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0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探索 被引量:930
1
作者 陶飞 刘蔚然 +19 位作者 刘检华 刘晓军 刘强 屈挺 胡天亮 张执南 向峰 徐文君 王军强 张映锋 刘振宇 李浩 程江峰 戚庆林 张萌 张贺 隋芳媛 何立荣 易旺民 程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共18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 数字孪生是一种集成多物理、多尺度、多学科属性,具有实时同步、忠实映射、高保真度特性,能够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的技术手段。随着数字孪生车间概念的提出,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数字孪生在企业应用和理论研究上的进展,基于前期提出的数字孪生的五维结构模型,提出数字孪生驱动的6条应用准则,探索了数字孪生驱动的14类应用设想与实施过程中所需突破的关键问题与技术,为未来开展数字孪生的进一步落地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模型 应用准则 数字孪生应用 智能制造
下载PDF
带滚珠丝杠副的直线导轨结合部动态刚度特性 被引量:108
2
作者 蒋书运 祝书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9,共8页
借助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分析计算直线滚动导轨的线刚度、滚珠丝杠副和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刚度,建立带滚珠丝杠副的机床直线导轨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理论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以一款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带滚珠丝杠副... 借助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分析计算直线滚动导轨的线刚度、滚珠丝杠副和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刚度,建立带滚珠丝杠副的机床直线导轨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理论模型,开发了计算软件;以一款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带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结合部动态刚度,着重讨论工作载荷对结合部动态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法分析含结合部动态参数的加工中心整机动态特性。研究结果不仅突破了目前机床直线导轨结合部刚度模型不考虑滚珠丝杠副之缺陷,而且与传统的参数识别法和有限元法相比,具有物理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导轨结合部 滚珠丝杠副 动态刚度特性参数 赫兹接触理论
下载PDF
机械故障信号小波包分解的时域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3
3
作者 杨国安 钟秉林 +2 位作者 黄仁 贾民平 许云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8,31,共5页
本文利用小波包分解机械故障信号 ,对分解后的不同频带内的分解系数进行时域重构 ,分别对重构时间序列用时域分析的方法提取对故障敏感的特征参数 ,实现对往复机械等复杂机械的故障诊断 ,并以某油田往复泵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对这类机械... 本文利用小波包分解机械故障信号 ,对分解后的不同频带内的分解系数进行时域重构 ,分别对重构时间序列用时域分析的方法提取对故障敏感的特征参数 ,实现对往复机械等复杂机械的故障诊断 ,并以某油田往复泵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对这类机械进行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分析 故障诊断 往复机械 时域特征提取
下载PDF
用于目标测距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 被引量:84
4
作者 韩延祥 张志胜 戴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0-1117,共8页
为了克服对应点匹配和单个特征点提取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首先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得出成像点与目标点的映射关系,建立小孔成像模型。然后通过对目标图像的分析,... 为了克服对应点匹配和单个特征点提取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首先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得出成像点与目标点的映射关系,建立小孔成像模型。然后通过对目标图像的分析,得出目标物与目标图像的面积映射关系,建立视觉测量的直线测距模型;通过图像处理,提取目标图像的特征点,将光心与目标物的距离关系转化为光心与特征点的距离关系,提出了基于特征点的单目视觉测距原理。最后对测距原理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测量误差随距离增加而变大的现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是由于光轴偏心而引起的误差;将数据修正后,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8%,精度提高明显,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单目视觉测量 小孔成像 图像处理 目标测距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二维熵多阈值快速图像分割 被引量:83
5
作者 陈恺 陈芳 +2 位作者 戴敏 张志胜 史金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7-523,共7页
提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二维熵多阈值快速图像分割方法以改善分割复杂图像和多目标图像时存在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二维熵阈值分割原理,将二维熵单阈值分割扩展到二维熵多阈值分割。然后,引入萤火虫算法的思想,研究... 提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二维熵多阈值快速图像分割方法以改善分割复杂图像和多目标图像时存在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二维熵阈值分割原理,将二维熵单阈值分割扩展到二维熵多阈值分割。然后,引入萤火虫算法的思想,研究了萤火虫算法的仿生原理和寻优过程;提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二维熵多阈值快速图像分割方法。最后,使用该方法对典型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实验,并与二维熵穷举分割法、粒子群算法(PSO)二维熵多阈值分割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单阈值分割、双阈值分割和三阈值分割时分别比二维熵穷举分割法快3.91倍,1040.32倍和8128.85倍;另外,在阈值选取的准确性和计算时间方面均优于PSO二维熵多阈值分割法。结果显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二维熵多阈值快速图像分割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复杂图像和多目标图像的分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多阈值分割 二维熵 萤火虫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DNA推理方法 被引量:80
6
作者 卢兆麟 汤文成 薛澄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4-711,共8页
为在较短周期内产生系列化设计方案并保持品牌风格的继承性,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DNA推理方法.将显性特征作为初始形状,并通过样本收集、专家访谈、设计形态分析3个步骤进行提取.形状规则分为生成性规则和修改性规则,对应遗传... 为在较短周期内产生系列化设计方案并保持品牌风格的继承性,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DNA推理方法.将显性特征作为初始形状,并通过样本收集、专家访谈、设计形态分析3个步骤进行提取.形状规则分为生成性规则和修改性规则,对应遗传和变异.进一步提出生成性规则为产品造型特征的添加和置换,修改性规则为仿射变换和贝塞尔曲线变换,同时指出具体形状规则应根据产品造型特征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约束规则加以确定.最后以摩托罗拉手机改款设计为例,用语意差异法检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分别有88%和71%的受试者认为新设计方案"符合原有品牌风格"、"具有运动感",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推理方法 形状文法 产品设计DNA
下载PDF
客车车骨架有限元建模技术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海霞 汤文成 +1 位作者 钟秉林 易红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0,83,共5页
对于客车身骨架类的框架结构 ,用梁单元建模不仅具有建模简单、计算量小的优点 ,而且通过一些建模技术 ,精度能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以某集团的CJ612 1GCHK型客车车身骨架为例来阐述框架结构的梁单元建模技术及结果分析技术 ,通过一些... 对于客车身骨架类的框架结构 ,用梁单元建模不仅具有建模简单、计算量小的优点 ,而且通过一些建模技术 ,精度能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以某集团的CJ612 1GCHK型客车车身骨架为例来阐述框架结构的梁单元建模技术及结果分析技术 ,通过一些模型简化措施 ,建立并简化了梁单元模型 ;采用短梁单元对其连接区域进行模拟 ,提高了框架结构梁单元的建模精度 ;通过不同典型工况下结构的强度、刚度性能较核 ,进行了结果分析 ,提出了对该客车车身骨架进行结构粗略修改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车身骨架 有限元建模技术 强度 刚度 模态分析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般方法 被引量:49
8
作者 杨廷力 金琼 +2 位作者 刘安心 沈惠平 罗玉峰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分类。该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 ,已用于完成三平移、三平移一转动以及三平移两转动等欠秩并联机器...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 ,并进行了分类。该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 ,已用于完成三平移、三平移一转动以及三平移两转动等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型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欠秩 单开链支路 型综合 机构综合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的热特性分析及热变形计算 被引量:53
9
作者 郭策 孙庆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基于现代机床热特性设计要求,利用有限元法对某型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系统进行了热特性理论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主轴转速为 8 000r/min时,系统经 3h达到热平衡,其最高温升位于前轴承内圈处.进一步计算主轴系统的热变形,并通过对... 基于现代机床热特性设计要求,利用有限元法对某型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系统进行了热特性理论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主轴转速为 8 000r/min时,系统经 3h达到热平衡,其最高温升位于前轴承内圈处.进一步计算主轴系统的热变形,并通过对主轴箱体散热筋板的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主轴头部的径向跳动和端跳误差,使其小于 2μm,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主轴头部的径向跳动误差经优化设计后进一步减小为 1.55μm,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系统 热分析 热变形 散热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海上风电的若干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56
10
作者 林鹤云 郭玉敬 +4 位作者 孙蓓蓓 蒋彦龙 黄允凯 张建润 卢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2-888,共7页
海上风力发电是风电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着重对海上风电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包括发电机设计及新结构研究、叶片材料选择与翼型设计、桨距控制技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及新进展、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是风电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着重对海上风电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包括发电机设计及新结构研究、叶片材料选择与翼型设计、桨距控制技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及新进展、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技术、风机塔架设计关键技术与基础结构选择、输电并网系统架构和风机状态监测技术等.采用大型直驱/半直驱风机、封闭循环式冷却系统、翼型设计的柔性叶片、多电平变流器和悬浮式基础结构,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配置状态监测系统的大型深海风场是未来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机技术 冷却技术 风机塔架与基础结构 输电并网 状态监测
下载PDF
不同长度微种植体支抗应力差异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震东 王林 +1 位作者 倪晓宇 马俊青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分析不同长度微型种植体在承载不同方向4 0 0g正畸力时的应力分布和大小。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同长度的微型支抗种植体-骨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模型,在加载侧方力(与种植体长轴成4 5°和90°)的条件下进行分... 目的 分析不同长度微型种植体在承载不同方向4 0 0g正畸力时的应力分布和大小。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同长度的微型支抗种植体-骨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模型,在加载侧方力(与种植体长轴成4 5°和90°)的条件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①在两种加载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微型种植体应力值(包括单元应力和节点应力)呈规则分布,均显示8mm长度时,应力值最小,并且随着微种植体长度的增加或减小,应力值都呈增加趋势;②种植体颈部为应力集中区。结论 在承受非轴向力的作用下,8mm微种植体颈部的应力值最低,并且随微种植体长度的变化,应力都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长度 微种植体支抗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汽车车身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孙凌玉 谢军 +2 位作者 于春生 陈南 孙庆鸿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2-74,共3页
基于汽车车身结构中点焊连接界面的特性,提出了其动力学建模的简化原则,并以依维柯轻客车为对象,建立了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其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与车身在运行中的状态特征是一致的, 证明了所建车身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这为今... 基于汽车车身结构中点焊连接界面的特性,提出了其动力学建模的简化原则,并以依维柯轻客车为对象,建立了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其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与车身在运行中的状态特征是一致的, 证明了所建车身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这为今后新车身开发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车身 点焊 动态分析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希尔伯特-黄谱的端点效应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杨建文 贾民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288,共6页
希尔伯特-黄谱可以将机械振动信号分解为有限的模式,然后以时频方式揭示机械的运行状况;然而,作为希尔伯特-黄谱的两个关键步骤,经验模式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都被“端点效应”所困扰;该文分析和研究了“端点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时... 希尔伯特-黄谱可以将机械振动信号分解为有限的模式,然后以时频方式揭示机械的运行状况;然而,作为希尔伯特-黄谱的两个关键步骤,经验模式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都被“端点效应”所困扰;该文分析和研究了“端点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测方法对信号数据进行延拓,达到消除或改进经验模式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端点效应”的目的,从而优化希尔伯特-黄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希尔伯特-黄谱 时间序列分析 端点效应
下载PDF
基于眼动跟踪技术的界面可用性评估 被引量:56
14
作者 刘青 薛澄岐 Falk Hoehn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1-334,共4页
为解决因界面而造成的整体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以认知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将眼动跟踪技术运用于界面可用性检测.首先讨论了眼动跟踪设备的优势与技术原理,然后以德国汉堡城市轻轨U4线站台界面的交互设计为例,描述眼动跟踪实验的流程.最后... 为解决因界面而造成的整体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以认知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将眼动跟踪技术运用于界面可用性检测.首先讨论了眼动跟踪设备的优势与技术原理,然后以德国汉堡城市轻轨U4线站台界面的交互设计为例,描述眼动跟踪实验的流程.最后从眼动路径、热度、信息量、任务用时和注视频率等方面对新旧界面进行实验,以定量实验方法评估新旧界面的优劣.实验结果分析比较表明:新界面的各项实验检测数据都明显优于旧界面,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和认知习惯;同时,眼动跟踪实验的可靠性高,数据结果比较精确,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为后续航电系统界面设计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跟踪 定量分析 视觉轨迹 人机界面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分层的数字界面颜色编码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李晶 薛澄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01-208,共8页
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颜色编码对界面设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通过颜色编码降低视觉信息混乱、提高认知绩效是优化界面设计中有待研究的课题。针对视觉的层次化感知引导人的注意捕获和视觉行为,在色彩体系和注意捕获理论基础上,通过... 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中的颜色编码对界面设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通过颜色编码降低视觉信息混乱、提高认知绩效是优化界面设计中有待研究的课题。针对视觉的层次化感知引导人的注意捕获和视觉行为,在色彩体系和注意捕获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视觉感知分层和注意捕获程度的关联分析,提出利用两颜色之间的相互干扰反应时间之差判断其注意捕获程度。采用蒙赛尔色立体中的颜色心理三属性在知觉上的等距离划分,设计颜色的注意捕获试验,结合色差对不同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视觉感知层次和注意捕获程度进行判定、整合,并对比不同色差大小对认知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黑色背景下,除红色外仅色相不同的颜色在视觉感知上处于同一层;随着明度和饱和度的减少,视觉感知层次降低;目标与干扰物的色差固定时,低明度颜色对比高明度颜色对有更好的识别绩效。以飞机辅助起飞系统弯道情境仿真界面设计为例,验证了距离高饱和的目标色相同色差时,低明度背景上的目标认知绩效优于高明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分层 注意捕获 干扰程度 颜色编码 色差
下载PDF
镁合金压铸技术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吴炳尧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43-449,共7页
综合分析了镁合金压铸工艺、熔炼、压铸周边原辅料及后加工处理过程的技术特征 ,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进而从不同层面对镁合金压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镁合金 压力铸造 熔炼 技术分析 后处理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耗能器的框架振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韩玉林 李爱群 +4 位作者 林萍华 王世栋 张志强 张晓格 黄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6-20,共5页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的一种本构关系 ,讨论了SMA耗能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和制造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振动控制的SMA耗能器 ,并将该种耗能器安装在 2层框架结构模型上 ,进行了框架结构振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耗能器的耗能效果明显 ...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 (SMA)的一种本构关系 ,讨论了SMA耗能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和制造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振动控制的SMA耗能器 ,并将该种耗能器安装在 2层框架结构模型上 ,进行了框架结构振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种耗能器的耗能效果明显 ,并可以显著改变框架结构的固有频率 ,说明SMA耗能器在框架结构振动控制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机能器 结构振动控制
下载PDF
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建模 被引量:44
18
作者 张学良 陈永会 +4 位作者 温淑花 兰国生 丁红钦 王南山 张宗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9,共9页
基于接触分形理论及MB模型,综合考虑弹性接触变形、塑性接触变形和弹塑性接触变形的两个不同阶段,建立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对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具有重要影响,且考虑了弹塑性接触变形... 基于接触分形理论及MB模型,综合考虑弹性接触变形、塑性接触变形和弹塑性接触变形的两个不同阶段,建立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对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具有重要影响,且考虑了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的法向接触刚度大于仅考虑弹性和塑性接触变形机制的法向接触刚度;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无量纲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且因分形维数取值不同而呈较强的非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取1.1~1.4)或近似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取1.4~1.9);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D取1.1~1.6)及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D取1.6~1.9);无量纲法向接触刚度随着无量纲分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实验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结合面 法向接触刚度 弹塑性 分形模型
下载PDF
界面元素布局设计的美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44
19
作者 周蕾 薛澄岐 +2 位作者 汤文成 李晶 牛亚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766,共9页
通过分析当前界面美学研究与美度计算的进展和不足,结合感性工学、图形学、系统工程学、心理物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界面设计美度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界面美度的感性意象结构,指出界面的平衡、比例、简洁、呼应为影响用户美... 通过分析当前界面美学研究与美度计算的进展和不足,结合感性工学、图形学、系统工程学、心理物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界面设计美度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界面美度的感性意象结构,指出界面的平衡、比例、简洁、呼应为影响用户美感体验的关键性潜在因子,提出12个美度指标并构建了界面美度的计算体系;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的美度优势次序,进行美度综合评价;最后开发了交互界面美度计算原型系统,并介绍了界面信息编码、美度计算和方案综合评价的相应功能模块.与心理物理学常用的对偶比较法进行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系统和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设计 美度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 原型系统 对偶比较法
下载PDF
认识照明LED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海鸥 李广安 《中国照明电器》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出现使LED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光源。本文着眼于LED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等 。
关键词 气体放电灯 光源 发光二极管 照明 LE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