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关节镜下单滑轮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史晓鹏 汪志芳 +1 位作者 程峰 施海伟 《新疆医学》 2017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通过随访临床病例总结肩关节镜下单滑轮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巧要点。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0月间,应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38例,获得7~26个月(平均18.5个月... 目的通过随访临床病例总结肩关节镜下单滑轮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技巧要点。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0月间,应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38例,获得7~26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31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6岁,优势侧18例。根据Gerber分型,部分肩袖损伤6例,中小型肩袖损伤25例。术中所有病例均进行肩峰下减压肩峰成形,采用一枚直径5 mm金属双线缝合锚加一枚Pushlock螺钉(Arthrex)修补固定肌腱。9例加行二头肌长头腱离断术。在术前和终末随访时采用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31例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体侧外旋、前屈、外展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ASES功能评分、UCLA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滑轮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小型及部分肩袖损伤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正确的适应症选择、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和严格的术后康复锻炼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 单滑轮缝线桥技术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志芳 施海伟 +2 位作者 郭健行 李丹勇 史晓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25例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第1、6、12周复查X线片,采用疼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25例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第1、6、12周复查X线片,采用疼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5-19个月。X线检查证实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且未出现异体肌腱排异反应。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术后第1、6、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12周与术后第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术后第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稳定,恢复关节功能,不损伤关节面,无肩峰撞击弊端,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同种异体肌腱 喙锁韧带重建
下载PDF
肩关节内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黎明 汪志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175-179,共5页
目的通过随访临床病例总结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手术技巧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诊断为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80例,其中对照组38例为缝合锚双排固定,观察组42例为缝线桥技术双排... 目的通过随访临床病例总结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探讨手术技巧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诊断为肩袖损伤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80例,其中对照组38例为缝合锚双排固定,观察组42例为缝线桥技术双排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I检查。术中所有病例均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肩峰成形,观察组使用直径5mm金属双线缝合锚作为内排固定,可吸收Push-lock螺钉作为外排固定。对照组内、外排均以直径5mm金属双线缝合锚固定。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体侧外旋、前屈、外展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缝线桥技术组术后外展角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SES功能评分、UCLA功能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间术后ASES功能评分、UCLA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手术疗效确切,是可靠的选择方案。正确的适应证选择、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和严格的术后康复锻炼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 肩袖损伤 缝线桥技术
下载PDF
透射定位法在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峰 殷振宇 +1 位作者 汪志芳 施海伟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术中透射定位法(Sch_ttle法)在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的应用,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观察,探讨重建MPFL股骨侧解剖止点的定位法。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应用Sch_ttle法确定股骨侧止点19例,男3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术中透射定位法(Sch_ttle法)在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的应用,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观察,探讨重建MPFL股骨侧解剖止点的定位法。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应用Sch_ttle法确定股骨侧止点19例,男3例,女16例,平均年龄(18. 1±0. 5)岁(15~20岁)。纳入标准:(1)膝关节外伤病史,且有反复髌骨外向脱位病史;(2) X片以及CT测量确定股骨滑车分型属于Dejour B、D型;(3)髌骨外推实验阳性;(4)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5)胫骨结节过度外偏。排除标准:(1)习惯性髌骨脱位;(2)骨骺未完全闭合;(3)膝关节局部存在感染病灶;(4)对手术期望值过高;(5)膝关节外骨性畸形。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膝关节正位、屈膝30°髌骨轴位片及CT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术中所有病例均进行胫骨结节内移术,直径4. 5 mm金属带线缝合锚作为髌骨侧固定,重建韧带选择同种异体肌腱,Sch_ttle法确定股骨侧髓道。在术前和终末随访时对髌股适合角、外侧髌股角、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进行功能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均获得8个月~27个月,平均(20. 1±1. 3)个月随访,术后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t=3. 328,P <0. 05)。术后恐惧试验均阴性,随访期间无髌骨再脱位。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CT测量值:髌股适合角、外侧髌股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 572、8. 334,P <0. 05)。术后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764,P> 0. 05)。结论 Sch_ttle法能准确定位MPFL股骨侧止点位置,重建MPFL,结合胫骨结节内移的手术方法能重建髌股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 关节不稳定性 韧带 关节 关节镜检查
原文传递
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云 汪志芳 +1 位作者 史晓鹏 丁向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4期405-40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该类骨折形态、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择。方法笔者自2010-03—2013-01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第5跖...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该类骨折形态、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择。方法笔者自2010-03—2013-01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第5跖骨骨折1例,跟骨骨折1例,半月板损伤2例。无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12~30个月,平均2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复查X线片、CT未见复位丢失。末次随访Rasmussen放射评分为15.0~18.0分,平均16.8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9~100分,平均93.6分。结论胫骨平台后侧冠状位骨折较少见,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特点,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可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桡骨远端钢板能满足固定需要,是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冠状位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