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无致病力的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吴芳 周红 +2 位作者 蔡建平 陆承平 范红结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5,共3页
从安徽和县无病鸭场的健康鸭咽部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定名为LY-58株。经分离培养、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PCR鉴定,分离菌株被鉴定为2型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毒力实验显示,2型RA参照菌株... 从安徽和县无病鸭场的健康鸭咽部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定名为LY-58株。经分离培养、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PCR鉴定,分离菌株被鉴定为2型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毒力实验显示,2型RA参照菌株RAF2对10日龄北京鸭的LD50为5.57×107CFU,而分离菌株LY-58的LD50大于1.0×1010CFU,可确定为无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致病性 鉴定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北地方株GF1107株ORF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鹏 郑其升 +3 位作者 李斐 周斌 曹瑞兵 陈溥言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8-470,共3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ATCC VR2332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 GF1107株(GenBank登陆号:AY684124)的ORF7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获得含...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ATCC VR2332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 GF1107株(GenBank登陆号:AY684124)的ORF7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获得含有相应片段的重组质粒pMDHB-ORF7。对质粒中的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PRRSV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将ORF7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能够与PRRSV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PRRSV新型诊断试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0RF7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猪嗜血支原体猪体感染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帅彪 李玉峰 +3 位作者 常晨 程王琨 马培培 邹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5-1653,共9页
为研究猪嗜血支原体致病机制,将其感染健康猪和切脾猪,从临床症状、血液学和生物化学指标、菌血症、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等方面系统研究猪嗜血支原体病的发病过程。结果显示,与不切脾猪相比,切脾猪体内的猪嗜血... 为研究猪嗜血支原体致病机制,将其感染健康猪和切脾猪,从临床症状、血液学和生物化学指标、菌血症、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等方面系统研究猪嗜血支原体病的发病过程。结果显示,与不切脾猪相比,切脾猪体内的猪嗜血支原体含量(血液中含量1.0×108拷贝·mL-1)更高,维持时间更长。猪嗜血支原体血液中含量和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和铁等指标显著相关。仅1头猪产生猪嗜血支原体抗体,3组猪血清中均没有检测到细胞因子IL-4和IFN-γ。本研究复制出猪嗜血支原体病病例,记录了该病的发展过程,为该病的病理机制、预防、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嗜血支原体 猪嗜血支原体病 致病机制 相关性
下载PDF
猪嗜血支原体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长莹 张莉莉 +4 位作者 李玉峰 李文良 刘捷 陈闻 姜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3-447,共5页
为了解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haemosuis)对猪群的感染情况并建立该病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haemosuis 16S rRNA基因序列(FJ263944)设计合成PCR引物以及荧光定量PCR(FQ-PCR)引物和探针。以含16S rRNA基因的重组质粒为... 为了解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haemosuis)对猪群的感染情况并建立该病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haemosuis 16S rRNA基因序列(FJ263944)设计合成PCR引物以及荧光定量PCR(FQ-PCR)引物和探针。以含16S rRNA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M.haemosuis的PCR和FQ-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方法相比,FQ-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 000倍;用这两种PCR方法检测20份临床样品,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率为60%(12/20),而FQ-PCR方法的阳性率为75%(15/20)。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确定M.haemosuis在我国猪群的感染情况和建立该病动物模型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嗜血支原体 常规PCR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猪嗜血支原体酶标单抗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长莹 李玉峰 姜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1-1597,共7页
为确定猪嗜血支原体(M.suis)在临床的感染情况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猪嗜血支原体重组MSG1蛋白和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MSG1蛋白单抗建立了检测猪嗜血支原体的阻断ELISA方法。经筛选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 为确定猪嗜血支原体(M.suis)在临床的感染情况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检测方法,本研究以纯化的猪嗜血支原体重组MSG1蛋白和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MSG1蛋白单抗建立了检测猪嗜血支原体的阻断ELISA方法。经筛选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1,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作用时间为37℃1.5h,酶标单抗最佳稀释度为1∶10 000,作用时间为37℃1h。通过对100份M.suis阴性血清阻断ELIS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本方法的判定标准为当阻断率PI≥23.71%时判为阳性,PI≤36.35%时判为阴性,23.71%<PI<36.36%时判为可疑。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重复性好,可用于M.suis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嗜血支原体 MSG1蛋白 酶标单抗 阻断ELISA
下载PDF
猪乳转铁蛋白N端活性区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
作者 马培培 李玉峰 +2 位作者 常晨 王帅彪 王晓晔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在采用亲和层析技术筛选猪嗜血霉形体表面黏附蛋白MSG1相关受体的过程中,发现猪乳转铁蛋白(LTF)可能是MSG1蛋白的潜在受体。为了对其受体功能进行确认,对截短的猪乳转铁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首先,以人工合成的猪乳转... 在采用亲和层析技术筛选猪嗜血霉形体表面黏附蛋白MSG1相关受体的过程中,发现猪乳转铁蛋白(LTF)可能是MSG1蛋白的潜在受体。为了对其受体功能进行确认,对截短的猪乳转铁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首先,以人工合成的猪乳转铁蛋白全基因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猪乳转铁蛋白基因N端762个碱基后连接入pET-32a(+)载体中。其次,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用IPTG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蛋白用His单抗进行特异性鉴定,并对鉴定后的蛋白应用包涵体洗液进行纯化。最后,以纯化的蛋白通过背部多点皮内注射免疫小鼠和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在44ku左右,能够与His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Western-blot反应证明,制备的鼠和家兔多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猪乳转铁蛋白鼠和家兔多抗的制备为猪乳转铁蛋白受体功能的确认和激光共聚焦对其定位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转铁蛋白 重组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临床堪萨斯分枝杆菌89株的鉴定和分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超 徐鹏 +2 位作者 高谦 姜平 梅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分枝杆菌属内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其数目迄今报道已达150种以上,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的研究表明NTM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环境分枝杆菌,人可从环... 分枝杆菌属内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其数目迄今报道已达150种以上,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的研究表明NTM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环境分枝杆菌,人可从环境中感染NTM而患病。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肺病患者标本中检出NTM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分型 鉴定 萨斯 临床 麻风分枝杆菌
原文传递
鸡法氏囊提取物的组分分析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缪德年 樊生超 +2 位作者 姚惠娟 苏小运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3,共3页
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分析鸡法氏囊提取物的组分 ,并用体内和体外免疫试验测定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0 0以下的鸡法氏囊提取物中共有 9种成分的氨基酸或小肽 ,其中第 3组分与囊素标准品具有相同的迁移率(0 6 9)。适当... 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分析鸡法氏囊提取物的组分 ,并用体内和体外免疫试验测定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0 0以下的鸡法氏囊提取物中共有 9种成分的氨基酸或小肽 ,其中第 3组分与囊素标准品具有相同的迁移率(0 6 9)。适当浓度的囊素和法氏囊提取物均能促进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2 5mg·mL-1提取物具有相当于 1μg·mL-1囊素的促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活性。法氏囊提取物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 ,可显著提高接种猪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法氏囊提取物 组分分析 活性测定
下载PDF
华东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胡林 刘晓燕 +2 位作者 王颢锦 诸葛祥凯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毒力基因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编码自分泌黏附素的aatA和aatB、侵袭素ibeA、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t、温度敏感性血凝素tsh、摄铁系统的ybtX、耶尔森毒力岛内的ireA、VI型分泌系统的clpV1和vgrG等基因的分布率分别为59.1%、13.6%,7.58%、37.9%、36.4%、25.8%、6.06%、21.2%和42.4%,其中aatA、tsh、vat、ybtX、ireA、clpV1 6个基因在各进化群中分布较为广泛,而个别基因如ibeA仅在B2群中检出,在其他进化群没用检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禽大肠杆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相关基因 系统进化分群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在人源及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少辉 戴建君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2-978,共7页
【目的】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自分泌黏附素基因等具有代表性的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和Dot blot,检测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地区(101株大肠杆菌中国分离株和12... 【目的】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自分泌黏附素基因等具有代表性的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和Dot blot,检测疑似毒力基因在不同地区(101株大肠杆菌中国分离株和121株大肠杆菌德国分离株)、不同来源(人源、禽源及猪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分析其和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的关系。【结果】自分泌黏附素基因B11等11个疑似毒力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A1 36.4%(32/88)、A8 53.4%(47/88)、A1063.6%(56/88)、B11 37.5%(33/88)、F3 59.1%(52/88)等,且疑似毒力基因主要存在于大肠杆菌B2进化群中。值得注意的是,D1、E9和F11基因片段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中有较高的分布率,分别为60%(6/10)、80%(8/10)和90%(9/10),而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中未检测到B11基因。【结论】自分泌黏附素B11等疑似毒力基因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关系密切,但疑似毒力基因D1、E9和F11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密切相关,提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储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疑似毒力基因 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