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冬皂苷D对过氧化氢造模的HUVEC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蒋凤荣 张旭 洪艳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研究麦冬皂苷D对HUVEC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浓度。结果:麦冬皂苷D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 目的:研究麦冬皂苷D对HUVEC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浓度。结果:麦冬皂苷D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麦冬皂苷D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D 过氧化氢 HUVEC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景美 杜艳 +4 位作者 郭英 吴平平 金月玲 田小强 黄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44%、34.83%及52.81%;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1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1.9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CK20、CE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标志,RT-PCR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K20 CK19 癌胚抗原 微转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人类斯钙素基因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培林 吴平平 +3 位作者 陈宝安 郭英 王景美 金月玲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靶基因人类斯钙素(hSTC1)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5例健康成人、5例妊娠期妇女、14例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5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hSTC1mRNA。结果5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h... 目的探讨靶基因人类斯钙素(hSTC1)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5例健康成人、5例妊娠期妇女、14例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5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hSTC1mRNA。结果5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hSTC1mRNA的阳性率为49.12%(28/57),并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健康成人、妊娠期妇女、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外周血则无一例出现阳性。结论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STC1mRNA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它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转移和复发以及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患者 外周血 检测 人类 RT-PCR方法 其意义 妊娠期妇女 消化道炎症 肿瘤恶性程度 mRNA 癌生物学行为 健康成人 疾病患者 临床分期 客观指标 疗效观察 靶基因 阳性率 相关性 特异性 敏感性
原文传递
CK20、CK19、CEA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英 王景美 黄培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13-101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在其早期阶段即可能发生微转移,由于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极少,常规的检测手段不易发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使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本研究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临...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在其早期阶段即可能发生微转移,由于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极少,常规的检测手段不易发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使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本研究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法分析8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K20、CK19、CEA mRNA表达情况;另取15例食管癌组织为阳性对照,15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结果8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表达率为34/83(41.0%),CK19阳性表达率为30/83(36.1%),CEA阳性表达率为40/83(48.2%);三者至少一项阳性的表达率为61/83(73.5%)。15例食管癌组织中CK20、CK19、CEA阳性表达率100%,15例阴性对照组外周血CK19、CEA阳性表达率均为2/15(13.3%);CK20阳性表达率为1/15(6.67%)。CK20、CK19、CEA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有无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CK20、CK19、CEA mRNA可作为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靶基因,联合检测CK20、CK19、CEA可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的检出率,CK20、CK19、CEA mRNA同时表达可增加实验结果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角蛋白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胃肠癌患者外周血组织特异性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景美 黄培林 +3 位作者 郭英 吴平平 金月玲 田小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77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CK 20、CK 19及CE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RT-PCR技术检测77例胃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 20、CK 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77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0、CK 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 目的研究77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CK 20、CK 19及CE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RT-PCR技术检测77例胃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 20、CK 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77例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 20、CK 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35.1%及54.5%;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一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4.0%,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具有相关性。结论分子生物学技术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检测肿瘤细胞的外周血微转移,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酶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基因 预后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惠芳 蒋凤荣 +1 位作者 顿文亮 谈勇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SD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及卵巢的形态学变化,探讨补肾助孕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机理。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补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SD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及卵巢的形态学变化,探讨补肾助孕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机理。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补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均预防性用药2个性周期,然后按雌、雄比例为2:1配以同种雄鼠合笼,于妊娠第3d灌服米非司酮1mg/100g(10mg/kg),妊娠第5d颈总动脉取血3ml后处死,光镜观察子宫内膜及卵巢的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卵巢黄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E2、P、LH、FSH的水平。结果:中药补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能明显促进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的生长及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和发育;中药补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能明显促进胚胎着床期卵巢黄体细胞的发育。结论:中药补肾助孕方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发育,使腺体和间质发育同步;促进卵巢黄体细胞的增生和改善黄体细胞的结构,从而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黄体功能,有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药理学 子宫内膜 卵巢形态学 大鼠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离体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叶靖宇 黄玉芳 华永庆 《福建中医药》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痛经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体外培养技术进行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将当归芍药散的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以2×10-4、2×10-5、2×10-6 g/ml 3个终浓度加入单独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通过MTT法...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痛经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体外培养技术进行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将当归芍药散的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以2×10-4、2×10-5、2×10-6 g/ml 3个终浓度加入单独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通过MTT法观察药物对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①当归芍药散挥发油部位、水提部位以及醇提部位均具有显著促进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②当归芍药散水提物大孔树脂醇洗脱部位在200μg提取物/ml剂量下30%、40%及80%醇洗脱部位显示较强的促进作用。③90%醇提取部位、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以及乙酸乙酯部位作用较为突出。结论当归芍药散对离体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能与其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痛经:颗粒细胞:增殖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皮质酮注射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脑糖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绘宇 赵玉男 王中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83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皮质酮注射对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脑糖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连续4周给予皮质酮皮下注射,构建慢性应激抑郁障碍小鼠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验证慢性... 目的:探讨慢性皮质酮注射对小鼠抑郁样行为以及脑糖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连续4周给予皮质酮皮下注射,构建慢性应激抑郁障碍小鼠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验证慢性应激模型的建立;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突触素(SY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间接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的糖原以及糖原合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延长(P<0.01)、自主活动能力降低(P<0.01),表明慢性皮质酮注射诱导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抑郁小鼠的皮质酮明显升高(P<0.01)。皮质酮注射降低海马SYP和BDNF的蛋白表达(P<0.01),同时海马组织糖原含量减少(P<0.05),糖原合酶的活性降低(P<0.05),而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增加(P<0.05)。结论:慢性皮质酮注射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可能与皮质酮降低海马糖原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抑郁症 糖原 海马
下载PDF
银杏内酯的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龚晓健 戎志涛 +3 位作者 张乐多 蒋凤荣 李运曼 刘国卿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利用小鼠和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研究银杏内酯(ginkgolindes,Gink)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结扎和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分别造成小鼠和大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前者进行跳台和水迷... 目的:利用小鼠和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研究银杏内酯(ginkgolindes,Gink)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结扎和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分别造成小鼠和大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前者进行跳台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后者进行Y型电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对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和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较相应的伪手术组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内酯高剂量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在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中,银杏内酯高、低剂量组脑组织的AChE活性有一定程度下降,ChAT活性显著升高,海马区n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银杏内酯具有促进血管性痴呆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内胆碱能系统机能和抑制nNOS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血管性痴呆 大脑中动脉阻塞 乙酰胆碱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P-糖蛋白的生理作用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靖宇 黄玉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P-糖蛋白 血脑屏障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脑糖原在脑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绘宇 赵玉男 +3 位作者 王中立 陈琳 戴建国 黄玉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8-913,共6页
脑糖原的含量远远小于肝糖原和肌糖原,但却是脑葡萄糖含量的几倍。脑糖原浓度可高达10μmol.g-1,大大超乎人们以往的认识。目前对于脑糖原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其含量受到神经递质、激素、神经元活动等因素影响。现阶段的研究表明,脑糖... 脑糖原的含量远远小于肝糖原和肌糖原,但却是脑葡萄糖含量的几倍。脑糖原浓度可高达10μmol.g-1,大大超乎人们以往的认识。目前对于脑糖原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其含量受到神经递质、激素、神经元活动等因素影响。现阶段的研究表明,脑糖原是非常重要的脑能量储备和脑活动的物质基础。脑糖原主要储存于星形胶质细胞中,是神经元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睡眠和麻醉时积累脑糖原,清醒时消耗脑糖原,特别是神经元轴突活动激烈时迅速消耗脑糖原。在胰岛素诱发低血糖或脑缺血时,血源性葡萄糖供应不足,星形胶质细胞中糖原源性乳酸为神经元的活动和生存提供能量。糖原异常还可引起抑郁症、糖原贮积病、阿尔采末病、癫痫和拉福拉病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 乳酸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能量储备
下载PDF
慢性乙肝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倩 戴建国 王忠山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06-206,218,共2页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传染病,传播广,发展快,是当今世界三大顽症之一.根据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中医可将其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和瘀血阻络四个主要证型,予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乙肝 辨证论治 肝胆湿热 肝郁脾虚 脾肾阳虚 瘀血阻络
原文传递
组织芯片检测技术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系筛选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黑鹰 丁义江 +5 位作者 耿建祥 刘飞 杨柏林 黄书亮 丁曙晴 葛永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芯片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筛选中的价值。方法将22例HNPCC家系中结直肠癌患者和1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LH1、hMSH2蛋白表达。结果常规免疫组化检测HNPCC组... 目的研究组织芯片在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筛选中的价值。方法将22例HNPCC家系中结直肠癌患者和1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LH1、hMSH2蛋白表达。结果常规免疫组化检测HNPCC组hMLH1或hMSH2阴性68.2%(15/22);散发性结直肠癌组hMLH1阳性14例、阴性1例(6.7%),hMSH2全部阳性。组织芯片检测HNPCC组hMLH1或hMSH2阴性77.2%(17/22);散发性结直肠癌组hMLH1阳性13例、阴性2例(13.3%);hMSH2全部阳性。应用常规免疫组化和组织芯片方法检测hMSH2其结果一致。对hMLH1常规免疫组化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筛选方法,适合于回顾性HNPCC家系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家系筛选
原文传递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期辨证论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包颖玲 戴建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98-199,共2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学“脱疽”范畴,其发病机制多样,所属阶段的病邪性质及症候转化间的联系较为复杂,本综述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机制及其发展分期,鉴别中医证型,探讨相关辩证论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医 分期
原文传递
14-3-3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昕 陈琳 +2 位作者 戴建国 赵玉男 黄玉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110-112,共3页
14-3-3蛋白是神经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之一,参与调节细胞代谢、蛋白转运、信号转导、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等重要生理过程,在神经系统调控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14-3-3蛋白作为神经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14-3-3蛋白是神经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之一,参与调节细胞代谢、蛋白转运、信号转导、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等重要生理过程,在神经系统调控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14-3-3蛋白作为神经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可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检测到,如多发性硬化症、克雅氏病、艾滋病毒相关的神经退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14-3-3蛋白在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的蛋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神经系统 克雅氏病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下载PDF
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庄美芳 高想 +2 位作者 张锋莉 石美琴 蒋凤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147,共6页
目的:研究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治疗作用及药物毒理学。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mg·kg-1,每5d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 目的:研究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治疗作用及药物毒理学。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mg·kg-1,每5d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HE病理染色;毒理学研究测定大鼠LD50和最大耐受量,另予利心冲剂4,8,16g·(100g)-1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8周口服给药,测定大鼠体重,于停药时及停药后7d进行血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实验结束处死动物,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利心冲剂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内压显著升高,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毒性试验表明,以成人口服剂量的60倍经口灌胃,未见大鼠明显毒性反应;长期应用对大鼠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脏器系数、病理均无影响。结论:利心冲剂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心冲剂 心衰大鼠模型 心功能 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利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想 蒋日磊 +3 位作者 蒋凤荣 唐艳芬 姜卫东 张锋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利心冲剂调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mg/kg,每5天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 目的探讨利心冲剂调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mg/kg,每5天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检测氧化指标SOD1、MDA;RealtimePCR检测氧化应激及凋亡相关基因SOD1、PGC-1α和Bcl-2、Bax。结果利心冲剂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左心室收缩内压显著升高;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1、PGC-1α升高、MDA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cl-2升高、Bax/Bcl-2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心冲剂调控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1、PGC-1α,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心冲剂 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氧化应激 凋亡相关基因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分子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建国 黄培林 《现代医学》 2006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通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size-hydroxyapatite,nHA)的毒性检测,初步探讨生物材料分子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及彗星电泳检测nHA的毒性。结果倒置显微... 目的通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size-hydroxyapatite,nHA)的毒性检测,初步探讨生物材料分子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及彗星电泳检测nHA的毒性。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不同浓度的nHA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MTT实验表明nHA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无毒,与生长良好的L-929细胞形态观察结果相符合;彗星电泳结果显示随nHA浸提液浓度和时间的递增彗星率逐渐增大。结论nH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但对L-929细胞DNA可能有损伤作用,提示可能有遗传毒性作用,因此检测纳米材料分子生物相容性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彗星电泳 分子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利心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Bcl-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卫东 高想 +2 位作者 唐艳芬 张锋莉 蒋凤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83-184,I0002,共3页
目的研究利心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Bcl-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衰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等,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 目的研究利心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Bcl-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衰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等,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均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mg/kg,制成大鼠心衰模型,采用Real-timePCR检测B型利钠肽(BNP)、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38MAPK的表达,观察五组间差异。结果利心冲剂治疗组和心衰模型对照组比较,BNP水平降低、Bcl-2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R作用后P38MAPK大量表达,利心冲剂治疗后P38MAPK表达明显减少,以高剂量最为明显。结论利心冲剂通过抑制1938MAPK信号通路,凋控Bcl-2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模型 动物 基因BCL-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利心冲剂 大鼠
原文传递
P16 P53 Rb 和 NM23 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表达
20
作者 戴晓明 李凤山 于振健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P16,P53,Rb和NM23的表达。结果显示所有8例标本Rb均表达阳性,而P16则表达弱阳性和阴性。8例中有两例表现浸润,破坏最明显,瘤组织穿破子宫,累及周围组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P16,P53,Rb和NM23的表达。结果显示所有8例标本Rb均表达阳性,而P16则表达弱阳性和阴性。8例中有两例表现浸润,破坏最明显,瘤组织穿破子宫,累及周围组织。这两例中,1例NM23表达阴性,另1例NM23为弱阳性和P53弱阳性。8例中P53仅此1例阳性。这些结果提示P16的表达与Rb活性负相关。P53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和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瘤 间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P16 P5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