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从卫 鲍荣琦 戴悦晴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苏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苏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对照组(n=50)与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研究组(n=50),两组均用药12周,对比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另详细观察记录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现象。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SD水平(47.64±3.65)mm、(32.96±2.14)mm均较对照组低,而LVEF水平(55.73±5.43)%则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5、11.519、6.441,P<0.05)。治疗后,研究组MLHFQ评分(50.63±3.16)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58,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冰清 马纯良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符合条件的60例的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符合条件的60例的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为研究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心脏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各组治疗前下降,研究组NIHSS评分(4.99±2.20)低于对照组(8.34±2.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各组治疗前上升,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83.67±5.42)高于对照组(67.51±5.71)(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律失常(6.67%)、心肌酶异常(3.33%)和ST-T改变(3.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0.00%、26.67%、26.67%)(P<0.05)。研究组(90.0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情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脑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麦冬-五味子”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3
作者 檀玉轩 陈竞纬 吴中华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麦冬-五味子”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及HERB数据库筛选“麦冬-五味子”药对药物成分和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获取共...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麦冬-五味子”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及HERB数据库筛选“麦冬-五味子”药对药物成分和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获取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模型;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Auto Dock Tools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麦冬-五味子”药对中共筛选得到戈米辛M2、五味子酚乙、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等85个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HSP90AA1、AKT1、SRC等163个心肌纤维化靶点上,主要富集在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发病途径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上。结论“麦冬-五味子”药对主要通过调控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脂质沉积、细胞增殖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来抑制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药对 麦冬-五味子 心肌纤维化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高龄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刘文武 梁晋 +3 位作者 陈成 戴悦晴 伍雯婷 钱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74例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行LBBaP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低龄组(60岁<年龄<80岁),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74例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行LBBaP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低龄组(60岁<年龄<80岁),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及随访1年的起搏器参数,心脏彩超参数以及并发症情况,观察LBBaP在高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在185例患者中,174例成功行LBBaP,成功率94.1%。高龄组患者成功率与低龄组相似(93%vs.94%,P=0.805),两组术中起搏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均高于低龄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高龄组阈值、感知较术中有所上升(P<0.05),阻抗有所下降(P=0.034)。低龄组感知较术中上升(P=0.001)、阻抗下降(P<0.001);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提高(P<0.05),其中高龄组改善更明显(P=0.008);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两组术后起搏参数保持稳定,三尖瓣反流未有进展,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BBaP在高龄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区域起搏 高龄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吴鞠通医案》湿病组方规律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毛晓菲 陈竞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4期J0007-J0010,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吴鞠通《温病条辨》[1]《吴鞠通医案》[2]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治疗湿病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吴鞠通《温病条辨》[1]《吴鞠通医案》[2]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治疗湿病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54首治疗湿病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吴鞠通治疗湿病的高频药物为茯苓、厚朴、人参、附子、杏仁、半夏、桂枝等,药性多为辛、苦、甘,归经多属脾、胃、肺。对出现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关联较大的药对,如半夏-茯苓,茯苓-薏苡仁,厚朴-茯苓,茯苓-杏仁等。结论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多角度分析,表明吴鞠通治疗湿病多从三焦辨治,处方以宣化肺气、健脾燥湿、利水渗湿为治疗总则,且重视顾护中州脾胃,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吴鞠通 湿病 用药规律 温病条辨 吴鞠通医案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双定位法左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刘文武 梁晋 +2 位作者 陈成 武雯婷 钱钧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双定位法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接受LBBaP的10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手术成功患者分为常规法LBBaP植入组(t-LBBaP组,n=46)和双定位法LBBaP植入组(d... 目的:探讨双定位法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接受LBBaP的10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手术成功患者分为常规法LBBaP植入组(t-LBBaP组,n=46)和双定位法LBBaP植入组(d-LBBaP组,n=59)。比较2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和随访1年期间起搏器参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在105例患者中,99例成功行LBBaP,成功率94.3%。t-LBBaP组成功率42/46(91.3%),d-LBBaP组成功率57/59(96.6%)。d-LBBaP组电极植入尝试次数[(1.89±0.88)次对(2.64±1.01)次]、X线曝光时间[(9.22±4.27)min对(13.34±5.47)min)]、手术时间[(86.32±10.10)min对(95.29±15.90)min]、术后3 d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t-LBBaP组(P均<0.05)。t-LBBaP组术后6个月起搏器阈值较术中上升,d-LBBaP组术后1个月、t-LBBaP组术后6个月起搏器感知较术中上升,2组术后6个月起搏器阻抗较术中下降(P均<0.05)。随访过程中2组间起搏器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1年的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定位法LBBaP可以准确判断电极位置,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安全、可行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双定位法 可行性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