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和碘图在鉴别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膜炎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玉亭 李代欣 +2 位作者 付志浩 邢富臣 许传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和碘图在结核性胸膜炎(TP)、肿瘤性胸膜炎(N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胸部DLCT增强检查的22例TP(TP组)和20例NP患者(NR组)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DLCT静脉期增强图像重建VNC图像和碘...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和碘图在结核性胸膜炎(TP)、肿瘤性胸膜炎(N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胸部DLCT增强检查的22例TP(TP组)和20例NP患者(NR组)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DLCT静脉期增强图像重建VNC图像和碘图,并分别在VNC图像测量渗出液的CT值,在碘图测量胸膜病变的碘浓度(IC)值。比较TP、NP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渗出液CT值和胸膜病变IC值的差异。对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寻找鉴别TP和NP的独立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渗出液CT值、胸膜病变I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鉴别TP和NP的效能,通过Delong检验对各自鉴别效能进行比较。结果TP组患者年龄和胸膜病变的IC值明显小于NP组,渗出液CT值明显高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并非鉴别TP和NP的独立指标,而渗出液CT值和胸膜病变IC值均为鉴别两者的独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渗出液CT值、胸膜病变IC值及两者联合鉴别TP和N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0、0.869和0.966,其中两者联合的AUC明显大于CT值和IC值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渗出液CT值和胸膜病变IC值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4.5 HU和1.85 mg/ml。渗出液CT值、胸膜病变IC值和两者联合鉴别TP和NP的敏感性分别为68.2%、70.5%和90.4%,特异性分别为95.0%、94.5%和95.5%,约登指数分别为0.632、0.650和0.859。结论基于DLCT的VNC图像和碘图均是鉴别TP和NP的独立指标,联合应用在鉴别TP和NP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肿瘤性胸膜炎 双层光谱探测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能谱CT在小肝癌显示中最佳单能量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付志浩 杜超 +2 位作者 李代欣 田玉亭 许传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dual-layer 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DL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中小肝癌显示最佳的单能量值,实现在动脉期时对小肝癌的最优显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检查,并在检查前后一周内...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dual-layer 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DL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中小肝癌显示最佳的单能量值,实现在动脉期时对小肝癌的最优显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检查,并在检查前后一周内,病理学确诊小肝癌的64例患者的能谱CT数据,应用Philips能谱工作站,将患者动脉期的120kVp混合能量图像(A组)与不同单能量的图像(40~100keV和200keV)(B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测量各组图像中小肝癌、同层图像的肝实质的CT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图像背景噪声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单能量值升高,动脉期时相对应的CNR、SNR、图像背景噪声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当能谱CT单能量水平处于40~60keV区间时,病灶的CNR值(4.09±2.34~1.75±1.16)、SNR值(9.09±4.21~7.07±2.48)、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90±0.25~2.78±0.42)均优于120kVp混合能量图像(0.96±0.82,5.36±1.61,2.53±0.51),而背景噪声无明显差异。在单能量处于40KeV水平时,病灶的CNR值(4.09±2.34)、SNR值(9.09±4.21)、图像的主观评分(2.90±0.25)最高,对小肝癌病灶显示最佳。结论DLCT在40keV单能量成像时小肝癌病灶具有最佳的CNR、SNR及良好的图像质量评分,能够在动脉期更好的显示小肝癌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45 keV能谱CT图像与常规CT图像对肝细胞癌TACE术后评估效能的比较
3
作者 蒋燕 田玉亭 付志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3-166,176,共5页
目的:探讨双探测器能谱CT 45 keV单能量图像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随访中的评估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HCC患者TACE术后复查的CT扫描图像,使用常规iDose混合能量图像重建和全息光谱图像(SBI)重建,生成120... 目的:探讨双探测器能谱CT 45 keV单能量图像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随访中的评估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HCC患者TACE术后复查的CT扫描图像,使用常规iDose混合能量图像重建和全息光谱图像(SBI)重建,生成120 kV常规CT图像和45 keV能谱CT图像,分别测量2种成像方式动脉期病灶及周围正常肝实质的CT值、标准差(SD),计算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2种成像方式的图像质量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45 keV能谱CT检出的阳性病灶CNR高于120 kV常规CT(t=5.508,P<0.05);45 keV能谱CT检出的阴性病灶CNR与120 kV常规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5,P>0.05)。②ROC曲线显示,45 keV能谱CT较120 kV常规CT有更大的AUC,但经Delong检验比较,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6,P=0.606)。结论:与120 kV常规CT图像相比,45 keV能谱CT图像CNR更高,图像质量更优质,在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活性灶的检出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能量成像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的优化分析
4
作者 李怀花 张杰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本文将就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每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Gd-EOB-DTPA MR增强扫描,而对照组则进... 本文将就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每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Gd-EOB-DTPA MR增强扫描,而对照组则进行Dd-DTPA MR增强扫描。在扫描完毕后,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动脉早期、晚期、门脉第1、2期、延迟第1、2期的呼吸伪影分值,并通过评分法区分患者重度伪影的发生率及分值是否≤3分。观察组动脉早期、晚期呼吸伪影分值门脉第1、2期呼吸分值以及延迟第1、2期呼吸伪影分值显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观察分析,观察组动脉晚期出现呼吸为影为58.06%、中度伪影29.32%;高于对照组25.80%以及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脉团注Gd-EOB-DTPA更容易引起动脉伪影。讨论:通过常规的扫描或降低屏气时间,结合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可以显著的提升肝硬化患者的采集图像质量,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磁共振 肝硬化 扫描方案 研究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