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气中NO、NO_2和O_3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4
1
作者 安俊琳 王跃思 +3 位作者 李昕 孙扬 申双和 石立庆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6-711,共6页
臭氧(O3)是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NOx=NO+NO2)关系密切.采用49C臭氧分析仪和42CTL氮氧化物分析仪对北京城区O3和NOx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时间为2004—08~2005—07.结果显示,O3和OX(O3+NO... 臭氧(O3)是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NOx=NO+NO2)关系密切.采用49C臭氧分析仪和42CTL氮氧化物分析仪对北京城区O3和NOx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时间为2004—08~2005—07.结果显示,O3和OX(O3+NO2)浓度在午后15:00左右出现峰值,NOx呈双峰态日变化,在07:00和23:00左右出现峰值.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差异,O3和NOx浓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达到最大.NOx浓度存在100×10^-9(体积分数)的“分界点”,NOx低浓度时以NOx为主,NOx高浓度时NO占大部分.OX区域贡献和局地贡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前者主要受区域背景O3的影响,在春季最大,后者主要受局地NOx光化学反应的制约,在夏季最强,同时OX组分呈现显著的昼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大气污染 光化学氧化剂 臭氧 区域贡献 局地贡献
下载PDF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203
2
作者 童尧青 银燕 +1 位作者 钱凌 安俊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4-588,共5页
利用南京气象站和江浦、六合、溧水、江宁、高淳等5个南京郊区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南京地区霾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6站霾天气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 利用南京气象站和江浦、六合、溧水、江宁、高淳等5个南京郊区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南京地区霾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6站霾天气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特征;南京站45年来年霾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霾天气受气象要素的影响,静小风、较高相对湿度有利于霾天气出现.霾天气的增加可能是由总悬浮颗粒物(TSP),尤其是细颗粒物的增加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气候特征 大气污染
下载PDF
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和强度特征 被引量:181
3
作者 王志福 钱永甫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使用1951-2004年中国73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的方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的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多发于35°N以南,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以及高原... 使用1951-2004年中国73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的方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分析了不同持续时间的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多发于35°N以南,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以及高原东南部,且在这些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持续时间也较长。季节分布上,主要出现在夏季,以低持续性事件为主。在中国东部地区,持续时间越长的极端降水其强度往往越强。趋势分析表明,全国持续1d极端事件的相对频数具有上升趋势而平均强度具有下降趋势,其空间上均表现为全国大部分上升、华北和西南等地下降的趋势。持续2d以上极端事件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江南地区和高原东部等地区有显著增多和增强的趋势,而在华北和西南地区有减少和减弱趋势,但全国平均的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频数 强度 中国
下载PDF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 被引量:129
4
作者 张宁 孙照渤 曾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利用1955—2005年中国234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研究了中国年、季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和四季的极端低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温趋势;年、春季和夏季极端高温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 利用1955—2005年中国234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研究了中国年、季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和四季的极端低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温趋势;年、春季和夏季极端高温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降温趋势,而在华南地区增温趋势较显著;时间演变上,无论年还是四季,极端低温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极端高温的增幅;极端气温在四季均有增温趋势,尤其以冬季的升温最明显;年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趋势系数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其概率特征 被引量:122
5
作者 蔡敏 丁裕国 江志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利用我国105°E以东地区210个测站近50年(1953-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在REOF客观分区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的极端降水最佳采样期为1~2日。进而研究了日极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采用具有优良特性的L-矩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东部极端... 利用我国105°E以东地区210个测站近50年(1953-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在REOF客观分区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的极端降水最佳采样期为1~2日。进而研究了日极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采用具有优良特性的L-矩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拟合Gumbel分布。结果表明,L-矩参数估计方法的拟合优度比其它方法有进一步提高,近50年来,极端降水趋势虽无明显变化,但其时空差异较大。符合Gumbel分布的极端降水重现期的地理空间分布,大致特征是,东南大、西北小,两湖盆地、黄海海湾及辽东半岛也有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东部 极端降水 L-矩估计 Gumbel分布 重现期 区域极值
下载PDF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25
6
作者 申双和 盛琼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60,共9页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cm口...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cm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0.2℃/(10a)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34.12mm/(10a)的速度递减。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的地区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的分析表明,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对各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子为风速和日照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 彭曼公式 能量项 空气动力项
下载PDF
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7
7
作者 申双和 张方敏 盛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研究湿润指数的长期变化有助于了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干湿状况的演变特征及正确评价农业气候资源并合理有效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依据中国616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年至2004年的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参考蒸散计算方法,计... 研究湿润指数的长期变化有助于了解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干湿状况的演变特征及正确评价农业气候资源并合理有效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依据中国616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年至2004年的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参考蒸散计算方法,计算参考作物蒸散(ET0)和湿润指数(W),按照中国气候区划中的干湿指标把中国分为极干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气候区,并与传统的降水量干湿指标进行对比,揭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两种干湿指标的异同,最后对中国近30a干湿状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参考作物蒸散总量变化在800~1600mm之间,西北最大,东北最小;与传统的等降水量线对比,Penman-Monteith湿润指数能够更好地表征中国的干湿状况,尤其在过湿、过干地区和东北地区。不同地区湿润指数等值线波动情况不同,中国的西南地区干湿分布状况比较稳定,西北极干旱区的干湿分布稳定性最差;中国湿润化地区增多,但是干旱化程度和进程却大于湿润化地区,中西部干旱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指数 参考作物蒸散 变异系数 Penman-Monteith方法
下载PDF
IPCC-AR4模式对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 被引量:111
8
作者 江志红 张霞 王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7-799,共13页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13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高排放SRESA2、中等排放A1B、低排放B1)中国区域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中国气候预估显著变暖、变湿,世纪末变...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13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情景下(高排放SRESA2、中等排放A1B、低排放B1)中国区域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中国气候预估显著变暖、变湿,世纪末变暖范围在1.6℃~5℃之间,年降水量增加1.5%~20%。在A2、A1B和B1情景下,21世纪末期增暖幅度依次为5.3℃、4.3℃和2.8℃,平均3.5℃,年降水量预估增加依次为11%、9.6%和6.4%,平均达7.5%。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地理分布显示:北方增温幅度大于南方,降水的增加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冬季变暖最明显,降水则在冬、春季增加较显著。模式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新一代全球系统模式对21世纪中国气候变化预估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AR4 情景预估 中国区域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被引量:115
9
作者 高晓容 王春乙 +1 位作者 张继权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109,I0004,I0005,共11页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 分析近50a东北玉米生育阶段的水分供需及旱涝变化,可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基于东北地区4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及近10a农业灾情多元数据,利用作物系数法计算4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揭示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水分供需的时空规律;以作物水分盈亏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近50a东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旱涝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乳熟-成熟阶段,有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其它3个阶段和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的旱涝变化。4个生育阶段需水量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带状分布。播种-七叶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低;后3个生育阶段,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灾害频率较高,且全域、区域旱涝现象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域、区域中旱及以上、中涝及以上次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作物 气象 作物需水量 作物系数 作物水分盈亏指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极端降水事件预估 被引量:104
10
作者 江志红 丁裕国 陈威霖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202-207,共6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观测、理论及模拟预估等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我国21世纪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预估结果。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模式模拟 极值分布 预估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7
11
作者 杨沈斌 申双和 +5 位作者 赵小艳 赵艳霞 许吟隆 王主玉 刘娟 张玮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9-1528,共10页
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和B2方案,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基准时段(1961—1990)气候(Baseline)和2... 选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中的A2和B2方案,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基准时段(1961—1990)气候(Baseline)和2021—2050时段A2、B2情景下的水稻产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的影响。构建两种影响评估方法,重点分析增温和大气CO2肥效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A2情景下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4.5d,产量减少15.2%;B2情景下平均缩短3.4d,产量减少15%。其中,减产达到20%以上的区域集中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南部和湖南东部地区。当考虑CO2肥效作用后,A2情景下水稻平均产量减少5.1%,B2情景平均减少5.8%。减产区域缩小且幅度降低,江西和浙江部分地区则呈现一定程度增产,但增幅<10%。大气CO2肥效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水稻产量,使晚稻在增温的不利影响下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态势,但对单季稻和早稻的增产贡献仍不足以抵消升温的负面影响。另外,大气CO2肥效作用可有利于提高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的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稻区 气候变化 水稻 ORYZA2000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7
12
作者 王慧 丁一汇 何金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槽结构对台风生成的影响。当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增强并向东扩展使季风加强时,西北太平洋的风速垂直切变、高低空辐散风、湿度和海温等都对台风的生成产生有利的影响,台风数明显比季风槽弱时多。而且对... 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槽结构对台风生成的影响。当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增强并向东扩展使季风加强时,西北太平洋的风速垂直切变、高低空辐散风、湿度和海温等都对台风的生成产生有利的影响,台风数明显比季风槽弱时多。而且对台风生成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影响,即季风槽强时,台风的生成位置偏东,季风槽弱时台风的位置偏西。这表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主要是通过季风槽活动影响台风的生成。而夏季风的强弱对台风也有影响,在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活跃阶段,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强时,台风生成的比较多,夏季风中断时台风生成的比较少。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通过季风的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也有显著的影响。季节内振荡对台风生成的影响主要以30—60 d振荡为主。在这种低频振荡对流活动的湿位相时期台风生成个数明显多,干位相时期台风生成的少。而且低频振荡的西风位相也有利于台风生成,在东风位相时生成的台风少。另外,还研究了多台风期西北太平洋夏季的特征(群发性),发现在这些时期,存在强的季风槽,弱的垂直切变与充足的水汽供应。这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时空的群发性与夏季风活动的异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 台风 季风槽 垂直切变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8
13
作者 谢晓金 李秉柏 +4 位作者 李映雪 李昊宇 赵小艳 杨沈斌 王志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3期411-415,共5页
以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研究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高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降低了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稻米... 以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研究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高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降低了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明显,随胁迫温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急剧下降。相同温度胁迫下,扬稻6号的热害指数(Index of heat sensitivity,HIS)稍低于南粳43,其中扬稻6号的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受高温的影响也稍低于南粳43,说明扬稻6号耐高温能力高于南粳4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结实和稻米品质的伤害机理,筛选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胁迫 产量构成要素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被引量:91
14
作者 胡正华 钱海源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70-3677,共8页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试了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甜槠林1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檵木(Loropetalu...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试了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甜槠林1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虎皮楠(Daphniphyllum macropo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石栎(Lithocarpus glaber)、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钩栗(Castanopsis tibetana)]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甜槠和木荷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Ba分别为0.8703、0.8528和0.8446、0.7824;而石楠、栲树和钩栗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Ba分别为0.2956、0.1359,0.2953、0.1356和0.2684、0.106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较大,如甜槠与木荷、甜槠与马银花、木荷与马银花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7630、0.7252和0.6452;对生境需求有较大相似性的生态位宽度不同的物种其生态位相似比例也会较高,如木荷与马尾松生态位相似比为0.6866。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如甜槠、木荷、马银花等。甜槠林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39对,仅占21.4%,生态位重叠值不大,表明甜槠林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槠林(Castanopsis eyrei) 种群 生态位 古田山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解析 被引量:84
15
作者 周佳雯 高吉喜 +1 位作者 高志球 杨伟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9-1686,共8页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多数研究中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狭义地等同于森林对降雨的拦蓄能力或对径流的调节能力,而忽略了其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多数研究中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狭义地等同于森林对降雨的拦蓄能力或对径流的调节能力,而忽略了其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综合性影响。此外,在不同研究区域中,对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理解和研究方法往往一概而论,并未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征,这使得研究结果的区域针对性不足,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应用推广。针对上述问题,在全面分析森林水源涵养的含义和特征之后,定义了不同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内涵和主导服务,并给出了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适宜计算方法,以期为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全面提升和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区域 主导服务
下载PDF
全球变暖加剧对极端气候概率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9
16
作者 刘吉峰 丁裕国 江志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7-842,共6页
依据实际资料,探讨了全球平均温度场演变序列的变率及其概率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仅随着平均温度的增加,其相应的时空概率分布变化已相当显著,何况在某些局部地区,其方差或其形状参数也有变动,因而形成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的现象。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极端气候 气候概率分布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暴雨气候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3
17
作者 彭丽英 王谦谦 马慧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利用华南地区26站1958—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都呈略减少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长期演变特征;华南的暴雨近50%集中发生在... 利用华南地区26站1958—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都呈略减少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长期演变特征;华南的暴雨近50%集中发生在前汛期,其中又以福建与广东的西北部为甚,华南的西南部较小;华南前汛期的降水有近40%为暴雨,多年平均暴雨百分率的大值中心在广东沿海地区,最大可达44%,有两个小值中心,它们分别位于广西广东西部和福建,最小只有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暴雨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南京工业区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67
18
作者 曹梦瑶 林煜棋 章炎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65-2576,共12页
2018年秋季在南京利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AC-GCMS 1000)对大气VOCs进行连续观测,以了解其化学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南京秋季大气VOCs体积分数为(64.3±45.6... 2018年秋季在南京利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AC-GCMS 1000)对大气VOCs进行连续观测,以了解其化学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南京秋季大气VOCs体积分数为(64.3±45.6)×10^-9,以烷烃(33.1%)、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22.3%)及卤代烃(21.8%)为主.VOCs的昼夜变化呈"双峰型"变化特征,高值主要出现在清晨的06:00~07:00及夜间的18:00~20:00,主要受机动车排放及气象要素的共同影响.秋季南京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为267.1μg·m^-3,主要贡献物种是芳香烃类化合物(55.2%)和烯烃类化合物(20.8%).PMF受体模型源解析确定5个VOCs来源,分别是交通排放(34%)、工业排放(19%)、LPG排放(17%)、涂料及有机溶剂挥发(16%)以及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排放(14%),因此控制南京工业区秋季大气污染应主要着力于交通及工业排放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OFP)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变化成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8
19
作者 曹雯 申双和 段春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5,共9页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我国西北地区126个测站1961-2009年的生长季(4-10月)参考作物蒸散(ET0)对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并结合各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特征定量讨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我国西北地区126个测站1961-2009年的生长季(4-10月)参考作物蒸散(ET0)对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并结合各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特征定量讨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风速和气温的敏感性虽然相对较低,但因其显著变化,成为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贡献达到-5.22%和3.29%;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敏感性较大,但因变化小,贡献仅为-0.76%和0.63%。空间上,气温在西北地区对ET0变化多为正贡献,风速和太阳辐射多为负贡献;相对湿度在西部多为负贡献,东部为正贡献。估算的4个气象因子共同作用引起的ET0变化在趋势、数值和空间分布上均与ET0的实际变化基本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9,表明结合敏感性分析和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来解释西北地区ET0变化的原因兼具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且该方法弥补了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的不足,为定量分析ET0变化成因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 PENMAN-MONTEITH公式 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 被引量:65
20
作者 何金海 祁莉 +1 位作者 韦晋 池艳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7-1265,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降水资料,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与热带夏季风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者相互作用问题,深入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分析发现东亚副热...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和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降水资料,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与热带夏季风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者相互作用问题,深入讨论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本质。分析发现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建立早于热带夏季风,于3月中旬已经开始建立。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前者并非是后者向北推进的结果;相反,前者建立后的突然南压有利于后者的爆发。副热带夏季风为渐进式建立,但撤退迅速;热带夏季风爆发突然,但撤退缓慢。副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以偏南风的建立为特征,而热带夏季风的建立以偏东风向偏西风转变为特征。热带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取决于经向海陆热力差异转向,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则更依赖于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逆转。亚洲大陆(含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逆转无论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还是热带夏季风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 热带夏季风 青藏高原 纬向海陆热力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