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马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研究逍遥散对OVX联合CUS焦虑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皓然 刘丽娜 +4 位作者 葛飞 严晶 陈沁磊 陆玮婷 乔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964-4970,共7页
研究逍遥散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的抗焦虑抑郁作用及机制。采用OVX联合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通过旷场试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Real-time qPCR法检... 研究逍遥散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的抗焦虑抑郁作用及机制。采用OVX联合CUS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通过旷场试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抑郁水平;Real-time 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荧光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Iba-1和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水平穿格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中心停留时间明显减少,且梳理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海马炎症因子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Iba-1/iNOS共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多;海马Iba-1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应激状态大鼠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向M1型极化。逍遥散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水平穿格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和中心停留时间(P<0.05或P<0.01),且可显著下调炎症因子IL-1β和IL-6水平(P<0.05),同时逆转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数量变化;逍遥散低剂量组虽对旷场试验行为学指标和IL-1β和IL-6水平影响不显著,但均表现出改善趋势;低剂量逍遥散显著下调iNOS蛋白水平(P<0.05),高剂量逍遥散对海马小胶质细胞Iba-1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调(P<0.05或P<0.01)。因此,逍遥散可以改善OVX联合CUS模型大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其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M1极化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小胶质细胞 M1极化 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 一氧化氮诱导合酶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基于5-HT探讨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对IBS-D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之涵 刘羽彤 +4 位作者 顾玲 赵旭宇 花炀 葛飞 陈美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264-2271,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对结肠5-羟色胺受体3A型(5-hydroxytryptamine 3A receptor,5-HT3AR)蛋白表达量...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对结肠5-羟色胺受体3A型(5-hydroxytryptamine 3A receptor,5-HT3AR)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探讨“同经异腑合募配穴”指导下,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治疗IBS-D大鼠的作用机制,为电针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洛司琼组及电针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避水应激及灌服番泻叶煎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电针组予以电针刺激双侧天枢、足三里,15 min/次;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给予1 mL/100 g体质量生理盐水灌胃;阿洛司琼组给予1 mg/mL浓度的阿洛司琼溶液按1 mL/100 g体质量灌胃;4组均治疗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通过腹壁回撤反射(abdominal wall retraction reflex,AWR)实验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记录大鼠体质量增长率的变化;计算大鼠粪便含水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5-H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5-HT3AR相对表达量。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精神良好,活动正常,大便干湿适中,为成形粪粒。(2)体质量增长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空白组、模型组、阿洛司琼组及电针组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阿洛司琼组体质量增长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阿洛司琼组比较,电针组体质量增长率升高(P<0.05)。(3)粪便含水量: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粪便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阿洛司琼组粪便含水量高(P<0.001,P<0.05);与模型组、阿洛司琼组比较,电针组的粪便含水量降低(P<0.01,P<0.05)。(4)肠道容量阈值: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容量阈值显著降低(P<0.001);与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同经异腑合募配穴 内脏高敏感性 5-HT 5-HT3AR
下载PDF
卵巢肿块中超声造影参数图像处理软件的DVP表现及与VEGF和HIF-1a同步相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仲跻凤 孟庆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6期1046-1050,共5页
对于实质性的肿瘤微环境来说,缺氧状态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基本特征[1]。因为恶性肿瘤增殖生长的速度过于迅速,和肿瘤细胞中的血管不成比例,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2]。肿瘤可通过多种方式适应缺氧微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代偿机制和肿瘤血管... 对于实质性的肿瘤微环境来说,缺氧状态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基本特征[1]。因为恶性肿瘤增殖生长的速度过于迅速,和肿瘤细胞中的血管不成比例,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2]。肿瘤可通过多种方式适应缺氧微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代偿机制和肿瘤血管的诱导形成密切关联[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DVP HIF-1A 肿瘤微环境 肿瘤血管 图像处理 缺氧状态 缺氧微环境 生长因子 成熟畸胎瘤
下载PDF
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杭燕 邰红武 《全科护理》 2008年第30期1826-18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进行研究,探讨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3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穿刺困难导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8例,肢体过度活动致8... [目的]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进行研究,探讨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3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穿刺困难导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8例,肢体过度活动致8例,过敏致4例,导管漂移致4例,导管型号不当致1例,血管选择不当致3例,38例通过局部湿热敷、喜辽妥外涂等措施治愈。[结论]导管置入困难、肢体过度活动、过敏体质、导管漂移是机械性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早期湿热敷,透明贴外敷加喜辽妥局部涂擦是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湿热敷
下载PDF
乌梅丸治疗化疗性肠黏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卢冬雪 严晶 +4 位作者 孙志广 李烜 刘峰 王亚军 葛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化疗性肠黏膜炎(CIM)腹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海安市中医院化疗性肠黏膜炎腹泻门诊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予以乌梅丸中药汤剂口服,疗...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化疗性肠黏膜炎(CIM)腹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海安市中医院化疗性肠黏膜炎腹泻门诊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洛哌丁胺治疗,治疗组予以乌梅丸中药汤剂口服,疗程4周,观察患者的腹泻发生率、总有效率,评估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并进行粪便菌群培养。结果治疗后,2组腹泻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内皮素(ET)及D-乳酸水平均降低(P<0.05,P<0.01),白介素-10(IL-10)水平升高(P<0.01),肠道致病菌丰度降低、益生菌丰度增加(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梅丸可以显著改善化疗性肠黏膜炎腹泻相关症状,其可能机制与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下的抗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化疗性肠黏膜炎 腹泻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季炜鹏 杨琰 +5 位作者 李堃 季瑜 田祖成 代海峰 陈安 葛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目的研究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纳入海安市中医院消化科及针灸科门诊62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脱落1例)。... 目的研究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纳入海安市中医院消化科及针灸科门诊62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解郁复胃散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量表(mSODA)评分,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检测血清相关脑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胃动素(Motilin,MTL)及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两胁胀满、胃脘胀满、疼痛、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及mSODA评分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GRP、SP水平明显下降(P<0.01),MTL、GAS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复胃散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FD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脑肠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复胃散 穴位埋线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肽
下载PDF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娜 严晶 +4 位作者 徐祥涛 葛飞 史会连 陆玮婷 孙志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97-1902,共6页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慢性应激组、逍遥散低剂量组(3 g/kg)、逍遥散高剂量组(9 g/kg)、β-雌二醇组(20μg),卵巢切除后1周、应激前1 h给予相应药物,连...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慢性应激组、逍遥散低剂量组(3 g/kg)、逍遥散高剂量组(9 g/kg)、β-雌二醇组(20μg),卵巢切除后1周、应激前1 h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开放臂进入次数比、停留时间比,蔗糖偏好率,粪便Bristol分级;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ERβ、NR2B、p-NR2B、c AMP、p-CREB蛋白表达。结果逍遥散低剂量组显著提高开放臂进入次数比(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开放臂进入次数比(P<0.01)和停留时间比(P<0.05),2组均显著增加蔗糖偏好率(P<0.05,P<0.01)。逍遥散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粪便Bristol分级(P<0.05),2组均显著增加ERβ、NR2B、p-NR2B、c AMP、p-CREB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逍遥散有类雌激素特性,可通过激活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ERβ-NR2B-CREB通路来发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抗焦虑 抗抑郁 卵巢切除 慢性应激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介导的骨代谢失衡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魏伟 陈玲 +4 位作者 周永进 徐坠成 李万红 魏爱淳 黄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472,共8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种类最多、密度最大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肠道菌群可通过与宿主共代谢,调控宿主多种生理功能、维持体内免疫平衡,进而维护人体健康。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与宿主的骨代谢密切相关。在多种病理状态或药物等引...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种类最多、密度最大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肠道菌群可通过与宿主共代谢,调控宿主多种生理功能、维持体内免疫平衡,进而维护人体健康。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与宿主的骨代谢密切相关。在多种病理状态或药物等引起肠道菌群改变后,可引起继发性的病理性骨丢失。随着高通量测序、基因敲除、无菌鼠繁殖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直接调控,或通过内源性物质代谢调控,或改变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水平影响宿主的骨代谢。拟在全面阐述肠道菌群与骨代谢关系的基础上,总结肠道菌群调控骨代谢的潜在途径和常见中药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对主要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在临床治疗和药物靶点研究中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骨代谢 药物干预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分析香连丸的化学成分与小鼠体内的入血成分及代谢产物
9
作者 马嘉仪 杨琰 +3 位作者 张竞研 康安 葛飞 张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20,共11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香连丸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对香连丸的主要成分、入血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Thermo Accucore C_(18)柱(2.1 mm×100 mm,2.6μm),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香连丸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对香连丸的主要成分、入血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Thermo Accucore C_(18)柱(2.1 mm×100 mm,2.6μm),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0.4 mL·min^(-1),进样量为4μL。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采集质谱信息。结果通过分析各成分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保留时间、二级碎片等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的质谱信息和相关文献信息进行比对,最终在香连丸提取液中共鉴定出75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倍半萜类、黄酮苷类、柠檬苦素类和有机酸类等成分。此外,在给药后的小鼠血浆中共鉴定出16个原型成分和15个代谢产物。血浆中发现的原型成分以生物碱为主,这些成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有羟基化、去甲基化、还原、水解、氢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快速且全面地鉴定香连丸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其分析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香连丸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丸 UPLC-Q-TOF-MS/MS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生物碱类 倍半萜
下载PDF
4种常见清热燥湿类中药对肠道菌群及粪便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心如 盛先杰 +4 位作者 杨琰 安振涛 康安 李慧 葛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2-451,共10页
目的探究在长期临床等效剂量下4种清热燥湿类中药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胆汁酸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苦参组、黄连组、黄柏组和黄芩组,每组各6只。除对照组外,苦参组、黄柏组、黄连组和黄芩组给... 目的探究在长期临床等效剂量下4种清热燥湿类中药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胆汁酸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苦参组、黄连组、黄柏组和黄芩组,每组各6只。除对照组外,苦参组、黄柏组、黄连组和黄芩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34、3.12、1.3 g·kg^(-1)和2.6 g·kg^(-1),连续灌胃2周,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含量,利用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析肠道内容物中菌群结构变化。结果清热燥湿类中药对正常小鼠粪便中6种短链脂肪酸无明显影响。在常见的23种胆汁酸中,与正常组相比,黄芩组、苦参组、黄连组和黄柏组分别有4、3、2、1种胆汁酸显著变化。从肠道菌群丰度变化上看,与对照组相比,除苦参组外,黄连组、黄芩组和黄柏组小鼠厚壁菌门均呈现下降趋势,拟杆菌门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黄连组变化更显著。结论苦参、黄柏、黄连和黄芩对正常小鼠长期药效剂量下短链脂肪酸影响较小,但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胆汁酸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 短链脂肪酸 胆汁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亚冬 李堃 +4 位作者 程峰 李万宏 张健 刘江云 葛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建立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的白芍、陈皮、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 目的:建立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的白芍、陈皮、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法测定芍药苷(230 nm)、橙皮苷(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按药典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均与白芍、陈皮、黄连的对照药材及其相应对照品显示相同颜色斑点或荧光斑点。芍药苷、橙皮苷、盐酸小檗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12%~98.99%。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肠止泻合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橙皮苷 盐酸小檗碱
下载PDF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英凯 马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106-106,109,共2页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9%,临床尤以儿童及青壮年多见[1]。保守治疗存在骨折畸形愈合的风险。本研究探讨锁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钢板断裂 金属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