。对 3种分子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结果表明 ,RFLP和SSR标记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可以作为锚定标记 ,有利于连锁群的归并和不同图谱的比较整合 ;而AFLP标记容易出现聚集现象 ,从而造成连锁群上出现很大的空隙。以RFLP、SSR和形态等标记构建了包含2 2个连锁群的图谱 ,共 2 5 6个标记 ,总遗传距离为 30 5 0 .9cM。与未调整群体作图结果相比 ,19个标记及 2个连锁群有根本性改变。该图谱为基因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作图群体 遗传图谱 RFLP标记 模拟群体抽样标准法
下载PDF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被引量:34
19
作者 智海剑 盖钧镒 +5 位作者 陈应志 廖琴 郭东全 王延伟 李凯 李海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4,共6页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 —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 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新大豆区试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 鉴定
下载PDF
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卢为国 盖钧镒 李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6-312,共7页
【目的】探讨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2001~2003年在黄淮大豆产区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38个地点大豆胞囊线虫(SCN)生理小种作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 【目的】探讨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2001~2003年在黄淮大豆产区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38个地点大豆胞囊线虫(SCN)生理小种作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结果】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山西大部分地区、河南东部与北部、安徽北部;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地区的抽样调查中未检测到大豆胞囊线虫。其中1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南以南及以东地区,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交界地区,河南漯河、周口及安徽阜阳地区。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地区,山西、北京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2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德州地区,河北石家庄地区,河南焦作、获嘉地区。7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河南开封、滑县、温县等地。5号生理小种在河南和河北有零星分布。另外,在河南商丘地区新发现有9号生理小种。【结论】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是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线虫育种应该以兼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各生理小种的分布没有明显分界,优势小种分布区域中存在其他生理小种。在过去的10年中,该地区生理小种的组成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供大豆抗线虫育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 Merr.] 黄淮地区 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生理小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